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荀子进取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10488700000016

第16章 仲尼(2)

求善处大重①、理②任大事、擅宠于万乘之国、必无后患之术:莫若好同之,援贤博施,除怨而无妨害人。能耐③任之,则慎行此道也;能而不耐任,且恐失宠,则莫若早同之,推贤让能,而安随其后。如是,有宠则必荣,失宠则必无罪。是事君者之宝而必无后患之术也。故知者之举事也,满则虑嗛,平则虑险,安则虑危,曲重其豫,犹恐及其祸,是以百举而不陷也。孔子曰:“巧而好度,必节④;勇而好同,必胜;知而好谦,必贤。”此之谓也。

愚者反是:处重擅权,则好专事而妒贤能,抑有功而挤有罪,志骄盈而轻旧怨;以吝啬而不行施道乎上,为重招权于下以妨害人;虽欲无危,得乎哉?是以位尊则必危,任重则必废,擅宠则必辱,可炊而待也,可立而傹⑤也。是何也?则堕⑥之者众而持之者寡矣。

【注释】

①重:权,此指重要的官位。②理:顺。③耐:通“能”,能够。④节:适当、适度的意思。⑤傹:通“竟”,完毕。⑥堕:同“隳”,毁。

【译文】

寻求妥善地身居要位、顺利地担任要职、在万乘大国独自拥有君主的恩宠、绝不会有后患的方法是: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和君主同心协力,引进贤能的人,广泛地施舍,消除对别人的怨恨,不去想办法妨害别人。若是自己的能力能够担负起的职务,那就小心谨慎地奉行这种方法;若是自己的能力不能够胜任职务,而害怕因此而失去君主对自己的宠爱,那就不如及早和君主同心同德,推荐贤能的人,把职务让给他,而自己则心甘情愿地追随在后面。像这样做,拥有了君主的恩宠就必定会荣耀,失去了君主的宠爱也一定没有罪过。这是侍奉君主的法宝,也是决没有后患的方法。所以聪明人办事,圆满时考虑不足,顺利时考虑艰难,安全时考虑危险,周到地从多方面加以防范,仍然怕遭到祸害,所以办了上百件事也不会失误。孔子说:“灵巧而又遵循法度,就一定能做得恰到好处;勇敢而又善于和别人合作,就一定能胜利;聪明而又比较谦虚,就一定会有德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愚蠢的人正好与此相反:他们身居要职、独揽大权的时候,就独断跋扈、嫉贤妒能,压制有功的人,排挤打击有罪过的人,内心骄傲自满,歧视与自己有旧怨的人,吝啬而不施舍,独揽大权,以致妨害了别人。这种人即使希望平安无事,可能吗?所以,他们身居高位却十分危险,职位过重而必定被废,独受宠幸却一定会遭到耻辱,这种情景稍立片刻就可以等到,只要烧一顿饭的工夫就可以了。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毁害他的人多而扶持他的人少。

【原文】

天下之行术,以事君则必通,以为仁①则必圣,立隆而无贰也。然后恭敬以先之,忠信以统之,慎谨以行之,端悫②以守之,顿穷则疾力以申重之。君虽不知,无怨疾之心;功虽甚大,无伐德之色;省求多功,爱敬不倦。如是,则常无不顺矣。以事君则必通,以为仁则必圣,夫之谓天下之行术。

【注释】

①仁:通“人”。②端悫:端正诚实。

【译文】

有一种走遍天下都能行得通的办法,用它来侍奉君主就一定会通达,用它来做人就必定会圣明。确立礼义作为崇高的标准而不动摇,然后用恭敬的态度来引导,以忠信来贯通,小心谨慎地实行,端正诚实地扞卫,即使困厄的时候也尽力反复强调它;君主即使不了解、重用自己,也没有怨恨的心情;功劳即使很大,也没有夸耀的表情;要求少而功劳多,敬爱君主永不厌倦。像这样,那就永远没有不顺利的时候了。用它来侍奉君主就一定会通达,用它来做人就一定会圣明,这就叫做走遍天下都能行得通的办法。

【原文】

少事长,贱事贵,不肖事贤,是天下之通义也。有人也,势不在人上而羞为人下,是奸人之心也。志不免乎奸心,行不免乎奸道,而求有君子、圣人之名,辟①之是犹伏而咶②天,救经而引其足也,说必不行矣,俞③务而俞远。故君子时诎则诎,时伸则伸也。

【注释】

①辟:通“譬”,譬喻。②咶:通“舐”。③俞:通“愈”。

【译文】

年轻的侍奉年长的,卑贱的侍奉高贵的,不贤的侍奉贤能的,这是天下的普遍规律。而有的人,地位不在别人之上,却羞于处在人下,这是奸邪的人的想法。心理上没有除掉邪念,行动上没有离开邪道,却想要求有君子、圣人的名声,就好像是趴在地上去舔天、挽救上吊的人却拉他的脚一样,是一定行不通的,越是用力从事,就离目标越远。所以君子在形势需要自己屈从忍耐时就屈从忍耐,在时势容许自己施展抱负时才施展抱负。

【鉴赏】

本篇取文章开头两字为篇名,与全文内容无关。篇中首先以问答的形式贬损了霸道,赞扬了王道,接着又论述了君主立身处世的原则。

孔子的治国理想是君主实现“仁政”,以仁爱之心来治理天下。这是由于孔子处于春秋时期,当时的社会情况还算比较安定,齐、楚、燕、韩、赵、魏、秦等国相对实力均衡,没有出现什么大的纷争,各国在这种情况下,对周王朝都还存有尊敬之心,礼教还没有彻底败坏。

