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实用辩论技法大全
10478200000022

第22章 辩论的准备阶段(9)

第一,客观存在的事物只有融入了人的主观想象与情感才会显得美,从山川河流到花鸟鱼虫,从春夏秋冬到风云雨雪,我们看到,客观事物是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正所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而有了人的主观想象,才有了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第二,我们认为,审美的标准和结果,不因为人们的客观生活经历和他的文化背景而不同,我们都知道很多人喜欢维纳斯的雕像,维纳斯的雕像风靡西方世界,可我们中国的老婆婆却一定要给她缝上坎肩才能心安理得。楚王好细腰,唐皇爱丰满,那么在情人眼中,对方无论如何都如西施一般沉鱼落雁。美其实是源于人们的主观想象和内心情感,是人们借助客观事物来表达人情冷暖。

第三,我们强调美是人的主观感受,因为它反映的是人们追求自由的价值信念,人的肉体受制于客观,从而人的精神就追求无限的驰骋空间。我们爱生活,因为生活的故事上下五千年,叫人浮想联翩;我们爱自然,因为“万类霜天竞自由”,那是生命的礼赞!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美丑无对错,审美无争辩,因此我们才强调美是自由的象征,我们来自五大洲的辩友,才能胸怀宽广地唱一首:一心情似海,感动天地间。谢谢!(掌声)

再看正方马来西亚大学队的一段总结陈词:

事实上美是一种规律,是一种脱离于人的主观意识而客观存在的。

第一,美具有形象性。黑格尔说:美存在于形象中。不管是自然界中的江南可采莲的美,还是社会舍身救人的美,还是艺术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美,这种种的具体形态,就是美的形象性所在。

第二,美具有感染性。它的感染力量,或许让我们黯然神伤,在“十年生死两茫茫”之中无限唏嘘;或许是让我们肃然起敬,在“留取丹心照汗青”之中景仰万分,而正是这种力量让客观存在的美持续徘徊在人们脑海之中。

第三,美具有功利性。人的本质力量推动人类追求美好事物,而美可以让人感到愉悦。“阳春白雪”是美,“下里巴人”也是美,它们都是美,因为它们满足了不同人的需要。而这三种规律存在于人的主观感受之外,不受人的主观感受控制,同时规律本身的存在,也正是论证了美是客观存在的。实际上,因修养、经历、历史条件、社会条件的不同,所以各人的审美能力有所不同,所以美有相对的美,然而对方不能因此把审美与美混为一谈啊!认为美是主观感受,这就完全否定了美的客观存在性,颠倒了美与美感之间的关系。罗丹就曾告诉过我们:美是到处都有的,而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谢谢!(掌声)

双方在总结陈词中都以“引经据典”为武器,来批驳对方观点,维护证明本方观点。反方在总结本方观点时,列出了三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都是引经据典加以证明。其中引用了黑格尔的话和毛泽东的诗词,还引用了“楚王好细腰”、“唐皇爱丰满”和“沉鱼落雁”的典故,雄辩地证明了本方“美是主观感受”的命题。

无独有偶,正方在总结陈词中也分列了三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也都引经据典加以证明。分别引用了黑格尔、罗丹的话和文天祥等人的诗,同样有力地证明了本方“美是客观存在”的命题。

引用名言有下面几种形式。

一、归纳征引

也就是广征博引,然后归纳成理。因为这种方法可以扩大和加深议论的范围和程度,使阐发的道理更加令人信服。

1996年第二届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在关于“学生学业压力大有利于成才还是不利于成才”的辩论中,反方哈尔滨工业大学队有段陈词: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教育史。刚才对方辩友说,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可是孟子在教育学上还说过,教育必须“盈科而进,教异多术”,而王守仁主张“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在和他们遥相呼应的西方,不论是亚里士多德的逍遥式教学还是维多尼诺的快乐之家,不论是巴泽多的泛爱学校还是德加富尔的学会生存,都体现着学业压力大不利成才的思想。中世纪的神学院和中国明清倒是注重大的学业压力。前者要求学生像老人的拐杖一样活着,而后者纯粹为固智慧、坏心术的八股取士服务,这两种模式培养的人绝不是我们这个时代殷切呼唤的。读史使人明鉴,而事实胜于雄辩,古今中外,各种教学改革和言论都证明学业压力大不利于成才。范例教学派在德国轰轰烈烈十几年,终于因为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而偃旗息鼓,同一时代的布鲁诺因为主张引发学生学习动机,制造轻松的学习环境,所以它在美国大受欢迎。欧美拒绝大的学业压力。那么推行克己自律的儒家文明,又是怎样对待这一问题的呢!我想对方辩友一定知道,日本学生的学业压力是很大的,然而就在去年,他们实行了一个周五教学式,主要就是为了缓解大的学业压力,五个月的实践表明,它不但减轻了考试作弊和校园暴力,而且使学生有了更多独立支配的时间去发展个性,体验生活。

