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以可以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无所疑①止之,则没世穷年不能遍也。其所以贯理焉虽亿万,已不足以浃万物之变,与愚者若一。学,老身长子,而与愚者若一,犹不知错②,夫是之谓妄人。故学也者,固学止之也。恶乎止之?曰:止诸至足。曷谓至足?曰:圣也。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矣。故学者以圣王为师,案以圣王之制为法,法其法以求其统类③,以务象效其人。向是而务,士也;类是而几,君子也;知之,圣人也。故有知非以虑是,则谓之惧;有勇非以持是,则谓之贼;察孰④非以分是,则谓之篡;多能非以修荡是,则谓之知;辩利非以言是,则谓之詍⑤。《传》曰:“天下有二:非察是,是察非。”谓合王制与不合王制也。天下有不以是为隆正也,然而犹有能分是非治曲直者邪?若夫非分是非,非治曲直,非辨治乱,非治人道,虽能之无益于人,不能无损于人;案直将治怪说,玩奇辞,以相挠滑⑥也;案强钳而利口,厚颜而忍诟,无正而恣睢,妄辨而几⑦利;不好辞让,不敬礼节,而好相推挤,此乱世奸人之说也,则天下之治说者,方多然矣。《传》曰:“析辞而为察,言物而为辨,君子贱之。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此之谓也。
【注释】
①疑:通“凝”,固定。②错:通“措”,搁置,放弃。③类:以……为法式,效法。几:接近。④孰:同“熟”,仔细,周详。⑤詍:多言。⑥挠:扰。滑:乱。⑦几:通“冀”、“觊”,希望得到。
【译文】
一般来说,对事物的认识能力,人生来就具备;可以被人认识,这是事物本身具备的规律。用可以感知的认识能力,来感知可以被认识的事物的规律,如果没有限制,即使一辈子都不能全部感知。事物内部蕴含的规律虽然很多,但还是不能应付万事万物的变化,这也和愚蠢的人的想法一致。
学习,一直等到自己老了,儿子都长大了,还是和愚蠢的人的想法相同,还是不知道自己错了,这就叫做妄人。所以学习本来就是要学到最高境界。什么是学习的最高镜界?回答:就是最圆满。什么叫最圆满?回答:就是通晓圣王之道。圣人,就是完全精通自然和社会关系的人。王者,就是掌握了社会法制的人。把这两个方面都掌握了的人,就算是最高标准了。所以,学习的人都把圣王作为榜样,把圣王制定的社会法制当作自己的法度,效法圣王的法制从而寻求他的大纲,以便努力地效仿他的为人。照这样做的人,就是士;与这个标准接近的人,就是君子;完全掌握这个标准的人,就是圣人。所以,有智慧却不去理解圣王之道,就叫做瞎抓;有力气却不用来维护圣王之道,叫做贼;能够明察却不用来分辨圣王的法制,就叫做混淆;有很多技能却不用来发扬圣王的法制,就叫做巧诈;能言善辩却不用来宣传圣王的法制,这就叫做废话。
古书上说:“天下的事都有两个方面:通过‘是’可以明察‘非’,通过‘非’可以明察‘是’。”说的就是符合王制和不符合王制两种情况。
天下如果不把王制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这样一来怎么能分清是非曲直呢?假如不能分出是非,不能断定曲直,不能辨别治乱,不能研究做人的道理,即使能掌握它却对人没有什么好处,没有掌握它也对人没有什么坏处;这只不过是研究一些奇言怪语,玩弄词藻,来相互饶舌罢了。强迫压制别人而又能言善辩,厚颜无耻而又忍受辱骂,不走正路而又胡作非为,狂妄诡辩而又图谋私利,不会谦虚礼让,不顾礼节礼仪,却喜欢相互倾轧,这就是扰乱社会的奸邪学说,现在这个社会上这种学说,多半都是这样的。古书上说:“玩弄词藻而自认为明察秋毫,谈论事物而自认为能言善辩,君子看不起这种行为。见识广博,记忆力强,但是不按照圣王的法制去做,君子鄙视这种人。”说的就是这种人。
【原文】
为之无益于成也,求之无益于得也,忧戚之无益于几①也,则厂焉能弃之矣,不以自妨也,不少顷千之胸中。不慕往,不闵来,无邑②怜之心,当时则动,物至而应,事起而辨③,治乱可否,昭然明矣!
