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探索神秘的科学未知(新编科技大博览·B卷)
10477600000032

第32章 动物未知(5)

这一奇特的海龟“自埋”现象引起了海洋生物学家们的注意,并纷纷做出了推测。

有人认为,海龟“自埋”是其冬眠的一种形式。但罗丝等潜水员所发现的海龟“自埋”只不过是一个短暂现象。据此,有人提出海龟“自埋”是冬眠的说法不够充分。

还有的科学家通过观察发现,在一些个体较大的雄海龟身上常常寄生着大量的藤壶,因而推断,海龟自埋是为了摆脱藤壶,使藤壶在淤泥中因缺氧而死去。然而,另一些科学家却指出,海龟自埋常常露出背部和尾部,所以寄生在这两部分的藤壶依然存活,所以,海龟自埋是为摆脱藤壶的说法也不足取。

接着,又有人提出了海龟自埋是其在冰冷的海水中自我取暖的推测。然而,根据罗丝的记录,海龟“自埋”的海底水深是27.4米,水温是21.7℃,这就否定了上述推测。

那么,海龟“自埋”究竟是为了什么?海龟是否有埋得使人见不到的深度?海龟的“自埋”现象是偶然的还是经常发生的,对此,人们还没有更多的了解。

鲸集体自杀之谜

海洋中的集体“自杀”事件,主要发生在鲸鱼身上。据英国大英博物馆所作鲸类“自杀”记录统计,自1913年来,有案可查的鲸类搁浅“自杀”个体总数已逾一万。记录还表明,每种鲸类都有“自杀”身亡的例子。其中最大的一次是1946年10月10日,一群伪虎鲸凶猛地冲上了阿根廷马德普拉塔城海滨浴场,结果全部死亡。835头伪虎鲸的庞大尸体满布了整个浴场。类似的现象在其他地方也出现过;1784年,在法国奥捷连恩湾,30多条抹香鲸搁浅身亡;1970年,150多条逆戟鲸冲上了美国佛罗里达州皮尔斯堡的沙滩,从此再也没有返回大海;1979年7月16日,加拿大欧斯海湾的沙滩上,躺着130多条鲸的尸体;1980年6月30日,又有58头巨头鲸冲上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北部海岸西尔·罗克斯附近的特雷切里海滩,做了亡命之徒……对于这些鲸类的集体自杀,人们想尽了拯救办法:渔民们驾着渔船,开足水龙头,想阻挡它们冲上沙滩;还用绳索、驳船企图把它们拖回深水,然而这一切努力都无济于事,被拉回深水的鲸在海域中回游了一会儿,又重新冲上了海滩。

除了鲸以外,还发现过大批乌集体“自杀”事件。1976年10月,在美国的科得角湾沿岸的辽阔的海滩上,突然涌来成千上万的乌,它们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登上海岸集体“自杀”,尸体布满了沙滩,目睹者惊恐万分,无论采取什么办法都无能为力。然而事情并未结束。11月,乌集体“自杀”事件沿着大西洋沿岸往北蔓延。有时一天竟达十万只之多,这场乌集体“自杀”事件一直延续了两个多月,直到12月中旬才戛然而止。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迫使这些鲸、乌等“自寻短见”呢?科学家们对这一悲剧性的谜非常感兴趣,然而至今尚无统一的解释。

上面所提的持续两个多月的乌集体自杀事件使环境保护专家们想到了日本俣市的“狂猫跳海事件”,那些猫是由于水银中毒而集体跳海“自杀”的,于是解剖了乌的尸体,结果并未发现什么异常的污染物质积聚,也没有什么疾病。

一些海洋学家认为,乌“自杀”的原因可能与次声波有关;海洋中的次声波是杀死海洋生物的“秘密武器”。可是,也有人对这种假说提出了怀疑:次声波到底是通过什么才对乌肆虐的呢?在大西洋那么长的海岸线上,次声波为什么会持续那么长的时间呢?这个问题,至今还没人能说清楚。

对于鲸的集体“自杀”,说法则更多。有人认为,这是鲸追捕食物,无意中陷入了沙滩;也有的认为是鲸群受到了天敌的驱赶,以致慌不择路;更有的甚至认为是领头的鲸“神经错乱”,不辨深浅和方向,以致把它的追随者们领向了绝路。

美国帕萨迪纳市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地球生物学家乔索菲·L·金斯彻维克认为,鲸类如同鸟类、鱼类一样,利用地球磁场来决定其迁徙途径。大多数种类迁徙时,似乎遵循于磁力低地而避开磁力高地,这可能是在于磁力低地较易循行长途。金斯彻维克及其合作者曾把史密森博物院一张记录美国东海岸212起鲸类搁浅“自杀”事件的地图跟美国地质调查局绘制的一张关于该地区域磁力地形图联系起来,惊奇地发现搁浅事件往往发生在磁力低地或极低地。因此认为鲸类是受磁力“低路”的影响,顺着这些磁力“低路”前进时搁浅在海滩上,并至死不回。

