书城文学感悟心灵——滋养一生的85个记忆
10491000000039

第39章 生生不息的爱和希望

◎文/马德

对于身陷困难的人来说,他们所需要的,并不是慷慨的怜悯,而是生生不息的爱和希望啊!

一个男人为给妻子看病,已经债台高筑。由于实在交不起住院费,这天,男人办理了出院手续,简单地收拾了一下行囊,搀扶着依旧病重的妻子无奈地往农村老家赶。

然而在汽车上,他们碰到了一位好心人。当这位好心人听说了男人和妻子的情况之后,说他恰巧在一家慈善基金会工作,他要试着想想办法帮他们一把。

果然,没过多久,男人就收到了这位好心人寄来的2000元钱,妻子又重新住进了医院,夫妻俩百感交集。之后,每当他们的住院费所剩无几的时候,都会收到那位好心人寄来的钱,这雪中送炭一般的帮助,让夫妻俩的心中暖融融的。除了必要的交给医院的费用之外,夫妻俩非常节俭。他们在心底里一遍遍地叮嘱自己,这些钱来自许许多多双爱心之手,也许这些人并不容易,怎能乱花他们的钱呢!

春天,雪融花开的时候,妻子的病终于治好了。在将近两个月的治疗时间里,他们一共收到那位好心人寄来的14000元。

夫妻俩决定去拜谢这位好心人,以及那家给了他们那么多帮助的慈善基金会。然而,当他们风尘仆仆地赶到那座城市,才知道,好心人并没有在什么基金会工作,他在郊外经营着自己的一家小工厂,而那14000元钱,全部是他个人拿出来,捐给这夫妻俩的。

这件事很快引起了当地媒体的注意,电视台的记者第一时间赶往郊外去采访这位有爱心的人。记者问,你为什么要去帮助这对与你素昧平生的夫妻呢?他笑了笑,说,也没有别的,那次在出差的车上,我看他们实在困难,就决定帮他们一把。记者又问,那你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就告诉他们,这钱是你一个人拿出来的呢?这次,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为记者讲了一个故事:

“我小的时候,记得有一年,家里穷得实在没有米下锅。就在父母为这件事情发愁的时候,村书记给我家背来了一袋米,书记说,这是上级发下来的救济米,谁都知道你们家四世同堂,人口多,粮食肯定不够吃,也许这袋米正用得上。结果,就是这么一袋米,让我们家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又过了好几年,日子开始好过了,父母才从村书记的媳妇口中得知,那一袋米其实并不是救济米,而是书记从他们家所剩不多的粮食中拿出来接济我们家的……”

讲完后,他对记者说,这件事对我的影响很大。我从村书记那里学会了爱,也学会了如何去爱。是啊,能让一个人坦然地接受你给他的帮助,并且不让他有丝毫的为难和歉疚,这才是真正的爱。

记者并不甘心,又问了他最后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似乎更加直接和尖锐:既然你要帮助他们,为什么不把捐助的钱一次都给他们呢?

面对记者问的这个问题,他笑了,随后又点了点头,有所感触地说,把所需要的钱一下子给他们,并不是不可以,但如果是这样的话,这夫妻俩所得到的,只是看病的钱,而我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想让他们感受到,他们总能得到不尽的爱和希望。

他最后说,对于身陷困难的人来说,他们所需要的,并不是慷慨的怜悯,而是生生不息的爱和希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