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国式人际关系
10421700000015

第15章 做上司身边的大红人(1)

在职场上的每个员工都希望加薪升职,但现实中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卓越的员工之所以能脱颖而出,是因为知道与老板的相处中能恰当好处的把握分寸。他们尊重自己的老板,服从老板的决定,懂得如何赞美老板又不陷于阿谀奉承之中,既懂得时常与老板沟通又知道和老板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样的员工就是老板眼中的好员工。

与上司相处是一种学问

要会做,还要会说,不要让专业术语掩盖了你的通达,也别让几句不经意的牢骚毁了你的功劳。

与上司相处是一种学问。话说得好听,说得到位,上司就易于接受你,喜欢你,你的职场道路就会很顺通。否则,不分场合、不知深浅、不懂分寸,就会适得其反。工作做得再好也不一定得到领导的喜欢。

君子藏器于身,相时而动,不可锋芒毕露。你的聪明才智不要在上司面前故意显示出来,否则上司会因此而认为你是一个自大狂,盛气凌人,而在心理上觉得难以相处,彼此间缺乏一种默契。与上司交谈,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寻找自然、活泼的话题,让他充分地发表意见,你适当地作些补充,提一些问题。这样,他便自然而然地认识了你的能力和价值。二是不要用上司不懂的技术性较强的术语与之交谈。这样,他会觉得你是故意难为他,也可能觉得你的才干对他的职务将构成威胁,产生戒备,而有意压制你,还可能把你看成只会玩弄专业术语的书呆子,不信任你的实际能力。

小江很有才气,编辑杂志很有一套自己独特的风格,因此很受欢迎,有一次还得到创新奖。一开始他还很高兴,但过了一段时间,他却失去了笑容。他告诉一位朋友说,他的上司最近常给自己脸色看。

这位朋友问清楚他的情况后,指出了他犯的错误。原因是这样的:小江得了创新奖,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因此除了新闻部门颁发的奖金之外,另外给了他一个红包,并且当众表扬他的工作成绩,并且夸他是块主编的料。但是他并没有现场感谢上司和同事们的协助,更没有把奖金拿出一部分请客,他的上司刘主编从此处处为难他,原来,小江的锋芒已经盖过了他的上司,让上司产生了戒备的心理。

提建议要讲究策略。提建议时,多注意从正面有理有据地阐述你的见解。即要懂得尊重他人意见,尊重领导意见,这样,他才会承认你的才干。提建议的方式要因人而异。对领导个人的工作提建议时,尽可能谨慎一些,必须仔细研究上司的特点,研究他喜欢用什么方式接受下属的意见。大大咧咧的领导可用玩笑建议法,严肃的领导可用书面建议法,自尊心强的领导可用个别建议法,喜赞扬的领导可用寓建议于褒奖之中的方法等。

不要当面顶撞领导。批评领导时,必须照顾其面子,不要令人下不了台。当面顶撞是最愚蠢的。进谏的方式很多。如动情法,寓规劝于褒奖之中,比喻法等等。

中国人在讲自己的成绩时,往往会先说一段客套词:成绩的取得,是领导和同志们帮助的结果。这种套话虽然乏味得很,却有很大的妙用,显得你谦虚谨慎,从而减少他人的嫉恨。越是好东西,越是舍不得给别人,这是人之常情。要是你有远大抱负,就不要斤斤计较眼前成绩的取得究竟你占有多少份,而应大大方方地把功劳分给你身边的人,特别是分给你的上司。这样,做了一件事,你感到喜悦,上司脸上也光彩,少不了再给你更多的机会。如果你只会打眼前算盘,急功近利,则会得罪身边的人,上司也会认为你是功利心重的人,将来一定会吃亏。

勇担责任。上司在工作中出现失误,千万不要幸灾乐祸或冷眼旁观,这会令他极为寒心。能分担责任就分担责任,不能分担责任可帮他分析原因,为其开脱。此外,还要帮助他总结教训,多加劝慰。持指责、嘲讽的态度容易把关系搞僵。那样,你就再不要指望上司赏识你了。

沉默是金,不发牢骚。不要在私下发领导的牢骚。须知“隔墙有耳”,打小报告的人正在寻找材料好去告密,你的议论为他的拍马屁正好提供了时机。倘若他把你的话添枝加叶,传到上司的耳朵里,你辛勤工作的成绩,可能会因几句牢骚活而抵消殆尽。

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际交往已经被列为重中之重,巧妙地掌握与领导相处的技巧,会为你的事业增添一臂之力。

要让上司看到你的成绩

在民间,人们都是欢迎喜鹊讨厌乌鸦的。其实大家也都明白或喜或忧是客观存在,与报告者并无直接关系,但依然不由自主地喜吉言,恶凶讯。

当你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时,你会突然发现,尽管自己累得半死,别人好像熟视无睹,尤其是上司,似乎从未当面夸奖过你。这时,你可能会怨天尤人,牢骚满腹。但你一定要懂得,这不完全是上司的过错,试想想,公司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有多少人要上司操心过问,你的“被忽略”也情有可原。因此默默无闻固然好,但是也要让上司知道你的存在,这样他才能够发现和认识到你的价值,才能对你委以重任。

