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优秀青少年必读:心理学入门大全集
10395500000030

第30章 思维心理学——会思考才能赢(4)

灵感来自于信息的诱导、经验的积累、联想的升华、事业心的催化。灵感的爆发如同大自然的闪电一样,稍纵即逝,能捕捉到并迅速记录下的就是幸运儿,倘若毫无准备,灵感的闪电一下子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例如,“圆舞曲之父”约翰·施特劳斯就有一次传奇经历。一次,他在一个优美的环境中休息,突然灵感火花涌现,当时他没有带纸,急中生智的他迅速脱下衬衣,挥笔在衣服上写下了后来举世闻名的《蓝色多瑙河》。

灵感思维是人类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想象能力和记忆能力的巧妙融合,具有如下特点:

(1)、灵感呈飞跃式,具有突发性。

(2)、独创性。从灵感思维的结果来看,它打破了人们的常规思维,把人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灵感思维失去创造性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3)、非自觉性。其它的各种思维活动,都是一种自觉的思维活动,但对灵感思维来说,由于它是突然发生的而不是预先构思好的思维活动,所以呈现出较强的非自觉性。

灵感思维并不神秘,每一个正常的人都具有的这种思维能力。同时,它也是运用十分广泛的思维方法,在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找到实际运用。

灵感思维和文艺创作、科学研究和发明的关系实在是太密切了,这方面的例子数不胜数。例如,波兰作曲家肖邦看到了一直哈巴狗追逐自己的尾巴时产生的灵感,创作了圆舞曲;海顿看到一直跳舞的熊,于是突发灵感创作的了《熊交响曲》;作曲家塔济尼在梦中听到魔鬼演奏的美妙乐曲,醒来以后按照盟主的乐曲,果然谱出了一首广受欢迎的作品。有人问法国著名的雕塑家罗丹:“您是在什么地方学习来的雕塑?”罗丹回答到:“在森林里看树,在回家的路上看云,在雕塑室里研究模型学来的。我到处学,只是不在学校里。”

早在诺贝尔之前,意大利一位著名的教授就在1984年发明了制造炸药的原料硝化甘油。但是,它的稳定性实在差,稍微受到震动就发生爆炸,因此很难应用到实际生活和生产当中。

诺贝尔年轻的时候就表现出了化学的才能,他继续研究液体炸药硝化甘油,希望把它应用在矿山和隧道的施工中。但是硝化甘油爆炸性太强,在试验中多次发生爆炸,他最小的弟弟埃米尔和另外4个人都被炸死了。瑞典政府禁止他重建被炸毁的工厂。他被迫到湖面上一直驳船上进行试验,以寻求减少硝化甘油因为震动而发生爆炸的方法。

偶然有一天,在他从火车上搬下装有硝化甘油的铁桶时,发现滴落在沙地上的硝化甘油立即被沙子吸收了。他感到很奇怪,于是用脚去踩碾那吸附了硝化甘油的沙子,发现了硝化甘油凝固在沙子里,而未见其爆炸。于是,他欢喜若狂地喊:“我找到了!”后来,他继续研究和概念,以硅藻土作吸附剂,使这种混合物得以安全运输。在此基础上,他又发明了改进的黄色炸药和雷管。

纺纱机的发明也是灵感思维的一个重要应用。1764年,英国木工哈格里沃斯,为了改进纺纱机,经常苦苦思索一整天都毫无头绪。有一天,正为想不出什么东西而苦恼的他随便走动时,不小心把女儿珍妮的手工纺车碰翻了,将水平放置的纺绽倒过来变成了垂直的纺绽,在地上同样转动,这时他忽然顿悟,经过试验,他在纺纱机上并排垂直地装上几个、几十个、几百个纱绽,同时纺出若干根纱来,新研制的垂直纱绽,比横纱绽提高工效8倍,并取名“珍妮纺纱机”。

那么该怎么样训练和提高灵感思维能力呢?

一是养成勤奋学习和善于思考的习惯。灵感是人类大脑的一种思维活动,不是唯心主义所说的“神灵”。灵感思维是以人的大脑中储存的信息和经验为基础的。正如伟大的音乐家柴可夫斯基所说的:“毫无疑问,甚至最伟大的音乐天才,有时也会被缺乏灵感所苦的。它使一个客人,不是一请就到的。在这当中,就必须要工作,一个诚实的艺术家决不能交叉着手坐在那里……必须抓得很紧,有信心,那么灵感一定会来。”正如他所说,你要获得灵感就必须勤学苦练,绝对不能坐在那里消极等待。

