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志:励志自强
9431000000003

第3章 身残志坚(1)

盲人唐汝询刻苦自励

◎后天的缺陷不足以成为前进的绊脚石,志向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名人名言

唐汝询(约1624年前后在世),字仲言,甘肃省华亭人。小时候很聪明。他曾经撰写过《唐诗解》、《唐诗十集》等书,援据赅博,当时被视为异人。唐汝询擅长作诗,有《编蓬集》10卷,后集15卷,《四库总目》及《姑蔑集》等传于世。钱谦益称他的《唐诗选》时有新义。

明末清初,有个名叫唐汝询的著名诗人,两只眼睛都瞎了。

唐汝询出生的家庭充满了书卷味,他生下来时也是个健全的人,眼睛很好。由于家庭环境的熏陶,3岁时他就开始跟着哥哥读书识字了。

只可惜不幸的是,他5岁的时候,突然出了天花,虽然经过医生的抢救保住了性命,但两只明亮的小眼睛却再也不明亮了,再也看不见书上的字和画了,再也看不到世上的一切了。

失明的小唐汝询痛苦极了,简直没有了再活下去的勇气。但过了一段时间,他逐渐安定了下来。他想,世间无难事,就怕没志气。只要勤学苦练,就一定还能学到东西,成为有用的人。所以,他天天摸到书房里去,像以前一样去听哥哥们读书吟诗,把听到的诗文默默地记在心里。

一个看不见东西的小孩子,要记住很多诗歌文章该是多么的难啊!刚开始他只会拼命地去死记硬背,但很快他想出了一些可以帮助记忆的办法。他想起了古时候人们用结绳记事的方法,于是灵光一闪,自己也可以用不同的绳结来帮助记录诗歌文章啊。

因此,他就用几根粗细不同的绳子,在上面打起许多不一样的结,用这样的方式书写它心里的文字。有时,他用刀子在木板或竹竿上刻下许多代表不同文字的刀痕,书就这样被他制成了。当哥哥们出去玩时,他就摸着绳子和刀痕,津津有味地读起他那些天书来。

虽然唐汝询双目失明,但因为勤于学习,肯于吃苦,所以,他读的书却不比哥哥少,成绩也不比他们差。

后来,他不但读书,还学起作诗来了。作诗的时候,要是有人愿意帮忙,他就会把作成的诗念出来,让人家写在纸上;要是没人帮忙,就依然用结绳和刻刀痕的方法记下来,等有机会再请人帮忙写到纸上去。

正是由于唐汝询如此地刻苦攻读,因此他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成就,一生中竟写下了上千首好诗,出了好几本诗集,如《编蓬集》、《姑蔑集》等。而且,他还给一些难懂的唐诗作了很多注解,并整理成《唐诗解》一书。如此好学而成就惊人的盲人,实在是值得世人永久学习和推崇的榜样啊。

◎故事感悟

虽然唐汝询自幼失明,但并没有被磨难击败,反而立志刻苦学习。没有条件,他便动尽脑筋创造条件学习,终于成为了举世闻名的诗人。如果是常人,取得这样的成就就已经了不起了,可他是盲人,取得这样的成就实在令人惊叹。

◎史海撷英

明清诗歌流派的兴替发展

明代有个具有非常强势传播力的诗学观念,名叫“诗必盛唐”,它的消极影响是自狭诗道,法唐而赝。虽然当时也有人呼唤接纳宋诗,但却很难形成趋势。

到了明末清初,一千多年的诗骚之树已经老了。明代出现的几乎一边倒地以盛唐为宗的诗学倾向,其主导者本意是为了诗高华滋壮,而实际上却更加催老了它的生命。

作为一种主要的抒情文体,如果还要存在下去并发挥功能的话,那就需要遵守“惟正有渐衰,故变能启盛”的逻辑,也就是要在继承其优良基因的基础上赋予它新的生命元素,从而使诗歌得以真正复兴。

但对于清朝的人来说,唐诗和宋词是两大诗学格局,囊括了众多的诗学范畴、诗法家数,想完全摆脱这两个大格局而另起灶炉是不可能了,所以,这时的变一般也就只能是对既有的两大格局的重新体认、选择和融通了。

◎文苑拾萃

唐诗的成就

中国文学经历了5000年的发展,就像绵延不尽的群山,唐宋时期可谓是奇峰突起,出现了唐诗和宋词这两座高峰,巍然屹立,难以征服。这两个时期的文学成就是中国文学最辉煌的部分,它们使中国当之无愧地成了“诗国”。

唐诗是在六朝诗歌和隋朝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隋朝对唐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学的影响更深。