李永在一家公司已经工作很多年了,他为人比较内向,不善于和领导沟通,是一个只会做不会说的人。工作时勤勤恳恳,埋头苦干,没有怨言。但是不久后他发现,上司不但没有发现他工作的能力,反而对一些工作能力不如他的人委以重用。因此他感到很苦恼。

若要想上司注意你,就应该与上司保持沟通,做一只喜传捷报的喜鹊。当你完成了一件很棘手的任务后,首先必须得先向你的上司汇报,让他知道你有一个好脑袋和快刀斩乱麻的能力,应当注意,不要等出了纰漏才想到去找上司,做上司的都喜欢能干的下属,如果你一贯精明干练,即使万一惹了麻烦,上司也能够宽大为怀,予以谅解。最怕的是,你每次报告上司的都是工作没做好的坏消息,这样,你在上司心目中的印象一定很糟糕。

向老板“喜传捷报”应当掌握一些灵活的技巧:

第一,开门见山,先说结论。不要把时间和精力用来描述你做的事,而首先直接把结果告诉他,上司都很忙,用有限的时间,报告上司最关心的事,这是攻心的良策。

第二,如果时间允许,再进一步详细说明过程。报告内容尽可能简明扼要,并且记住先感谢别人,再提自己的功劳。

第三,如果是书面报告,内容要详尽。一定要署上自己的名字,不要洋洋洒洒,下笔千言,如果忘了加上自己的名字,或者把直属主管、上司的名字统统写了上去,却唯独漏了自己的。

第四,不要急功近利。报告完了,切勿立刻求赏,只要给上司留下好印象即可。否则,上司可能会觉得你太急功近利。只要你一次次赢得上司的肯定,天长日久,功到自然成,升迁晋级总会有你的份儿。

第五,荣耀不可独享。一定不要忘了,除了报告你的上司,最好同时把好消息告诉你的同事、部属,让他们分享,既好了人缘,又造了“舆论”,让别人觉察到你的“闪光点”。

在工作中,有了成绩就要让人知道。就像做蛋糕一样,做完蛋糕要想到挤花,有了美丽的奶油花朵,蛋糕就自然赢得了人们的青睐。随时不忘报告上司,就是在自己做的蛋糕上挤花、让他人感受到你的光彩。

背后的赞美使人愉悦

“前”与“后”的关系构成一个整体。所谓“思前想后”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人生也有“前台”与“后台”,即如何处理好人前与人后的关系,往往影响很大。

人们都讨厌背后说别人坏话的小人,一方面是背后说坏话,会有中伤别人的感觉。另一方面,人们会觉得背后的评价更能体现那个人内心的真实想法。因此,当他知道一个人在背后赞美自己的时候,他也会感觉你真的是这样想的,会更加的高兴。不要担心你在别人面前说另一个人好话,那些好话当事者不会听见,这世界没有不透风的墙,就算赞美传不到他本人耳朵里,别人也会因为你在背后夸奖人而更加敬重你。

赞美也是一门学问,它讲究一定的时机。当面说和背后说是不同的,效果也不会一样。在背后说别人的好话,能极大地表现你的“胸怀”和“诚实”,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在第三人面前赞美他人,被赞美的人必然认为那是认真的赞美,毫不虚伪,于是真诚地接受,对你感激不尽。对领导当面说好话,容易有歌功颂德之嫌,而如果你背后的赞美传到他耳朵里,他对你的好感定会直线上升。

当着上司的面直接给予夸赞,虽然也是一种奉承上司的方法,却很容易招致周围同事的轻蔑。而且,这种正面式的歌功颂德,所产生的效力反而很小,甚至有反效果的危险。与其如此,倒不如在公司其他部门、上司不在场时,对其适度称赞一番。这些赞美终有一天还是会传到上司耳中的。同样地,如果你说的是一些批评中伤的话,迟早也都会被泄露出去的。一个精明能干的上司,即使在他管不到的部门内,必定也会安置一、两名心腹的。下班后相邀去喝酒应酬的,不见得全是同一部门的同事,这种情况下,即使是一个不经心的批评,也很容易被扩大渲染而传到上司的情报网。因此我们无妨也利用这些“网”,让赞美的言词流传出去。一个人若连这点智慧都没有,那他可就很难“高升”了!

人各有所长,投其所好。针对上司的长处、优点给予称赞。若有人表示不赞同甚至发出批评上司的言论时,我们毋须为此争辩,只要说,对上司的赞美是个人的主观意见吧!

