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让学生增强处世能力的66个故事
8998100000001

第1章 侧面思维(1)

侧面思维,其实是解决复杂的问题的,另一种思维方式,还有换位思考,其目的,都是最终有效地解决问题。

换个角度,你便是赢家

艾哈默德是古代阿拉伯世界一位威严的国王,但他只有一只眼睛和一条臂膀。

有一天,他召来三位画师,命令他们为自己绘制肖像。国王对三位画师说道:“我希望有张像样的画像,现在你们就用彩笔精心描绘出我身跨战马、驰骋疆场的形象吧!”

在画师们呈交画像的这一天,宫殿堂皇,号角嘹亮,国王威严地端坐在王位上。画师们诚惶诚恐地献上了他们画成的肖像。

国王站起身来仔细端详第一位画师献上的肖像,不由得怒发冲冠,气满胸膛。他认不出自己的面目!国王斥责说:“骑在马上的这位君王两只手握着弓箭,两只眼睛正视前方,骑在马上的不是我。我只有一只眼睛,一条臂膀。我要你立刻予以回答,你怎敢大胆粉饰我的形象?”恼怒的国王下了一道旨令:“该画匠弄虚作假,判处流放!”

国王拿起第二幅画像,不由得浑身颤抖,怒火万丈。他觉得自己的无上尊严受了污辱,怒吼道:“好一副歹毒心肠!你胆敢让我的仇敌开心,竟然丑化你的君王!你这居心叵测的小人,专画我一只眼一条臂膀!来人!推出去。”可怜这位写实主义的肖像画师,年纪轻轻便成了刀下的冤魂。

第三位画师吓得瑟瑟发抖,浑身筛糠。他毕恭毕敬地捧上了自己画的一幅肖像。画面上的国王,侧身骑马,不是面向看画人。因此,看画人就不知道他有没有右眼,也不晓得他是不是一条臂膀。在这张画上,人们只能看见一条健壮的左臂,紧紧地握着一面盾牌,一只完好无损的左眼,像鹰隼的眼睛一样锐利明亮!

从此,这位狡猾的画师备受青睐,官运亨通。临终时他的胸前挂满了勋章。

机智和变通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能力,有了这些能力,你才能过上美好的生活。

低姿态

在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看到了那尊被称为“镇馆之宝”的跪射俑。导游介绍说,跪射俑被称为兵马俑中的精华,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

我仔细观察这尊跪射俑,它身穿交领右衽齐膝长衣,外被黑色铠甲,胫着护腿,足穿方口齐头翘尖履,头绾圆形发髻。左腿蹲曲,右膝跪地,右足竖起,足尖抵地。上身微左侧,双目炯炯,凝视左前方。两手在身体右侧一上一下作持弓弩状。据介绍,跪射的姿态古称之为坐姿。坐姿和立姿是弓弩射击的两种基本动作。坐姿射击时重心稳,用力省,便于瞄准,同时目标小,是防守或设伏时比较理想的一种射击姿势。秦兵马俑坑至今已经出土清理各种陶俑1000多尊,除跪射俑外,皆有不同程度的损坏,需要人工修复。而这尊跪射俑是保存最完整的,是唯一一尊未经人工修复的。仔细观察,就连衣纹、发丝都还清晰可见。

跪射俑何以能保存得如此完整?导游说,这得益于它的低姿态。首先,跪射俑身高只有12米,而普通立姿兵马俑的身高都在18至197米之间。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兵马俑坑都是地下坑道式土木结构建筑,当棚顶塌陷、土木俱下时,高大的立姿俑首当其冲,坐姿的跪射俑受损害就小一些。其次,跪射俑作蹲跪姿,右膝、右足、左足三个支点呈等腰三角形支撑着上体,重心在下,增强了稳定性,与两足站立的立姿俑相比,不容易倾倒、破碎。因此,在经历了两千年的岁月风霜后,它依然能完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由跪射俑想到处世之道。初涉世的年轻人,往往个性张扬,率意而为,不会委曲求全,结果可能是处处碰壁。而涉世渐深后,就知道轻重,分清了主次,学会了内敛,少出风头,不争闲气,专心做事。像跪射俑一样,保持生命的低姿态,避开无谓的纷争,避开意外的伤害,更好地保全自己,发展自己,成就自己。

