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神捕
10072500000002

第2章 楔子

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星旂纷电举,日羽肃天行。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

捕快原来分为捕役和快手,到了明朝时,则称之为捕快。捕快是捕役和快手的合称,他们负责缉捕罪犯、传唤被告和证人、调查罪证。“捕役,捕拿盗匪之官役也”;而“快手,动手擒贼之官役也”,因二者性质相近,故合称为捕快。

故事要从我的外祖父开始说起。

我外祖父冯一枫,冯家祖上一直都是一个穷苦的老百姓,最辉煌的时候也就是有了五亩水田和一间瓦房,其他的到也没留下什么像样的家产,传到我外祖父这一代的时候,家里基本上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了,在我外祖父九岁那年,家里穷得实在解不开锅,外祖父的父母为不让外祖父陪着饿死,就让九岁的外祖父去给村里的一户大的地主家放牛。

谚语有云:“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我外祖父虽然是一个放牛娃,但满脑子里想的都是读书的事情,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像村里的同龄的孩子一样坐在私塾里,拿着一本《论语》摇头晃脑的跟着夫子大声的念到:“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但读书对于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放牛娃来说,简直是痴心妄想。冯一枫虽然心里想,但也知道不可能,眼下不是读书时候,保命才是正事。

冯一枫放牛的东家名叫胡旺财,是一个大的地主,这胡家本不是这冯家村的人,有一年逃荒的时候逃到冯家村的,到了冯家村后,这胡旺财到也没多少财产,主要干的都是一些小本生意,可这胡旺财到冯家村不到两年的光景,胡家立马就成了冯家村有名的大地主,胡家大院在冯家村连起来都有好几十里地。胡家的发达,冯家村里人只是在背后小声的议论着好像是朝廷有些关联,那意思就是这胡家之所以这么发达,完全是因为有朝廷的人在照顾着,所以才能有这么辉煌,至于朝廷的人怎么个照顾法,冯家村里的人没有一个人能说得清。

胡旺财的家就住在冯家村东南方向,若大的庄园远远望去很是雄伟,据冯家村里一些老年人说,这胡旺财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家业,并不是什么朝廷有人,完全是当初这个地方选的好,据冯家村里讲,胡旺财家那块风水宝地是当年太祖皇帝得天下后,立马令军师刘伯温在这里找一块风水宝地修建一所宫殿,刘伯温为了完成太祖的任务,他并命刑部痛捶牛首山,凿孔穿锁,使其形势向内朝拱护卫,完成这一切后,剩下的就是在冯家村这一块找一个阳宅风水的宝地,经过多日的艰苦奔波,也没有找到如意的风水宝地,一天,他正走累之后,就随地坐在了一座庙宇旁的一座僧坟上稍息片刻,随急便向身边的随从道:“你看吉穴在什么地方?何时能够寻到?”

那知刘伯温的话刚说话,从庙宇里走出了一个红光满面的和尚,他微微一合指,笑而答道:“军师坐下之地就是宝殿的正位。”刘伯温一听大吃一惊,急忙站起来说道:“这,这块地不是埋了一个坟吗,你看怎么办?”和尚一听微微合指一笑说:“按照礼节,将这座坟迁到另外一个地方就行了”,刘伯温一听心中很不高兴,说道:“普天之下的土地都是皇上的,皇上现在要用这个地方,为何还要用这些繁文缛节,以礼相待呢?”于是,刘伯温就不顾这位和尚的劝解,就命人动手挖掘僧人之墓,挖开后,里面有两个瓮,一上一下合在一起,瓮盖上刻有两行大字,某某年,军师刘姓掘吾之坟虽是奉命行事,亦应以礼迁之”,打开上面的棺木,只见老僧栩栩如生,耳长垂至其膝,指甲出奇地长,盘旋绕遍全身,眉毛头发白长闪亮,僧人仰面而卧,众人无不惊骇,谁都不敢向前。

这时,刘伯温才相信和尚所说之话,并设坛拜祭,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僧人移葬在冯家村十五里之外的山头上。刘伯温选定这块风水宝地后,立马上报了太祖,可没曾想,太祖皇帝却看中了应天府这块风水宝地,据传说,太祖之所以看中应天这块风水宝地,完全是以为应天府是滨临长江、四周是山,有虎踞龙盘之势。其四边有秦淮入江、沿江多山矶,从西南往东北有石头山、马鞍山、幕府山;东有钟山;西有富贵山;南有白鹭和长命洲形成夹江。太祖看中后,立马将宫殿建造在了应天府,而被刘伯温看中的这块风水宝地一直被留了下来,因这块是曾经是皇家征用过,所以冯家村里的人也谁也没敢在这块风水宝地上盖楼建房。故而一直空在了哪里,直到胡旺财在这里没有两年的光景就建造了一片小楼,冯家村里的人才恍然想起这块风水宝地,但人家已经成了有钱有势的大财主,明知道这是一块风水宝地,但冯家村里的人谁也没敢说什么,随着胡旺财的家业越来越大,冯家村里的人越来越觉得这胡旺财一定是占了当年龙脉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