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渐成绝学,说明精英文化是难以普及的。普及之途在化繁为简,于是卜筮领域出现了更易掌握的“大众型”占法。最初是同为成都人的西汉扬雄,作《太玄经》,将易卦简化为四爻。后又有京房以卦直日法融入阴阳五行、天干地支学说,首创纳甲、飞伏、世应诸法,最终形成以钱代蓍的火珠林法。与此同时,又出现了谶书、杯、灵棋经之类占法。唐宋后,更发展出禄命学(即批八字)、签书(即抽签)、测字等等。
由以上林林总总众多学、术汇流而成的庞杂体系及其著作,被称作纬书,或谶纬之学。相对于儒家所倡导的经学而论,纬书在士人中处于受冷落的地位,尽管它自诩以神学注经。一如术数卜筮之学,其“术”只能在江湖。
无论后来者如何评价卜筮术数,它已经存在了,并且曾经作为超越君主臣民的意志,直接与鬼神沟通的手段,将人世的精神边疆大大地扩张了……与此同时,人世的空间也在扩张,那就是人为自己拓展出的墓葬之地。
华夏民族第一次大规模地将人世边疆向地下扩张,是在殷商时期。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发掘妇好墓,墓主是商王朝第二十三代王武丁(前1324~前1265)的妻子妇好,谥号妣辛。妇好墓规模不算很大,但墓中随葬物品之多、之精,却使人叹为观止!墓中有殉葬者16人;随葬器物共计1928件,品类齐全,工艺精美,几乎可说是在展示整个商代的最高文化成就。468件青铜器大多成层地、有规则地置于木棺四周,玉器货贝则在墓主贴身部位。其中偶方彝、三联、鹗尊极为精美。有些礼器更是成双成套,如“司母辛”、大方鼎、长方扁足鼎,每套六件,造型凝重,气象森严。玉器亦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不仅王族厚葬,平民亦不甘其后,尽可能厚葬父祖。二里头遗址发现的二十几座小型平民墓,墓内亦多随葬品,如鼎、豆、觚、爵、、盆、三足皿等等,少数平民甚至以玉和海贝随葬。
殷人为何如此崇尚厚葬?盖由于“敬鬼神畏法令”(《礼记?曲礼》)。他们认为,父祖虽死,但不过是在地下以另一种方式存在着;地上地下,活法同一。特别是,死者地下有知,并且始终注视着阳世的一切。
因而地下乃是阳世的延伸,也可以认为葬于地下的父祖,仍然能干预阳世生活。殷盘庚(前1401~前1373)曾告诫他的臣民:“古我先后,既劳乃祖乃父,汝共作我畜民,汝有戕则在乃心;我先后绥乃祖乃父,乃祖乃父乃断弃汝,不救乃死。”(《尚书?盘庚中》)这里唆的一席训诫,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你小子别他妈肚子里憋坏!先王在地下要告诉了你祖上,看他们的鬼魂怎么收拾你!
地下地上,以不同的存在方式共同生活着,这是厚葬的第一个理由。通过对地下注入亲情,以强化地上的亲情,这是第二个理由。据《周礼?地官》,“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闾,使之相受;四闾为族,使之相葬;五族为党,使之相救;五党为州,使之相;五州为乡,使之相宾。”这就是乡党的真正含义。远不似今人那样,贼不偷东西的地方,仅限于他自己家。四闾为族,每百户族人,聚葬一处。亲人地下开派对,地上的子孙好意思打架吗?
法国人类学家列维?布留尔在其所著《原始思维》中,说中国人是对死人最为操心的民族。布留尔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因而只能满足于在现象学范畴生发议论。如上所述,中国初民坚信,活在地上地下,只是两种不同的存在方式。因而阳世的边界,应该在埋葬死者的地方。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坚定的信仰,现在还能不断出土历朝历代的随葬文物吗?
