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抗衡衰亡的现代医学(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
10474400000016

第16章 人体与疾病(6)

关于白血病的治疗,是通过应用抗白血病药物控制和杀伤白血病细胞,从而解除白血病浸润、扩散产生的症状。抗白血病药物的应用方法、剂量、时间要由主治医生根据病情确定。这些药物有一定的毒性,能抑制骨髓正常血细胞的生成。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定期骨髓涂片,严密注意血象。各类白血病细胞对药物的敏感度不同,所以,在治疗前必须确定白血病类型,然后对症用药。

20世纪80年代初,临床上开始应用非杀伤白细胞的药物,以新药维甲酸诱导白血病细胞向正常成熟的白细胞方面转化。这在白血病治疗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变革。

急性白血病一旦确诊,应及时治疗,不然会出现迅速恶化的趋势,出血(特别是颅内出血)、反复感染、全身衰竭是引起死亡的原因。慢性白血病与急性白血病治疗有原则区分,慢性白血病病程缓慢,且无任何症状、白细胞计数在2万~3万者,一般不必特殊治疗,应鼓励病人与正常人一样工作和生活。如果白细胞计数在5万~6万左右时,也仅给予小剂量的化学药物的治疗。

言语障碍

有的人一生下来说话就不清楚,老百姓称其为“大舌头”,可能是舌系带短所致。但有的人本来并没有“大舌头”的毛病,却说话含糊不清,或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出现言语困难。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大多数言语困难病人是因为患神经科疾病所致。常见以下几种:

(1)言语表达困难,不能说话,或只能说一两个字,如“吃”“啊”……,但听得懂别人讲话,医生检查也能配合。医学上对于完全性不能说话病症称完全性运动性失语,对于言语表达不清又能说几个字的病症称不完全性运动性失语。病变部位在额叶,大多数患者病变是在左侧大脑半球额叶。

(2)听不懂别人讲话,就好像外国人听不懂中国人讲话一样。医学上对于这种病症称为感觉性失语。病变部位在左侧大脑半球的颞叶。

(3)既听不懂别人讲话,自己又不能讲话。医学上称为混合性失语。

(4)有的患者只知道物品的用途而不能讲出物品的名字,如手电,患者只能说出是照亮的,而不能说出是手电。医学上对于此种病症称为命名性失语。病变部位在左侧大脑半球的颞叶后部和顶叶下部。

癌症

肿瘤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有人称它是“20世纪的瘟疫”,在许多国家,尤其是美、日等发达国家,它已经成为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且它对青壮年劳动力的危害更为严重,占35~54岁壮年期死因的首位。

从癌症的死亡数来看,1980年的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每年因各种癌症死亡的人数约70万,平均每40多秒就有一人死于癌症。其中胃癌占首位,约16万人;食管癌次之,约15.1万人;肝癌居第三位,约10万人。这3种癌是我国死亡人数最多的癌,三者之和占了全国癌症死亡人数的60.45%。此外宫颈癌、肺癌、肠道癌、白血病、鼻咽癌、乳腺癌,死亡率也很高。

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在恶性肿瘤中,癌最多见,所以人们常用癌症来泛指所有肿瘤或恶性肿瘤。严格地说,在医学中人们称来源于上皮组织(如皮肤、粘膜)的恶性肿瘤为癌(Can-cer和Carcinoma);而称来源于间叶组织(如脂肪、肌肉、软骨)的恶性肿瘤为肉瘤(Sarcoma)。

那么肿瘤到底是什么呢?概括地说,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的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失去正常的生长调控和分化能力,异常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它常持续生长,并且与机体不相协调。

我们知道人是有生命的,每个人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衰老、死亡的过程。新陈代谢是生物界的基本规律,细胞也同样要经历这个过程。血液中的白细胞寿命长短不一,短的几天,长的几个月。所以每天我们身体中都有大量细胞死亡,同时也有大量细胞生成。许多细胞都处于不断的分裂增殖过程中。每一种细胞都有自己的特性,神经细胞能传递电兴奋,但却不能像肌细胞那样收缩;成骨细胞能形成骨质,胃壁细胞能分泌盐酸。它们之间有质的区别,细胞之所以能够适度地分裂增殖,而又保持自己的特性,完全是依靠核中的调控中心——基因的稳定。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细胞分裂,基因复制时就可能发生差错,再造出来的基因,失去了原有的特性,它不能有效地控制繁殖,更不能维持细胞原有的特殊功能。于是,一大堆毫无用途的细胞不断地、迅猛地生长起来,不断地破坏周围正常组织,争夺营养,这就是肿瘤。