荷兰学者凡·希尔·杜多克在研究了133例鲸“自杀”事件后,发现鲸“自杀”场所多在低海岸、水下沙滩,或是淤泥冲积地带,或是延伸到海里去的海角附近;时间上则多半发生在海上有暴风雨的时候或之后。因此他猜测:由于鲸拥有精确的回声测位器官,在正常情况下它是不会陷入绝境的,只有在一些缓斜的浅海里,声波被散射或衰减,妨碍了鲸对回声的接收,导航发生了困难,特别是暴风雨的时候,汹涌的海水使海底的泥沙粒子泛起,更加恶化了回声测位的条件,甚至使鲸完全无法收到它发出的导航信号,于是分不清方向,导致陷入绝境。

日本宫崎医科大学的森满保教授,在1982—1986年先后解剖了八头自杀的鲸,发现是寄生虫致使其听神经发生了病变,因而他认为是寄生虫影响了鲸的耳朵功能,造成了悲剧。

美国生物学家拉·沃尔森指出,鲸类具有定向声纳系统,一头鲸鱼遇难,能通过定向声纳系统发出呼救信号,使其他同类迅速赶来,奋力相救,只要有一个同类没有脱险,其他鲸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忍弃之离去。这是鲸类亿万年种群生活方式所造成的保护同类的本能。作为这一理论的最好例证,或许是1985年12月22日在我国福建省打水岙湾发生的12头抹香鲸集体“自杀”事件。当时正值涨潮,海民正在海面作业捕鱼,一头10多米长的抹香鲸被网围住,拚命翻滚吼叫,企图挣脱,终因被网缠住而动弹不得,与此同时,渔民发现二、三海里外一群抹香鲸汹涌而来。鲸群在被捕抹香鲸周围游弋,并用身体隔网摩擦被围同伴,同时攻击渔船,相持3—4小时,海水退落,鲸群全部搁浅,但全部活着。奇怪的是待海水再次涨潮时,这群鲸仍不肯离去,人们用尽办法驱赶鲸群返回海洋,但毫无用处,直至退潮,12头抹香鲸全部毙命。

但是值得人们怀疑的是,人们不止一次地发现,当鲸受到其他鱼类的攻击而负伤,或是在捕获前垂死挣扎时,并没有看到过有同类前来救援。

迄今为止,鲸类“自杀”原因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但是,人类拯救“自杀”鲸却有了先例。最近在纽约港的东部地区海岸,发现一头3—6岁、身长8米、体重近10吨的抹香鲸,它正处于垂死阶段。对它的粘液化验后,诊断为肺炎,科学家给它用了青霉素,并在它爱吃的乌贼里混入大量抗生素片,经过十天的抢救治疗,使它完全康复,终于重返大海。

鸟类集体自杀之谜

除了老鼠、鲸鱼、乌有集体自杀行为外,鸟类也有集体自杀事件,它发生在印度东部阿萨姆邦边远地区的一个叫贾廷加的小村。

1905年的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个农民举着火把去寻找失踪的水牛。突然大群大群的鸟飞来,跌落在火把周围,任人捉、赶,它们拒绝再飞到空中去,并且不愿吃东西,不到48小时,全部死去。

自那以后,人们注意到,每到风雨交加的晚上,各种各样的鸟成群集聚到贾廷加村附近,它们不能自我控制地向所有明亮的火源冲击。这些鸟不仅懒得飞走,甚至也懒得啄食投给它们的食物,往往不到两天,便逐个归了“西天”。

贾廷加村是个少鸟的地方,白天看不到鸟群,在无云、无雨的夜晚,鸟也不来这个地方。但一有风雨和火把,它们就从远处不顾一切地飞来,这是为什么?这成了自然界的一个“谜”。

1979年,印度动物研究所的两位科学家用了两个多星期的时间,对这一奇怪现象进行了实地考察和研究。他们发现,漆黑的夜、浓密的云、定向强风和降雨都是招引鸟类飞向这个地方的必要条件。风越大,雨越大,飞到这里“自杀”的鸟越多。这种现象一直延续至今。

这个奇怪的现象引起印度鸟类学家的注意,他们提出了很多解释。有些人认为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贾廷加村附近地下水的磁性发生了急剧变化,破坏了鸟的生理节律,鸟就盲目向光源飞去;另一些人认为,可能是大气电的变化,使鸟晕头转向而发生“自杀”现象。但是,这种观点不能解释为什么这种现象只发生在这个小村附近,而不发生在其他地方。

因而,迄今为止,鸟儿为什么“自杀”,还未找到科学的解答。

旅鼠集体投海之谜

旅鼠是一种生活在寒冷地区的鼠类,样子很像田鼠。它们主要分布在北欧的挪威、瑞典等国,美洲西北部、苏联南部草原乃至蒙古也都有它们的踪迹。各地的旅鼠除了都具有耐寒的特点外,还都有很强的繁殖力。但是北欧旅鼠与其他地方的旅鼠的不同之处是:每隔三至四年北欧旅鼠便向海洋进军一次,直至全部葬身海底方告结束。

1868年,一艘在挪威北大西洋海面行驶的轮船因大批旅鼠投海自杀而导致了“搁浅”,船上的人们亲眼目睹了旅鼠的“壮举”:只见海面上黑压压的是成千上万的旅鼠,它们不顾没顶覆灭的危险,争先恐后,随波逐浪,奔涌向前,许多已经力竭而沉,但随后而来的却毫不退缩,前仆后继。事后,海面上出现大片旅鼠的浮尸。

然而,旅鼠为何周期性投海“集体自杀”?它们又为什么并未因此而灭绝?这始终是一个令人困惑的谜!

