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扑朔迷离的化学宫殿(新编科技大博览·B卷)
10476700000009

第9章 化学元素(8)

锡的很多种的化合物都广泛地用在化学工业上和橡胶工业上,用在印花布工业上,用在毛和丝的染色上,还可用来制造搪瓷、釉药、有色玻璃、金箔和银箔;至于锡在军事工业上的极其重大的意义,那更不必说了。

到处都有的元素——碘

大家都很熟悉碘这种东西,我们手指头受了伤,就抹上一些碘酒,以前是用混合着牛奶的红褐色的碘滴。碘是大家都知道的药剂,可是碘究竟是什么,它在自然界里的命运如何,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所了解的是多么贫乏啊!

加碘盐的使用日益普通很难找出另外一种元素有比碘更令人捉摸不透、更充满矛盾的了。我们对于它知道得很少,对于它旅行史上最主要的环节又是那样不明白,直到现在我们还弄不清为什么用碘可以疗伤,以及地球上的碘是从哪里来的。

碘是固体,它生成具有真正金属光泽的灰色晶体。它像是金属,闪着紫色的光,但是如果我们把金属似的碘的晶体放在玻璃瓶里,那么很快就可以看出瓶的上部有紫色的蒸气:碘不经过液态,很容易升华。

这就是你们亲眼看得到的第一个矛盾,紧接着还有第二个矛盾呢。碘的蒸气是暗紫色的,可是碘本身却是金属形状的灰色晶体。而碘的盐类一般又是无色的,看着跟普通的食盐没什么两样;只有少数几种碘的盐类稍带黄色。

碘还有另外一个谜。他是特别稀有的元素:据前苏联地球化学家估计,碘在地壳里的含量仅占地壳质量的1/107~2/107,可是地球上没有一处缺少它。我们甚至还可以庄严地说:如果用最精密的方法来分析的话,那么我们周围的世界里,决没有哪一个地方最后不发现碘的。

一切东西都含碘:不论坚硬的土块和岩石,还是最纯净的透明的水晶或是冰洲石,都含有相当多的碘原子;海水里含有大量的碘,土壤和流水里含的比较多,动植物和人体里含的更多。我们从空气里吸取碘,空气有饱和着碘的蒸气的;人们又通过饮食把碘摄进身体里。生物没有碘就不能生存。于是问题也就很清楚了:为什么到处都有碘,这么大量的碘是从何处来的,它最初的来源是什么,这种稀有的元素是从地下多深的地方跑出来和我们接触的呢?

可惜的是连最精密的分析和观察都没有发现它的神秘的来源,因为不论在火成岩的深处,还是在流动着的熔化的岩浆里,我们都没有见到过一种碘的矿物。地球化学家这样讲述地球上碘的来源:还在地质史前的时代,当地球刚包上一层坚硬外壳的时候,各种挥发性物质的蒸气形成浓密的云层,包围着当时炽热的地球。这时候碘就和氯一同从地下深处熔化的岩浆里分离出来,而从热的水蒸气凝结下来的水流就把这些碘和氯抓了过去,最初的海洋就是这样从地球的大气里得到碘并把它储存起来的。

碘的来源究竟是不是这样,现在我们还不敢确定,而且连碘在地球表面上的分布情况还完全是一个谜。碘在北极地区和高山上比较少,在低洼的地方和靠近海岸的岩石里比较多,在沙漠地方还要多些,如果在南非洲的大沙漠和南美洲的亚他喀马沙漠所产的各种盐里,我们就能发现含碘的真正矿物。

碘还能溶解在空气里:根据精密的测试,知道碘在空气里的分布是有严格的规律的:它的含量是随着高度而变的。碘在莫斯科、嘉桑的高度上,比在帕米尔和阿尔泰4000米以上的高山上不知要多出好多倍。

同时,我们不仅知道地球上有碘,在那从浩瀚的宇宙空间落到地球上来的陨石里也发现了它。科学家早就运用新的方法来研究太阳和星体的大气里的碘,可是目前还没有成功。

海水里碘的含量很高:每1升海水含碘2毫克,这已经是相当可观的了。海水在靠岸的地方,在三角港里,在靠海的湖泊里渐渐浓缩起来,于是就在那里沉积下盐,铺在平坦的岸上像一块白色的毯子。黑海沿岸克里木地方和在中亚细亚的许多湖泊里,都有这样堆积起来的盐,都已经经过前苏联科学家详细的研究。然而那些盐里没有碘,碘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不错,是有那么一部分碘还留在湖底里,留在淤泥里,可是大部分都已经挥发跑到空气里去,只有一小部分保留在残余的盐水里面。只要是聚集着钾盐和溴盐的地方,几乎是找不到碘盐的。