对其他部门的人,不管是谁,也请不要忘记赞美他们。一件西装、一条领带,甚至看到人家心情好的情形等等,都可以作为赞美的内容。不过,这些赞美应该在私底下用亲切而稳重的语气表达,如果你是在大庭广众面前大声叫喊,可能会得到相当恶劣的反效果。

自己的下属在其他部门是否受欢迎,这也是上司很在意的事情。自己的部下很得人缘,上司也会觉得自己很有光彩。如果又知道,那位部下在其他部门中不遗余力地称赞他,不用说,上司对这种部下的好感会与日俱增的。

而且和不同部门的人在一起,彼此比较没有警戒心,较容易得到一些“幕后消息”。这种情报,往往对上司是非常有价值的。经常收集这种情报给上司,也是一种获得上司好感的好方法。

不过,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一个下属和其他部门的人,尤其是其他部门的上司走得太近,这时,直属上司可能就会不高兴。人总是有猜疑心的。万一实在无法拒绝其他部门上司的邀约时,隔天最好向自己的上司说明,这也是做下属应有的态度。

与上司的距离应该保持多远

人之所以能够从世间的万事万物中感受到和谐之美,全在于他与别人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而与上司交往更应注意保持心理上的安全距离。

有句话说得好,距离产生美。不要认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近,关系就越深。有的人认为自己跟上司是多年的老关系,而且整天形影不离,前途已大有保障。其实,眼下的得意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也靠不住。不久之后你可能突然发现,这种表面很近的距离而且很牢靠的关系其实是很危险的,就像走钢丝一样,不跌便罢,一跌下去,那将会是粉身碎骨!

和上司走得太近会带来两方面的消极后果。一方面,会招来同事的嫉妒。另一方面,其他上司也会认定你是某一上司的亲信。也就是说,人人都在用有色眼镜看你。

同时,矛盾是在交往中形成的。只有互不往来的人才有可能没有矛盾。事实上,如果你与上司相处太密切,可能越容易出现意见不合的情况,那么就越有可能产生矛盾。与上司过度亲近会碰到很多繁琐的生活小节,而自己总会有做得不够圆满的地方,要知道对于一个人的优点别人也许不会太过留意,但是对于别人的缺点却印象深刻。因而你一旦有做得不够完美的地方,只会容易让你的上司厌倦。另外,每一个人都不是圣人,都有弱点、有能力不足的时候,在你与上司频繁的接触中,你性格上的弱点和能力的不足也被上司早就摸透了。对上司来说,你就像一张透明的底片,一览无余地暴露在他的眼皮之下。这样一来,偷鸡不成蚀把米,本想在你上司面前展现自己的才华,反倒弄巧成拙,成了一个不被信任的人。

上司看穿你能力不足而瞧不起你固然不好。但是就算你的能力得到了上司的赏识,那么带来更多的是上司把什么事情都推给你做。所以,上司的欣赏可能会让你困在永远都忙不完的事务之中,没有空余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

因此,只有与上司保持恰当的距离,一段若有若无的距离,你们之间的关系才能永葆和谐,周围的人也不会把你当成某一个特定人物。所以就算一时得到恩宠,你也得步步谨慎,保持距离。因为从长远的眼光看来,这是一条处处充满危险的羊肠小道,上司是一个利益和危险并存的漩涡中心,这就决定了你不能离这个中心太远,也不能靠得太近。

自己的位置一定要摆正

在实际生活中,有作为的人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知道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把握好适度的原则,而不要越位。这样,才能够与别人和谐相处,并得到他人的信任和赏识,在个人事业的发展上,也会少一些不必要的阻碍。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扮演着属于自己的角色,在一个团体之中,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位子。即便得意时也不可忘形,不小心把手伸到人家的地盘上,难免会受到上司的戒备,同僚的排挤。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气度。找准位置,把本职工作做好。对于超出自己工作范围的工作,即使能力足够,也不要插手,如此才能不越位、不越权,才能走出一条平稳的发展之路。

李小姐是一家跨国集团所辖分公司的员工,经过几年的奋斗,她现在已成为这家公司的公关部经理。一次,总公司的几位高层领导在香港举行宴会,李小姐因为自恃业绩卓越,在一些宴会中,风头常常凌驾于香港分公司总经理之上。总经理是一位性格宽容的好好先生,一般也不会让她难堪。宴会当晚,李小姐周旋于宾客间,确实令宴会气氛甚为活跃。到总公司的高层和主管分公司的总经理致辞时,李小姐在旁一一介绍他们出场。轮到她的上司,即分公司的总经理时,她竟先说了一番感谢词,虽然只是三言两语,但已让总公司的主管皱眉,因为她当时只负责介绍上司出场,而无独立发言权力。

在宴会的过程中,总公司主管主动与她交谈了一番。发现她在提及公司的事务时,常以个人主见发表意见,全不提经理的旨意,给人的印象是,她才是这个子公司的总经理。宴会后,子公司经理被上级邀请开会,研究他是否坚守自己的职位,是否懒至由公关经理代为处理日常业务。后来,李小姐因越位,被他的上司找个借口炒了鱿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