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美国“阴谋”
9903100000047

第47章 油价飙升是美国的核心利益?

第四十七章 油价飙升是美国的核心利益?

背后故事

2008年夏天,油价飙升并持续在每桶100美元上方运行,导致“阴谋论”甚嚣尘上。其中,一位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主任在《上海证券报》撰文称,油价飙升是美国解决其庞大国家负债的重要选择,是美国核心利益所在。换言之,高油价的根源,是“美国阴谋论”。

这是事实吗?我很不以为然,马上也在《上海证券报》发表了一篇驳斥文章,认为这种所谓的“美国阴谋论”虽然吸引眼球,但缺乏逻辑,充斥着臆断,根本不符合事实。因为这里存在一个最浅显的道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大国,油价飙升不符合美国的利益。

过了半年,世界经济形势急转直下,油价下跌更有如雪崩。从最高点接近每桶150美元,跌落至每桶不足40美元。如果说之前的高油价是美国的“阴谋”,那么随后油价暴跌又是谁的阴谋呢?

在油价“美国阴谋论”问题上,说得好听一点,是治学浮躁、哗众取宠的结果;说得不好听,则有混淆视听故意“妖魔化”之嫌。这不仅不符合国家利益,反而更损害了国家利益。当我们批评西方对中国的妖魔化的同时,其实也需反躬自省。这才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正文

是什么造成目前油价持续飙升?2008年《上海证券报》刊载的一篇文章认为,油价飙升是美国解决其庞大国家负债的重要选择,是美国核心利益所在,也是美国政府制定一切政策的定位点。

写作此文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的刘煜辉主任,作为一个资深学者,他的看法想来有其独到之处。一个热点的话题,再加上立场鲜明的标题,对美国毫不留情的批评,文章一经刊登,自然被各方关注,中国网络媒体更是竞相转载。

但油价飙升是否就真是美国的核心利益?作为一个财经记者,窃以为,刘主任的判断过于简单、绝对和情绪化了。高油价肯定与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国有莫大关系,也确实可以说,美国肯定在其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但这跟油价飙升是美国核心利益是两码事。

那是什么造成了目前的高油价?刘主任似乎持的是美国的“阴谋论”——美国希望以此转嫁其经济风险。其实,在这个问题上,国际上有各种看法,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在作出判断之前,不妨也听听别人的看法。

美国政府的主要观点,即“供求不平衡推高了油价”,而造成这种不平衡的,主要来源于新兴市场经济体对石油的强劲需求,其中尤以中国和印度为甚,而中国油价倒挂的能源计划体制更不利于节约能源。这也是一些中国学者和官员很反感的“中国掠夺论”。美国的“药方”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增产,以增加供给,同时要求中国加强能源体制改革。但一些经济学家也指出,即使按供求关系讲,美国对石油的需求也在增加,且美国人均石油消耗量远非中印能比,美国在供求问题上责任更大。

对于油价飙升的原因,OPEC的主要观点如下:

一是投机资金的炒作。在美国经济疲软、金融风险加大的背景下,投机资金被迫撤出金融市场,石油、粮食等消费品就成为新炒作对象。大量“热钱”的涌入,自然拉抬了油价的高涨。对这个问题,美国自然难辞其咎,因为很多投机资金就来自于美国。出于各种利害关系考虑,美国一直不愿对对冲基金加强监管,更实质上为投机资金开了“绿灯”。

二是地缘政治的紧张。目前世界的主要产油国,往往也是内忧外患的国家。比如,伊朗问题有转化为战争的可能,中东产油国一直动荡不安,尼日利亚内乱猖獗,苏丹达尔富尔更是一个国际焦点,委内瑞拉和美国势不两立……产油国地缘政治的微小波动,在当前高度紧绷的市场状态下,都可能被过度放大,并推动油价继续飙升。当然,这些国家局势的不稳定,与作为超级大国的美国也息息相关,很多完全就是美国外交政策所致。

当然,还有一个与美国相关的更直接和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美元的持续贬值。油价是以美元作为计算工具的,美元的贬值,势必推动油价的上涨,加剧“热钱”的外涌。另外,美元贬值使产油国实际收入减少,产油国也更乐于控制产量,从油价上涨中获得更多好处。

