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学与驭心术
10461400000053

第53章 情境统一性:创造与对方共鸣的情境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由于带着逻辑性,是不太受小学生们喜欢的课。于是,为了让学生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也为了小学生们更喜欢上数学课,身为小学一年级数学老师的晓雪往往会这样做:

在某堂课上,她的目的是教授整数的加减法运算知识。可是,在上课开始时,她并没有直接讲那些数字,而是引入一段课件演示。多媒体屏幕上,出现了一只蹦蹦跳跳的小兔子,它来到绿茵茵的草地上,邀请小猴、松鼠到自家来作客——吃苹果。

随后,小兔子的手上握着一个托盘,每盘10个果子,然后出现了小兔子先拿出2个果子,接下来拿来3个果子的情境。就这样,课件演示结束了。在最后,小松鼠发问道:“同学们,你们知道小兔子拿出多少果子请我们吃吗?”结果,学生们情不自禁地说5个。

就这样,晓雪的数学加法课上完了。学生们呢,不仅乐此不疲地沉浸在刚才的短片情境中,还学会了“2 3=5”的数学题。

在这里,晓雪的聪明之处就在于懂得站在学生们的角度去想问题,并能够为他们创造出引发共鸣的情境,而正是这些共鸣的情景,帮助她成功地掌控了小学生。

对于这种共鸣的情景,心理学上将其称作情境统一性。所谓情境统一性,简单说就是不同情境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变化和行为。而同一情境,无疑利于做事情的双方产生共鸣,进而推进事情的发展。

对于创造出共同情境,以便引导对方为自己办事情的策略,那些聪明的人士无疑是最为懂得的。例如,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聪明的老板在要求下属加班的时候,自己也会加班。尽管他在办公室可能什么都没做,但他还会做出他也来加班的假象,以便下属能更积极地工作。再比如,有些聪明的领导为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经常会站在员工的角度,给其适当的鼓励或者少量的加薪。

老板这样做,是因为他想让对方感觉到,他和他们是一样的,他们处在一个共同的情境中,都在为公司的发展努力,都在拼命地劳动。领导这样做,是因为他想向他的下属表明,他能够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体谅他们的处境。

这二者虽然看上去不同,但其实都透出这样的道理:他们都想为对方创造出一个他们属于同一情境中人的现象,进而引发员工以及下属们和自己一样努力,一样为公司着想的共鸣。

那么,为什么营造出与对方相同的情境如此重要呢?这是因为,当对方觉得他和你处在相同或者相似的情境中时,就会本能地产生共鸣,认为你们是有着某种交集的同类人,甚至认为你们有着相似之处,从而产生接受你、认同你的心态。而当一个人认同你之后,你再要求他去接受你的观点、意见以及为你做事情,相信多数时候他都不会拒绝。

此外,同一情境还利于让对方觉得你们之间有着某种关系。而当人们感到自己和某个人有着某种关系的时候,他的喜怒哀乐也便和你有了联系,进而产生共情心理。对于共情心理,其实并不难理解。例如,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家长会因为孩子的痛苦而痛苦,会因为孩子的高兴而高兴。

正因为相同的情境有利于让对方和你产生一样的共鸣,所以在生活中,你就要掌握增加彼此相同情境的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创造共鸣。具体方法如下:

你要让对方感知到你们处在同一个情境中

为了缩短彼此间的距离,以便对方能心甘情愿地按照你说的去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你要创造出一种假象,这种假象能让对方感知到你们处在同一个情境中。

例如,一个教授去给学生们上一堂积极向上的教育课。开始的时候,他并没有直接讲,而是先坐到了小朋友中间,询问小朋友们的生活状况,并说起了自己上学时的状况。他说:“我小时候最糟糕的功课就是品德课,因为我小的时候特别爱讲话,常常干扰别人学习,所以总会遭到老师的批评。”专家的话把小朋友们都逗乐了,现场的气氛也一下子活跃起来。

随后,专家又告诉小朋友们,自己过去和他们一样,经常淘气犯错误,也常受到妈妈的批评和责怪。但只要知道错误后及时改正,往往就能得到妈妈的原谅,并说只要经过努力,就会成长为有用的人……结果,那天专家成功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到了积极向上心态的重要性。

纵观专家给学生上课的每一个细节,我们不难发现,专家之所以让学生成功地听取了积极向上的教育课,关键在于他懂得为自己和学生创造相同的情境,进而引起学生的共鸣。

·驭心术法则·

当对方觉得他和你处在相同或者相似的情境中时,就会本能地产生共鸣,认为你们是有着某种交集的同类人,甚至认为你们有着相似之处,从而产生接受你、认同你的心态。而当一个人认同你之后,你再要求他去接受你的观点、意见。以及为你做事情,相信多数时候他都不会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