“霸道”是孟子提出的,意思是用武力来征服天下。这是在春秋战国那个战乱纷纷的年代特有的现象,当时许多大国都欺凌弱小的国家,大国之间又相互阴谋夺得他国的领土,在这样的状况下,只有武力强大的国家才能生存下去,那些弱小的国家甚至后来的周王朝都是在齐、秦、楚等几个大国的欺凌下苟且偷生。

针对于孔子的“仁政”和孟子的“霸道”,荀子提出了自己的“王道”。那么实行“王道”的君主是怎么样的呢?荀子说,他们“致贤而能以救不肖,致强而能以宽弱,战必能殆之而羞与之斗,委然成文以示之天下,而暴国安自化矣。有灾缪者然后诛之。”和孔子一味的“仁”不同,荀子的“王道”首先主张推崇礼仪教化,然后对于那些顽固不化的分子给予严厉打击,甚至可以诛灭。

【精典事例】

管仲辅佐公子纠与小白争位,后来小自得到帝位成为齐桓公,管仲不但没有像召忽那样追随公子纠自杀,反而辅佐齐桓公称霸天下。管仲的这种做法用当时的礼仪标准来讲,是不正确的,孔子却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公元前685年春,齐君无知到雍林游玩。雍林有人曾怨恨他,偷袭杀死他,向齐国大夫宣告说:“无知杀死襄公自立为君,我已将他处死。请大夫们改立其他公子中该即位的,我惟命是听。”

当初,襄公将鲁桓公灌醉杀死,与鲁夫人通奸,还屡屡杀罚不当,沉迷女色,多次欺侮大臣,他的诸弟都害怕祸患牵连,因此次弟纠逃亡鲁国,他母亲是鲁国之女。管仲、召忽辅佐他。次弟小白逃亡莒国,鲍叔辅佐他。小白母亲是卫国之女,很得齐厘公宠幸。小白从小与大夫高侯交好。雍林人杀死无知后,商议立君之事,高氏、国氏抢先暗中从莒国召回小白。鲁国闻知无知已死,也派兵护送公子纠返齐,并命管仲另带军队遏阻莒国通道,管仲射中小白衣带钩。小白假装死了,管仲派人飞报鲁国。鲁国护送公子纠的部队速度就放慢了,六天才至齐国,而小白已先人齐国,高侯立其为君,就是桓公。

桓公当时被射中衣带钩之后,装死以迷惑管仲,然后藏在温车中飞速行进,也因为有高氏、国氏两大家族为内应,所以能够先人齐国即位,派兵抵御鲁军。秋天,齐兵与鲁兵在乾时作战,鲁兵败逃,齐兵又切断鲁兵的退路。齐国写信给鲁国说:“子纠是我兄弟,不忍亲手杀他,请鲁国将他杀死。召忽、管仲是我仇敌,我要求活着交给我,让我把他们剁成肉酱才甘心。不然,齐兵要围攻鲁国。”鲁人害怕,就在笙渎杀死子纠。召忽自杀而死,管仲则要求囚禁。

桓公即位时,派兵攻鲁,本欲杀死管仲。鲍叔牙说:“我有幸跟从您,您终于成为国君。您的尊贵地位,我已无法再帮助您提高。您如果只想治理齐国,有高侯和我也就够了。您如果想成就霸王之业,没有管夷吾不行。夷吾所居之国,其国必强,不能失去这个人才。”于是桓公听从此言。就假装召回管仲以报仇雪恨,实际是想任他为政。管仲心里明白,所以要求返齐。鲍叔牙迎接管仲,一到齐国境内的堂阜就给管仲除去桎梏,让他斋戒沐浴而见桓公。桓公赏以厚礼任管仲为大夫,主持政务。

什么才是真正的忠心?对君主百依百顺,想方设计地讨好的大臣,一定不是忠心的。反倒是那些与君主常常“作对”的大臣,才真是国家的栋梁。

汉光武帝刘秀任命睢阳县令任延当武威太守。刘秀亲自召见,告诫他说:“好好侍奉长官,不要糟蹋好名声。”任延回答:“我听说忠诚的臣子不随声附和,随声附和的臣子不忠诚。履行正道,奉公守法,是臣子的节操。如果下级对上级的话人云亦云,那不是陛下的福分。陛下说要好好侍奉长官,我不敢奉此诏令。”刘秀感叹地说:“你说得对呀!”

刘秀在军旅中的时间很长,他厌倦了战争,而且知道天下百姓疲惫困乏,渴望放下沉重的负担休养生息。自从陇、蜀平定之后,除非有危险紧急的情况,刘秀不曾再谈论军事。皇太子曾向他请教打仗的事,刘秀说:“从前卫灵公请教战争的事,孔子不肯答复。这不是你应该问的。”邓禹、贾复知道刘秀决定放下武器,用礼乐教化进行统治,不愿功臣们身在洛阳而拥有重兵,于是二人交出军权,潜心研究儒家经典。刘秀也考虑到功臣们今后的去向,想保全他们的爵位和封地,不让他们因为职务而有过失,于是撤销左将军、右将军的官职。耿龠等也交出大将军、将军的印信绶带,全都以侯爵的身份离开朝廷,回到自己的宅第。他们被加以特进之衔,定期参加朝会。

韩歆性格刚直,说话不隐讳,刘秀往往不能容忍。韩歆在刘秀面前有凭有据地说天下将有严重的饥馑荒年出现,并指天划地,言辞非常激烈,因此被免职,回归故里。韩歆走后,刘秀仍然不能消气,又派使者宣读诏书责备他。韩歆和儿子韩婴全都自杀。韩歆平素名气很大,无罪被逼死,令很多人心中不服。刘秀于是追赠财物,并以隆重礼仪安葬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