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探索神秘的科学未知(新编科技大博览·B卷)
10477600000030

第30章 动物未知(3)

目前,西方学者对吃人猴问题的看法很不一致,各持己见,争论不休。有些学者认为吃人猴可能是人类演化过程中一个被遗留下来的链环;有些学者认为吃人猴虽然也能直立行走,也能使用天然工具,但它们没有发展为人,它们只是从猿到人发展系统中的一个旁支;也有学者认为,吃人猴的集体,是恩格斯所指的群,也就是列宁所说的“原始群”。

西方学者的上述推测和论断,谁是谁非,目前还难以定论。吃人猴真相如何?至今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雪人之谜

矗立于中国和尼泊尔两国接壤天地之间的喜玛拉雅山,不仅以其世界之颠的高耸吸引无数国内外的登山勇士,而且,近百年来,它又以越传越盛的雪人之谜,燃起众多考察者的揭谜热情。

“雪人”是人们对传说中生活在喜马拉雅山南坡的高山悬崖间的奇异动物的称谓,当地的舍巴人又称之为“耶提”。

对“雪人”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在一张描绘着西藏高原野生物的中国古画中,就出现了“雪人”的形象。1832年,欧洲学者霍得格逊在《阿尔泰·喜马拉雅》一书中,在科学上对“雪人”做了正式报道。

20世纪50年代,由于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成功,雪人的传闻迅速传到了世界各地,世界上很快形成了一股“雪人热”。很多国家纷纷派遣探险队深入到喜马拉雅山人迹罕至的雪岭冰峰进行考察。在中国国家体委组织的攀登珠穆朗玛的活动中,就曾有调查“雪人”的项目。目前,雪人之谜已成为引人注目的国际学术界探索的课题。

1951年,英国登山队员锡普顿等在喜马拉雅山地拍摄到了雪人的脚印。脚印相当大,长31厘米,宽175厘米,缺乏足弓,大足趾最粗,第二趾瘦长,其余三趾则较短,后部还连在一起,大足趾和第二足趾是分开的。

1959年5—7月,由中国科学院有关人员和北京大学生物学教师参加的考察队,在喜玛拉雅发现一根毛发,长156厘米,经过显微镜检定,认为它与猩猩、棕熊和牝牛的毛发在结构上均不相同,但是当时也无法证明它就是“雪人”的毛发。

1954年,英国探险队在喜玛拉雅山的寺庙里找到了两个据说是从雪人头上取下来的带发的头皮。这头皮曾被送往巴黎、伦敦、芝加哥的博物馆请专家鉴定。结果,认为“雪人头皮”是用野羚羊头皮伪造的。但是英国著名的研究灵长类的专家奥斯曼·希尔不同意它是伪造的,他认为这个头皮的毛虽与羚羊毛有相似之处,但带有猿的特征,他将这种毛的色素粒与羚羊相比较,发现它们之间的排列方式并不相同。此外,头皮上的寄生虫也与羚羊的不同。这样一来,这两张头皮的真伪又成了一个有争议的悬案了。

1959年,在海拔6000米的雪地上又发现了“雪人”的脚印,大小与登山鞋的印相似。

1972年12月17日,美国著名的动物学家克罗宁和考察队的医生及两名尼泊尔助手,来到了喜马拉雅山荒僻的阿安谷中。他们宿营在与康格玛山相连的山脊上。这个山脊地形险峻,地上覆盖着白雪,雪地上完全没有兽迹。次日拂晓,医生首先钻出帐篷,发现雪地上有十多个清晰的脚印。这些脚印一左一右,排列得特别清楚,甚至显示出脚趾和脚掌的细节。每个脚印长275厘米,宽152厘米,两个脚印间距非常短,经常小于30厘米,似乎雪人在缓慢、谨慎地步行。脚印的形状与1951年锡普顿发现的颇为相似。

但是,对上述种种脚印,学术界的看法不一。有人对其持否定态度,认为它可能是大型哺乳动物留下的,还有人认为它是经风吹日晒扩大和变形的结果。但克罗宁则根据自己亲眼所见的脚印,认为这些脚印是新鲜的,不可能是风吹日晒变形的结果。人类学家切尔涅茨基在将雪人脚印与大猿以及旧石器时代中的尼安德特人的脚印比较之后,发现雪人兼有人和猿的特点,与尼安德特人更相似。

因此,现在发现的脚印是否真是雪人的足迹还有待于今后继续研究和验证。

通过许多考察队的考察,得到的雪人印象是:身高17~18米,身体健壮,满身是棕红带黑色的毛,头发很长,散披肩上;面部无毛,较为平坦,下颏粗壮,牙齿很大,口也很宽;头呈圆锥形,顶部尖;两臂几乎长达膝部;没有尾巴;样子像猿,但又带有人的特点,平时像人似的两足行走;能发出刺耳的大叫声;受惊时或在多石、雪深的地方则用四肢行走。

