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荀子进取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10488700000046

第46章 礼论(4)

父亲能生下自己,但不能喂养自己;母亲能喂养自己,但不能教诲自己;君主是既能养育自己,又善于教诲自己的人,为君主服丧三年就完毕了吗?奶妈是喂养自己的人,因而为她服丧三个月;抚育自己的庶母,是为自己料理衣着被服的人,因而为她服丧九个月;君主,是各方面都照顾自己的人,为他服丧三年就完毕了吗?做到了这一点,国家就能治理好;做不到这一点,国家就会混乱;它是礼仪制度中最重要的礼节啊!做到了这一点,国家就安定;做不到这一点,国家就危险;它是忠诚之情的最高体现啊!这最重要的礼节与最高的情感体现都积聚在君主的丧礼上了,所以用三年时间来侍奉君主的神灵仍然是不够的,只是无法再将这丧期增加罢了!所以社祭,只祭土地神;稷祭,只祭谷神;郊祭,就把各代帝王和上天合并在一起而祭祀他们。

【原文】

三月之殡,何也?曰:大之也,重之也,所致隆也,所致亲也,将举措之,迁徙之,离宫室而归丘陵①也,先王恐其不文也,是以繇②其期,足之日也。故天子七月,诸侯五月,大夫三月,皆使其须③足以容④事,事足以容成,成足以容文,文足以容备,曲容备物之谓道矣。

【注释】

①丘陵:小土山叫丘,大土山叫陵。此指坟墓。古代帝王诸侯之墓,或称丘,如今苏州的虎丘(吴王阖闾之墓);或称陵,如今绍兴的禹陵。②繇:通“遥”。③须:等待,停留。④容:容纳,容许,确保。

【译文】

三个月的停柩,为什么呢?回答说:这是要扩大丧礼的规模,加重丧礼的份量。

对自已极尊重的人,极亲近的人,死后要认真安排他,迁移他,使他离开宫室而埋葬到陵墓中去,古代的圣王怕这些事情不合乎礼仪,因此延长停柩的日期,使办丧事的人有足够的时间。所以天子停柩七个月,诸侯五个月,大夫三个月,这都是为了使时间足够用来操办各种事情,这些事情办妥了就足够用来保证丧事的成功,这成功足够用来保证礼仪的实施,这实施足够用来保证丧葬物品的完备,各个方面都能确保丧葬物品的完备就可以叫做正确的原则了。

【原文】

祭者,志意思慕之情也。懂诡①唈僾②而不能无时至焉。故人之欢欣和合之日寸,则夫忠臣孝子亦愅诡而有所至矣。彼其所至者,甚大动也;案屈然④已,则其于志意之情者惆然④不嗛⑤,其于礼节者阙然不具。故先王案为之立文,尊尊亲亲之义至矣。故曰:祭者,志意思慕之情也。忠信爱敬之至矣,礼节文貌之盛矣,苟非圣人,莫之能知也。圣人明知之,士君子安行之,官人以为守,百姓以成俗。其在君子,以为人道也;其在百姓,以为鬼事也。故钟鼓管磬,琴瑟竽笙,韶、夏⑥、护、武汋⑦、桓⑧、箾⑨、象,是君子之所以为愅诡其所喜乐之文也。齐衰,苴杖,居庐,食粥,席薪,枕块,是君子之所以为愅诡其所哀痛之文也。师旅有制,刑法有等,莫不称罪,是君子之所以为怿诡其所敦⑩恶之文也。卜筮视日,斋戒修涂,几筵馈荐告祝,如或飨之。物取而皆祭之,如或尝之。毋利举爵,主人有尊,如或觞之。宾出,主人拜送,反易服,即位而哭,如或去之。哀夫!敬夫!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状乎无形影,然而成文。

【注释】

①愅诡:双声联绵词,变异感动的意思。②唈僾:双声联绵词,心里郁悒而呼吸不畅的意思。③屈:竭。屈然:空缺的样子。④惆然:惆怅,伤感。⑤嗛:满足。⑥《夏》:又称《大夏》,相传是夏禹时的舞曲名。⑦《沟》:是歌颂周武王能酌取先祖之道以养天下之民的乐章,见《诗经·周颂》。⑧《桓》:祭祀周武王的乐章,见《诗经·周颂》。⑨《箾》:周初制作的歌颂周文王的舞曲名。⑩敦:通“憝”,憎恶,怨恨。

