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考试执业兽医学习要点指南
10373400000018

第18章 兽医传染病(1)

第一单元总论

一、概念

1传染病

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2病程的发展阶段

①潜伏期。

②前驱期其特点是临诊症状开始表现出来。

③明显(发病)期是疾病发展到高峰的阶段,在诊断上比较容易识别。

④转归期(恢复期)。

3感染的类型

①外源性和内源性感染病原微生物是从动物体外侵入机体还是寄生在动物机体内的条件性病原微生物。

②单纯感染、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由一种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感染,称为单纯感染。由两种以上的病原微生物同时参与的感染,称为混合感染。动物感染了一种病原微生物之后,又由新侵入的或原来存在于体内的另一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称为继发性感染。

③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表现出该病所特有的明显的临诊症状的感染过程称为显性感染。

④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病原微生物冲破了机体的各种防御屏障侵入血液向全身扩散,则发生严重的全身感染。这种感染的全身化,其表现形式主要有:菌血症、病毒血症、毒血症、败血症等。

⑤典型感染和非典型感染两者均属显性感染。在感染过程中表现出该病的特征性临诊症状者,称为典型感染。而非典型感染则表现或轻或重,与典型症状不同。

二、动物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

1传染病流行过程

①传染源是指有某种病原体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活的动物机体。包括患病动物和病原携带者。

②传播途径包括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垂直传播包括猪瘟、禽白血病、鸡沙门氏菌病、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沙门氏菌和疱疹病毒等。

③畜群的易感性。

2疫源地和自然疫源地

疫源地有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存在的地区称为疫源地。包括传染源,还有被污染的物体、房舍、牧地、活动场所以及这个范围内怀疑有被传染的可疑动物群和储存宿主等。

疫点、疫区范围小的疫源地或单个传染源所构成的疫源地称为疫点。若干个疫源地连成片且范围较大时称为疫区。

自然疫源地有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地方称为自然疫源地。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病原体不需要人或家畜就能完成世代更替的传染病,包括狂犬病、伪狂犬病、犬瘟热、流行性乙型脑炎、口蹄疫、布鲁氏菌病、李氏杆菌病、钩端螺旋体病。

三、动物流行病学调查

1发病率具有临床症状的动物数占该群体总动物数的百分比。发病率高说明发病急。

2死亡率发病死亡的动物数占该群体总动物数的百分比。死亡率高,说明发病严重。

3病死率发病死亡的动物数占该群体中发病动物总数的百分比。病死率高,说明后果严重。

四、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指用人工方法将疫苗引入动物体内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使该动物对某种病原体由易感转变为不易感的一种疫病预防措施。

1预防接种在经常发生某些传染病的地区,或有某些传染病潜在的地区,或经常受到邻近地区某些传染病威胁的地区,为了防患于未然,在平时有计划地给健康畜群进行的疫苗免疫接种,称为预防接种。

2紧急免疫是指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疫情而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尚未发病的畜禽进行的应急性免疫接种。紧急接种的目的是建立“免疫带”以包围疫区,防止其扩散蔓延。

五、动物传染病的综合防疫措施

1防疫工作的原则①建立健全各级特别是基层兽医防疫机构;②严格执行兽医法规;③“预防为主”的方针。

2防疫工作基本内容平时的预防措施;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

3检疫是指利用各种诊断和检测方法对动物及其相关产品和物品进行疫病或病原体或抗体检查。检疫的目的是查出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预防和阻断动物疾病的发生或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间传播。

4隔离将不同健康状态的动物严格分离、隔开,完全、彻底切断其间的来往接触,以防疫病的传播、蔓延。

5封锁“一类”传染病或当地新发现的家畜传染病时,进行封锁。疫区内(包括疫点)最后一头病畜扑杀或痊愈后,经过该病一个潜伏期以上的检测、观察未再出现病畜时,由县级以上农牧部门检查合格后,经原发布封锁令的政府发布解除封锁令。

6消毒

紫外线只能对表面光滑的物体才有较好的消毒效果。对污染表面消毒时,灯管距表面不超过1m。灯管周围15~2m处为消毒有效范围。消毒时间为1~2h。房舍消毒每10~15m2面积可设30W灯管l个。

