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以后,杨虎城部下的一部分军官强烈要求杀掉蒋介石,周恩来同志为了实现我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政治主张,达到“迫蒋抗日”的目的,到这些军官中做说服工作。周恩来同志对他们说:“杀他还不容易,一句话就行了。可是杀了他还怎么办呢?局势会怎么样呢?日本人会怎么样?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会怎么样?各位想过吗?这次捉了蒋介石,不同于十月革命捉住克伦斯基,不同于滑铁卢擒拿了拿破仑。前者是革命胜利的结果,后者是拿破仑军事失败的悲剧。现在呢?虽然捉住了蒋介石,可并没有消灭他的实力,在全国人民抗日高潮的推动下,加上英美也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所以迫蒋抗日是可能的。我们要爱国,就要从国家和民族利益考虑,不计较个人的私仇。”
周恩来同志的这段话采用举例提问的方法。他先用一句话稳住了军官的心,控制了场面;接着连续用了六个问句,激发引导军官们深思,最后才提出了“迫蒋抗日”的目的和主张:三个层次,一层紧扣一层,一层深似一层,以理诱之,以情导之,以例区别,终于使这些“一片杀声”的军官心悦诚服。
《三国演义》中有一段“白门楼斩吕布”的故事:吕布被曹操所擒,曹操考虑到吕布的本领高强,故有意饶其不死,留下为已所用。为此,他征求刘备的意见。刘备担心吕布归顺曹操后,不利于日后自己称雄天下,希望曹操处死吕布。这时,刘备本可以列举吕布的很多劣迹恶行,刘备只说了句:“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一句话,提醒曹操想到吕布反复无常,很难成为心腹,弄不好就成为吕布的刀下鬼。于是,曹操下决心,立斩吕布。曹操非等闲之辈,刘备之所以能说服曹操,关键是抓住了致命的典型事例,点到了要害之处,彻底改变了曹操原来的打算。
以上两例都是通过具体事例来说服对方,从而达到处理问题的目的,下面再举一个用比喻的方法说服对方的事例:
唐太宗为了扩大兵源,想把不在征调之列的中年男子都招人军中,丞相魏征知道后对他说:“把水沟的水干了,不是得不到鱼,但明年恐怕就不会有鱼了;把森林烧光了,不是猎不到野兽,但明年恐怕就无兽可猎了。如果中年男子都招入军中,生产怎么办?赋税哪里征?兵员不在多,关键在于是否训练有素,指挥有方。何必求多呢?”太宗无言以对,只好收回了成命。在这段话中,魏征借用两件与主要事件相类似的事例作比,既形象又深刻地阐明了不能把中年男子都调入军中的道理,极有说服力。
利用沟通赢得理解
人是有感情的。处理问题时,我们不但要从理性上说服对方,还要从感情上感化对方,与对方实现共鸣,即从对方的角度出发,尽最大可能去理解对方,再通过自己的语言、行动、表情和态度感化对方,以争取赢得对方的理解或同情。
林肯在任美国总统之前,曾经当过律师,一次他遇到了这样一件事:一位老妇人找到林肯,她是独立战争时一位烈士的遗孀。每月靠抚恤金维持生活,但是出纳员却要她交付一笔手续费才准领钱,而这笔手续费竟相当于抚恤金的一半。老妇人要求林肯为她上诉辩护。
法庭开庭了。原告指责被告的勒索行为,被告以证据不足而矢口否认,情况显得对原告不利。怎样扭转形势呢?轮到林肯发言了,他用抑扬婉转的语调,首先把听众带到了美国独立战争那艰苦卓绝战斗生活的回忆之中。
突然间,他情绪激动了,言词直指那位企图勒索烈士遗孀的出纳员。最后,他满含激情地说:“现在事实已成了陈迹。1776年的英雄早已长眠地下,可是,他们那衰老而可怜的遗孀还在我们面前,要求代她申诉。不用说,这位老妇人曾经也是位美丽的少女,曾经也有过幸福愉快的家庭生活。不过,她已牺牲了一切,变得贫穷无依,不得不向我们请求援助和保护。试问,我们能熟视无睹吗?”