目前,学术界对“雪人之谜”的看法颇不一致,有人根据此地险恶的地理环境以及没有找到“雪人”存在的直接证据而否定它的存在,说可能是熊一类的大型动物;也有人认为“雪人”可能是大型灵长类动物;也有人认为“雪人”可能是介于人和猿之间,即比猿高等些、比人低等些,是至今科学界尚未知晓的一种高等灵长目。

到目前为止,有关“雪人”的线索仍停留在脚印、头皮、传闻和目击者的报告上,还拿不出真凭实据。但是,据研究,雪人不仅仅是一种猿的活化石,而且是活生生的可供我们进行现实的人类进化史研究的活标本。因此,如果能揭开“雪人之谜”或捉住它,可能将成为本世纪内动物学和人类学的最重大的发现。

“野人”之谜

在当今世界上,“野人”同飞碟、尼斯湖怪、百慕大三角被视为世界“四大谜”。而“野人”之谜直接与现代人的起源相关,尤易引起人们的瞩目。

关于“野人”,我国的史书在3000年前就有过记载。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提到了“野人多毛、善笑、体格灵巧”的特征。而近代遭遇或目击“野人”的报道则更为多见。

1940年,生物学家王泽林在甘肃地区曾亲眼看到一个被打死的“野人”,这个“野人”是雌性个体,身高约2米,全身被覆着灰褐色的厚毛,乳房很大,面部的形态与著名的“北京人”很相似。

50年代,地质学家樊井泉在陕西省宝鸡附近的山林中,由当地向导带领,曾近距离地观察了生活在该地区的两个“野人”。这两个“野人”为母子,小的身高16米,形象与人相近。

在浙江九龙山一带,也时有“人熊”出没的流传。1957年,当地农民打死了一头人熊,原始森林是“野人”经常出没的地方一位中学生物教师将其手脚制成了标本。

1976年5月14日凌晨1时,湖北神农架林区党委的任新有及五位干部在开完会返回住所的途中,在椿树垭公路144—145公里路碑处,发现了一个有棕红色体毛的“野人”。

据统计,从20世纪20年代至80年代,在神农架地区目击“野人”者达300人次,在云南的沧源县约50人次,在广西的柳北山区约21次。

为了弄清“野人”的真相,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末起,先后有组织地在西藏、云南、湖北、陕西和浙江5个省份进行了有关“野人”的考察活动,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是1977年由中国科学院主持的对神农架地区的考察,历时近1年,考察人员达100人以上,获得了“野人”的脚印、毛发、粪便等间接证据。1980年对浙江遂冒九龙山的“人熊”考察,则鉴定出“人熊”的手脚标本并非“野人”手脚,而可能是当地的一种科学上未见记录的大型短尾猴的手脚。

1986年6月19日,《科学晚报》又发了一篇报道:1985年12月我国一支前往喜玛拉雅山区的探索队,在山顶洞内捉到了一个活生生的“毛孩”。这个半人半兽的婴孩能直立双脚走路,除了脸上外,身上布满了一层短毛。他有一双特别的眼睛,似一双深不见底的黑池,隐约带有一些细微血管。他现在被养在山西一家医院内。一位研究员说,他是现今世界上最神奇的动物品种,可以说是人类进化初期的活化石。

根据“野人”目击者的描述以及历年来的考察资料,传说中的“野人”身高一般在1.2~2.5米之间,能直立行走,外貌似介于人猿之间,手、耳及雄性外生殖器、雌性的双乳与人相像,脚印20~40厘米,四趾并拢,大趾大,稍朝外岔开,没有语言,多单独活动,无冬眠习性,食性主要为蔬食性,不会使用、制造工具等等。

综上所述,“野人”究竟为何物,至今还是一个待人揭晓的谜。由于至今没有获得一件有关“野人”的直接证据,因而在其是否存在这一问题上,观点和看法也颇有分歧。

一部分学者认为,可能存在名为“野人”的未知动物,但对这种未知动物的分类属性又有不同见解。有人认为“野人”是猿科范围的生物,可能是更新世曾繁盛一时的中国南部地区的巨猿或褐猿的后代,因为在现代传说有“野人”活动的地区,大多数是还保留封闭或半封闭状态的原始森林,林中保存不少第三纪的残存树种,如连香树、鹅掌楸、香果树等,说明生活环境古老,巨猿或褐猿改变它原有习性而残存下来是有可能的。然而,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野人”可能是人类远祖腊玛猿或南猿,特别是粗壮南猿残存下来的后代。

