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庭家居家庭生活小窍门
10463500000047

第47章 医疗卫生篇(2)

【选用中成药须知】中成药约有上千种,常用的就有百余种。正确选用中成药,不仅能有效地治疗疾病,而且会减少不良反应、节约医疗费用。选用中成药时,要注意下列问题:①详看说明,掌握功效和适应症。药物说明是用药指南,选用中成药时,一定要详看说明,不看说明,盲目用药,容易出现差错。②针对疾病的不同性质,选用不同的中成药。就拿遗精病为例,虽然都是遗精,但用药却有不同。在睡梦中遗精者,是为阴虚火旺,要用知柏地黄丸;醒时遗精者,是阴虚相火妄动,要选用金锁固精丸;要是滑精频作,是肾的阴阳俱虚,应该选用济生固精丸。③不能多服补药。有人认为凡是补药对身体就有好处,其实,补药是补偏救弊,补得太多,一样出事。例如参、茸酒喝多了,全身发热,鼻口流血。因为参、茸是助阳生热药,虽然能大补元气,过量同样致病。④中成药也有毒性,要注意药量和禁忌。六神丸是治疗咽喉肿痛的特效药,但每次至多只能含2~3粒,超过10粒会舌根麻木、发硬,再多便会出现心脏传导阻滞,这是因为药里含有蟾酥所致。

【家庭怎样贮存中成药】①要密闭好。中成药由中药材及蜂蜜、蔗糖、淀粉等组成,其中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很容易虫蛀、发霉等。因此,最好放在瓷罐里。瓷罐的优点在于防潮、防日晒、防走气味、低温防虫等,并可以使蜜丸保持滋润柔软。现在一些中成药多采用棕色瓶、其他色玻璃瓶或蜡壳等来包装也是这个道理。用瓶装是为了防止空气中水分及微生物的污染,因此,每次取用后都应该拧好瓶盖,封闭好。②要讲究贮存方法。一般应该贮存在清洁、干燥、通风、凉爽、避光、防潮、防止碰撞的地方。含有挥发性中药的成药,就应该避免日光照射,不要放在离炉火及其他热源比较近的地方,以防止香气挥发,成分变化,如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冰硼散等;有些丸药用蜡壳包装,就应该注意防止高温引起蜡壳软化塌陷、破损;黑膏药要防止遇高温软化流失、透油。如果存放的环境不良,特别是潮湿,那么蜜丸、水丸等丸剂就会发霉变质;片剂就会变色、崩解、变质;水丸等会产失脱衣、松碎;散剂等又会发生吸潮、结块、粘连,不能服用。③注意将药品放在儿童不容易拿到的地方,以防小儿误服、损坏。④有些保存时间比较长的中成药,在使用时还要检查一下,确认没有包装损坏,没有发霉、变色、潮解、粘连、虫蛀、酸败等问题时才能对症服药。服用糖浆、膏滋等中成药时,不要口对药瓶直接服用,应该倒在汤匙中服用,以免口中微生物污染药物,而且一般宜一次用完,剩余药液最多贮存2~3日(冬季可以再延长3~5天),以防空气中菌类污染,霉坏变质。⑤保存好药物方单和说明书。成药的包装印有成药性能、服法、用量、禁忌、贮存、生产日期批号等,因此,尽量不要损坏包装,更不能丢失包装标签等,否则时间久了就难以确定品名、性能及服用方法等,会影响使用,甚至造成误服。

【服中药要不要“忌口”】某些药物和某些食物的成分、作用具有对抗性,如果同时吃,不但服药无效,甚至会使病情加重。如服人参就不宜吃萝卜,因为萝卜有消食、化痰、通气的作用,而人参是滋补药物,这样一补一消,作用就抵消了。又如哮喘的病人,在服药的同时不能吃“发食”(鸡、鸭、鱼、肉、葱、蒜等),因为这类东西含有异性蛋白,一部分人对它特别敏感,容易发生过敏反应,使病情加重。另外,中药讲究辨证施治,也需要在服药期间适当注意“忌口”。比如胃病属于“寒症”时,需要服温中的药物,便要忌吃生冷食物;而胃病属于“热症”时,就要服清热的药物,忌吃辛辣食物,这些都要遵从医嘱。当然,不是所有的药都要“忌口”。这不仅要因病而宜,还要因人而异。哮喘病人对鱼、虾类比较敏感,猪、羊肉还是可以吃的。如果什么都不敢吃,造成营养不良和抵抗力下降,对于早日恢复健康也是不利的。

