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侯门春色之千金嫡妃
10136900000312

第312章 真相大白(2)

“啰嗦。”华珠冷冷地撇过了脸。

“子承,你相信我!”

廖子承目光沉沉地看着淑云:“你是未婚女子,在帝师府居住多有不便,我在城南有一座府邸,你收拾好东西,明后两天我叫七宝送你过去。”

淑云一惊,泪水掉了下来:“子承,你……你要赶我走吗?你新婚燕尔,终日陪着你的夫人,你知不知道流风有多寂寞?他每天一个人蹲在院子里数蚂蚁,数一下望一下门口,看得我的心都痛了……我要是再不陪着他,他会崩溃的……”

“不想吃这里得菜了。”华珠面无表情地站起身。

“我回去给你做。”廖子承跟着起身,牵了华珠小手,不待一丝拖沓地离开了房间。

淑云望着他们双双离去的背影,面色阴冷地握紧了拳头。

翌日,天大亮,华珠起床,入宫给赫连笙诊病,顺便查探染如烟的案子和宫妃的窒息案。

昨晚回府后,她与廖子承就目前掌握的线索探讨了一番,得出一个疑点:强暴染如烟的人与杀害宫妃的人会否是同一人?弄清这个疑点,将能给两起案件带来突破性的紧张。可惜的是,他们俩推理来推理去,也没能破除疑团。

但廖子承告诉她,杀害宫妃的人一定是宫里的人,且位高权重、人缘极好,至少能将宫妃们引到相应的地点而不引起怀疑。

位高权重、人缘极好,汪公公?符合条件,但汪公公坚决不承认啊。

午门外,华珠下了马车。

远远地,听到一阵喧哗,华珠循声望去,就见金銮殿外,大臣们呼啦啦地跪了一地,全都捧着笏板,哀天嚎地。

“圣上——圣上——太子无德,残杀忠良,实非百姓之福,非北齐之福,尔等要求,严厉彻查此事,还徐大人一个公道哇!圣上——”

“圣上——”

徐大人?赫连笙?发生了什么事?

疑惑间,温女官神色匆忙地走了过来,若非宫规严明,她都要跑起来了。

“廖夫人!廖夫人!你快跟我来!太子殿下不好了!”

华珠被温女官抓住手,跟着温女官朝东宫走去,边走,边不忘问她:“出了什么事?太子闯祸了?”

温女官惊恐地点头:“太子殿下上朝的时候,不知受了什么刺激,突然发起狂来,打死了一名御史大夫,就是他们喊的徐大人。”

这名徐大人华珠略有耳闻,两朝元老,性格古板,为人清高,却也清廉,任官期间,不曾贪污过朝廷一分饷银,也从不与人拉帮结派,堪称文官楷模了。在民间也有非常之高的威望,他若真是被赫连笙打死的,那么赫连笙危险了。

这就是燕王的目的吧,在琅琊时就没打算置赫连笙于死地,因为如果他真的弄死赫连笙,朝廷必会彻查,一查之下,能否瞒得住还得两说。但他想法子让赫连笙染了怪病,使赫连笙变得精神失常,频频出错,甚至犯下不可饶恕的罪孽,那么赫连笙,极有可能被文武百官联名弹劾。

赫连笙是圣上唯一的儿子,他失去储君之位的话,唯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就只有燕王了。又或者,学汉代的刘骜,在没有儿子的情况下,立了侄儿刘欣为太子。反正刘欣也是傅太后的孙儿,傅太后没有不疼刘欣的道理,她点头,文武百官点头,亲王儿子成太子不成问题。同样,赫连城也是明德太后的孙儿,如果长孙没出息了,让次孙挑江山也是可以的。所以这一局,无论怎么看,获胜的都是燕王。

华珠呼了口气,好深的心计啊!

二人走入东宫,赫连笙发狂太厉害,皇后出动了大内侍卫才堪堪将他擒住,现在,他被五花大绑,丢在床上,浑身痛苦地扭动着,面目狰狞。

皇后气急攻心,晕了过去,被王歆差人送回了凤栖宫。

王歆见到华珠,黯淡的眼底光彩重聚,上前,握住华珠的手道:“你可算来了,我快急死了,殿下无缘无故打死了徐大人,大家都发现他疯了,朝堂上一片要求罢黜太子的呼声。再这么下去我怕……我怕燕王会继承大统!”

绝不能让燕王做皇帝,他们几个早就跟燕王撕破了脸,若叫燕王得势,等待他们的将是灭顶之灾。

华珠垂眸,思考了一会儿,随即凝眸:“你别着急,殿下的病症与流风的类似,除了性情大变,其余方面是没有影响的。圣上不会那么容易松口,除非有太后施压。”

华珠走到赫连笙身边,试探地拍了拍他肩膀:“殿下乖啊,别怕,没事的。”

这几个字仿佛带了魔力一般,让狂躁的赫连笙瞬间温顺了下来。

华珠对王歆招了招手,叫王歆像这样安抚赫连笙。

王歆的喉头滑动了一下,探出纤细的手,轻轻拍起了赫连笙肩膀:“殿……殿下,别怕……乖,没事的……”

赫连笙浓密的睫羽颤了颤,眉宇间露出一丝倦意,不多时,在王歆的柔声劝哄下睡了过去。

王歆为赫连笙松了绳子,又解开他衣扣,帮他脱掉了外衣,尔后对温女官吩咐道:“你去凤栖宫看看皇后怎么样了。”

“是。”

温女官走后,王歆关上房门,坐下,给华珠倒了一杯茶,她们之间,一直很平等地相处着:“对了,你们昨天又去了哪里查案?”

“去了襄阳侯府。”华珠把襄阳侯府的事跟王歆说了一遍,王歆听到余斌被杖责时,长长地舒了口气,直叹活该。打黑心官司,又算计廖子承,真是报应。但听到强。暴者另有其人时又迅速绷紧了神色,“怎么会这样?”

“一头雾水呢。”华珠鼓了股腮帮子,拿出小册子,把从入京开始的见闻挨个儿浏览了一遍,她不比廖子承过目不忘,所以打小,廖子承就教她做笔记,久而久之,便养成了细心的习惯。真要说她多么聪明,好像也不是。她能办常人办不到的事,不过是费了常人费不得的心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