老子说,当坚硬的牙齿脱落时,柔软的舌头还在。柔软胜过坚硬,无为胜过有为。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保持适当的低姿态,绝不是懦弱和畏缩,而是一种聪明的处世之道,是人生的大智慧、大境界。

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保持适当的低姿态,绝不是懦弱和畏缩,而是一种聪明的处世之道,是人生的大智慧、大境界。

命运因灵机一动而改变

古时有位北方商人到南方贩茶叶,当他历尽艰辛到达目的地时,当地茶叶早已被其他商人抢购一空。情急之中,他突然心生一计,将当地用来盛茶叶的篾箩筐全部买下,当其他商人准备将所购茶叶运回时,才发现已无箩筐可买!无奈只得求助于这位商人。结果这位北方商人轻而易举地在想赚钱的人身上赚了一大笔,还省下了往北方运茶叶的运费和麻烦,直接将钱带回了家。

欧洲某地一书店有三种书积压甚多,就在经理决定削价出售之时,有位员工献了一计,将此书送给总统一本。过了几天,书店便派人催问总统:“看了有何感受?”总统因忙于公务根本无暇看书,只得礼节性地说了一句“此书不错”。书店如获至宝,马上打出“总统最喜欢看的书”的牌子,很快出售一空。不久,这家书店又如法炮制,把第二本书送给总统,总统得知上次被人利用,这次没好气地说:“此书糟透啦!”不料这比上次更管用,人们纷纷抢购,要看看“总统最讨厌的书”究竟是个什么样;当书店将第三本滞销书拿到总统面前时,这次总统一言不发了。谁知这又成了最成功的广告——“总统懒得看一眼的书!”至此,多年积压的书全部都兑成了钞票。

这一故事是否真实并不重要,当它是一则寓言也未尝不可。重要的是它能让我们得到一些启示:“山重水复疑无路”与“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多数时候总是形影不离。

由买茶转为买装茶叶的箩筐,由削价书变成畅销书,四两拨转了千斤,灵机一动其实也是一种观念的转变。在很多时候,成功与失败之间只有一步之遥甚至一纸之隔,只是这“一步”或“一纸”不一定在您的正前方,它可能在您的左边或右边,还有可能在您的身后——这时不妨蓦然左顾蓦然右盼蓦然回首一下,说不定转机就在这一刹那。

在很多时候,成功与失败之间只有一步之遥,甚至一纸之隔,只是这“一步”或“一纸”不一定在您的正前方,它可能在您的左边或右边,还有可能在您的身后。

上了弦的弓

那次到内蒙古的一座小城旅游,看到一个店铺里面摆放的全都是弓箭,我感那很新奇,便在店里面东瞧西看起来。店里的墙壁上挂着的几张弓都是上好弦的,每张弓都绷得紧紧的;货架上面摆放的那些弓都未上弦,弓背就显得直一些。店主见我对弓箭很感兴趣,便从货架上拿起一张弓,递到我手上,说:你仔细看一看,这可都是正儿八经的弓箭,价格也不贵。”

我问道:“这弓能把箭射多远?”