听众被林肯的话感动了,一致要求法庭通过保护烈士遗孀不受勒索的判决。老妇人胜诉了。
战争烈士的遗孀本来生活就很艰苦,出纳员却还向她搜刮高额的手续费,这确实令人气愤。在法庭上,林肯没有过多探讨收取手续费本身是否合理,而是采用了以情动人的策略,充满感情地回顾那场使老妇人失去丈夫的战争,引导人们进入那一段战火纷飞的岁月,让人们去想象老妇人当年的年轻和美好,以及她为战争胜利所作出的重大牺牲。回顾以往,对照今天,人们会产生强烈的共鸣,无法不对老妇人的不幸寄予特别的同情。
寻找共同点
沟通双方相互以对方的角度看问题时,同步就开始了。于是,彼此都寻找共同点。各种共同点综合起来,沟通的可行性就增大了。所以说,要沟通就得寻求同步。
在实际沟通中,彼此认同是一种可以直达心灵的技巧,彼此认同又是沟通的动机之一。这样,在认同这个态度上,外在技巧和内在动机就结合得比较完美。认同经由同步而来,沟通关系都是从同步开始跨出第一步的。认同的目的几乎就是达到同步,这就形成了一个奇妙的进程:同步、认同、同步。
毫无疑问,后一个同步是在认同基础上达成的共识和一致行动,相比前一个同步已经产生了质的飞跃。
同步是沟通的第一步,应该首先理解。同步就是沟通双方彼此经过协调后所形成的、有意要达到同样目标时所采取的相互呼应、步调一致的态度。意味着沟通在经过彼此的默许和暗示之后正走向顺利的路上。
寻求同步的原则是平等。它也许不是你内心对人和社会的真实看法,你也许认为人生来就不平等,人与人之间就是有上等人和下等人的鸿沟,就是有天才和蠢才的差别,圣人和小人的区分,伟人和凡人的不同,但你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你首先要遵守的第一条就是平等。平等地待人,平等地处事,要让人感觉你与他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平等不是一个真理,却是一个法则,一个不可违背的原则。
如果你违抗它,你将受到撕心裂肺的惩罚,如果你自傲,你将收获人们对你的仇视和愤怒。如果你自卑,你将赢得人们对你的蔑视和轻慢。唯有平等,你才能与大家融合起来,获取人们的好感、喜爱和尊敬。
生活中的杨澜,相貌并不出众,如果让她站在许多女孩子中间,你很难一眼将她找出来。但是,这位容貌并不出众的女孩子没有到化妆间去浓妆艳抹一番,而是“发现”并“强化”了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初上荧屏(当然现在的形象在“微调”中有了变化)是以一个“有教养的,活泼可人的学生”模样出现在观众面前的——没有明显的化妆痕迹,也没有新潮服装的“包装”,还是那双清纯、真诚而又带点稚气的眼睛,还是那浑然天成的披肩长发,还是那几件据说常常是从同学、朋友那儿借来的衬衫、连衣裙……这既体现真实身份、率直个性,又符合节目特点的外观形象,会使人联想起“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诗句来。还有倪萍,她说:“当主持人不应该做作,你就是你,应该让观众感到,面前这个人就是一个普通人。”
这样的原则让她们能顺利同观众沟通,得到观众的认同。她们能使观众产生同感。
沟通要善解人意
若想把问题处理得好,首先应该知道对方想的是什么,尔后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法。而若想知道对方想什么,可以站在对方的立场和角度上,尽可能去理解和同情对方的想法和动机,以便能找到共同语言,打开对方的心锁。在此基础上,再顺势引导,说服对方,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印度著名的诗人泰戈尔,在去英国深造之前,曾到孟买一个医师家里学习英文。一次,抚养他成人的大姐病重。泰戈尔闻讯后十分难受,再也打不起精神来学习了。医师的女儿安娜得知诗人之姐对他的深情及寄予的厚望之后,不禁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于是她动情地去安慰泰戈尔说:“你要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就应到外边见世面去,这会对你的诗歌有帮助,无论如何,你应当努力实现大姐对你的厚望呵!”一番话,打动了泰戈尔的心,从此他终于安下心来,继续完成了自己的学业。
亲人的病痛使泰戈尔一蹶不振,无法继续学业,这是因为他过分沉陷于失去亲人的痛苦而忘却了自己的理想与亲人的期望,如果想方设法让他重新意识到这被忽略了的一切,像泰戈尔这样有大抱负的人是不会止步不前的。聪明的医师女儿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使泰戈尔重新走上了奋发之路。
善解人意是寓说理于同情之中的一种沟通方法,情中有理,理中有情,情理兼备。使人易于接受。
某校的高中生叶华,因班内学习竞争比较激烈,又面临期末考试,结果一下子把身体累垮了,得了一种叫“结肠痉挛”的病,体重锐减了十几斤。住院期间,他一方面病痛缠身,一方面又总惦记着自己的学习,生怕因为耽误了功课而落到后面去,结果反而加重了病情。医生知道了叶华的这种情况,在为他做完一次全身检查之后,坐下来对他说:
“我希望你把你的生活想象成一个沙漏,你知道吗?在沙漏的上面,有成千上万粒沙子。然而,永远也没有办法让两粒以上的沙子同时从一个窄细的漏管中流下去。我们每个人都像这个沙漏,每一天都有许多事情要做,如果我们一件一件地做,就像沙子一粒一粒地通过沙漏一样,那么我们就既能把事情做好,又能保证身体不受损害。相反,如果像你这样一面养病,一面还想着背课文、做习题,那你就既没法搞好成绩,又养不好病,只有坏处没有好处,是不是?”
