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神捕
10072500000136

第136章 如此美景

明英宗率军直至大同,本欲北行出战,51说明英宗以为瓦剌军主力在大同塞外。其实当时瓦剌的游牧区域,西达东胜,东至阳和,北逾阴山,南抵长城,其部下阿剌知院部更在偏东一带。而夏季也先往往牧于偏东一带。正统十四年夏瓦剌刚刚东征女真归来,54所居应更偏东。土木之变前瓦剌从阳和、独石两个方向入侵,就说明瓦剌主力已在大同东北、宣府西北。《实录》卷一八一正统十四年八月庚戌条:“车驾东还。初议从紫荆关入。王振,蔚州人也,始欲邀驾幸其第,继而又恐损其乡土禾稼,复转从宣府行。”时当中秋时节,地处塞北的蔚州会有“禾家”,值得怀疑。紫荆关在大同东南,远离边塞,而沿线守御远较宣府、居庸一线薄弱。议者所虑,非瓦剌军尾追,而是担心遭到宣府边外的侧击,可能意识到瓦剌主力已东移。出征前英宗接到了阳和的败报,而独石兵溃之事则被隐瞒了,所以明军才会直趋大同。退兵时虽意识到遭侧面进攻的危险,却似乎仍未得到东路失守的消息,所以仍原路返回。而瓦剌在大同方向主动撤退,集中于宣府塞外,置杨洪重兵于不顾,趁宣府东北明军防御体系崩溃之际,先据要津以切断明军水源,再一举伏击明军成功。

在后世记载中,土木之战简直就是一场闹剧。所谓明军五十万精锐一朝尽丧于瓦剌二万众之手,多被归咎于明军的孱弱和王振的胡作非为。正统末明军的战斗力当然已不如洪武、永乐时,但此时距永乐时期仅二十余年,距宣宗率京营亲征兀良哈更不足二十年,军队实力下降当不致如此之快,土木之战中明军规模并非五十万,而是二十万,或可稍为明军战斗力低下的解释。从群臣击杀王振余党开始,后人就把英宗被俘归咎王振。《明史》卷十二《英宗后纪》赞曰:“独以王振擅权开衅,遂至乘舆播迁。”是有代表性的说法。但英宗以永乐、宣德亲征获胜为楷模,在瓦剌日益侵逼、边报日急的形势下亲征,也是合理的选择。史载王振在到达土木堡后贪等辎重而不入怀来,又错选扎营地点,以致为瓦剌追及。55实则瓦剌已先于明军到达土木堡以东,明军就地驻营乃至无法取水,都是不得已的选择。明军情报错误,进无敌踪,退为所乘,才是致败的主因。而宣府东北防御崩溃,给瓦剌敞开大门以伏击明军,宣府兵在战局紧张时不予配合,使瓦剌获得了意料之外的巨大胜利。56总之,土木之战的结局带有相当的偶然性,宦官弄权在本次战争中并非明军失败的关键因素,而明军战斗力下降应是制度多年败坏的结果,当时并非后世所渲染的那么不堪一击。

由于明代军数是当时的秘密,历来对不同时代京营的规模众说纷纭。明代后期往往有诸如“国初京营不下七八十万。”的说法,虽不可靠,却经常被现代学者引用。其实,就某些特定时期而言,根据《会典》提供的制度资料,《实录》提供的军事调动与军队分配情况,以及当时方志、笔记提供的具体数字,具体探讨京营规模并不困难。这对解决一些历来难有定论的战争、军事制度问题或有裨益。关于明前中期史实,同时代记载本已匮乏。在明军人数这个问题上,李贤虽有较准确的记载,《实录》却不加采用。明代中后期史学家撰述时,多辗转传抄,对史实往往不加辨析,或照录刘定之耳闻号称之辞,或虽有疑问却不能解惑,致使以讹传讹,五十万大军尽丧土木堡之说遂成定论。清初人私修明史,又率抄袭明人旧说,乃至妄省文句,使讹误更深。至修《明史》时仍粗汇实录与各家之说,对明显可疑的说法也没有作出解释,甚至专取叙述明军失败情况最严重的记载,不但贻误后人,且难免夸大失实之讥。谢国桢《史料学概论》第五章第三节指出:“清朝统治者讳言明朝驱逐蒙古于漠北的事迹,犹如讳言建州女真曾臣服于明朝一样。”所以《明史》对“对于明初的事实记载多不详实。”看来这种讳言建州以致讳言蒙古的倾向,还导致了《明史》在记录明代中期明军失败时随意渲染败状。总之,关于明前中期史实,不但明后期诸史家及清人记载特别是《明史》难以尽实,即连《实录》也未可遽信,在当时人的文集、笔记中反而能找到差近事实的记录。

“你为何要救在下?”我挣扎着坐起喝了一口马奶酒道。“咯咯咯,你这人说话真奇怪,救了你还要问为什么?”那身影笑道。“可我是一个中国人,不是你们的敌人吗?”我有些疑惑的道。“敌人,哎,我只管救人,不分你是什么人,其实以我看拉,这中国人也好,蒙古人也好,都是一样,都会生老病死,何必为了那么一个大都争来争去的,吃苦的还不是老百姓啊!”那身影叹了一口气道。

我沉思了片刻,没说话。”为什么不说话?”那身影忽然转过身来望着我道。我一鄂道:”是你!”此人并不是别人正是那蒙古鞑子可汗的女儿多不花。此刻真笑盈盈的望着我。“不错,是我,怎么很吃惊吗?”多不花笑盈盈的道。我点了点头,没答话。多不花笑了笑道:“你才让人吃惊呢?没想到我这么快就能再次见到你是吧道长?”我一惊,暗道:“不好,这女子竟然看出我便是昨夜潜入大帐的道长,这样一来岂不是?”

