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羊病学
10364000000004

第4章 传染病(1)

炭疽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其临床剖检特征是败血症的变化,脾脏显著增大,皮下和浆膜下结缔组织出血性胶样浸润,血液凝固不良。

【病原及其流行】

炭疽杆菌为革兰氏阳性菌,不运动,可形成卵圆或圆形的芽孢。常随着病羊带血的排泄物,病死动物尸体的血、肉、皮、脏器等而污染外界环境,形成芽孢。当羊采食含炭疽芽孢的饲料和饮水后通过消化道而感染;也可经皮肤伤口和呼吸道感染;或被带有炭疽杆菌的吸血昆虫叮咬而感染。本病有一定的地区性,呈散发性,无明显的季节性,但夏季多见。

【临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3~6天,有的可达14天,绵羊可以短至12~24小时。羊多为急性发作,表现为突然倒地,全身痉挛,磨牙,站立时摇摆不稳;体温升高到42℃,呼吸困难,黏膜发绀,天然孔流出带有气泡的黑红色液体,于几分钟内死亡。病程发展稍慢者,常出现兴奋不安,呼吸迫促,黏膜发绀,精神沉郁,卧地不起,天然孔流出血水等症状,在数小时内死亡。有的羊只出现体温升高和腹痛等症状。

【病理变化】

患炭疽病的病死羊禁止解剖,只有在具备严格的防护、隔离、消毒条件下,方可剖检。最急性死亡的病例腹部臌胀,尸僵不全,口、鼻、肛门流血样泡沫或不凝固的血液。头、颈、腹下皮肤胶样浸润,并可扩散到肌肉深层。血凝不良,暗红色,煤焦油状,脾脏肿大,比正常的肿大3~5倍,质地脆,暗红色,切面充满煤焦油样的脾髓和血液。淋巴结肿大,出血,切面为深红至暗红色。肺脏充血,水肿。胃肠道有出血性、坏死性炎症变化,有时可在肠黏膜上出现炭疽痈。心包及心内、外膜出血,气管及支气管充有大量血样泡沫。胸腹腔有血样渗出物。尸体极易腐败。

【诊断】

临床诊断炭疽病病变典型,易辨认,故结合临床病学调查不难作出初步诊断。进一步确诊还需要进行实验室检验。

实验室检验

镜检取临死前或死亡后不久的病死羊的血液和误剖杀剥皮羊的心、血、肝、脾、淋巴结,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和瑞特氏染色,镜检,发现有大量革兰氏阳性的粗大杆菌,菌体两端较平整或稍凹陷,多为短链状或竹节状,菌体外有红色膜。

分离培养采取误剖检羊的肝、淋巴结,划线接种于血液琼脂平板培养基上,置平板在37℃的温度下孵育过夜或24小时后检查,见有圆形、整齐、表面光滑而黏稠的菌落及不产生溶血现象的可疑菌落。取可疑菌落涂片,染色,镜检,见有与病死羊病料中完全相同的杆菌。

动物接种试验取误剖检羊的肝、脾、淋巴结2~3g,剪成小块,加少量灭菌生理盐水,研磨,再加灭菌生理盐水稀释5~10倍,过滤,取上清液接种于3只小白鼠的腹腔内,每只0.2ml。接种小白鼠于18~20小时死亡,取腹腔渗出液涂片,染色,镜检,见有与病死羊病料中完全相同的杆菌。

环状沉淀反应取误剖检羊的肝、淋巴结1~5g,在乳钵内研磨,加5~10倍的生理盐水,在试管内煮沸30~40分钟,过滤,获得透明带黄色的沉淀原。按重叠法进行试验,在两液体接触面出现清晰白色沉淀环者判为阳性。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验结果,可确诊当地羊发生的疫病为炭疽。

【防治】

隔离病羊,用抗炭疽血清40~100ml,静脉注射,或皮下注射;青霉素10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4天;也可用磺胺类药物如磺胺嘧啶钠注射液,按每千克体重0.2g,肌肉注射,连用3~5天。

隔离可疑羊只,紧急接种抗炭疽血清20~50ml。对健康羊只和羊场周围地区的易感动物,用炭疽芽孢疫苗免疫接种。

封锁发病的羊场,将病羊的尸体连皮一起深埋或烧毀。对羊场及用具、圈舍进行彻底消毒。

非安全区,每年的6~7月份接种1次炭疽芽孢疫苗。

恶性水肿

恶性水肿是由梭菌引起的一种创伤性、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局部发生急性炎症,伴有水肿、发热和全身性毒血症为特征。