人结束在地上的生活之后,行将入土,这乃是黑白两界、此岸彼岸的远行;是两种活法、两种状态的转换。自三皇五帝以至唐宗宋祖,迄于民国政府时期,中国人在家中举丧,门额榜书“当大事”以作讣告。当此大事,儒家主张“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礼包括丧仪和墓葬两大部分,各因死者身份不同,而有繁简之别。丧仪大致有如下内容——
初终:将濒死之人移于正室,由至亲守护。确认其断气,生者皆哭。
复:生者挈死者衣,面北呼死者之名,以招其魂回归。
殓:安放遗体于正屋南窗下,撑开其口以便下一步行饭含,此为“楔齿”;缚双足,以便着履,此为“辍足”;以殓衾覆盖遗体。同时,家属去华丽衣饰,去除家中所有装饰物,易换布素,正式开始居丧。
命赴:发讣文,派人奔告亲友,通知出殡日期。
吊唁致:家属哭尸于室,吊唁亲友致慰问、赠死者以衣被。
铭旌:以细帛制铭旌,上书“某某之柩”挂堂前西阶。
沐浴:堂前掘灶,烧洗米水为死者洁身;尔后栉发、修饰指甲、趾甲。所除死者身上之物,埋入灶内。
饭含、袭、设冒:置珠、玉、米、贝于死者口中;为死者着新衣,移尸堂中。
设重、设燎:堂前中庭置木灵牌;庭中堂上燃烛。
小殓:死后第二天尸着寿衣,布陈亲友所致;堂下设馔;着装后衾被裹尸,以布束之。
大殓:再次日,行入棺仪,陈棺于奠堂。丧主捶胸号哭,执事在棺内铺席置衾,主人奉尸入棺、盖棺、痛哭;致祭。盛殓尸体之后,棺称为柩;停柩称为殡。
成服:死者家属按长幼尊卑着不同丧服。
朝夕哭奠:下葬之前,每日早晚于殡所哭奠。
筮宅、卜日:占卜墓地和葬日。
迁柩:下葬前一日,先把灵柩迁入祖庙停放,并行祖奠。
发引:葬日,柩车启行前往墓地。行前对灵柩诵念所有随葬之物,以使亡者知道他的财产;再行奠礼。尔后,丧主领头发引,亲友执绋。如丧主为富贵之家,则多置仪仗、乐班、车马;僧尼诵经,一路撒钱致野鬼游魂;沿途则亲友设路祭。此谓之大出殡。
下葬:墓圹内铺垫石灰、木炭,祭奠后缓缓放入灵柩;铭旌置放柩上;家属男东女西肃立默哀;随葬物置入;筑土成坟。若系墓室,则由墓道入柩。
反哭:既葬,主人以灵车奉灵牌归。至殡所,升堂再哭,此谓反哭。
虞祭:以桑木制死者正式神主,上书死者名讳、身份。以丰盛祭品和隆重礼仪,祭奠亡灵。此祭因死者之灵刚脱离肉体,彷徨失依,故置神主以安之。此谓虞祭。
卒哭:安魂之后再祭,丧主乃“止无时之哭”,自此转为心哭之。
此后,生者对死者还有相当一个时期的哀悼过程,即所谓服丧。根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不同,分别着五种不同服装,以表达哀伤程度。“五服”之内,以斩衰为最,即子为父、妻妾为夫、臣为君、诸侯为天子,身着最粗的麻布,不缉边幅,以示其哀极。如此居丧三年,可见其丧之重。
五服次为齐衰、大功、小功、缌麻。越往后,布料越好,当然,与死者关系越远。“五服”由丧仪仪规,渐渐引申成为亲族伦常的辈分、等级、嫡庶、尊卑的秩序。如说某人的整个宗族,称之为“五服之内”即是。
至于死者所居阴宅,即坟墓,其规格与丧仪相配。华夏民族尚土葬。埋棺处曰墓,或茔;其上堆土成丘曰坟,或曰冢。起坟是为了封住墓室,并在其上植树。可见这是很费劲、也很耗财的事,因而孔子开头坚持,自己死后一定不封不树。后来“封”了,但只限四尺高,原因是“古者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论语?檀弓上》)可见墓之大小、坟之高低,以及坟上树木多少,都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不可以随意僭越。孔子特别注重于此。
墓穴依规格而有石室、砖室、土室,或为木椁室,视其随葬物多寡、大小而定。如殷墟商王大墓,光殉葬者就164人!妇好墓亦有16具殉葬者骨骸。至春秋时,秦穆公死,杀殉177人随葬!至战国,则“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除人殉外,又多以马或其他动物殉。
这样的墓室需要多大?汉武帝自青壮时就开始为自己筑墓,称茂陵。为死后不致寂寞,乃强迁天下豪强巨富20万户居于陵地,从而形成了一个繁华都市。规模之巨可想而知。
大型墓地除地下部分外,尚有墓地建筑,如陵寝。此为墓主亡灵止息之地,也可作祭祀之用。祠堂则是专门用于上墓时行祭礼的。诸葛亮墓的祠堂在成都,称武侯祠,有“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之句可证。再是墓阙,多为高台,以利亡灵登高远眺,其上可镌刻纪墓主的墓铭。再是墓碑。碑本来是用作落棺入穴时,勒住绳子的支点,起定滑轮的作用。后仍其立于墓前,并记以墓主名讳,逐渐演为后来的样子。墓碑,是唯一能为平民享用的。前面三项,不为庶民所享。
丧葬仪规中,对不同的人,死的说法亦不同。“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礼记?曲礼下》)几千年来,士庶社会发展出多种对死的说法,证明了中国人对死的敬畏。如比较文饰的说法有:物故、疾终、弃养、溘逝、弃世、谢世、仙逝、下世、厌世、逝世……或如庶民百姓所说:走了、不在了、老了、升天了……
听起来这是去了一个谁都知道的地方。这个地方好像仍然还连接在人生的链条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