【注释】
①几:通“冀”、“觊”,希望,指实现愿望。②邑:通“悒”,愁闷不安。③辨:通“办”,治理。
【译文】
做一件事对成功没有什么好处,追求一件事物对利益没有什么好处,忧戚对危机的解除没有什么好处,就应该把它远远地抛弃掉,不应该妨碍自己,不把它留在心里片刻。不羡慕过去,不担心未来,不要有忧虑、怜惜的心思,在适当的时机迅速行动,事情来了及时应付,事情一旦发生马上着手解决,这样,是治还是乱,不就再清楚明白不过了吗!
【原文】
周而成,泄而败,明君无之有也。宣而成,隐而败。暗君无之有也。故君人者周则谗言至矣,直言反①矣,小人迩而君子远矣。《诗》云:“墨以为明,狐狸而苍。”此言上幽而下险也。君人者宣则直言至矣,而谗言反矣,君子迩而小人远矣。《诗》曰:“明明在下,赫赫在上。”此言上明而下化也。
【注释】
①反:通“返”,回去。
【译文】
隐蔽真情就会成功,公开真情就会失败,明君是不会做这样的事。公开真情就会成功,隐蔽真情就会失败,昏君也不会这么做的。所以统治者若是隐蔽真情,谗言就会随之而来,直言就会离开,小人围了上来,君子就疏远了。《诗经》上说:“你把黑暗当光明,他说狐狸呈深蓝。”这是说君主昏庸愚昧,那么臣民就会险恶。君主如果开诚布公,那么正直的话就来了,毁谤的话就缩回去了,君子接近而小人远离了。《诗经》上说:“下面光明,在上有赫赫光辉。”说的就是上面开明了,下面就会开化了。
【鉴赏】
本篇论述了有关认识论方面的问题。荀子认为:“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人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而客观事物本身也是可以被认识的。但是,人们又往往容易犯片面性的错误,“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所以,人们必须以“虚壹而静”的方法去正确地认识自然规律和治国之道,以达到“大清明”的境界。这样,就能“明参日月”而不会再被蒙蔽了。
荀子是个充满智慧的人。他说一个人要懂得辨别,因为这个世界是充满了差别的。但是他的结论归结到了“礼”上,辨别的结果就是要懂得“礼”,懂得次序。他通过对世界的思考一直延伸到社会伦理教化上,先秦儒家似乎都是这样。但是荀子是一个很懂得思考的人。因为他提到了“差别”,并且说有差别所以会有蔽,“凡万物异则莫不相为蔽”,所以《荀子·解蔽篇》讲的是如何看待差别,如何“解蔽”。荀子说,各个方面的差别都会形成蔽,蔽塞是人明理之患。因为有差别,就会有重要不重要之分,这种“分别”则是蔽塞的根源。解蔽就是要在心中平等对待各个具有差别的事物,如此“众异不得相蔽”,才会圆通地去理解差别着的事物,以及差别着的世界。
封建帝王都会犯错误,这是勿庸置疑的事实,但犯了错误能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知错、认错、改错却只有明君、圣王才能做到。所以汉代政治家王符在《潜夫论·明暗》篇中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因此,“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就成为一句箴言流传了下来。这句箴言大可以治国安邦,小可修身养性。
【精典事例】
事不辨不明,理不辨不清,遭到他人诬陷,却一味地忍让退缩,就会使自己被动,太子申生明知是受人陷害,竟还逃走,这无异承认了罪行,才致使自己无法挽回。
骊姬生下奚齐,晋献公打算废掉太子,就说:“曲沃是我们先祖宗庙所在之地,而蒲靠近秦,屈靠近翟,如果不让公子们在那些地方镇守,我将忧心忡忡。”于是,献公让太子申生去驻守曲沃,公子重耳去驻守蒲,公子夷吾去驻守屈。献公与骊姬的儿子奚齐就驻守在绛。晋国人因此知道太子将不能即位了。