这段陈词,归纳了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权威人士的言行和一些教育发达国家的做法,来证明本方“学生学业压力大不利于成才”的观点,说服力非常强。

二、演绎征引

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议论:

多少一点困难怕什么。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老子说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蒋介石反动派,对于我们,不但“以死惧之”,而且实行叫我们死。闻一多等人之外,还在过去的三年内,用美国的卡宾枪、机关枪、迫击炮、火箭炮、榴弹炮、坦克和飞机炸弹,杀死了数百万中国人。现在这种情况已近尾声了,他们打了败仗了,不是他们杀过来而是我们杀过去了,他们快要完蛋了。留给我们多少一点困难,封锁、失业、灾荒、通货膨胀、物价上升之类,确实是困难,但是比起过去三年来已经松了一口气了。过去三年的一关也闯过了,难道不能克服现在这点困难吗?没有美国就不能活命吗?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以这种征引作为议论的前提,接下去分析美蒋不但对中国人民“以死惧之”,“而且实行叫我们死”,但是人民并不“畏死”,当前存在一些困难,就更不足“畏”了。由征引作为前提,推出必然的结论,这个道理分析得非常深刻,也就非常有说服力了。

演绎征引就是把征引的内容,作为演绎推理的前提。演绎推理是一种前提与结论存在必然联系的推理方式,只要前提真实可靠,结论也必然真实可靠。所以征引权威性的言论,作为前提去推理,结论也就必然令人信服。

三、诠释性征引

也就是用引文来作解释。比如北京走向2000年电视辩论竞赛,在关于“物价上涨的总趋势是可以抑制的”辩论中,反方北京大学队的一位辩者在发言中说道:

……那么,让我们看看,何为抑制呢?翻开辞海、辞源、现代汉语词典,抑制就是约束、扼制,抑制就是压下去。……翻开《史记·评准书》,司马迁对抑制就做过经济学上的解释。他是这样写的:“抑天下物为评准”,这里的抑就是抑制,天下物就是商品,而评准,它的经济学意义就是价格不动。可见这里的抑制就是指保持物价总水平不变的意思。

这一段发言引用各种词典和《史记·评准书》来解释“抑制”,这种征引诠释进行说理的作用是很明显的,这里征引的对象,都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所以比起一般的释文说理就更有说服力。

使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论辩中,引证术也常为诡辩者所用,虽有曲解之意,但也不易辩驳。诡辩者在理屈词穷之时,往往也引用名言、典故来对自己的观点、论题进行证明,“拉大旗作虎皮”,摆出自己与名人、与真理站在一起的架势。遇到这种情况,你就更应该运用引证术来针锋相对。意即当诡辩者引经据典佐证时,反驳者也引经据典进行反驳。把对方给你施加的难以辩驳的窘况,如法炮制地加给对方。

有一对夫妇就教育子女问题争辩起家庭教育中父母责任的区分,夫人认为父亲应承担主要责任,并十分得意地引经据典:“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而不说‘母之过’,可见做父亲的肩负着教育子女的主要责任。”很显然,夫人之见,是片面的、偏颇的,但也似乎言之成理,持之有故。于是,这位丈夫也采用引证术针锋相对地反驳:“这也不尽然。法国著名教育思想家卢梭在他的著名教育著作《爱弥儿》中指出:‘母不母,则子不子’,说明母亲对教育子女负有重要责任。”这下,这位夫人语塞了。丈夫接着说:“我们都可以证明父亲和母亲对教育子女有重要的作用与责任,但是只强调一方而否定另一方,或者把责任推给另一方都是片面的。正如鲁迅所说:‘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

这样旁征博引的反驳与论证,使他的夫人心服。

从对方论据入手批驳对方,让对方的理论根据站不住脚,这是在辩论中对论敌进行反驳的一种重要的技巧。论点都是建立在论据之上的,如果我们反驳对立方的论点时,能够证明其论据的虚假和错误,做到釜底抽薪,他的论点自然站不住脚而倒台了。

从论据批驳的意义

某城住着兄弟三个——三个年轻的商人。有一次,他们哥仨在远行之前,把钱交给了一个诚实的农民保管,并且说定:“只有他们兄弟三个一起来取钱时,才能把钱交还。”但是,老三过了不久就回到农民这儿把钱骗走了。

老大和老二回家知道后,要农民赔钱。

诚实的农民被逼得聪明了起来——在法庭辩论上,只听这个农民说:“我们之间有这么一个约定:只有他们兄弟三人一起来的时候,才能把钱交还。这样吧,让他们商人兄弟三人一起来,他们马上就可以把钱取回去。”

法官于是要老大、老二去找老三,而老三早已无影无踪,两个商人什么也没有捞到。

论辩中,借助论敌提供的话进行反击,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可以取得更有力的反驳和揭露效果。

一个小孩去面包店买了两个便士的面包,发现面包比平时小了许多,就对老板说:“你不觉得这个面包比平时小吗?”