对于唐诗的成就,胡应麟这样论述道:“甚矣,诗之盛于唐也!其体,则三、四、五言,六、七、杂言,乐府、歌行、近体、绝句,靡弗备矣。其格,则高卑、远近、浓淡、浅深、巨细、精粗、巧拙、强弱,靡弗具矣。其调,则飘逸、浑雄、沉深、博大、绮丽、幽闲、新奇、猥琐,靡弗诣矣。其人,则帝王、将相、朝士、布衣、童子、妇人、缁流、羽客,靡弗预矣。”

虽然唐朝的历史只有290年,但它给后世留下的诗歌却远远超过了唐之前1700年的总和。其中,具有开宗立派贡献的人物多达二十多人,著名诗人一百多位。如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超级大诗人,就是最杰出的诗歌代表人物。

唐诗的形式十分丰富,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其中七言还发展成了歌行体,到了中唐又变成了元和体,乐府也发展成了新题乐府。特别是五言、七言律绝,在唐代成熟定型,并成为官定考试和竞赛的诗体,谁都可以作,百花齐放,争奇斗艳。

那时,六言诗、词也不断涌现,到了中晚唐时期,词则已发展到足以引领新潮流的壮观高度。

阿炳用血泪谱写《二泉映月》

◎人必须有志向,这是成功的秘密。——名人名言

阿炳(1893—1950年),原名华彦钧,小名阿炳,江苏无锡人,晚年被称呼为瞎子阿炳、盲公炳或盲炳。阿炳是我国著名的民间音乐家,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广泛地吸取了民间音乐的曲调,一生共创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间乐曲。现留存有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和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六首。

在如今无锡当地老人的印象中,阿炳只不过是过去街上的一处寻常风景,一个穷酸艺人的抽象符号。那首在今天闻名天下的《二泉映月》,在过去无锡的上空却是那么随意地飘扬着,飘过了无数个白天黑夜,也飘过了大大小小的街巷。

1893年,一件离经叛道的怪事发生在了无锡香火很盛的道观洞虚宫里:在那个雷尊殿后面的小房里竟然有一个私生子呱呱坠地了,他就是阿炳,大名叫华彦钧。阿炳的父亲是雷尊殿的当家道士华清和,母亲是当地名门望族秦家的一个寡妇。他们俩因真爱结合,却不为当时社会所接受。因此,阿炳被偷偷抱出了道观,母亲也被逼自尽了。

刚出生没几天的阿炳被抱到了一位远房亲戚家抚养。阿炳在那里度过了七年没有母爱的童年时光,甚至连父母是谁都不知道。

阿炳7岁时,父亲把他接回了道观,但还是不敢以父子相称,只是让阿炳拜自己为师,阿炳出家做了道士。华清和精通各种乐器,从阿炳10岁开始,他就对儿子进行严格的音乐训练,可以说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阿炳也很勤奋,很快就熟练掌握了二胡、三弦、琵琶和笛子等多种乐器的演奏技艺。

17岁时,阿炳正式登上道场的舞台,赢得了众人的高度好评。青春年少的阿炳相貌堂堂,被人们称做“小天师”。

无奈,天有不测风云。阿炳21岁时,父亲忽然因病去世。临终时,他才向儿子透露了自己的身世。

唯一亲人的失去,对阿炳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他十分痛苦。父亲去世前,让他和一个堂兄一起执掌雷尊殿的香火,但那个堂兄却为他准备了糖衣炮弹,找人设下圈套勾引阿炳误入了吃喝嫖赌甚至吸食鸦片的歧途。

很快,阿炳就穷尽了家财,不得不交出道观的财权。但更不幸的事不久又降临在他的身上,堕落的生活让他的双眼失明了。

大家都认为阿炳这下完蛋了,只有在家等死了,然而,阿炳却没有被厄运打倒,反而开始对现实、对人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并立志以说唱的形式针砭时弊。

于是,人们很快就又在街头巷尾看到了阿炳神采飞扬的演奏情景。而且还靠演出维生,从不去乞讨。虽然他穿的衣服破旧不堪,但却是缝补洗净的。他接受了“瞎子阿炳”作为自己的艺名,这很有点自我解嘲的幽默味道,但也可以看出他在苦难面前的坚强灵魂。

抗日战争爆发后,看不见东西阿炳却爱听新闻,还把听到的消息以说新闻的形式向大家表演。

人们都说阿炳有三不穷,即“人穷志不穷,人穷嘴不穷,人穷名不穷”。阿炳是个爱打抱不平的人,喜欢用说新闻的方式揭露财主恶霸的丑劣行为。当然这也给他招来了灾祸,那些痛恨他的人就叫地痞流氓来报复阿炳,对他进行残忍的谩骂和殴打,还砸烂他的乐器。新中国快要成立的时候,他就已经病贫交加,再也不能去卖艺了。

