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家国大祭
1012800000038

第38章 闻一多的演讲(1)

一九四一年一月四日,驻在皖南泾县云岭的新四军军部及其所属的一支部队,共约九千余人,奉命北上到日寇后方开展游击战争,到达茂林一带时,突遭国民党军队七个师八万余人的包围袭击。因寡不敌众,除突围两千多人外,三千多名指战员壮烈牺牲,其余被俘。蒋介石随即宣布取消新四军番号,并下令向新四军其他部队进攻。这个严重事件,震惊中外,史称“皖南事变”。皖南事变之后,重庆各界反应强烈,民主人士强烈谴责国民政府破坏抗战,挑起国共冲突,然而国民政府不但没有道歉,还宣布新四军为叛军。侯公纯对这个政府微微有些失望了,虽然身在军中,对于军中的事情他也很少管了,反正他一个人也改变不了现在的局面,就由他去了。他经常去找阎宝航喝酒,两人喝醉了,就开始大骂。“现在的政府已经不再坚持三民主义了。”阎宝航怒气冲冲地说道,“孙先生的三民主义,现在已经一点都没有了,只剩下了一帮蛀虫,一帮浑蛋。

中国要想获得新生,就要换一个领导,由大家共同执政--一个外国人说得好,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国民政府有今天这个局面,都是权力太过集中所致。”侯公纯的酒当下被吓醒了一半,这个时候说政府的坏话可是大罪,他警惕地看了看周围,才说道:“玉衡兄,你醉了。”这件事情过去之后,侯公纯越想越不对劲,阎宝航的话语之中总是透露着对国民政府的不满,难道他已经改投了别的党派?重庆现在已经是全国的核心,大量民主人士都聚集在重庆。这些民主人士组成了数十个小党派,批评政府的作风,阎宝航的情况倒是很相似。借着酒劲,侯公纯向阎宝航提出了这个问题,没想到阎宝航并不隐瞒,哈哈大笑着向侯公纯解释起来。皖南事变之后的一九四一年三月十九日,统一建国同志会成员张澜、黄炎培、沈钧儒、罗隆基、章伯钧等在重庆上清寺特园秘密开会,将统一建国同志会改建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而阎宝航就是这个组织的组织者之一。

一九四一年十一月十六日,在召开国民参政会第二届第二次大会的前一天,民主政团同盟对外公开。侯公纯看看日期,现在已经是一九四三年了,政府早就已经知道了这个团体的存在,因此阎宝航当然不能隐瞒什么了。侯公纯只能苦笑,他感觉到,这个从小和他一起念书的阎宝航很不一般,身上好像有很多的秘密,每一个秘密都是惊天动地,他不知道自己究竟还有什么是不知道的。可是侯公纯想想阎宝航在很多事情上都照顾着自己,也就释然了。“你别小看了这个中国民主政团同盟。”阎宝航说道,“这个组织里面不但有许多名流,就是远在昆明的闻一多先生,都是这个同盟的成员。”对于闻一多,侯公纯还是很耳熟的,一九三七年抗战开始,闻一多先生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对于这种爱国人士,侯公纯一向敬佩得很。

“听说闻一多先生最近要来重庆讲学了,你有没有兴趣去听听闻一多先生的演讲?”阎宝航继续问道,“闻先生可是国内知名的学者,西南联大的中文系主任,能听到他的演讲可是难得得很。”“去。”侯公纯脱口而出,“为什么不去?”他心里明白,这闻一多先生现在是知名的民主斗士,向来以推行民主,反对独裁为己任。民主和独裁的区别侯公纯当然知道,党国有今天的腐败,部队有今天的落魄,恐怕这十有八九是独裁造成的,想要拯救党国,拯救军队,就必须有一点民主的声音,让上层的高官听见,让他们人人自危,这才能比直言进谏有更好的效果。侯公纯心中已经下了决定,为了党国,为了抗日,就做一回党国的敌人又有何不可?闻一多先生到重庆的时候,侯公纯跟着阎宝航一块去车站迎接。他们到车站的时候,那里已经熙熙攘攘有不少人,等到时间越来越靠后,人也越来越多,渐渐将车站拥堵起来,外面的人进不去,里面的人出不来,真个是水泄不通。忽然远远的一声汽笛,人群中一阵骚动,只见一辆列车缓缓驶进车站,随即发出一声刺耳的尖叫,慢慢停住了。

随着人群的欢呼,车上缓缓走下来一个人。只见这个人浑身穿着朴素但整洁,头发凌乱,一副不修边幅的样子。胡须很长,乱糟糟的像枯草一般贴在下巴上,让人忍俊不禁。深陷的眼窝上,一副大大的眼镜,紧紧贴在眼眶上,脸上皱纹纵横,嘴角一支硕大的烟斗一翘一翘的,烟锅中的火星忽明忽暗。这是侯公纯第一次见到闻一多,他只觉得眼前这个人充满了文雅的气息,似乎只是埋头做学问,跟政治沾不上一点边。侯公纯悄悄地对阎宝航说道:“这个闻先生儒雅得很,却没有想到他会敢于和党国作对。”阎宝航笑着摇摇头,说道:“你还是不了解闻先生,他的斗志很坚强,性格很刚烈,宁折不弯,百折不挠,实在让人佩服。”在大家的簇拥中,闻一多先生一行人来到了下榻的客栈,暂时住了下来。晚上,各界人士为了欢迎闻先生而举办了一场酒会,这酒会上自然满是学者。侯公纯从来都是只和军方警方接触,从来没有会过这么多学者,这里面的学者也有很多是他当年的老师,不由得有些局促,随即也就释然了,在阎宝航的带领下如同花蝴蝶一般游走于各个圈子之间,不时提出一两点自己的看法,引来周围人们惊异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