氢氧化钠(苛性钠、烧碱)对细菌和病毒均有强大的杀灭力,常配成1%~2%的热水溶液消毒被污染的畜舍、地面和用具等。本品对金属物品有腐蚀性。

石灰乳10%~20%的混悬液用于消毒。应随配随用,它适于粉刷墙壁、圈栏、消毒地面、沟渠和粪尿等。直接将生石灰粉撒播在干燥地面上,不发生消毒作用。

漂白粉其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漂白粉的消毒作用与有效氯含量有关。其有效氯含量一般为25%~30%。当有效氯低于16%时即不适用于消毒。一般用于畜舍、地面、水沟、粪便、运输车船、水井等消毒。

过氧乙酸(过醋酸)能杀死细菌、真菌、芽孢和病毒,现用现配。除金属制品和橡胶外,可用于消毒各种物品。

来苏儿对一般病原菌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但对芽孢和结核杆菌的作用小。常用3%~5%的溶液消毒畜舍、用具、日常器械、洗手等。

新洁而灭、洗必泰、消毒净、度米芬都是季胺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消毒剂。对一般病原细菌均有强大杀灭效能。01%水溶液浸泡器械、玻璃、搪瓷、衣物、敷料、橡胶制品。皮肤消毒可用01%苯扎溴铵溶液。应注意避免与肥皂或碱类接触。

环氧乙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对细菌芽孢也有很好的杀灭作用。对大多数物品不造成损坏,可用于皮毛、皮革、丝毛织品、器械及包装物的熏蒸消毒。

福尔马林2%~4%水溶液用于喷洒墙壁、地面、用具、饲槽等,1%水溶液可作畜体体表消毒。

生物热消毒主要用于污染的粪便、垃圾等的无害处理。在粪便堆沤过程中,可使温度高达70℃以上。但不适用于由产芽孢的病菌所致疫病(如炭疽、气肿疽等)的粪便消毒。

第二单元人畜共患病

一、高致病性禽流感

A型流感病毒引起。

【流行病学】野生水禽是病毒的主要贮存者。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是消化道。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晚秋及冬春寒冷季节多见。

【症状】常表现为突然发病;体温升高,产蛋下降,头颈部水肿,鸡冠、肉髯等发绀;高度呼吸困难,气管啰音;排出黄白、黄绿或绿色稀便;神经紊乱,出现头颈歪斜。

【病变】特征性病理变化是腺胃黏膜(特别是与肌胃交界处)出血,肌胃内层出血、糜烂。肠黏膜出血。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产蛋鸡常见卵黄性腹膜炎。脚部鳞片出血。

【诊断】病毒分离与鉴定接种9~11日龄鸡胚尿囊腔或羊膜腔。

分子生物学诊断常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防控】我国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实行强制免疫制度,免疫密度必须达到100%,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一旦发生,封锁疫区,扑杀所有禽类。

二、狂犬病

【流行病学】尤其犬科野生动物更易感,并成为贮存宿主。因咬伤而感染。

【症状】犬常躲在暗处,不愿和人接近,喜吃异物。对反射的兴奋性明显增高,如光线、声音、抚摸等。常攻击人畜。非典型病例唾液增多,后躯和四肢麻痹,因呼吸中枢麻痹或衰竭而死。

【病变】神经细胞浆内出现嗜酸性包涵体(内基小体)。

【诊断】①脑组织触片镜检。赛莱氏染液染色、镜检,内基小体呈樱桃红色。②动物接种试验。

【防控】若人或动物被患病动物咬伤,首先应用消毒剂如肥皂水、碘酊、70%酒精、3%石炭酸等处理伤口,并迅速进行狂犬病疫苗紧急接种,使其存潜伏期内产生自动免疫。

三、猪乙型脑炎

【流行病学】本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而传播。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在7~9月份流行。

【症状】体温40~41℃,精神萎缩,食欲减少或废绝,粪干,有的猪后肢关节肿大。妊娠母猪突然发生流产,流产多在妊娠后期,产出死胎、木乃伊和弱胎。公猪突出表现是在发热后出现睾丸炎,一侧或两侧睾丸明显肿大。