1950年夏天,北京中央音乐学院的几位教授携带着钢丝录音机来到了阿炳的家,为阿炳录下了六首乐曲,如《二泉映月》、《听松》等。临走时,他们和阿炳约好过段时间再来为他录音。

哪知仅仅三个月后,1950年12月4日,阿炳就吐血不止,与世长辞,那六首乐曲就成了他留下的绝唱。

阿炳的乐曲,特别是《二泉映月》,以无与伦比的魅力倾倒了世界,被人们认为是发自人类心灵最深处的咏叹。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第一次听到这首曲子时就拜服得五体投地,他禁不住流下了眼泪,说:“像这样的乐曲应该跪下来听!”

如今,无锡人都以阿炳为自豪,他的塑像也矗立在了惠山脚下的二泉池边,成了无锡人心中不朽的丰碑。

◎故事感悟

阿炳的一生是为音乐奋斗的一生,与此同时,也是践行励志自强的一生。双目失明的打击对于常人而言不堪承受,阿炳挣脱了厄运,成就了音乐梦想,成就了万世流芳的美名。

◎史海撷英

二胡的由来

二胡的历史起始于唐朝,至今已有1000多年。它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那时名字叫“奚琴”。但是,在过去却主要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流行,因此又被称为南胡。

到了宋代,胡琴又被赐名为“嵇琴”。宋代末期的学者陈元靓在他的《事林广记》中这样写道:嵇琴本嵇康所制,故名“嵇琴”。宋代大学者沈括在《补笔谈·乐律》中记载:“熙宁中,宫宴,教坊伶人徐衍奏嵇琴,方进酒而一弦绝,衍更不易琴,只用一弦终其曲。”

由此可以看出,北宋时期的演奏水平已经很高。到了明清时代,胡琴的声音已经响遍大江南北,并成为民间戏曲伴奏和乐器合奏的重要乐器。

直到近代,胡琴被更名为二胡,并沿用至今。新中国成立后,二胡的演奏开始进入旺盛时期。刘天华就是现代派的始祖人物,他借鉴了西方乐器的演奏手法和技巧,大胆而科学地把二胡定位成五个把位,使二胡的音乐范围获得了扩展,使它的表现力更加强大,确立了新的艺术内涵。自此,二胡的命运也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从以往的民间伴奏中脱颖而出,成了独特的独奏乐器。这为它后来登上大雅之堂的音乐厅和音乐院校打下了基础。

失明不失志

◎困难乃见才,不止将有得。——宋·欧阳修《韩公阅古堂》

史光柱(1963—?),出生于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县,1981年入伍,1984年1月入党,2005年10月从77283部队副政治委员职位退休。史光柱先后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两次。1984年他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1990年他被总政治部、组织部、人事部、宣传部、中国残联联合授予“全国自强模范”称号,2006年被中国文联、中华基金会联合评选为“全国十佳卓越人物”。史光柱现任中国残联作家联谊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984年,年仅20岁的史光柱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被炮弹炸伤了双眼,从此失去了光明。在这残酷的现实面前,他曾经有过痛苦,有过悲伤,但是,拥有远大志向的史光柱很快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决心勇敢地面对现实,面对困难,顽强地奋斗下去。

他的伤还未痊愈,就开始练习自己吃饭、洗脸,学着摸索走路。一次,他去厕所,被拖把绊倒在厕所门口,嘴碰破了,头碰起了大包,但他毫不气馁,还是坚持锻炼。

在一次伤病员联欢晚会上,史光柱朗诵了自己创作的诗篇《理想之歌》,赢得了战友们的赞扬。战友们的鼓励激发了史光柱的信心和力量。他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希望,决心用自己手中的笔来突破双目失明的封锁,抒发自己的理想,从此他走上了诗歌创作的道路。

写诗,对于初中毕业且双目失明的史光柱来说,比在战场上攻克一座敌人碉堡还要困难,但是,史光柱选择了这条道路后就义无反顾,顽强地坚持走下去。看不见,不能执笔,他就请护士代笔;一遍不行,两遍、三遍;有时写了几十遍,写了撕,撕了写,反复推敲,直到满意为止。

双目失明,给史光柱的诗歌创作带来了巨大的障碍。为了弥补这一难以克服的缺陷,他一方面利用收音机听文学节目,请陪同的战友给他读文艺作品,学习诗歌创作的理论;另一方面则利用外出作报告的机会,广泛地接触各类人物,搜集创作素材。

就这样,他日复一日地花费了几十倍于别人的努力,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利用治病、作报告的闲暇时间,两年创作了一百多首反映前线将士牺牲精神、高尚情操、战斗生活的诗篇,发表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萌芽》等报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