【病原及其流行】

本病的病原主要为腐败梭菌,而水肿梭菌、魏氏梭菌、溶组织梭菌等也可参与致病。腐败梭菌为严格厌氧菌,菌体粗大,两端圆钝,呈革兰氏阳性,可形成芽孢,菌体呈梭状,周身有鞭毛,能运动。病原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绵羊多在有外伤,如去势、断尾、分娩、抵伤、外科手术时,因消毒不严而被感染。

【临床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12~72小时。病羊多表现为精神萎靡,虚弱,呼吸困难;反刍停止,腹胀、腹痛、腹泻、脱水,乃至昏迷、休克;在创伤部常发生广泛的炎性水肿,肿胀部灼热、疼痛;病羊眼结膜发绀,心跳加快,体温升高至41℃以上,可发生跛行,卧地不起。死前精神沉郁,臀部肌肉震颤,步态不稳;轻微腹泻,呼吸困难;两后肢弥漫性水肿呈暗褐色,会阴水肿,阴道黏膜潮红,并迅速蔓延至腹下、腹部、乳房,以致发生运动障碍和全身症状;注射部呈暗褐色,皮下组织疏松,手压柔软,有捻发音。切开肿胀部、皮下和肌间,结缔组织内有大量淡黄色或红褐色液体浸润并流出,含有少量气泡,气味腥臭。

【病理变化】

尸体剖检可见发病部位呈弥漫性水肿,皮下有污黄色液体浸润,散发腐败的酸臭味,并产生气泡。肌肉变成灰白色或暗棕色,切面有气泡产生。实质器官肝、肾、脾肿大,淋巴结肿大出血。肝脏和肾脏混浊肿胀,并有灰黄色病灶。腹腔、心包积有多量的淡黄或黄色略带红色的液体。

【诊断】

肝表面触片,用革兰氏染色镜检,见到大量无关节的长丝状革兰氏阳性大杆菌。水肿液涂片,见到呈短链的大杆菌。无菌采取水肿液或病变肝组织,接种于萄葡糖琼脂培养基上,在37℃下,分别进行需氧和厌氧培养3~4天,结果,需氧培养者无菌生长,而厌氧培养者有菌落形成。菌落呈半透明,淡灰色,微隆起,有不规则的网状分枝从中央向四周延伸,边缘不齐。培养菌镜检,呈细长棒状大杆菌,革兰氏阳性。

【防治】

预防严防外伤发生,重视外伤治疗。在进行外科手术和注射时,注意消毒,坚持无菌操作,加强术后护理。深埋或烧毀病羊的尸体。

治疗因本病发病急,病程短,死亡快,故应对病羊尽快进行全身和局部治疗。

全身治疗可应用青霉素80万单位、链霉素10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3天。

将四环素100万单位、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500ml、10%安钠咖2ml,混合,1次静脉注射,每日1次,连用3天。

局部治疗磺胺类药物对本病亦有良好的效果。局部处理,可切开扩创,用0.1%高锰酸钾溶液或3%双氧水冲洗,净化创面,撒布磺胺碘仿合剂,其配方为磺胺粉9份,碘仿1份,研细即可。

中药治疗亦可灌服中药清热败毒。蒲公英、银花各30g,甘草、山枝、当归、元参、车前子各15g,黄芩9g,赤芍60g,煎水灌服,每日1剂,连用3天。

破伤风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经伤口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全身骨骼肌或某部位肌群持续性痉挛,对刺激反射兴奋性增高。

【病原及其流行】

本病的病原是破伤风杆菌,该菌是一种大型厌氧性革兰氏阳性菌。多见于羊只在阉割、断尾、断脐、剪伤皮肤、产道撕裂、公羊角斗抵伤、外科手术时感染破伤风杆菌所致;亦见于蹄部或头部被硬刺刺伤后感染破伤风杆菌而发生。无季节性,多呈散发性。

