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芦荻村
9499100000211

第211章 10、儿子要是能有这样一个父亲该多好啊

10、

“好了!”田大忠直起腰来,看看太阳说,“走吧,天要晌午了。”说罢,抚视了母子俩一眼,又弯腰拍拍闵学魁的席篷子,“累了吧?来,让老看看手——磨起泡了吧?”闵学魁一下子把手藏到背后,羞怯地笑着连声说:“不!不!不!”田大忠又看到闵学魁干燥的嘴唇儿,望着连氏,关切地说道:

“哎呀,茶喝完了?看把孩子渴的!快回去吧!”转头对闵学魁说,“往后甭割麦了,放忙假也甭割了,只拾拾麦就行了。”说完又自语似地对连氏说道:“孩子恁小,皮子嫩,那手一定磨起泡了!好吧,回吧!”闵学魁拿着镰刀头里跑了。

田大忠又望望麦子,对已经提着空茶壶的连氏说道:

“这地的麦子您就甭割了,要是不起南风,还得两三天才能熟透呢。到时候,会有人安排的,您就不用操心了。——噢,到时候,您可得多烧些开水,像今儿个提的这一茶壶可不行了!”田大忠说着,自己先笑了。

连氏静静地站在那里,深情地望着田大忠,感觉田大忠真像一位仁厚长辈真心实意地关心着自己,更感觉到田大忠对儿子学魁像父亲般的关爱,儿子要是真的能有这样一个父亲该多好啊!接着又轻轻摇摇头——自己般配不上,那只是自己的痴心妄想罢了。于是不禁又垂下泪来。田大忠见状问道:

“怎么?又哭了?”接着洞察了缘由似地宽慰道:“噢,放心吧!您家的麦子保险按时收割、上场、打场、进仓,不得有一分地的麦子会朽头儿,更不得有一点儿发芽毁在地里。”

连氏苦涩地笑笑,摇摇头,又深深地点点头。

“哎,”田大忠忽然想起什么似的,“您家的牛谁在喂呀?”

“俺在喂。”连氏低头含笑地回答,心里有点儿得意。

“您真行啊!”田大忠夸奖着,又问道,“膘还好吧?”

“还好!它胃口好,能吃着来!”

“您再给它加点儿料吧!——马展就到它使劲儿的时候了。”

“嗯!俺吃了晌午饭就炒豆子,下半天就拉。”连氏温顺地应承着。这里“拉”,就是拉料,是指把炒好的豆子上磨磨成细料。

“那大车、拖车,还有犁耙耩锄都还好吧?要不要叫韩老师儿修修?”

“不用修。年上都还使过的,都是好的。”

“好啊!咱甭干站在地里晒了,走吧!看,孩子都快进庄儿了!”

他们一路儿回村。到了西井沿,连氏自是上了自家大场回家;田大忠则一路往北,过了一条南北巷子,来到了田仁民田仁君兄弟门前。

田仁民兄弟果然是打鱼的行家,打鱼是其所爱,此刻两兄弟正坐在田仁民门前的楝树下说说笑笑地结网呢,已经看不见前一阵子愁锁眉梢的影儿了。

“哈,您俩都在结网,咱汪里河里的鱼鳖虾蟹都得做噩梦了!”田大忠老远就送来了欢笑声。

“大叔您来了?看热的!快来歇歇,凉快凉快!”见他们大叔来了,两兄弟连忙丢下梭子、则子,弯腰拉着板凳让着座。田仁君又扭头冲自家屋里喊道:“春妮儿娘!快提茶壶来,大叔来了。”

田大忠坐了下来,摘下头上的大席篷子,慢条斯理地悠悠扇着。一会儿,春妮儿娘——小蛮嫂左手提个团巴囫囵的粗笨的黑陶茶壶,右手端着三四个和茶壶一式的黑陶饭碗,笑盈盈地走过来。小蛮嫂体态小巧轻盈,颜面白皙细嫩,虽已年逾三旬,仍不失南国水乡女子的娇媚风韵。田大忠看见面前的小蛮嫂,油然想起大蛮嫂——这一对姐妹花一无二致——不禁恻然心痛,面现戚容。

小蛮嫂笑盈盈地跟大叔打过招呼,弯腰放下茶壶,把“茶碗”一个个摆在三人中间的一个板凳上,再提起茶壶一一倒着茶。

“您都跑过来做啥?大老来咱这儿有事儿。”小蛮嫂正在倒茶,春妮儿、百合和棉花三个孩子一窝蜂儿地跑了过来,小蛮嫂回头呵斥着,“还不快回去好好剥蚕豆!”三个孩子又一窝蜂地跑了回去。田仁君的大女儿春妮儿与兄长家的标儿同庚,儿子百合儿与粮儿同龄,小女儿棉花与花儿同岁。看到棉花儿已经长了恁高和那活泼可爱的样子,田大忠脑际又显现出那水淋淋的襁褓中的花儿形象,心里顿觉猛烈的刺痛。心里默念道:“他大蛮嫂、花儿母女那样的惨剧再也不能发生了!一定要家家有地种、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还要吃饱吃好、穿暖穿好!”这是对上苍的祷告,是述说着自己的誓愿。

“大叔,您喝茶。您爷儿仨慢慢拉,俺回去做饭,晌午饭就在俺家吃!”小蛮嫂倒完茶,笑盈盈地说罢,又笑盈盈地转身走了。

田大忠端起茶碗,一口喝了个底儿朝天——他从东湖到西湖满湖跑了半天,出了几身汗,确实渴了。田仁君忙接过碗来,提起茶壶,倒满了递给田大忠。田大忠接过来又一口喝干了。田仁君又伸手来接,田大忠抹了一下嘴,摇摇头:“不要了!”把空碗搁在了板凳上。然后述说了接纳了闵连氏一家,成了六家人伙在一块儿互助的事儿。又述说了她家有牲畜农具及缺少劳力等有利条件和困难条件,接着说道:

“您这儿和她家一条巷子连着,只两进院子的路,抬腿就到了。我想让您三家组成个小组,有事儿招呼着相互照应也方便。使唤牲口农具家伙就到她家去套去拿;她家地里家里的力气活,您兄弟们就帮衬帮衬——反正咱有的是力气。噢,她家门口就是大场,往后您三家收麦、收秋,就都在那个大场上堆晒和打场。当然,大的庄稼活儿还是咱六家一块儿合计安排。——您看,这么着可好?”

闵连氏家有牛有车,犁耙耩子锄,叉把扫帚扬场锨一应俱全,两兄弟知道得比田大忠还清楚,听了田大忠的安排,欢喜还来不及呢,哪里还有不同意的呢!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