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简:用度从简
9427200000009

第9章 “书痴”钱钟书

弗虑胡获,弗为胡成。——《尚书·太甲下》

钱钟书(1910—1998年),原名仰先,字哲良,又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曾为《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晚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书评家夏志清先生认为小说《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是最伟大的一部”。钱钟书在文学、国故,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钱学”。

钱钟书七八岁时便可以阅读家中的藏书,14岁就浏览了大批的通俗文学杂志。

他在考入清华的西洋文学系以后,就更喜欢博览中西图书了。他从英法留学回国后,曾先后任蓝田师范学院、西南联大和清华大学的教授。由于他“只要有书可读,别无营求”,所以人谓“书痴”。

他的著作有《谈艺录》、《管锥编》和《围城》等,另外还有散文集、小说集、学术著作等。

《围城》在20世纪40年代出版之后,曾倾倒当时的所有读书人,当时就曾有“交谈不说《围城》记,纵读诗书也枉然”的说法。

钱钟书的成就,同他的追本求源读书法是分不开的。追本求源读书法就是在读书时发现问题后,与多种读物相联系,经过详细的分析、比较、求证之后,求得一个能解决问题的读书方法。

清代袁枚在《随园诗话》里曾批评毛奇龄错评了苏轼的诗句。因为,苏轼在诗中说道:“春江水暖鸭先知”,所以,毛奇龄评道:“定该鸭先知,难道鹅不知道吗?”袁枚非常生气,认为如果要照毛奇龄的看法,那么《诗经》里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也是一个错误了,难道只有雎鸠,没有斑鸠吗?袁枚与毛奇龄的这场笔墨官司,到底谁是谁非,如果是一般人看看也就过去了,但是,钱钟书却不这样看。

钱钟书把《西河诗话》卷五找了出来,想要看看毛奇龄的原话到底是怎么说的。在经过一番查找后,他发现毛奇龄的原意是:苏轼的诗模仿的是唐诗“花间觅路鸟先知”句,但是其模仿得非常拙劣。人寻路时,由于鸟熟悉花间的路,所以鸟比人先知。而水中的动物都可以感到冷暖,苏轼却说只有鸭先知,那就不对了。莫非苏轼的诗句真弄错了?他又找来了苏轼的原诗《惠崇春江晚景》,诗中说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原来苏轼的这首诗是为一幅画题的,由于画面上有桃花、春江、竹子、鸭子,所以苏轼在诗中写道“鸭先知”。看来,苏轼并没有错,而为了将问题弄清楚,钱钟书又找出了张渭的原作《春园家宴》,原作里写道:“竹里行厨人不见,花间觅路鸟先知。”人在花园里寻路,不如鸟对路熟悉,这是写实。而苏轼在诗中说鸭先知,是写意,意在赞美春光,这是画面意境的升华,是诗人的独特感受。看来,苏诗的“鸭先知”要比张诗的“鸟先知”更为高明。

最后,钱钟书引用了《湘绮楼日记》中的“上上绝句”这句话来称赞苏诗,并下了一个结论,认为毛奇龄是错误的,“会讲理学的,讲诗往往别具心肠,卑鄙可笑,不懂得东坡苦心”。

在清华时,学生时代的钱钟书就立志要“横扫清华图书”,把清华图书馆130多万册藏书从A字第一号开始通览一遍,有的还要作批注。据说他上课从来不作笔记,还浏览其他书刊,可是一到考试,只要略加复习,便可考出优异成绩。

钱钟书清华读书4年,共修了33门课程,29门必修,4门选修,包括英文、法文、伦理学、西洋通史、古代文学、戏剧、文学批评、莎士比亚、拉丁文、文字学、美术史等,除第一学年体育和军训术科(第二学年以后这两门课获准免修)吃了“当头棒”外,其余绝大部分都是优秀。