叶华听了医生的话,终于慢慢地把心放平静了。他记住了医生说的“一次只流过一粒沙子,一次只做一件事情”的忠告,不但很快恢复了健康,而且在日后的学习中也显得沉稳多了。
医生以沙漏作比方,向叶华讲述了“一心不得二用”的道理,形象生动,颇给人启发。叶华明白了这个道理,意识到只有现在安心养病,才能把失去的功课补回来,真正地搞好学习,从此也就不再焦躁不安了。
坦诚地接受对方
听人说话,不仅是因为有助于对事物的了解以及对说话内容的掌握,而且是与他人个性契合、心灵沟通的基础。
现代社会,人们已认识到说话的方法、交谈的技巧、相互了解等对于处理问题的重要性。但大多数人偏重于说话的技巧和表达能力,而忽略了听话的重要性:听人说话,表示敞开自己的心扉,坦诚地接受对方,宽容对方,体贴对方,从而实现心灵的彼此沟通,这是处理问题的又一重要方面。以良好的态度,接纳他人的意见,才是处理问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周恩来总理之所以为亿万人赞颂,其中很突出的一条就是他在听别人讲话时态度极其认真,不论对方职位高低、年龄大小。都同样对待。对此,美国一位外交官曾评价道:“凡是会见过他的人几乎都不会忘记他。他身上焕发出一种吸引人的力量,长得英俊固然是一部分原因,但是,使人获得第一印象的是他的眼睛……你会感到他全神贯注于你,他会记住你和他说的话。这是一种使人一见之下顿感亲切的罕有天赋。”我们要以周恩来总理为榜样,完善自己在这方面的形象。概括地说,应该做到:
第一,全神贯注地听别人讲话,眼睛注视着说话的人,脑子里要设法撇开其他的事情,将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别人谈话的内容上。
第二,耐心地倾听,不要轻易地打断别人的话,不要因对方的叙述平淡而不漫不经心,也不要在别人结结巴巴讲不清时,流露出烦躁和责怪的神情,更不应在别人讲不同意见时,听不下去而反驳或争吵。
第三,有响应地听,通过点头、微笑、手势、体态、语言等方式作出积极的反应,鼓励对方完整地说出他的意思。
善于倾听别人说话的人,会让人感到他是值得交往的朋友,并愿意与之相处,他与众人的关系也将日益密切起来。
具体地讲,应从以下方面人手:
1.表现出洗耳恭听的神态
良好的听者首先必须明白对方究竟所言为何,然后才能与之应付。其次,虽然明白对方的言辞,但是,如果仅止于字句的了解或断章取义,则仍无法确切地掌握话中的主旨、含义。要想通盘彻底地明了,不仅要有良好的听辨能力,而且还要表现出洗耳恭听的神态,才能比较容易地被说话者所悦纳。
如果仅以客观知识来解释对方借着声音所传达的话语,仍将无法获知说话者的本意,声音有抑扬顿挫、高低缓急之分,同样一句话,往往会因为说话者的语调不同而蕴涵着截然相反的意思。对方讲话的声音中既然掺杂感情,那么,作为听者也需站在情感的立场上去听——与人应对并非一件单纯的事情,必须具有综合性的听话技巧,才能充分地了解对方。
2.有助于沟通的发问
站在说话者的立场,为了弥补自己说话的不足之处,以及确认对方是不是真正明白了意思,可以向对方提出问题,也可以要求对方发问。作为听者,为了表示你对说者的尊敬与崇拜,说明你在积极认真地听讲,偶尔提出一两个并不太深的问题,请求说者更清晰地解释,往往会令说者得意非凡,认为你好学、谦虚,因而加深对你的印象。
3.正确理解别人的话语
说话的人想要表达的内容意义和听者所接受的内容意义如果一致,则可说明这番话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说话者必须付出极大的努力。但是,世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同样,听者也必须努力地去了解说话人话中的含义。凭借语言的人际沟通,说者与听者各负一项责任,只有这样,方能使你的人际关系更为和谐美满。
所谓“听”,就是探究说者的本意并加以了解的一种,行为,因为,只有在认真正确的“听”的基础上,才能够产生正确的对应。然而,生活中我们与同事相处,“听与对应”这件事容易产生偏差。“自我”中人之天性,人们往往以自我的一套观念或方式从自我的立场出发来对应各种不同的对象。即使稍有差别,往往也只是外在的枝节而已,其本质是不会轻易改变的。这种观念有时并无确实的理论根据或任何道德理由,仅仅是茫然不知所以而开口的。因为这种先人为主的观念而造成的偏见、曲解,乃至妄想、盲目的偏激态度,在相处中所制造的种种矛盾,可以说是举不胜举的。这种在说与听之前即具有的观念,我们权且称之为“事前观念”。如果被事前观念束缚得无法动弹,则将无法对各种刺激产生正确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