献公私下对骊姬说:“我想废掉太子,让奚齐代替他。”骊姬听后哭着说:“太子已经立好,诸侯们都已经知道了,而且太子多次统帅军队,百姓都归附他,为什么因为我就废掉嫡长子而立庶子,如果你一定这样做,我就自杀了。”骊姬假装赞扬太子,但暗中却让人中伤太子,想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
骊姬对太子说:“君王曾梦见齐姜,太子应立即去曲沃祭祀母亲,回来后把胙肉献给君王。”于是太子赶到曲沃去祭祀母亲,回晋都后,把胙肉奉送给献公。献公当时出去打猎了,太子便把胙肉放在宫中。骊姬派人在胙肉上放了毒药。过了两天,献公打猎回宫,厨师把胙肉献给献公,献公正想享用,骊姬从旁阻止说:“胙肉来自远方,应尝尝它。”厨师把胙肉倒在地上,地面突起;厨师把胙肉扔给狗,狗吃后立即死了;厨师把胙肉给宦臣吃,宦臣也死了。
骊姬哭着说:“太子怎么这么残忍呢!连自己的父亲都想杀死去接替其位,何况其他人呢?况且您已经年老了,还能在世几天呢,太子竟迫不及待地想杀死您!”骊姬接着又对献公说:“太子之所以这样做,不过是因为我和奚齐的缘故。我们母子宁愿躲到别国,或早早自杀,不要白白让我母子俩被太子残害。当初您想废掉他,我还反对您;到了今天,我才知道我大错特错了。”
太子听到这事后,逃到新城,献公非常生气,就杀死了太子的老师杜原款。有人对太子说:“把毒药放到胙肉里的就是骊姬,太子为什么不自己去说清楚呢?”太子说:“我父亲年老了,没有骊姬将睡不稳、食无味。假使我说明白,父亲将对骊姬很生气。这不行。”有人又对太子说:“那你赶快逃到别的国家去吧。”太子说:“带着这个罪名逃跑,谁能接纳我呢?我自杀算了。”申生便在新城自杀身亡。
晋文公重耳经过十九年的流亡,终于在一群忠心耿耿的大臣的帮助下夺得了江山。但是在论功行赏的时候,偏偏介子推被放到了遗忘的角落,竟然演变成了一出悲剧。
晋文公经过十九年的流亡之后,回国修明政务,对百姓布施恩惠,赏赐随从逃亡的人员和各位有功之臣,功大的封给城邑,功小的授与爵位。文公还未来得及赏赐完毕,周襄王因弟弟王子带发难逃到郑国居住,于是来向晋国告急。晋国刚刚安定,想派军队去,又担心国内发生动乱,因此,文公赏赐随从的逃亡者还未轮到隐藏起来的介子推。介子推也不要求俸禄,俸禄也没轮到他。
介子推说:“献公有九个儿子,只有国君还健在。惠公、怀公没有亲信,国内外都唾弃他们;上天还没让晋国灭亡,必定要有君主,主持晋国祭祀的,除了国君还有谁呢?上天确实在助您兴起,可是有两三个人以为是自己的功劳,不是很荒谬吗?偷了别人的财物,还可以说是盗贼,何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功的人呢?臣下遮盖罪过,主上赏赐奸佞,上下互相欺骗,我难以与他们相处了!”介子推的母亲说:“你为什么不也去请求赏赐呢,死了怨谁?”介子推说:“我怨恨那些人,再去仿效他们的行为,罪过就更大了。况且我已经说出了怨言,绝不吃他的俸禄。”母亲说:“也让文公知道一下你的情况,怎么样?”介子推回答说:“话是每人身上的花饰,身体都想隐藏起来了,何必再使用花饰呢?装上花饰是为了显露自己。”介子推的母亲说:“能像你说的这样做吗?那我和你一起隐藏起来吧。”母子俩至死没有再露面。
介子推的随从们很怜悯他,就在宫门口挂上一张牌子,上面写道:“龙想上天,需五条蛇辅佐。龙已深人云霄,四条蛇各自进了自己的殿堂,只有一条蛇独自悲怨,最终没有找到自己的去处。”文公出宫时,看见了这几句话,说:“这是介子推。我正为王室之事担忧,还没能考虑他的功劳。”于是,文公派人去叫介子推,但介子推已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