二是要抓住机遇不放,把灵感转化为发明成果。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是大家公认的道理了。因此每个人都要成为留心机遇的有心人,一旦机遇到来,就要抓住不放。集装箱运输方式的发明人叫马尔柯姆,他本来是一名卡车司机。有一天,他把装满货物的卡车开到新泽西,急不可待地等待卸货和装船,就在这个时候,他脑子里面突出冒出了一个想法:难道不能想办法把拖车开到船上吗?这既可以节约时间,又可以大量节省劳动力。他及时抓住了这一灵感,不断设计和改进,终于成功地设计了集装箱,并在1956年建成了他第一个集装箱队。

三是要身心放松,充分发挥冥想的作用。心理学家和生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创造性的林干偏爱民主自由和宽松的氛围,而在紧张、疲劳和受到压抑的情况下,大脑思维就会停滞,灵感就会被窒息。因此,学会身心放松,多参加旅行、登山、游泳和文娱活动,对于诱发灵感思维都是有益的。

冥想能够铺平杂乱的思绪,使人的心境的平和,因而被称作“内心之旅”。冥想的目的是让人精神松弛,让人进入一种心旷神怡的状态,这正是产生灵感的理想状态。大量的冥想练习者的体会是,冥想不仅有健脑,健身的作用,而且能够自我调整。

四是要养成记笔记的习惯,随时捕捉闪现的灵感。灵感这东西的确有点奇怪,来之不易,去之无踪。费尔巴哈说:“热情和灵感是不为意志所左右的,是不由钟点来调节的,是不会一招预定的日子和钟点迸发出来的。”既然灵感有这样的属性,为了它不期而至的时候捕捉它,我们就应该像是狩猎者那样,时刻准备着。许多的作家、画家和作曲家,都有在“三边”放记事本的习惯,所谓“三边”就是书桌边、枕头边、手边,一边在灵感出现的时候立即把它记录下来。有关贝多芬捕捉灵感的脍炙人口的故事,流传久远。有一天,他独自行走在维也纳近郊的一条小路中央,忽然他脑子里面闪现出了灵感,于是就蹲在地上记录刚刚构思好的乐曲。他写得那样专注,由于他得双耳已经失聪,以至于一只送葬队伍奏着哀乐走到他得跟前,他竟然毫无反应。吹鼓手们气氛之极,正准备呵斥得时候,他们认出了那是贝多芬,于是他们异口同声的说:“不要惊动他,等一等,让他写完!”这个故事说明,灵感是过时不候的,一旦出现了必须立即就捕捉它。

灵感是对科学家、艺术家长期辛勤劳动的一种报偿和奖励。思想家罗素曾经说过:“机遇偏爱那些有准备头脑的人。”柴可夫斯基说:“灵感——这是一个不喜欢拜访懒汉的客人。”长期积累,偶然得之,正道出了灵感发生规律的本质。灵感来去匆匆,稍纵即逝,必须及时记录。正是:“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永难摹。”笔记是攀登者手中的拐杖,及时记录已成为捕捉灵感思维火花的一个普遍使用的有效方法。

培养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法又称“求异思维”、“、扩散思维”、“、辐射思维”、“、多向思维”等。它是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途径和不同的角度去设想的展开型思考方法,是从同一来源材料、从一个思维出发点探求多种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这种思维方法最根本的特色是,多方面、多角度、多思路地思考问题,而不是局限于一种思路、一个角度,一条路走到黑。对于发散性思维来说,当一种方法、一个方面不能解决问题时,它会主动地否定这一方法、方面,而向另一方法、另一方面跨越。它不满足已有的思维成果,力图向新的方法、领域探索,并力图在各种方法、方面中,寻找一种更好一点的方法、方面。众所周知,大发明家爱迪生之所以为人称道,永留青史,不仅在于他发明了多少种东西,更在于他对科学孜孜不倦的精神和进取的发散性思维方式。为试制灯炮丝,他实施了、1600多个不同类型的方案,一直最后找到碳化丝片才告成功。类似的例子在科学史和实践史上数不胜数。发散性思维体现了思维的开放性、创造性,是事物普遍联系在头脑中的反映。既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是多方面关系的总和,我们就应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去认识事物,向四面八方发散出去,从而寻找解决问题更多更好的方法。

发散思维能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束缚,使人的思维趋于灵活多样,从而产生大量的创造性设想。发散思维要求人们的思维向四方扩散,无拘无束,海阔天空,甚至异想天开。通过思维的发散,可以提出新的点子、新的思路、新的发现、新的创造,提供一切新的东西。许多发明创造都是借助发散思维获得成功的。大部分的科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的一生都十分注意运用发散思维进行思考。

有的心理学家说,创造力是人类最普通的工具,关键是我们能否学会使用这一工具。实际上,与掌握运用其它技术一样,通过学习和训练,我们每个人都能学会使用创造力这一工具。实践证明,经过专门的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大幅度增长。

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基本方法,由它派生出或者说涵盖了一些具体方法和技巧,这里主要讲述纵横思维法、逆向思维法、分合思维法和质疑思维法。

1.纵横思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