所有油价飙涨成因都和美国有一定关系,但并不能就得出油价飙涨就是美国的核心利益。从供求关系上看,油价飙升对美国没有好处——美国是世界最大石油消费国,很大一部分石油靠进口,油价暴涨的直接后果是其支出增加,同时带动国内通胀。另外,油价飙升,普通美国人更不可能有任何好处可言,最喜欢开车的美国人现在也是怨声载道。

从投机问题上看,这种状况存在已久,有市场就有投机,但投机往往是依附在其他原因上的。投机一时可以,长期投机,且将油价投机到一个离谱的价位,这在操作上并不容易,也不可行。油价飙涨中肯定有投机的因素,但投机应该不至于投出一半以上的增幅。这也是尽管不少发展中国家支持“投机推高油价论”,但许多西方学者并不认同的原因。

在很关键的美元贬值问题上,也应该看到,并非美国完全故意贬值,并达到推动油价飙升的目的。不错,美国有美元贬值的意图,贬值可以推动美国出口,刺激美国经济,转嫁美国经济风险。但换一个角度看,贬值可能也是市场的必然选择,美国长期积累产生的“双赤字问题”,从经济学上来说,就必然会导致美元贬值。

更主要的,美元贬值是美国当前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必然结果。次贷危机全面恶化后,为避免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美联储全力救市,允许金融机构从央行借钱,并连续7次降息,即由5.25%降至2%。因为如果要保卫美元,美联储应该提高利率,但现在相反降低利率,增加流动性,肯定会导致美元贬值。另外,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到许多普通投资者,都认为美元存在事实性的高估。这种看低美元的预期也加速了美元的贬值。

因此,可以这样说,在美元贬值导致油价飙升问题上,美元贬值不过是美国当前经济政策的副产品,并不是主要目的。在美国经济衰退的巨大威胁下,美国政府过去一年最优先的任务,就是拯救美国经济。解决美元贬值问题,包括解决其后的油价飙涨问题,还真不可能是美国政府的首要任务。

从油价飙涨的后果来看,美国也是受害者。油价飙升加剧了美国国内通胀,增加了美国经济的不确定性,并导致民众对政府不满。但在高油价问题上,美国倒确实不像其他国家那么焦虑,因为正如刘煜辉主任所言,美国已转化为一个消费型经济体,高油价对美国的影响相对较小,而美国为避免经济衰退,也愿意忍受这点阵痛。但由于目前通胀威胁越来越大,美联储也不得不放弃“降息政策”,并面临油价飙涨失控让美国经济脱轨的危险。如果也将美联储政策调整看做是美国掩盖促使油价上涨的“演戏”,则既不符合经济学常理,也无助于理性探讨油价这个问题。

可以肯定地说,油价飙涨绝对不是美国的核心利益,退一步讲,美元贬值符合美国的利益,但美元贬值造成的油价飙涨也不符合美国利益,说促使油价飙涨是“美国政府制定一切政策的定位点”,完全是过度揣测之辞。

得出这个结论,绝不是为美国政府辩护,只是希望在复杂的国际经济焦点问题上,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冷静应对。简单的思维和情绪化的言辞,如果只是谈判的一种策略,可能还无所谓,但如果据此付诸实际行动,则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就好像美国在能源、粮食等问题上指责,甚至“妖魔化”中国是完全错误的行为,上纲上线地批评美国也不是可行之举。

在应对高油价问题上,其实各大石油消费国的利益是基本一致的,美中应合作寻求解决之道。这一点也已是中美两国政府的共识。但从现实来看,油价高涨对中国的冲击要大于美国。油价上涨很大成因来自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石油消费国和最大的发达国家,美国完全应该采取更负责任的态度,规范市场投机行为,停止对美元的过度贬值,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清洁能源技术,不能为转嫁危机而继续推高油价。

在中美经济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美国官员语)的今天,油价飙涨对中国不利,对美国也不会有任何好处。这也是当美国施压中国加快能源体制改革的时候,中国应该针锋相对的理直气壮之辞。

本文发表于2008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