【病变】子宫黏膜充血、出血和有黏液。流产胎儿脑水肿,肌肉似水煮样。

【诊断】①病原的分离鉴定是最为经典的诊断方法。②反转录—聚合酶反应,用于早期病原学诊断。③血清学诊断。最常用HI试验。

四、炭疽

【流行病学】草食动物最易感。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季雨水多,洪水泛滥,吸虫昆虫多易发生。

【症状】急性型牛最常见。突然高热,常常在使役和放牧时突然死亡。呼吸困难、可视黏膜发绀、濒死期天孔出血。猪对炭疽的抵抗力较强,多表现为慢性的咽部局限感染。

【病变】急性炭疽主要为败血症变化。尸僵不全,天然孔有黑色血液,血液不凝呈煤焦油样。脾肿大2~5倍,切面樱桃红色。皮下、肌间、浆膜下有黄色胶样浸润。局部炭疽常见于肠、咽及肺等处。

【诊断】炭疽沉淀反应(Ascoli氏反应)是诊断炭疽简便而快速的方法。

五、布鲁氏菌病

【流行病学】羊、牛、猪最为易感。通常由消化道感染,也可经阴道、皮肤黏膜及呼吸道传染。吸血昆虫可能也传播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症状】牛母牛最显著的症状是流产。常发生在妊娠后3~4个月。公牛常见的是睾丸炎及附睾炎。

羊母羊流产。公羊辜丸炎。经过l次流产后,病羊能够自愈。

猪多数为隐性经过,流产多发生在妊娠第4~12周。公猪常睾丸炎和附睾炎。

【病变】牛胎衣呈黄色胶冻样浸润。绒毛叶部分或全部贫血呈苍白色。胎儿胃特别是第四胃中有淡黄色或白色黏液絮状物。

【诊断】①细菌涂片检查。革兰氏染色和柯兹洛夫斯基鉴别染色,细菌为红色。②补体结合试验。国际指定,不用于猪。③血清凝集试验。我国牛布病的法定试验。④PCR法。用于检测牛乳。

六、沙门氏菌病

沙门氏菌病在动物中主要引起败血症和肠炎。

【流行病学】幼年畜禽较成年者易感。经消化道感染。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禽最常见的是通过带菌卵而传播。

【症状】禽由鸡白痢沙门氏菌所引起的称为鸡白痢,由鸡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称为禽伤寒,由其他有鞭毛能运动的沙门氏菌所引起的禽类疾病则统称为禽副伤寒。

鸡白痢第2~3周龄是雏鸡白痢发病和死亡高峰。病雏表现为不愿走动,聚成一团,低头缩颈。排白色浆糊样粪便。

禽伤寒成年鸡易感。急性经过者突然停食,精神萎顿,排黄绿色稀粪,羽毛松乱冠和肉髯苍白。体温上升1~3℃。

禽副伤寒雏禽常呈败血症经过,往往不显任何症状迅速死亡。年龄较大的幼禽则常取亚急性经过,主要表现水泄样下痢。

猪副伤寒易侵害20日龄至4月龄的小猪。体温升高、精神不振,后期有下痢和呼吸困难表现,耳根、胸前、腹下及后躯部皮肤呈紫红色。

【病变】鸡白痢肝脏肿大、充血,有时可见大小不等的坏死点。卵黄吸收不良。心脏上可见有坏死或结节。肠道呈卡他性炎症,盲肠膨大。成年鸡最常见的病变在卵巢。有腹膜炎。

禽伤寒特征病变是肝肿大呈青铜色,肝和心肌有灰白色粟粒大坏死灶。

禽副伤寒肝、脾充血,有条纹状或针尖状出血和坏死灶,肺及肾出血,心包炎,常有出血性肠炎。

猪副伤寒急性型,呈败血症变化,表现为弥漫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临诊表现为下痢。剖检可见脾肿大,色暗带蓝,坚硬似橡皮。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肝、肾肿大、充血和出血。有时肝实质可见糠麸状、极为细小的灰黄色坏死小点。全身各黏膜、浆膜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斑或出血点。