但是有时候在盐湖和海的沿岸生长着许多植物,密密麻麻地长满了各种水藻,这些藻类覆盖在沿岸的石头上。由于某些还不甚清楚的生物化学的作用,这些水藻体里却聚集着碘:每一吨水藻里含的这种奇异的元素碘有几千克。在有一些海绵体里,碘的含量更多,达到8%~10%。

在地质史上这个元素的命运既然是那么多种多样,所以要替这个自然界里永远行踪飘泊的原子画出一幅完整而连续的生活图和流浪图,确实非易事。

而碘一旦掌握在人的手里,又产生了一个新的谜:我们用碘治伤、止血、杀菌、防止伤口感染,可是碘却又有剧毒,碘的蒸气刺激粘膜。过多的碘滴或碘的晶体,都会把人毒死。然而最有趣的是,如果缺少碘,对于人的健康更加有害。人体,也可能有许多动物,都一定要含有一定量的碘。我们知道,在缺乏碘的某些地方,人们会生一种特别的病,叫做甲状腺肿。高山地区的居民常患这种病。我们又知道,高加索中部和帕米尔一带高山的有些村落,这种病也流行得很普遍。这种病在阿尔卑斯山地也很流行。

近来美国科学家知道美国有些地区也在流行着甲状腺肿。如果画一张甲状腺肿流行地区的分布图,再画一张水里面含碘的百分率图,那么这两张图是彼此相符合。

人体对碘非常敏感,空气里和水里一旦缺少碘,马上就会影响到人的健康。甲状腺肿的治法是食用碘盐。

碘参与工业的活动也很有趣。碘在工业上的用途已经很普遍,越来越多了。一方面,发现了碘和有机物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可以形成不让X射线透过的盔甲,把这种化合物注射到人体组织里,就能把组织内部非常清晰地照下像来。

我们知道,近年来还把碘用在另外一些方面。赛璐珞里加了碘,就会有特别的价值,这里所用的是一种特殊的碘盐,是针状的细小晶体。赛璐珞里掺进了这种晶体,就会阻挡光波从各方面透过。这样就生成所谓偏振光。前苏联造了一些特别的、非常贵重的偏振光显微镜,而现在由于出现了这种新的起偏振片,已经造出了质量上乘的放大镜,完全可以代替显微镜用。这种放大镜在野外勘察的时候很有用。把两三片起偏振片配好来看东西,能把各种东西的颜色看得非常清楚;我曾经这样来看过太阳光照着的装饰用的壁毯或者电影的银幕,把两片起偏振片一转动,真是漂亮极了,太阳光谱的全部颜色都很快地在变化。如果把起偏振片装在汽车的玻璃窗上,你在夜里照明的大街上行驶,就不会被对面开来的汽车灯光迷住眼睛,因为隔着起偏振片看不出光彩夺目的灯光,而只看见一辆汽车的前面有两个闪光的小点罢了。

飞机飞在漆黑的城市上空,用降落伞投下含镁的照明弹,靠着照明弹的光,就能从飞机上用起偏振片来看清楚地面上的所有景物。

你们看,这个元素的用途是多么形式多样,而且多么广泛,关于它的命运、旅行路线,又有多么令人困惑不解问题和矛盾。还需要深入研究,才能弄清楚它的全部本质,才能了解这个在我们周围世界里随处可见、无孔不入的元素的本性。

20世纪的金属——铝

铝是最有趣的化学元素之一。说他有趣,不只是因为它在短短几十年里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技术上、国民经济的一些最重要部门里起了非常巨大的作用;不只是因为这种轻金属跟镁在一起可以用来制造强大的飞机,而是因为它的特性,特别是它在地球化学上所起的作用。铝这种金属,尽管文明的人类直到不久以前才初识它,然而它却是最重要而又分布最广的化学元素之一。

我们大家都很清楚,在各个期里由于岩块的风化和破坏而生成的粘土和沙的下面,有一层包着整个地球的岩石地层,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地壳。

这层岩石很厚,它的厚度不会小于几百公里,而根据最近的推算,可能还比这个要厚得多。从这一层再深入下去,就逐渐转到另一个地层,那就是含铁和其他金属的矿层,再下去,到最后就是地球中心,那儿显然是一个铁核。

包着地球外表的岩石在地面上生成巨大的隆起部分,就是大陆或洲。在这些凸出的大陆上又隆起更凸出的褶皱,就是长条的山脉。

广西平果铝基地组成大陆和山脉的基础的这层地壳,是由铝硅酸盐和硅酸盐构成的。不言而喻,就能知道铝硅酸盐的成分是硅、铝和氧。这就是为什么这层地壳常叫做“硅铝层”的原因。

硅铝层的主要成分是花岗岩,拿其所占质量百分比来说,含氧大约50%、硅25%、铝10%。可见,铝在地球上的分布量,在所有化学元素里占第3位,在全部金属元素里占首位。铝在地球上含量比铁还多。

