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代言情兔子惦记窝边草
933100000134

第134章

“你太小看我了,我相信我能够忍受婚姻中的那些琐碎的。”花颜颜信誓旦旦地说。

郭子晗一下子抓住了重点:“注意你的用词,你说的是‘忍受’,如果婚姻中的琐碎需要你忍受才能把日子过下去的话,你觉得还有幸福可言吗?”

花颜颜:“锅盖,你会不会太夸大其词了?”

“一点都没有。”郭子晗:“只有当你能把婚姻中的琐碎当成一种享受的时候,你才会幸福!”

花颜颜显得有些迷惘:“我还真没有听过谁享受琐碎的。”

郭子晗:“恋爱是感性的,而婚姻则需要更多的理性。我希望你能够好好想想,想清楚了,再决定要不要接受我的‘赞美’。”

“为什么别人的‘赞美’听起来都超让人感动,而你的‘赞美’听到最后变成了一起恐吓事件,让人渗得慌。”

郭子晗又开始不正经起来:“因为我是一个比较有良心的买主,在你把卖身契签给我之前,我好心提醒你一下事情的后果,不想你将来被我关在柴房里的时候天天哭。”

花颜颜对着天花板翻白眼:“谢谢了哈!”

伊远和许美琪结婚,小虎牙和石小艾当他们的伴郎伴娘,刘总是证婚人,不知道是出于对员工的爱护还是对妹妹的捧场,连自己公司都不怎么去的A公司老总石鑫也来喝喜酒了,婚礼很盛大,摆了好几十桌,签到名册上写得密密麻麻。

最大的惊喜是朵朵,她坐了数个小时的火车,风尘仆仆地赶来参加好姐妹的婚礼,当新郎新娘交换戒指的时候,当事人还没怎么的,而朵朵却在台下激动得两眼飙泪,感慨万千:“没想到啊没想到,当年我们宿舍里性子最迷糊情商最低的美琪居然是最早结婚的,我可以在家里安心地当我的地主婆了。”

开席后,许美琪拉着她的老公给朵朵敬酒,介绍道:“这是朵朵,念大学的时候我少没欺负她!”

朵朵立即纠正:“说反了吧?明明是我欺负你才对。你藏在抽屉里的麦片,被我偷吃了不少,美琪你心肠好,就算是发现了也不生我的气。好人啊好人,这么好的女人应该嫁个好男人的。”说着,朵朵一连灌了新郎三杯酒,说:“妹夫啊,我跟你说,美琪的性格好,老被人欺负,以后照顾她的责任就落在你头上了,还有,你自己千万别欺负她,更不能在外面偷吃,否则……”朵朵说不下去了,背过身去,黯自垂泪。

许美琪被她这么一引发,眼睛也红了,抱着朵朵嘤嘤直哭,不肯撒手。

花颜颜赶紧过去劝慰:“怎么哭上了呢?放心放心,有我们在,伊远他不敢欺负美琪的。今天是好日子,大家应该高兴才对。”

“就是就是。”朵朵赶紧擦干脸上的泪水,“今天这么好的酒席,我要吃好喝好。”

许美琪挂着泪花笑了:“就知道你喜欢吃,我另外定了一些点心,特意让这家酒店的厨子做的,呆会你记得找那个领班小姐要,带回家慢慢吃。”

朵朵抱着许美琪狠狠地亲了一口:“你真是太了解我了!”

席间,花颜颜跟朵朵聊起了C城所发生的一些事情,朵朵听得颇有感触:“这才几个月的时间,居然有这么多变化:你成了公司的业务骨干,郭芙蓉跟那个秦大队分了又好好了又分,美琪结了婚,锅盖,只有你没有变。”

郭子晗:“也许你下次来C城,我的生活也改变了。你呢,药材种得怎么样?”

朵朵:“还行,初期效益不明显,但好歹已经开始回利了,明年可能会更好吧,毕竟这是一个摸索的过程,急不来。锅盖,我真得感谢你,上次你在节目里播放了那段采访我的话之后,有个中医院的老中医听到了这期节目,他给我寄了很多有价值的资料书,帮了我大忙啊!”

“真的吗?”郭子晗也挺高兴的,他没有想到自己无心之中的一个举动会给人带来这么好的影响。

朵朵看郭子晗的眼神就跟看恩人差不多:“当然是真的,他还给我介绍了一个药材商,长期收购我种的药材,这下我的药材就不愁销路了。”

花颜颜一个劲地替她夹好吃的:“看来你这个地主婆当得不错。”

朵朵吃得心安理得:“那你呢?我们三姐妹当初立下三个理想:我要当地主婆,美琪要当贤妻良母,你要当面包西施。如今我和美琪的理想基本都已经实现了,就等你这个面包西施了。”

刘总不知道什么时候跑了过来,在他们对面坐下:“什么?小花,你要当面包西施?这也太屈才了吧?不行不行。小花啊,你天生就是一个做生意的料,我相信,你跟着我,绝对比当面包西施有前途。我相信用不了几年,你就会在这个行业内闯出一番天地来。至于当面包西施,那应该是你退休后的想法才对。锅盖,你说我讲得对不对?”

郭子晗笑笑:“刘总,退了休之后卖面包,那不叫‘面包西施’吧?那应该叫‘面包奶奶’。”

刘总:“错,是‘面包大王’。那时候的小花已经有足够的资金开一家面包连锁店,让她的孙子无论站在这个城市的哪条大街上,都能吃上他奶奶卖的面包。这个计划很完美吧?”

“完美,太完美了。”花颜颜连连点头,“可是刘总,这么完美的计划你怎么不去实行呢?”

刘总把桌上的一份爽口黄瓜端到自己面前:“那是因为:第一,我还没有退休,第二,我还没有孙子,第三,我不喜欢吃面包,我喜欢吃馒头。所以这个完美的计划还是留给你去实行吧。”

朵朵坐在郭子晗的车上,看着窗外高耸的大楼、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川流不息的车辆、穿着各种真名牌与假名牌的男女,感到既熟悉又陌生。她曾经在这个城市呆过四年,这个城市的每一条街她都能叫得出名字,尤其是通往她学校的那条路,她甚至能够一站不落地依次报出站名,但是,当她重新看到它们的时候,始终都有那么一丝生分,她就像是一个已经嫁出去的女儿回到娘家探望,物虽然没有改变,而人已经被冠上了夫姓,不再是未出阁时的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