【临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为4~6天,发病后,患羊首先出现掉群,头、颈、腰背部肌肉强直,采食、吞咽困难,头颈活动不灵活,行动迟缓等症状。严重时不能自主卧下及站起,第三眼睑突出,瞳孔散大,两眼呆滯。随后表现为体温升高,四肢强直,运步强拘,牙关紧闭,四肢分开站立呈“木马状”。当受到光线、车鸣声、震动声等外界刺激时,痉挛症状加重。病羊口流涎液,不能饮水,反刍停止,瘤胃臌气。死亡率很高。

【病理变化】

尸体僵硬,心肌变性,肺脏瘀血水肿,脊髓和脊髓膜充血或出血,实质器官和肠浆膜有出血点。

【诊断】

根据本病的特殊临床症状结合有创伤史,可以确诊。

【防治】

预防在断尾、剪毛、配种、产羔前,可给羊只注射破伤风类毒素。接羔时,要严格对羔羊脐部进行消毒。平时要注意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并对羊舍进行定期消毒。

治疗首先将病羊置于安静处,避免强光刺激。然后清理伤口,用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伤口,清除脓汁、坏死组织及污物,缝合伤口,静脉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肌肉注射青霉素120万单位,每日1次,连用5天。若惊厥严重,肌肉强直,用20%硫酸镁溶液50ml或用盐酸氯丙嗪5ml,肌肉注射,每日2次。另外,可用5%葡萄糖溶液1000ml、15%乌洛托品100ml,1次静脉注射。

坏死杆菌病

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的多种家畜发生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临床以组织坏死(多见于皮肤、皮下组织和消化道黏膜),以致内脏形成迁移性坏死灶为特征。

【病原及其流行】

本病的病原为坏死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如土壤、粪便、尸体等中。此外,还常存在于健康动物的口腔、肠道、外生殖道等处。本病主要通过损伤的皮肤、黏膜侵入组织,也可经血液侵入组织或器官中,形成继发性坏死病变。绵羊最易感染,常发生腐蹄病;羔羊经脐感染,而形成脐炎。

本病多发生于沼泽地和多雨季节,呈散发性,地方性流行。

【临床症状】

病羊主要表现为腐蹄病。病初跛行,患肢不能负重,喜卧地,严重者有全身症状。体温升高至39.5℃~41℃,心率加快,呼吸次数增多。病蹄从趾(指)间隙、蹄冠、蹄缘、蹄踵部开始红肿、灼热、疼痛,并出现蜂窝织炎,形成脓肿,而后破溃,挤压肿烂部有发臭的棕黑色或黏稠棕褐色的脓样物流出。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蔓延至滑液囊、腱、韧带、关节和骨,以致蹄匣或趾脱落。

绵羔羊可发生唇疮,在鼻、唇、眼部,甚至在口腔发生溃疡和水泡,随后形成棕黑色痂块。轻症病例能很快恢复,重症病例若治疗不及时,可在内脏形成转移性、坏死性病灶,演变成脓毒败血症,而造成死亡。

【病理变化】

死于坏死杆菌病的羊只,除体表有病变外,一般在内脏也有蔓延性或转移性坏死灶。病变多发生于蹄趾间、蹄冠、蹄踵部的皮肤,可波及滑液囊、腱、韧带和骨。病初局部皮肤红肿,继而发生坏死,形成溃疡。坏死物呈黄灰或黄褐色,恶臭污秽,并可形成黑褐色痂皮,在痂皮下坏死过程可向深层组织扩散,最后导致蹄壳脱落和坏死性骨炎。当肺脏中形成坏死性病变时,就会引起坏死性、化脓性胸膜肺炎。当肝脏中形成坏死性病变时,肝脏肿大,呈土黄色,肝脏表面或深部散布有黄白色、质地坚实、外周有红晕、大小不等的坏死灶。羔羊可形成脐坏疽和脐孔周围相邻处的纤维素性腹膜炎。

【诊断】

依据患病的部位、坏死组织的特殊变化、臭味以及因病变而引起的机能障碍等,进行综合分析,即可确诊。

【防治】

预防加强饲养管理,精心护理羊只,经常保持圈舍的清洁与干燥。发现外伤应及时处理。

治疗一旦发现病羊,应对全群进行检查,并隔离病羊,清除圈粪,进行消毒处理。对羊群可用6%福尔马林溶液或10%硫酸铜溶液泡蹄,每周1次。

对病羊亦可先进行泡蹄消毒,用高锰酸钾粉填充蹄底孔或洞腔,给软组织涂擦松馏油、鱼石脂软膏。必要时可给患部撒放磺胺碘仿粉,用绷带包扎。当发生转移性病灶时,可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连用5天;亦可用6%双氯酚溶液涂擦局部,每日1次。