我们生长在工业发达的现代化社会中,无时无刻不在与致瘤因素接触,那么我们是不是都很危险呢?其实,并不用那么紧张,因为人体中有一套特殊的保护系统——免疫系统,它能够准确地识别出哪些东西是身体中原有的,哪些东西是新生的。对新生物,它会毫不客气地将其破坏、吞噬、排除。所以,绝大多数肿瘤细胞往往刚刚产生就被消灭了。只有当人体抵抗力下降,免疫系统的功能降低时,肿瘤才会肆无忌惮地发展起来。

人们为什么会得肿瘤?哪些因素可以导致癌症?这是现代医学和生物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阐明肿瘤的病因,是防治肿瘤的关键。多年来,科学家们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弄清了肿瘤的基本病因。

化学物质致癌

英国人是最爱吃火鸡的,尤其在圣诞节,家家都会准备一二只火鸡。然而1960年的圣诞节,情况却不同了。养鸡场为圣诞节特地准备的10万只火鸡在几天之内相继死去,尽管场主又是隔离,又是给鸡打针,却还是未能制止这场“瘟疫”。英国人过了一个没有火鸡的圣诞节。

事后,兽医们对死鸡进行了认真的解剖,他们发现这些火鸡都是死于肝脏出血。通过调查,人们发现这是因为吃了从巴西进口的霉花生所致。这场由于霉变的饲料引起动物肝脏出血坏死或癌变的事件,激起了人们对霉菌毒素与癌症关系研究的兴趣。

后来,人们发现霉菌能够产生一种叫黄曲霉毒素的物质,它有很强的致癌性,其中以黄曲霉毒素B1致癌性最强,多种动物经口摄入后,均能诱发肝癌。此类毒素常存在于被霉菌污染了的花生、玉米及谷物中,且高热也很难破坏它,所以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避免“癌从口入”。

除黄曲霉毒素外,科学家们现已确知约有100多种化学物质具有不同程度的致癌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有:

(1)多环芳烃类化合物:以3,4—苯并芘为代表。它们广泛存在于煤焦油、沥青及燃烧纸烟的烟雾中。这类物质小剂量即可引起局部组织的恶性肿瘤——皮肤癌及深部组织肉瘤等。

(2)亚硝胺类化合物:它们致癌作用也很强,其前身物亚硝酸盐和二级胺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胃内转变为亚硝胺,引起骨癌、肺癌、膀胱癌、白血病等。

(3)某些微量元素:如生产铬酸盐及从事镀铬的工人,肺癌发病率较高;在镍矿的炼镍工人中,肺癌和鼻窦癌发病率高;无机的三价砷化合物,可引起肺癌和皮肤癌;制造镉涂料的工人,较易发生前列腺癌。

物理致癌因素

物理界的许多射线可以致癌。

居里夫人和她的女儿约里奥·居里夫人都先后死于白血病,这与过多地与放射线接触,并疏于防护有关。

本世纪20年代曾发现钟表工人易患骨肉瘤,后经查明系因荧光材料中含有放射性物质镭所致。

日本广岛的原子弹爆炸后,爆炸中心1000米内幸存的居民癌症发病率较其他地区居民高20倍。这一切都提醒人们高度警惕射线致癌。

食管癌主要经淋巴结转移或局部浸润所致降射线外,温度也与癌有关。现已发现热损伤与皮肤癌关系密切。克什米尔的牧民习惯于冬季用“怀炉”取暖,可在腹部皮肤引起“怀炉癌”;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居民;冬季常坐在火炕上取暖,易发臀部皮肤的“炕癌”;我国河南林县食管癌高发,也与当地居民喜欢吃烫的食物造成食道粘膜损伤有一定关系。

对致癌的物理因素应注意防护,这样就可降低癌症发生率。

肿瘤在人体中形成后,将对人体造成多方面的影响。尽管肿瘤早期表现没有什么特殊性,很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但由于肿瘤早期诊断对治疗极有意义,所以人们还是十分重视它。

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癌症的8个警告信号:

1.可触及的硬结或硬变(如在乳腺、皮肤及舌部);

2.疣或黑痣发生明显的变化;

3.持续性声音嘶哑、干咳或吞咽困难;

4.持续性消化不良;

5.月经期不正常的出血,月经期外的出血;

6.鼻、耳、膀胱或肠道不明原因的出血;

7.经久不愈的伤口、不消的肿胀;