【译文】

祭祀,是为了表达心意和思慕之情的。人们心情郁闷了,不能没有时机来表达。人们欢欣鼓舞和睦相处的时候,那些忠臣孝子也会感动,而思念君主、双亲不得同享欢乐的心情也要有所表达了。他们所要表达的非常激动的心情,如果空空地没有祭祀的礼仪,那么他们在感情方面就会感到惆怅而不满足,他们在礼节方面就会感到欠缺而不完备。所以古代的圣王为他们制定了礼仪制度,这样,尊崇君主、亲爱父母的道义就能表达了。所以说:祭祀,是为了表达心意和思慕之情的。它是忠信敬爱的最高表现,是礼节仪式的极点,如果不是圣人,是不能懂得这一点的。圣人明白地理解祭祀的意义,有道德的士君子安心地进行祭祀,官吏把它当作为自己的职守,百姓使它成为自己的习俗。它在君子那里,被当作治理社会的一种道德规范;它在百姓那里,被当作为侍奉鬼神的事。钟、鼓、管、磬、琴、瑟、竽、笙等乐器被使用,《韶》、《夏》、《护》、《武》、《沟》、《桓》、《箾》、《象》等乐曲被演奏,这些是君子被他所喜悦的事情感动了从而用来表达这种感动的礼仪形式。穿丧服、拄孝棍、住陋屋、吃薄粥、以柴草为垫席、把土块当枕头,这些是君子被他所哀痛的事情感动了,从而用来表达这种感动的礼仪制度。军队有一定的制度,刑法有轻重的等级,没有什么刑罚不与罪行相当,这些是君子被他所憎恶的事情感动了从而用来表达这种感动的礼法制度。

占卜算卦、观察日期时辰是否吉利,整洁身心、修饰清理祠庙,摆好祭祀的席位、献上牺牲黍稷等祭品,受祭者吩咐男巫,好像真的有神来享用过祭品。事先积聚的祭品都献给代表死者受祭的人,受祭者一一尝用,好像真的有神尝过它们。不让助食的人举杯向受祭者敬酒,主人亲自劝受祭者饮酒,受祭者便饮用,好像真的有神拿酒杯喝了酒。祭祀结束后宾客退出,主人拜揖送行,然后返回,换掉祭服而穿上丧服,来到坐位上痛哭,好像真的有神离开了他。悲哀啊!恭敬啊!侍奉死者如同侍奉生者一样,侍奉已不存在的人如同侍奉还活着的人一样,所祭祀者虽无形无影,但是它可以成为人类社会中的一种礼仪制度。

【鉴赏】

本篇论述了礼制的起源、内容、作用等各个方面。荀子认为,“人生而有欲”,为了满足欲望,就会发生争夺混乱,统治者为了避免这种局面,于是就制定了礼来加以约束。制定礼不但是为了调节与满足人们的物质欲望,更是用来确立社会等级制度。它规定的各种道德规范和礼节仪式等都有利于等级制度的确立与巩固,所以它是治国的根本,是“人道之极”,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存亡,因此统治者必须重视实行礼。此篇中关于具体礼制的论述十分丰富,对我们了解古代的礼制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儒家学派的理论中,礼就是维系世间万物等级、秩序的规定或制度。心底端正,从不产生邪念恶念,时刻想到自己的使命,富有献身精神,仪表举止端正,从不会衣冠不整邋里邋遢,举手投足、表情动作都有规范,言必行,行必果,从不搞阴谋诡计。《镜花缘》中的“君子国”便是一个礼仪之邦,其中的人个个是正人君子,都风度翩翩,礼让谦和,从不争吵。

荀子指出,礼产生于治国问题,根源于人性恶。荀子在《礼论》中说:“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既主张法后王,又主张法先王。荀子认为,礼是先王成功的治国之道的集中体现,因而要以礼治国。他在《儒效》中说:“先王之道,仁之隆也,比中而行之。曷谓中?曰:礼义是也。”

