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美国“阴谋”
9903100000056

第56章 中国官员应勇敢走上外国演讲台

第五十六章 中国官员应勇敢走上外国演讲台

背后故事

在美国当记者期间,经常参加的活动,就是旁听各种演讲。演讲者,有官员、学者、企业家;有美国人,也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但很不幸的是,我们有13亿人口的泱泱中国,却很少有人上台演讲。

与我们不少大陆人在演讲台上的羞涩相比,海外的华人,则要放得开许多。比如,像在美国政坛颇有成就的赵小兰、骆家辉等,他们或生在美国,或很小就来美国,从教育到身份,完全都是美国人的概念,从小的锻炼,使他们辩才无碍。

与这些演讲高手比,我们不少大陆人口齿太笨拙了,思想太贫瘠了,行为太胆怯了。除了极其个别的外,大多数人都是泛泛而谈,官腔十足,回答提问时,答案更比外交官还外交官。

但好歹,讲总比不讲好,上台总比不上台好。我私下总是鼓励很多的中国官员,尽管放心大胆地去演讲,正如我在文章中所说的,“中国官员谈谈国内问题,更能让人明白中国发展经济的必要性,很容易就能达到外交部发言人无法取得的说明效果。”

更何况,演讲占据的是一个讲坛、一块舆论阵地。我常向他们建议,如果觉得临场发挥不行,读稿也可以,加上翻译的时间,官员应有足够应付的时间。在国内的大会小会都能滔滔不绝,怎么还怕国外的这种小场合呢?

正文

国务院新闻办前主任赵启正在出版访谈录时,将书名定为《向世界说明中国》。在外界对中国和平发展理念普遍还存在疑虑的今天,能否阐明中国的发展战略与和平决心,实在是非常紧迫和必要的。在我看来,中国官员应抓住各种机会加强“说明”,一是在国内,官员应更多接受媒体访谈;但更重要的,中国官员,尤其是高级官员,更应该勇敢走上外国演讲台,完整地阐述中国的发展理念。

前几天,我旁听了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在美国知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的演讲,整体效果很不错。许多听众对我说,听了这样的演讲,也更真实地了解到中国的状况。

中国官员也完全可以通过公开演讲树立自己的形象。当田成平最后表示,欢迎在座的所有朋友,也包括新闻界的朋友,如果发现有任何“血汗工厂”的信息,积极举报,甚至可以直接写信给他,“我的地址很简单,北京劳动部,田成平收。”台下学者、记者和官员都报以笑声和掌声。

不要低估一场讲演的效果,其产生的正面影响力,要超过100篇新华社或《人民日报》的外宣报道。道理很简单:西方素来对“宣传”字眼很反感,更别提对官方背景媒体一贯有偏见或不信任。但现场讲演不同,官员现身说法,态度坦诚,数据真实,如果再加上一点幽默风趣,自然能感染许多人。这样的讲演,完全可以成为中国外宣工作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也能有效化解不明真相者的敌意和误解。

讲演的舞台,可以选择大学、记者会、招待会,也可以到智库去。在美国,许多智库是储备官员和酝酿政策的场所,对舆论有很强的影响力。以这次田成平讲演为例,布鲁金斯中有许多前政府高官,许多专家经常就中国问题发表文章、接受采访,对这次讲演,该学会更是邀请了30多家媒体来采访。

演讲是一门艺术,在西方更是衡量一个政治家能力的重要标准。相比西方的政治家,中国官员的演讲功夫确实要逊色许多。这需要我们平时就要注意提高。讲演的目的是占据一个讲坛,抢夺一块舆论阵地。实在不行,读稿也可以。

讲,就需要摆事实、讲道理,不要圆滑过度,更没必要讳疾忌医。应该说,西方对中国的了解,远远比不上中国对西方的知晓程度。许多针对中国的指责也完全是人云亦云,最后完全脱离实际。中国官员谈谈国内问题,更能让人明白中国发展经济的必要性,很容易就能达到外交部发言人无法取得的说明效果。

比如,田成平在演讲中就详细阐述了中国面临的就业难题。他说,就业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中国的就业问题总量之大、矛盾之复杂,是任何国家都未曾遇到过的。人口多、底子薄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就业压力巨大将是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始终面临的一个突出矛盾。”

他以数据说服人,“今后几年,城镇需要就业的人数每年仍将保持在2400万人以上,而新增岗位和补充自然减员只有1100万人,供大于求,缺口在1300万人左右,矛盾十分尖锐。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城市,就业问题更为突出。在农村,现有劳动力4.97亿人,除去已经转移就业的2亿多人及从事农业需要的1.8亿人,尚有1亿左右富余劳动力。”

能解决几十万人就业,在美国就可算是一个大政绩。但在中国,这个数据往往得以亿来计算。中国的就业之难可见一斑,由此可见,美国指责中国剥夺美国几十万工人就业的言论何其片面和浅薄。主持演讲会的布鲁金斯负责人就感叹,听了这一演讲,更明白中国政府确实不容易。

向世界说明中国,难免会遇到尖酸刻薄的问题,尤其是某些正触到我们软肋的敏感问题,这也是许多官员不愿上演讲台的原因。但我认为,这其实更考验官员的智慧和能力,更需要他们勇敢走上讲台为国分忧。外交官式的拒绝和生硬态度只会加剧对立,导致对中国的舆论环境更不利。更何况,外界对中国的指责,很多也是出于对中国发展的关心和担忧。古人尚云“忠言逆耳利于行”,今天的官员又何以不能虚怀若谷,坦诚以对!

本文发表于200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