老板连忙诡辩:“哦。不要紧,这样你拿起来就方便多了。”

小孩没有争辩,只给了一个便士就离开了面包店。

老板赶紧追出门来,大声喝道:“嗨!你没给足钱!”

没想到这个小孩竟然也是一副大人腔,把老板噎得说不出话来——那个小孩说:“哦,不要紧,这样,你数起来不也方便多了吗?”

还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也能很好地说明从对方论据出发批驳对方的重要意义。

一位中国女律师在美国洛杉矶作题为《中国投资环境及其法律咨询保护》的演讲时,一位美国记者别有用心,以挑衅的口吻发问:“据我所知,你们中国根本无法律可言,你从哪儿变出这么多投资保护法?我听到很多中国人自己都说中国根本没有法。”

在顿时凝重的气氛中,中国女律师微笑着反问道:“先生,您知道美国法院的书架上有多少判例吗?”

对方摇头说:“不知道,我不是法官,也不是律师。”

中国女律师接着说:“那您一定知道在这些判例之外,美国已经制定了许多成文法了?”

见对方点点头,中国女律师说:“这正是您提出问题的答案。作为判例法体系的美国,随着社会发展需要还在不断制定成文法。外国人过去没有去中国投资,当然不需要投资法。从中国对外招商引资之时,我国与之相适应的各种投资法就不断被制定出来……用我们中国人的话说,叫作‘应运而生’。”这时,场内响起一阵掌声,美国记者十分尴尬。

化解论敌的责难,回击做到有理、有利、有节,最重要的就是一个立场问题。

对方强词夺理,我们就可以不怕有些牵强附会——只要在气势上占了上风,也不可不谓漂亮的回击。

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不小心撞倒了一个行人,停下车来却对那个行人大声叫喊:“你怎么不当心一点?这完全是你自己造成的!我骑车的技术非常好,安全骑车已经有20多年了!”

被撞的行人从地上爬起来,揉了揉屁股,以同样大的声音叫喊着:“我也不是刚学走路的新手,我安全步行已经有60年之久了!”

批驳论据的方法

批驳论据的方法有很多种,最基本的有以下两种。

一、指出对立方论据的虚假

其论据倘若是事例,则可以指出其事实是捏造的;其论据倘若是理论,则可以指出其引证的理论是不正确的。这样其论点自然不攻自破。关于此种方法,前文已经涉及,故不再举例分析。

二、指出对立方论据存在问题,不足以支持其论点

20世纪30年代,有个叫汪懋祖的人著文反对白话文,提倡对中小学生进行古文运动。鲁迅先生曾著文反驳:

“此生或彼生”,现在写出这样五个字来,问问读者:是什么意思?

倘使在《申报》上,见过汪懋祖先生的文章“……例如说‘这一个学生或是那一个学生’,文言文只须‘此生或彼生’即已明了,其省力为何如?……”的,那就也许能够想到,这就是“这一个学生或是那一个学生”的意思。

否则,那回答恐怕就要迟疑。因为这五个字,至少还可以有两种解释:一、这一个秀才或是那一个秀才(生员);二、这一世或是未来的别一世。

文言比起白话来,有时的确字数少,然而意义也比较含糊。我们看文言文,往往不但不能增益我们的知识,并且须仗我们已有的知识,给它注解,补足。待到翻成精密的白话文后,这才算是懂得了。如果一径就用白话,即使多写了几个字,但对于读者,“其省力为何如”?

我就用主张文言的汪懋祖先生所举的文言的例子,证明了文言的不中用了。

鲁迅先生在反驳时,就是抓住对立方论据中的问题、漏洞、矛盾,抽去了这个不足以证明其论点的论据,从而也就驳倒了对立方的论点。

借他的砖头砸他的脚,其要点有下面两点。

一是巧抓破绽。当对方只顾进攻,而疏于防范,暴露出证据不够严密的破绽时,我们就要善于搜寻战机,因利趁便,取证于敌,借力制胜。

由于证据来自对方,对方如果要反驳,那么其反驳的本身也就是对自我的否定,势必就会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

二是换位思考。当对方以某些事实为证据向我们发起进攻时,我们就要善于进行换位思考,从另一个角度探寻事理,并借对方之势,进行反向推论,利用对方的证据,推出相反的结论,出乎对方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使对方难以辩驳。

在辩论中,直接揭示出其论据与论点之间缺乏必然联系,使其论证过程不合逻辑,指出从其论据推论不出他的论点,这样论敌的论点也就自破了。

论据不足

战国时宋玉写了一篇《登徒子好色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