虽然钱钟书先生一生孜孜读书,但他不主张做“书呆子”,而是强调追求真正的学问。他说,学问不等于书本上的知识。一个人的能力、成就和他的文化程度没有直接的关系。

可以说,钱钟书先生毕生都在追求真正的学问。他的《管锥编》一书,囊括了古今中外近4000位著名作家上万种著作中的数万条资料,内容涵盖全部的社会、人文科学。对众多学科的知识进行比较、评说,再作出结论。这是一部充满人生感悟和洞察力的书,它谈愚民、谈酷吏、谈冤狱、谈艺文、谈方正圆滑、谈世道人心,是一本纵横捭阖、浩浩荡荡,如大江一样奔腾的皇皇巨著。钱先生的真知卓识源于他综合思考的治学方法,他认为要多读书、多比较、认真思考,从中发现问题。在许多时候则要变换视角,发掘新意,触类旁通,达到“通识”。

20世纪80年代,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曾竭诚邀请钱钟书前往讲学半年,开价16万美金,交通、住宿、餐饮费另行提供,可携夫人同往。两星期授一次课,每次40分钟,半年讲12次课,实际授课时间只相当于一个8小时工作日。像这样的价码,恐怕会让绝大多数人咋舌吧!可钱钟书却拒绝了。他对校方的特使说:“你们研究生的论文我都看过了,就这种水平,我给他们讲课,他们听得懂吗?”

英国一家老牌出版社,也不知从什么渠道得知了钱钟书有一部写满了批语的英文大辞典,他们专门派出两个人远渡重洋,叩开钱府的门,出以重金,请求卖给他们。钱钟书说:“不卖。”与钱钟书签署了《围城》版权协约的美国好莱坞片商,多次盛邀钱钟书夫妇有时间做客观光、随便吃住,或监督影片制作,他们都摇头婉拒。

故事感悟

钱钟书孜孜读书,一心为学,讲究真知灼见,即使美国大学开出高价佣金聘请,亦不为所动,却将学问做到底。钱钟书这种崇尚学习、崇尚简单生活的态度,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史海撷英

钱钟书的少年生活

因为伯父没有儿子,按照惯例,钱钟书一生下来就过继给了伯父。他刚满周岁“抓周”,抓到一本书,因而取名为钟书。钟书4岁,伯父教他认字。6岁,送入秦氏小学,不到半年,因为一场病,伯父让他呆在家不再上学。后来进私塾,伯父又嫌不方便,干脆自己教钟书。上午伯父出去喝茶,给一个铜板让他去买酥饼吃,给两个铜板让他去看小人书。钟书经常跟伯父去伯母娘家,那有一个大庄园,钟书成天贪玩,耽误些功课;伯母娘家人都抽大烟,总是半夜吃夜餐,生活无规律。一回来,父亲见钟书染上许多坏毛病,大骂,但他总不当着其他孩子的面骂。

钟书11岁,考取东林小学,而伯父不久也去世了。尽管父亲负责他的学杂费,但其他开支无法弥补。没有作业本,他就用伯父曾钉起的旧本子;笔尖断了,他就把竹筷削尖替用。钟书14岁考上桃坞中学,父亲在清华大学任教,对钟书的作文始终不满意,他从此用功读书,阅读了大量的书,渐渐可以代父亲写信、写诗,父亲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文苑拾萃

《围城》

《围城》一书是钱钟书“锱铢积累”而写成的,小说没有明确的故事线索,只是一些由作者琐碎的见识和经历“拼凑”成的琐碎情节。就一般而言,情节琐碎的书必然要有绝佳的言语表达才能成为一本成功的作品,钱钟书的《围城》果真是把语言运用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因此,读《围城》不能像读一般小说那样只注重情节而忽视语言了,如果那样的话(忽略其言语),《围城》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围城》里面的精言妙语是这部小说的最成功之处,也是最值得赏析的地方。

钱钟书善用比喻。《围城》中的妙喻有两种,一是真实地写景写事物的形象比喻,读来令人舒畅,感觉恰到好处;二是抽象的思维和感觉运用具体的物象来比喻,或者反行之,读来让人觉得新奇、玄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