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物理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9928200000119

第119章 溶化、融化、熔化有什么区别

溶化是指固体溶解,具体来说是指某固态物质,在另一种液态物质中分散成单个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即固体溶解在水或其他液体里。例如:把糖放进水里,很快就溶化了;把两块颜料搁进杯子,慢慢在水里溶化了;把一勺味精放到汤里,搅拌几下就溶化了等等。溶化的过程不需要加热,但必须有液体。

溶化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一般情况下,溶液的温度越高,溶化就越快,溶化的物质也就越多(氢氧化钙例外)。在溶化过程中,有的溶液温度会升高,比如氢氧化钠(NaOH)在水中溶解;有的溶液的温度会降低,比如硝酸钠(NaNO3)、氯化钠(NaCl)等在水中溶解。

熔化是指金属、石蜡等固体受热变成液体或胶体状态的过程。例如:铁加热到1530℃就会熔化成铁水;激光产生的高温,能熔化金属;块状的沥青倒入大锅,加热后就会熔化;糖块儿在铁锅里加热,慢慢就会熔化等等。

融化特指冰、雪、霜受热后化成水。例如:到了春天,河里的冰就会融化;温暖的阳光能使积雪融化;温室效应使得北极冰川逐渐融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