大部分学者则根据动物群体生态学和现代动物地理分布的现有概念,否认存在“野人”这种人形动物,认为民间流传的所谓“野人”是一些已知动物如熊、猴类或长臂猿等所引起的错觉,也可能是幻觉,甚至是故意捏造的。其结论的主要依据是:肯定有“野人”的论点缺少根据。

那么,“野人”是否真正存在?传说中的“野人”究竟为何物,这仍然是一个长期折磨人类的未解之谜,它的谜底有待于今后捕获或打死一个活体后才能作最后的判断。

US·之谜

US·意为不明潜水物。它与UF·(不明飞行物)一样,引起了世界各国人们的广泛注意,并在不断地探寻它。最近,我国的《自然之谜》杂志接连载文介绍了我国青海湖中发现US·的情况。

青海湖位于青海高原尾部,面积达4583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它的海拔达3000米,四周山峦环抱,超然物外,闻名遐迩,关于US·的传说与猜测,又使它平添了魅力。

较为有特色的目击US·的情况有三次。

1955年6月中旬,由一位科学家和9名解放军战士组成的考察小组乘船在青海湖进行探测时,发现在船前方80米处出现了一个长10多米、宽2米左右的黑黄色东西,其顶端基本与水面相平。当时,他们以为是沙丘,当船行距“沙丘”30米左右时,“沙丘”突然向上闪动一下,露出水面约30厘米,接着马上又下沉消失不见了。

1960年春,正值捕鱼旺季,正在捕鱼作业的工人突然发现青海湖湖心水面上骤然卷起冲天巨浪,顷刻,湖面又恢复了浪平水静,只见一片黑色的“巨礁”渐渐从水面浮起,既像鲸背,又像鲨壳,宛如一座座无名岛屿。过了一会儿,只见“黑背巨礁”晃动了一下,激起又一阵冲天巨浪,沉回湖底。这一景象先后出现了几次,令目睹者惊叹不已。人们纷纷传言,疑为千年鱼精龟怪之类显灵。

1982年5月23日,青海湖农场五大队二号渔船职工再次目击到“水怪”。那天下午天气闷热,湖面风平浪静,四点多钟船开始返航的途中,在海心山偏北20度的东边方向,看到一个巨大的黑黄色怪物在水面上浮动,像一只反扣的舢舨船,藏头去尾约13~14米。舵手开船直冲这个“水怪”,但距其50米时,可能是渔船机器声惊动了水怪,使其马上下沉。从发现怪物到其沉入水中,共约5分钟。下潜时怪物身上闪着鱼皮似的光,水面上出现了一道又宽又大的回漩水流,一直持续了很长时间。

综合这几次目睹情况来看,水怪一般出现在春季比较闷热的天气,湖面风平浪静时,出现的地点都是在湖心附近。水怪的颜色是黑黄色或黑色,长10多米,藏头去尾,闪动后又下沉。那么,这个古怪的动物到底是什么呢?显然当地藏民传说的湖神显形的说法是不科学的。经调查,潜水艇、幽灵岛之类的说法也被否定了。这个怪物也不像蛇颈龙之类的远古爬行生物,因为在它出现时,总不见其头尾,这就不符合蛇颈龙的生活习性。

又有人推测,水怪可能是湖中的大鱼,因为青海湖畔的藏民一向把飞鹰和游鱼奉为神灵,从不伤害和捕食,久而久之,湖中鱼类繁殖旺盛,数十斤的大鱼是很常见的。尽管现在有了国营渔场开始捕捞,但是湖内是否遗留罕见的大鱼,也未可知。但常识告诉我们,淡水鱼最大也不可能长到十三四米,5~6米就属罕见了,因此,湖怪为巨鱼之说也就缺少证据了。

另外,青海湖湖心的奇妙地学现象也是很值得研究的。传说中,湖底有一个无底黑洞,此洞与北面黑海相通。每年,青海湖周围的雪山冰川消融的流水不断送入湖中,却不见黑洞送走的水量。时至今日,青海湖的水位较几百年前减退了30~40米。后来有位年轻的藏民对湖心进行了考察,并未找到黑洞,却发现了庞大的漩涡,把水捣得飞旋乱转……据专家估计,可能湖心存在一种强磁场,使水流急转形成漩涡,漩涡底部可能有通往不知去向的“水桥”洞口。那么“水怪”与湖底奇异的地学现象是否有联系,这也是值得探寻的问题。

海怪之谜

数百年来,书报杂志常常载有关于海怪的耸人听闻的消息,然而人们却从未捕获过这种怪物。尽管人们花费了高昂的代价考察和寻找,甚至动用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技术装备,但神秘的海怪至今仍是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