【怎样煎中药】①要选择好煎药器具:煎药一般以砂罐、陶罐、瓦罐为好,不宜采用铜、铁、铝等金属器具。这是因为在许多中药里都含有一种叫鞣酸的化学物质,它是中药中不可缺少的有效成分。但是,当它遇到铁和其他重金属时,就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不溶于水的鞣酸铁或其他鞣酸盐。这样,中药里的鞣酸就会遭到损失。另外,在中药里还含有一种叫生物碱的成分,它能治疗某些疾病,但它又必须和鞣酸或其他有机酸结合生成盐,才能溶解于水中,产生药效。如果鞣酸损失比较多,就会影响生物碱的作用,从而降低药物的治疗效果。②加水量要适度:第一煎的药物是干的,吸水多,加水量以盖过药物3厘米为宜;第二煎的加水量以盖过药物1厘米为宜。需要久煎的药,加水可以适当多一些。中药一般都要煎两次,这是因为煎药时,药物的有效成分先溶解于进入药物组织内的水中,再通过分子运动扩散到药物外部水中。当药物内部和外部溶液的浓度达到平衡时,有效成分就不再溶解了。这时,只有将药液滤出,重新煎煮,有效成分才能继续溶解,尽量将有效成分全部煎出来。③要根据药物的性能掌握好火候:凡散发解表类药物,多属质地轻疏之品,宜武火(大火)急煎,煮沸后煎10~15分钟就可以了,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跑掉。凡滋补类药物,多属质硬味厚之品,宜文火(慢火)久煎,一般煮沸后要煎40~60分钟,才能把有效成分煎出来。在同一剂药中,既有块根又有花草的,宜先煎块根,后煎花草、果实、颗粒药一定要捣碎后再煎。有毒的乌头、附子之类宜先煎,以减轻毒性。有泻下作用的大黄、泻叶等药宜后煎,以免因久煎而破坏其中所含的蒽醌衍生物,失去泻下作用。另外,有的粉末药,如肉桂末、田七粉等宜冲服;有些胶质药,如驴胶、鹿胶、龟胶等宜另蒸服。

【怎样服中药】①服药时间:中医认为,人体气血运行与时间有密切关系,不同脏腑经络的疾病,在不同的时间服药,可以收到不同的效果。温阳补肾药宜早晨服,通阳利尿药宜中午服,平肝息风药宜天黑时服,温补强心药宜夜间服,调补脾胃药宜晚上服,杀虫药宜空腹服,有副作用的药宜饭后服。②服量多少:每天服药的次数与药量多少,需要根据病情轻重和体质强弱而定。病情急、重,正气未衰的病人,为了集中药力,一剂药可以一次服完较好。在一般情况下,为了防止药力过猛伤正,绝大多数采用一剂药分2次服的办法。对于某些轻病、慢性病,一剂药也可以分为3~4次服用。③药效观察:外感风寒,服用发汗解表药,服药后只应该微微出汗,切不可令大汗淋漓;如果出汗过多,反而会损伤病人的阳气,病不容易好。服发汗药后不出汗的,可以吃热粥一碗,加强发汗力量,服泻下药后,如果大便已经通利,就应该停止服药,药后不泻的,可以吃冷粥一碗,药后泻下不止的,可以吃热粥一碗,以帮助缓和泻下作用。凡服用有毒药物,要细心观察病人的反应,如果发现中毒症状,要马上采取措施。④饮食禁忌:服中药时,一般要禁忌生冷、酸辣、油腻、腥臭等食物。因为有的食物与药性不合,更重要的是某些食物与病情不合。如肝病应该禁辛辣,心脏病、肾病应该禁忌高盐,肺病应该禁焦苦和煎炒之物,脾胃病应该禁生冷、油腻、腥臭食物等。

【煎焦的中药能吃吗】每一种中药都有各自特有的性能。在植皮、花叶、草根这一类植物性中药里,凡是具有发散表邪、解除表症的药物,多属辛散之品,其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另外还有一些药物,如麻黄、百部等中药,它的有效成分为生物碱。在煎药时,如果把含有挥发油、生物碱的中药煎焦了,不仅使挥发油跑得一干二净,连生物碱也被破坏了。如果吃了煎焦而失去有效成分的中药,不仅要耽误病情,而且由于改变了药物的性质而容易起到不同的作用。如荆芥,生用时具有祛风解表的作用,可以治感冒,炒焦了的荆芥炭则为止血药,不能治感冒。由此可见,煎焦的中药不能吃。那么,中药煎干了再加点水还可以吃吧?其实,煎干的中药有效成分损失的程度只是比煎焦的小些,治疗效果也是有影响的。如常用的党参、黄芪、茯苓等滋补药,煎干后,其所含的糖、酶、氨基酸等有效成分都被破坏,即使加水再煎也无济于事。