多不花见我脸上表情阴晴不定,忽然呵呵呵一笑道:“道长只管再次好生休养,我爹爹并不知晓!”我一愣,随即想起昨晚,我从那鞑子包围之中逃脱后,一直沿着大帐奔了过去,也不知奔了多久,忽见一座大帐门帘一现,接着就不省人事,没想到被她所救。听她说来,眼下那鞑子大汗并不知晓我还在蒙古大营之中,想到此处不由得心生感激。抬起双眼朝她点了点头。多不花一见,盈盈一笑道:“道长好好养伤,你身上的一品红的毒性刚刚解,还不宜坐得太久,还是躺下吧!”说吧便走过来扶着我的身子躺下。“对了,道长,我还不知道道长叫什么呢?”多不花扶着我的手臂道。

“我姓唐,贱名天佑!我也不是道士!”“唐天佑,嗯,这个名字好,不过你既然不是道士,为何要装扮成道士模样呢?”多不花有些不解的道。“这个?”我面带难色道。“呵呵,呵呵不说就算了,没什么,我一早就看你不像一个道士!”多不花笑道。“公主怎么看再下不像道士呢?”我有些好奇的道。多不花道:”道士,我也见了不少,有文采的也不少,可没有一个想唐大哥那么狂妄,喝起酒来就原太毕露了,整个就是一个江湖草莽吗?”我听得心中一惊暗想:“这女子,虽说常年住在这蒙古大帐之内,竟然如此会看人,难怪那一夜,她看我的眼神怪怪的,如今想来,那一晚真是狂妄之极啊!”

黑夜,陆霜望了一眼那鞑子可汗的大帐道:“尹大哥,这鞑子军营如此之大,如何找唐大哥啊?”尹俊低头沉思片刻道:“没办法了,看来只有用‘打草惊蛇’!”

“打草惊蛇?”孙菲一脸疑惑的道。

天柱山山峰,于世龙艰难的爬上一块石头上坐了下来,望了一眼远处,但见天柱山顶雄奇灵秀,雾潮云海,瑰丽壮观,有黄山之雄奇、庐山之幽秀。顶峰下奇松怪石、飞瀑流泉,又有峡谷、幽洞、险关、古寨。一个个险要的石峰都被郁郁葱葱的古木所覆盖,林中数百种不知名的奇珍异兽来回穿梭,一时间让人应接不暇。于世龙不由的叹了声道:“看来这沈世奇倒会享受,如此美景,确实乃人间仙境!”胡云走了上来道:“于兄所言不错,想当年一生游历了无数名山大川的诗仙太白第一次来到天柱山时,看到此等美景忍不住诗兴大发,有诗云:“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水碧或可采,金膏秘莫言。余将振衣去,羽化出嚣烦。’如此地方确实乃人间仙境。”

两人边说边朝天柱山的峰顶走去,这时两人走到一处谷口,只见谷口前潜水碧波荡漾,后依天柱群峰。这里林木葱茏,环境清幽,茂密的树林之中一座寺庙若隐若现。于世龙有意想包揽一番天柱山的美景,这时见前面寺庙造就的十分奇怪,便不顾胡云等人,径自朝那寺庙走去,寺庙离他本不远,没行几步,于世龙便来到了寺庙前,他抬头望了一眼寺庙前的一块石碑,石碑上用小豪雕刻着三个字,于世龙小声的道:“三祖寺”目光便顺着石碑上的记载望了下去;相传,寺始建于南朝,现仅存藏经楼、偏房数间和屹立于寺前的觉寂塔。”

于世龙读完便朝三祖寺前方走去,只见三祖寺的前方有大石累累的山谷,谷侧陡岩直立,谷中流水潺潺,松竹遮天蔽日。山谷门有一石洞,石洞前有一巨石状如卧牛,卧牛的一旁立着一块石碑,石碑上写道:“这卧牛称“石牛古洞”。相传,北宋人黄庭坚曾坐此石上读书,并自号“山谷道人”。于世龙见在这里的一块巨石上刻有黄庭坚的诗和同时代大画家李公麟所绘的黄庭坚坐于石牛上的画像。这件珍贵的古代诗画刻石,现仍清晰可见。于世龙一路欣赏了下去,这会儿从三祖寺向西北沿着奇峰怪石继续朝山顶爬去,每爬上几步,于世龙直觉的出现在眼前的变幻无穷的瑰丽景色,即便是转一个弯,天地一新;上一道岭,风光又异,使人应接不暇。抬眼朝峰顶望去,便可见天柱峰如擎天巨柱,雄伟壮丽,气势非凡。在天柱峰前正面崖壁上,镌有“孤立擎霄,中天一柱”八个大字,横书其上。“顶天立地”四个大字直书其下,气魄宏伟,令人惊叹。天柱峰左、右侧有飞来、三台两峰相峙,更显得气势磅礴。如此美景一时让于世龙望了自己此行所来为何。直到听到胡云不停的大声的呼唤:“于兄1你在哪儿?于兄你在哪儿?”于世龙才恍然惊觉,心中暗骂了声:“真是该死,竟然只顾着欣赏此等景色,忘了此行所来的目的!”想到此处,不由得脸上一红,急忙应声朝胡云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