有些生态科学家认为,北欧旅鼠“自杀”缘于它们的生殖能力太强。一只雌鼠每年至少可以生10只小鼠,鼠仔42天即可成熟,又可以马上生殖大批鼠仔,这样3至4年,旅鼠家族便会“鼠满为患”。在食物不足的情况下,它们不得不组成大群长途跋涉,漫无边际地去寻找食物,因而误把大海看成小小河沟。

而另一些人又提出这样的猜想:北欧旅鼠千里迢迢寻找的是已经沉没的古陆——大西洲。他们的依据是,远古时代波罗的海与北海都比现在窄,旅鼠便泅水过海寻觅食物。考古家发现,远古时候,挪威旅鼠曾经在不列颠海岸以南出现。沉没的大西洲地处亚热带,四季如春,有旅鼠丰盛的食物。由于沧海桑田的变迁,大西洲消失了,然而,旅鼠却一直遵循着祖先传下的迁移属性,去寻找它们的故乡,一代传一代,却永远无法到达对岸了。

以上的说法只是推测,至于旅鼠为何不接受惨痛教训,改变路线?旅鼠周期性大批投海为何没导致它的灭绝?这都是有待人们继续探索的问题。

动物杀婴之谜

也许人们更多地熟悉动物爱婴、护幼的舐犊之情,而对动物杀婴这一违犯“伦理纲常”的行为知之甚少,或者认为那只是出于某种“偶然”。

实际上野生动物中的杀婴现象是十分普遍的,从灵长类、食肉类、啮齿类,一直到鸟类、鱼类都时有发生。动物杀婴的死亡率远高于人类中的谋杀甚至加上战争造成的死亡率。这一现象始终困惑着人们,并刺激着人们去探其究竟,于是各种各样的解释也相继产生。

美国的人类学家多希诺提出了拥挤压迫效应说。经过观察,他发现在种群密度很高的猴子、猩猩、狒狒中时常发生杀婴现象;实验室空间狭窄的鼠笼里饲养的小鼠也常咬死刚生下的幼鼠;食物不足时,姬鼠会咬死企图吃奶的病弱幼体,黑鹰会啄死第二只孵出的雏鸟。凡此种种,都是为了扩大生存空间,减少对食物的竞争,客观上起到了节制生育的作用。

与上述观点相左的是“生殖优性”假说,是日本的动物学家杉山、美国的人类学家迪安·福西等人提出的。通过对灰长尾叶猴野外生活的长期考察,发现一般由1—3只成年雄猴为头领,带领25—30只个体的猴群中,年轻雄猴在登上首领宝座、接管一个种群时,会杀死几乎所有未断奶的幼猴。而此时的情况并非活动空间狭小,食物也相当丰富,外界环境也未对它们构成威胁。显然此时用“拥挤效应”说是解释不通的。杉木等人认为,接管种群的新雄体杀死未断奶的幼猴,是为了更快地得到自己的子孙。因为一般哺乳动物在哺乳期不发情,杀死吃奶的小猴可促使母猴早发情,从而早生育新头领的子代。因此,这表面看来有害的破坏行为,实际上对整个种群却是生殖上的一个进步。通常这类杀婴仅在短时间内进行,如杀婴雄猴在交配后大约15天即停止暴行,据估计这是为了防止误伤自己的子代。一旦自己的幼猴出世后,雄猴一反往日的残暴,对幼猴关怀备至。

但是“生殖优性”假说也不是动物杀婴行为的最有效的解释,在某些方面还略显证据不足。诸如,有些动物如兔、绒鼠、袋鼠、黄鹿等产后即可发情,它们为何要杀死子婴?而且有些动物在做了头领拥有了子代以后也并不停止杀婴,这又是为何?另外,母兔在刚产下幼兔时,如受到外界惊扰就会吃掉幼兔,显然这一现象也是“生殖优性”假说所无法解释的。在解释雌体杀婴,以及鸟类、鱼类杀婴现象时,“生殖优性”假说也显示出了它的局限性。

看来,动物杀婴依然作为一个谜困惑着我们,我们期待着有一天能够真正了解其中的真相。

雌雄互变之谜

男变女、女变男,对人类来说是咄咄怪事,但在生物界中,这却是一种司空见惯的性变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