8.原因不明的体重减轻。

以上都是癌症的先兆症状,只要人人留意,及时做专项检查,早期诊断是完全有可能的。

肿瘤到了后期对机体的破坏作用相当大,即使是良性肿瘤,如果生长在脑内、气管内或在血管附近,也会因为压迫正常的组织造成严重的影响。内分泌器官的良性肿瘤会导致激素分泌过多,严重地破坏了体内代谢的平衡。

恶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更大。首先恶性肿瘤患者常合并出血,原因可以是恶性肿瘤本身破溃,也可以是侵蚀了人体血管所致。如果一次出血量过大或脑部出血往往可以引起死亡。其次,恶性肿瘤对器官脏器的直接损害也十分严重。由于癌细胞的四处浸润,正常的组织结构被破坏,正常的器官功能难以维持。如肝癌可以损害肝功能使病人出现黄疸、腹水。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多表现出“恶病质”即极度消瘦、贫血、无力和衰竭的症状,奄奄一息。

经过了上百年的摸索,人们在对癌症的斗争中逐渐积累了经验。人们不断研究新的方法,至今已有近20种。其中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是当今抗癌的“四大法宝”。现在又有人在研究用细胞工程学技术使癌细胞向正常细胞逆转,这将成为新的一种“抗癌法宝”。

艾滋病

十几年前,一种怪病像幽灵般产生并迅速蔓延,而人们对它的产生原因、发病过程和诊疗方式却一无所知。由于没有任何有效的预防措施,它在地球上横冲直撞,大量青壮年在不知不觉中感染上了,身体逐渐衰弱,衰弱……最后悲惨地死去。在这病魔突袭面前,就连当今世界生物医学科学最发达的美国科技界人士都望而生畏,惊慌失措。这种让人谈虎色变的病就是——艾滋病,全名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它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人们也称这种病毒为艾滋病病毒。根据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专家推测,艾滋病大约40年前即已出现。他们是根据什么做出这样的推测呢?原来,为了追踪这一问题,科学家们进行了一些回顾性研究,在检查过去所取的血清时,发现1959年所取的扎伊尔金萨沙居民的1份血浆有HIV抗体。60年代和70年代从西非、东非所取的血清也证明有大量HIV抗体弱阳性标本;1978年从1例死于疑似AIDS的中非病人1976年的血清中分离到了HIV,这是迄今为止所知道的最早分离到病毒的患者。

谈到艾滋病,一个重要的、也是最容易误解的问题是,HIV与艾滋病的区别。HIV作为一种病原,当HIV感染人体以后,主要攻击人的免疫系统,这一系统主要是由被人们称为“白细胞”的物质构成的。在那些免疫机能健全的机体,侵入体内的各种微生物,包括原虫、霉菌、细菌、病毒等,很快被清除了,或只呈隐性感染的形式。而进入机体的HIV用几年的时间慢慢地吞噬掉保卫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类的“疾病防御系统”不再能够保护自己免遭其他病原的侵袭。当各种微生物随之而至,并且很快将人体消灭时,即为艾滋病了。从感染了HIV到发展为艾滋病,时间间隔为6个月~10年不等,一般约8年左右,可能更短或更长。

迄今所知,HIV感染者为惟一的传染源。科学家们已从人的多种体液如血液、精液、脑脊液、唾液、眼泪、乳汁、尿液、宫颈及阴道分泌物中分离到HIV。但在疾病传播上起主要作用的是血液、精液、宫颈分泌物。因此我们毫不含糊地断言HIV感染来自以下三种途径:

(1)与有HIV感染的男人或女人有性关系;

(2)输入感染了HIV的血或血制品,或共用已污染引发艾滋病的HIV病毒(蓝色小颗粒)了HIV的注射器和针头吸毒;

(3)通过妊娠、生育及母乳喂养,感染了HIV的母亲把病毒传播给她们的孩子。

这其中,性行为是HIV传播的主要渠道。至于其他的体液中可能病毒的数量太少,不足以造成感染,目前尚无证据表明HIV能够通过接吻、食物、餐具、门把、握手、马桶、游泳池或其他日常设施传播。

人们会继续问:哪些人最容易得艾滋病?也就是医务人员常说的HIV感染的高危人群是哪些人呢?应该说性行为放荡者是最危险的,这些人在全然不顾他人以及整个社会利益的同时,也毁灭了自己。为什么这样说呢?可以看看事实。在北美、欧洲、澳大利亚,男同性恋者的性接触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异性间的性接触在西方国家中占的比例较小。但是在某些地区,妓女在艾滋病的传播上起重要作用,如卢旺达,81%的女病人是妓女。至于在同一家庭内的感染情况,美国曾经调查了18000名艾滋病病人的家庭成员,发现其中除性伴侣外,无一被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