【诊断】全血平板凝集反应较为常用。

七、大肠杆菌病

1猪大肠杆菌病

【流行病学】带菌母猪是主要传染源。仔猪黄痢常发于1~3日龄,仔猪白痢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猪水肿病主要见于断乳仔猪及生长快而健壮的仔猪。

【症状】仔猪黄痢腹泻、排黄白色或黄色液状粪便为特征。发病率在高,死亡率高。

仔猪白痢排乳白色糊状或浆状粪,具腥臭味。死亡率虽低但影响生长发育。

猪水肿病突然发病,脸部、眼险、结膜等明显水肿,步态不稳,盲目前进或圆圈运动,四肢划水样。发病率低但死亡率高。

【病变】仔猪黄痢脱水严重。胃肠道膨胀,有多量黄色液状内容物和气体,肠黏膜呈急性卡他性炎症变化,以十二指肠最严重。

仔猪白痢尸体外表苍白、消瘦、肠黏膜有卡他性炎症变化,肠系膜淋巴结轻度肿胀。

猪水肿病主要为水肿,尤以胃壁、肠系膜、眼睑及结膜明显。

【诊断】麦康凯培养基培养。

2禽大肠杆菌病

【流行病学】该病易与其他疾病并发或继发。

【症状】禽大肠杆菌病最常见的症状是急性败血症和卵黄性腹膜炎。成年鸡感染后,多表现为关节滑膜炎、输卵管炎和腹膜炎。

【病变】急性败血症;气囊炎;肝周炎;关节滑膜炎(多见于肩、膝关节);全眼球炎;输卵管炎和腹膜炎;脐炎;肉芽肿。

3犊牛大肠杆菌病

【流行病学】2~3日龄犊牛最易感。常见于冬春舍饲时期,放牧季节很少发生。

【症状】败血型病犊表现发热,精神不振,间有腹泻。病死率高。

肠毒血型常突然死亡。如病程稍长,则可见到典型的中毒性神经症状,先是不安、兴奋,后来沉郁、昏迷。死前多有剧烈腹泻。

肠炎型多见于7~10日龄犊牛,病初体温升高,数小时后开始下痢。粪便初如黄色粥样,后呈灰白色水样,有酸败气味。后期病犊肛门失禁。

【病变】败血型或肠毒血型的病犊,常无明显的病理变化。

肠炎型真胃有大量的凝乳块,黏膜充血、水肿,肠内容物常混有血液和气泡,小肠黏膜充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肝脏和肾脏苍白,有时有出血点,心内膜有出血点。

4羔羊大肠杆菌病

【症状】败血型多见于2~6周龄的羔羊,病初体温升高达415~42℃。病羔运步失调,头常弯向一侧,继而卧地,磨牙,头向后仰,一肢或数肢作划水动作。很少或无腹泻。

肠炎型多见于7日龄以内的幼羔。病初体温升高到405~41℃,不久即下痢。粪便先呈糊状,由黄色变为灰色,以后粪呈液状,含气泡,有时混有血液和黏液。病羊腹痛、拱背、卧地。

【病变】败血型胸、腹腔和心包大量积液,内有纤维蛋白;某些关节,尤其是肘和腕关节肿大。

肠炎型尸体严重脱水,真胃及肠内容物呈黄灰色半液状,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发红。有的肺呈肺炎病变。

八、猪Ⅱ型链球菌病

【流行病学】尤以小猪发病率最高。无明显季节性,夏秋季节易发。C群链球菌常表现败血症和脑膜炎,慢性病例关节炎。E群链球菌引起淋巴结脓肿。

【症状】最急性型常无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急性型体温高达41~43℃,稽留热。精神沉郁,结膜潮红,有出血斑。鼻镜干燥。耳、颈、腹下、四肢内侧皮肤呈紫红色,并有出血点。慢性型主要表现为多发性关节炎,高度跛行。

【病变】颈下、腹下及四肢末端等处皮肤有紫红色出血斑点。脾脏明显肿大,可见出血性梗死区。心内膜有出血斑点。肾脏稍肿大,有出血斑点。全身淋巴结水肿、出血。

九、结核病

1牛结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