铝、硅和氧是构成地壳的最主要的元素,这3种元素在这层岩石里生成了多种多样的矿物。这些矿物里的原子都排列得很有规则:1个四面体,要不1个硅原子在中央,要不1个铝原子在中央,4个氧原子老老实实地分布在4个角上。

可见,除了硅氧四面体以外还有铝氧四面体。而且铝在这些四面体里起着双重的作用:或者像其他金属似的,分布在各个硅氧四面体的当中来把这些四面体连结起来;或者在有几个四面体里就有着硅的位置。

以下就是硅和铝的四面体互相搭配的图形,搭配的结果生成了含在地壳里的多种多样的重要矿物,这些矿物总称铝硅酸盐。初看,铝、硅和氧的原子搭配成的这个复杂的图形像是精美的花边,或者毯子的花纹。要用X射线才能确定出来这些图形,X射线仿佛给矿物的内部结构照了像。

请回想一下,我们小的时候觉得石头多么枯燥无味,可是现在我们钻进石头的内部去看看它的结构,这幅图画又是多么复杂。

一些铝硅酸盐分布得非常广。这只要说一下长石这类矿物就够了,地壳里有五成以上就是长石。花岗岩、片麻岩和另一些岩石里都有长石,这些岩石像石头造的盔甲似的披在整个地球的外面,还在地面上凸起成高大的山脉。

由于长石在千百万年里不断地进行风化,结果地面上形成了大量的粘土,粘土含铝15%~20%。地面上随处可见粘土,而铝又是在粘土里发现的。因此,有过一个时期甚至把铝叫做“粘土素”。确实,用这个名称来称呼铝很不习惯,所以后来把这个名称稍稍改变——把氧化铝叫做矾土。

粘土的成分十分复杂,从它里面提炼出铝来相当困难,幸亏自然界里含铝的物质不止粘土一种。矾土里就有大量的铝,矾土是铝和氧生成的天然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在自然界里有多种多样的形态。

自然界里有一种无水的氧化铝(Al2O3),这种矿物叫做刚玉,它异常坚硬,而且还非常漂亮。各种矾土的透明度各不相同,这是因为它们除了含铝和氧以外还夹杂极微量的染色物质——铬、铁、钛,这类有色的矾土都是上等漂亮的宝石。同样是矾土,里面掺上了微不足道的一点杂质,就可以使矾土的颜色变得多么丰富多彩啊!这些就是闪着鲜艳色彩的红宝石和蓝宝石,人们自古以来就喜爱着这两种宝石。关于这些宝石还产生了多少故事啊!古代人已经学会使用不太纯净的、不透明的、褐色的、灰色的、浅蓝色的和浅红色的刚玉晶体,刚玉的硬度只比金刚石稍低。

利用刚玉能够加工各种坚硬的材料,包括制造刀具、武器、机床和机器用的各种钢。

刚玉的小晶体里混入了磁铁矿和别的矿物,就形成大家都很熟悉的“金刚砂”;朋友们,我想你们都不止一次地用金刚砂去磨过铅笔刀吧!

当然,从刚玉里提取金属铝也很方便,只是刚玉本身的价值太高,在自然界里的产量又很少。

从远古时代起,早在人类刚开始有文化的那个时候,从石器时代一直到今天,人们始终在广泛地使用着花岗石、玄武石、斑岩、粘土以及由铝硅酸盐生成的别种岩石,利用它们来建造整座城市,建筑房子,加工艺术品和器皿,烧制陶瓷器。

但是几千年来,人从未想到过铝这种金属的一些宝贵而奇异的性质,从来没有想到过躲在这些石头里的这种金属。

在自然界里铝从未生成金属状态,它一直是和别种元素生成很多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性质上和外表上跟金属铝完全不同。

人们进行了顽强的努力,才得到了这种奇异的金属,才使这种金属有了生气。

最开始是在125年前左右,有人提炼出来了少量的有银色光泽的金属铝。当时谁也没有想到,它在人类生活上会起如此重大的作用,况且它的制备又非常困难。直到19世纪初,科学家用电解法制铝成功,他们在高温下电解熔化的铝的化合物,铝就在阴极上析出来,被埋在一层渣滓下面。这样提炼出来的铝是纯净的银色金属,所以当时称它为“粘土里提出来的银”。

后来工厂也用这个方法制铝,于是铝的用途就飞快地扩展起来。铝的颜色跟银的差不多,但是铝的性质实在奇怪得很。

现在已经不是从粘土里来提取纯净的氧化铝。自然界对我们提供了一种复合的铝矿石,是含水的氧化铝(矾土的水化物),生成一水硬铝石或三水铝石。这两种矿物通常跟铁的氧化物和二氧化硅混在一起,并且生成粘土状的或石头似的矿层——铝土矿,这种矿主要含在滨海沉积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