羔羊大肠杆菌病

羔羊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消化道传染病。

【病原及其流行】

本病的病原为大肠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中等大小,对外界不利因素的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剂均可将其杀死。本病多发生于出生数日或不满4周龄的羔羊;有些地方3~8月龄的羔羊也有发生,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在深秋雨季、冬春季节及气候不良时多发生。羔羊先天性发育不良或后天性营养不良;羊舍阴暗潮湿、污秽、通风不良,均能促使本病的发生。

【临床症状】

潜伏期数小时甚至1~2天。按病的性质可分为败血型和肠型。

败血型体温升高达41℃~42℃,病羔精神委顿,眼结膜潮红,呼吸浅表,脉搏细弱,表现神经症状,头弯向一侧,四肢僵硬,运步失调,视力障碍。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羊头向后仰,四肢做划水动作。口流清涎,四肢冰凉。有些病例的病羔羊关节肿胀,腹痛。严重者卧地,体躯发软,昏迷。继发肺炎后呼吸困难。很少或无腹泻,常常于12小时内死亡。从病羔的内脏中可分离到致病性大肠杆菌。

据报道,羔羊于3~8个月可发生败血型大肠杆菌病,发病急,死亡率高。

肠型主要发生于7日龄以内的羔羊。病初体温升高至40.5℃或41℃,紧接着出现下痢,其后体温下降或略升高。粪便先为半液状,后为稀状,呈黄色或灰黄色,含有气泡,且混有血液和黏液。病羔腹痛、拱背、咩叫、努责,虚弱卧地,后期病羔极度消瘦、衰竭,如不及时治疗,可经24~36小时死亡,死亡率达15%~75%。

【病理变化】

尸体消瘦,后肢及肛门周围粘满粪便。皱胃空虚或存有凝结乳块,内容物酸臭。败血型者胸腔、腹腔、心包腔积液,或有纤维蛋白性渗出液;关节肿大,内含纤维素性脓性渗出液。脑充血或出血,大脑沟常含有大量脓性渗出物。肠型者严重脱水,皱胃、小肠和大肠内容物呈黄灰色,半液状,黏膜充血,肠系膜淋巴结肿胀,有的肺呈小叶性肺炎变化。

【诊断】

染色镜检取病死羔羊的血液或肠内容物,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红色、单个、散在的短杆菌。

分离培养用灭菌接种环蘸取少量血液或肠内容物,分别划线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和麦康凯培养基上,温箱培养24小时后观察可见:在琼脂培养基上长出无色、半透明、中等大小的露滴样菌落;在麦康凯培养基上长出深红色、中等大小、不透明、边缘整齐、低凸、湿润的菌落。

生化试验发酵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乳糖,产酸产气,不发酵蔗糖。MR试验阳性,VP试验阴性。

【防治】

预防重点在于加强饲养管理,对孕羊进行配合日粮的饲喂,以增强羔羊的体质和抗病力。改善羊场的卫生状况,保持圈舍干燥、通风、阳光充足,消灭蝇虫。对哺乳羔羊做到定时、定量、定温,注意奶具的清洁卫生。

治疗可用氯霉素或土霉素0.2~0.5g、胃蛋白酶2g、稀盐酸3ml,加水20ml,1次灌服,每日1次,连用3~5天;磺胺胍0.5g、鞣酸蛋白0.3g、次硝酸铋0.2g,混合,加水适量,1次灌服,每日2次,连用3天。

脱水者可用5%葡萄糖溶液300ml、11.2%乳酸钠5ml或5%碳酸氢钠10ml静脉注射,每日1次;也可用口服盐液(配方: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氯化钾1.5g,葡萄糖20g,加水1000ml),每只羔羊每次补充80~150ml,用橡皮导管送入胃中。

病重者以肠泻为主要症状,可用四逆汤:附子、甘草各2克,干姜3g,煎水,另加磺胺胍0.5g,每日1次,灌服,效果较好。

羊沙门氏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