【药锅应该擦洗干净】①防止不同性质的药相互干扰:煎中草药时,药汁因受热蒸发水分后而被浓缩,容器的周围常积成一层药汁的干燥物,如果不及时擦去,而继续投放另一副药物煎熬时,这些积存的物质就会溶解,从而相互干扰,造成“串味”、“串气”等,其中如果有剧毒药品,危害就更大。②防止煎熬的药物沉底、粘结和焦化:有些中草药在煎熬时容易下沉,往往粘结在锅底,如果不及时擦洗干净,势必越积越厚,严重的会出现焦化,这不仅影响药汁的澄明度,造成药液混浊,严重时会妨碍疗效。

【常用防暑中成药】①人丹:用樟脑油、薄荷、冰片、砂仁、茴香、姜、桂皮和木香等药制成,能刺激舌上味觉神经末梢,产生清凉感觉。通过反射可以增加唾液和胃液的分泌,促进食欲,加强消化。同时人丹还能醒脑提神,因此对天气闷热引起的身体不适、晕船、晕车也有效。②十滴水:味苦而辣,内含大黄、桉叶油、樟脑、辣椒素、姜、桂皮和醇类等成分,有刺激神经、清醒头脑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因中暑所致的头晕、恶心、呕吐和肚子疼等病。③六一散和益元散:六一散由滑石180克、甘草30克组成,有清热解暑除湿功效,同时还可以外撒治痱子。本方加朱砂9克就是益元散,更能清热祛暑、除烦解渴、通利小便。以上二药清甜可口,大人小孩都容易接受。④藿香正气丸(片):由藿香、大腹皮、白芷、茯苓、紫苏等组成。善治外感风寒、内伤饮食,以及四时不正之气所致的头痛寒热、吐泻、伤寒等病。凡中暑头痛、发冷发热、恶心呕吐都可以服用。⑤避瘟散:由白芷、薄荷冰、藿香、冰片等药组成,具有清暑散风、避秽通窍的功能。凡恶心呕吐、夏令受暑、头晕目眩、晕车晕船都可以使用,每服3克,儿童酌减。也可以鼻闻或涂擦太阳穴处。⑥红灵散:由硝石、朱砂、冰片、麝香、金礞石、硼砂、雄黄等组成。有开窍避秽、清热解毒的功能,用于瘴气疫毒、中暑、头晕胸闷、腹痛泄泻。⑦武红灵散:为红灵散处方加蟾酥,有解毒祛暑、开窍避瘟的功效,外用吹鼻取嚏,治疗中暑昏迷、关窍不开、四肢厥冷、暑湿郁闷。⑧如意丸:由麝香、蟾酥、人参、冰片、天麻、雄黄、血竭等组成。能散风化痰、解毒祛暑,用于中风不语、痰盛神昏、中暑眩晕、腹绞痛及小儿急热惊风。⑨去暑露:由茯苓、藿香、紫苏叶、甘草、香薷、木瓜、檀香、丁香等组成。有清暑去湿、和胃止泻的功能,用于中暑外感、憎寒发热、头痛身倦、肚胀吐泻。⑩周氏止泻丹:为周氏回生丹衍化而来,以神曲、红大戟、山慈姑、冰片等主要成分制成,使其祛暑散寒、利湿止痛作用更为明显。对中暑受寒、霍乱腹痛、上吐下泻、绞肠痧症、急性肠炎等症具有明显疗效。

【怎样选用药茶】药茶是将中药饮片或粗未以沸水泡开代茶,可以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①感冒预防茶:劳动时受雨淋、外感风寒、头痛发热、感冒初起,可以采用生姜、红糖泡茶,或用葱白、豆豉泡茶服用。②利咽止痛茶:肺热声哑、痰热咳嗽可以用胖大海、木蝴蝶泡茶;咽痛可以用薄荷、桔梗、玄参、甘草泡茶服用。③清肝明目茶:肝阳上亢、头痛眩晕,可以用桑叶、菊花泡茶;面红赤者可以用炒决明、青葙子、夏枯草泡茶;高血压病人如果经常采用决明子、甘菊花、夏枯草泡茶服用,有一定的疗效。④清热解暑茶:夏日气温高,暑湿重,选用清热解暑的中草药,如青蒿、银花、荷叶、藿香、佩兰、甘菊花等泡茶,有清热解暑的功效。⑤散结通便茶:热结便秘、食物积滞、腹胀,可以用中药番泻叶3~6克泡茶服用(孕妇及体虚者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