店主说道:“力气大的人,能射出一百多米,力气小一些的,也能射出七八十米。用铁铸的箭,一下子可以射死一只羊。”

我把玩着手里的那张弓,爱不释手,决定买两张带回去,一张自己留着玩,一张送给一位朋友。跟店主谈好价钱后,我让店主拿两张上好了弦的弓,店主认真地说:“这几张上了弦的弓挂在那儿主要是做样品的,一张弓上好了弦后,都是绷得紧紧的,长时间这样放着,弓背和弓弦的效用就差了,力道也减了,根本就射不出多远。买弓应买那没上弦的,现用现上弦就可以了。”

我笑着说:“我买这弓,也不是要用它射杀什么,就是为了玩,不必非得有实用价值。”

店主笑了笑,便摘下墙上的几张弓,放在我面前,又拿出几张未上弦的弓,叫我随便挑。挑了一阵,我就要了一张未上弦的和一张上好了弦的,末了,又买了一捆木制的箭。

回到家后,我找了一个空旷的地方,用两张弓试着射了几箭,那张现上弦的弓,一箭射出了九十多米,而先前上好了弦的那张弓,仅把箭射出了四十来米。

细想一想,在现实生活中,人也是这样。一个人要是始终绷紧神经,老是处于紧张状态,就会导致身心疲惫,在需要冲刺的关键时刻,往往有心无力,难免败下阵来。

放松与娱乐,被认为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亚里士多德

侧面思维

我曾经听过一个故事,尽管不一定真实,但是讲给大家听还是有意义的。故事是这样的:

一家有名的美国公司新盖了一栋高耸入云的公司总部大楼。公司各部门全部迁入以后才几个星期,员工们便开始抱怨电梯速度太慢。这些抱怨很快便在公司中传开了,因此公司便找来了大楼的设计师,询问电梯的速度可不可以提高一些?或者可不可以增加电梯的容积?答案是肯定的,但需要两个月的时间对电梯通道进行拆除,扩容以及重建,这样会导致大量员工的工作陷入混乱。

据说,故事接下来是这样的:公司并没有去改建电梯的通道,而是在每一层电梯口旁边安放了一面大镜子。此后员工们都会在镜子前多花那么一点儿的时间来打扮自己或者是在镜子里看看其他员工,不久,人们的抱怨就悄无声息了。

我讲这个故事的目的就是要说明,任何问题都会有一个简单的解决办法。

如何开办一家成功的公司

如何开办一家成功的公司呢?有人说这很复杂。许多商学院可以教你如何做到这一点。在这个领域,人们已经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复杂研究。有没有可能用五分钟、一张纸,甚至是一句话把它描述下来呢?

事实上是可能的。爱琳·夏皮罗在她所着的《商业七宗罪》中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她描述道,在一所商学院里,教授第一次去上金融课,然后告诉那些踌躇满志的投资银行家和公司领导们:“不要把自己的现金用光。”这是不是成功开办公司的秘诀呢?当然是。

侧面思维其实是解决复杂的问题的另一种思维方式,还有换位思考,其目的都是最终有效地解决问题。我们在人生之路中,假若遇到一些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不妨用侧面思维的方法解决它。

桶的大小是由你定的

从前,某国王有个习惯,每天早上接受大臣朝拜后,便让众臣陪同在宫殿周围散步。

一天,来到御花园,众人坐下观景,国王瞧着面前的水池忽然心血来潮,问身边的大臣:“这水池里共有几桶水,”

这个问题问得稀奇古怪,几桶水?谁答得确切?众臣一个个面面相觑。

国王很不高兴,便发旨:“你们回去考虑三天,谁能答出便重赏。”

三天过去了,大臣中仍没有人能解答得出这个问题。国王觉得很扫兴。

这时,有个大臣诚惶诚恐地伏地奏道:“国王息怒,我等不才,无法解答您的问题,老臣向国王推荐一人,或许能行。”

国王闻言问:“你推荐谁?”

那大臣说:“城东门有个孩子很聪明,是不是把他叫来试一试?”