【事例】

我国的封建制度和礼仪基本上都是在汉朝产生的,特别是汉高祖刘邦夺得天下之后,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在后来的各个朝代几乎都得到了延续。

汉高祖刘邦登基后,完全废除了秦朝种种繁琐苛刻的礼仪法令。然而,他没有想到,他的文武大臣多半来自平民,无视礼节,不懂规矩,喜欢饮酒争功,酒足饭饱后,还往往拔剑乱舞,在大殿的柱子上留下了一道道印痕,弄得刘邦心烦意乱。

博士叔孙通便劝刘邦说:“儒生无法建立战功,但可以治理天下。臣愿意去鲁地征召儒生,与臣的弟子共同制定朝规礼仪。”

刘邦没有信心,他迟疑地说:“会很难做吗?”

“礼仪是根据世事人情的变化制定的,所以夏商周的礼仪各有不同,都是依据前朝的礼仪有所增减。臣打算结合古礼和秦礼制定一套新的礼仪。”

“那就试试看吧,要简单易学。”

叔孙通马上前往鲁地征召儒生,不久他就召集了三十多位儒生,只有两位拒绝了,他们挖苦说:“叔孙公侍奉的君主不下十位,赢得荣华富贵靠的是曲意奉承。如今天下初定,死者尚未安葬,伤者还没有痊愈,又要制定什么朝仪。要知道,礼乐需要积百年德行才能兴盛,叔孙公的行为不合古道,我们是不会干的。叔孙公走吧,不要玷污我们。”

叔孙通并不生气,他笑了笑说:“真是些鄙儒,一点儿不懂时事变迁。”

他领着儒生返回长安后,加上刘邦身边的学者和他自己的一百多位弟子,找到一块野外空地,拉起长绳,扎结茅草表示尊卑位次,起劲地排练。

叔孙通当年追随刘邦时,脱掉长衫改穿短衣,他的一百多位弟子也追随他投奔汉军。可是令他们不解的是,叔孙通从来不向刘邦引荐弟子,却专替那些壮士甚至干过盗贼的人说好话。

弟子们满腹牢骚地说:“跟随先生数年,却不引荐,而专门引荐那些狡猾之人,这不知是什么意思?”

叔孙通好言解释:“汉王正箭石齐飞地争天下,诸生能出力动武吗?所以先推荐有能力斩将夺旗的壮士,诸生暂且耐心等待,我不会忘了你们的。”

现在,弟子们总算有了用武之地,他们跟随叔孙通卖力地演练礼仪。一个月后,叔孙通拜见刘邦说:“请主上亲往观看。”刘邦目睹整个礼仪后,很满意地说:“我能做到。”同时,他命令群臣也马上学习演练。

西汉高帝七年,长乐宫建成,各地诸侯云集。天刚蒙蒙亮,兵器排列整齐,旌旗迎风飘扬,诸侯大臣们在谒者的引导下鱼贯进殿。威武庄重的卫兵围绕宫殿内外,排列在宫中的台阶两侧,功臣、诸侯和将领们面东而立,文官丞相面西恭候,刘邦乘辇由寝宫上殿,百官持旗传呼清道,文武官员惶恐肃静,依次趋前恭贺。

行礼完毕,宫中酒宴开场,御史巡视执法,发现谁不依礼节行事,立即请出宫门。陪侍的群臣一改往日的喧闹,敬畏地低着头,按照尊卑次序,挨个向刘邦敬酒祝寿。酒过九巡,谒者高声宣布:“酒宴结束。”

朝拜仪式圆满结束,刘邦高兴地感叹道:“我今天才体会到身为皇帝是多么尊贵啊!”

他当即任命叔孙通为太常,赏赐500金。

叔孙通乘机说:“诸弟子儒生跟臣许久,与臣一起制定朝仪,希望陛下也能封赏他们。”

刘邦十分痛快地把他们都任命为郎。叔孙通将赏赐的500金全部分给儒生们。儒生们都得到了官职,高兴地说:“叔孙通先生真是圣人,明白什么才是当今要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