不多时,那位孩子便被领进大殿。他落落大方,进了皇宫毫无怯意。

国王便将那问题讲了一遍后,示意让人领小孩到池塘边去看一下。那孩子天真地笑道:“不用去看了,题太容易了。”

国王一听乐了,说:“哦,那你就讲吧。”

孩子眼睛眨了眨,说:“要看那是怎样的桶。如果桶和水池一般大,那池里就是一桶水;如桶只有水池的一半大,那池里就有两桶水;如桶只有水池的三分之一大,那池里就有三桶水,如果……”

“行了,完全对。”国王重赏了这个孩子。

众臣一个个呆若木鸡,自愧不如。生活中的许多看似不能解答的问题,其实是因为我们没有放开思路,不敢解答。很多时候,答案就在自己的手中,正如“桶的大小是由你定的”。

生活中的许多看似不能解答的问题,其实是因为我们没有放开思路,不敢解答。很多时候,答案就是自己的手中,正如“桶的大小是由你定的”。

碗底的诱惑

朋友经常会给我们讲一些有启示的例子:

他说,有一个孩子拿着大碗去买酱油。两角钱的酱油装满了碗,提子里还剩了一些。这孩子把碗翻过来,用碗底装回剩下的酱油。到了家,他对妈妈说:“碗里装不下,我把剩下的装碗底了。”孩子期望得到赞扬:他聪明,善用碗的全部。而妈妈却说:“孩子,你真傻。”

这是故事的第一部分。当年母亲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并不明白这个孩子傻在哪里,但没问,否则我妈会说:“你也真傻。”过了30年,我才明白这个故事的含义,发现故事的主角乃是我。如今,我的生活恰如捧着一个倒扣着的碗。碗底浅浅地荡漾着一点东西,即我写过的一些文字。碗的那一面是空的,里面的东西已洒光了。同时我不知自己曾经泼洒了什么,但必可珍惜。

故事的第二部分,妈妈:“孩子,两角钱就买这么点酱油吗?”

孩子很得意,说:“妈妈,这面还有呢!”他把碗翻过来,于是碗底的酱油也洒了。

无论到什么时候,我们都不会把碗翻过来,去看另一面盛着什么,而使仅有的一点东西散失——无论碗底的另一面藏着什么样的诱惑。

地锅智慧

十多年前,农家人做饭多爱烧地锅,既图省钱又图方便。

过犹不及

“孩子,今天咱们吃饺子,你烧火。”母亲一边择菜一边对我说。“太好啦!”我高兴地跳了起来,一溜烟跑过去搬柴火,仿佛嗅到了饺子那香喷喷的味道。一趟、两趟、三趟……看着堆得像小山一样的柴火,擦着额头的汗水,满以为母亲会夸奖我勤快。谁承想,母亲却笑着责怪我:“傻孩子,你怎么拿来这么多柴火?”我疑惑地看着母亲,小嘴撅得老高,像是受了极大的委屈。

“有些东西,有时并不是越多越好,”母亲说,“‘穷灶火,富水缸’,穷人的厨房里不要堆太多的柴火,以免失火;水缸是要蓄满水的。”我听了,心里虽是佩服,还是装着生气的样子搬走了多余的柴火。

人实心火空心

下边点火吧!柴多火才旺,我寻思着,把炉膛用柴火塞得满满的。可费了大半盒火柴,愣是没点着,浓浓的黑烟熏得我两眼直流泪,呛得我连连咳嗽。

“人实心,火空心,”母亲听到后忙跑过来帮忙,“把柴火掏出来一些,中间刨个坑……”我按母亲说的做了,火终于点着了。

趋利避害

“你看,妈!”我指着袖口被火星烧的窟窿心疼地说。

“干什么事都要小心,趋利避害。烧火时不要正对着锅台口,坐到一边,用烧火棍。”

善始善终

饺子煮熟了,我盛了一碗正要吃,母亲对我说:“做什么事都要善始善终,有头有尾。把炉膛里的炭火掏出来,用水浇灭,小心失火。”

“吃顿饺子可真不容易啊!”我一边掏着炭火一边笑着对母亲说。母亲也笑了,说:“干什么事都不容易啊!事非经过不知难。”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想一想还真是这个道理。人生处处皆学问,小事里有大智慧。这智慧需要我们去聆听、去感悟、去提炼、去运用。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人生处处皆学问,小事里有大智慧。这智慧需要我们去聆听、去感悟、去提炼、去运用。

向下走的境界

经过十几年的打拼,他终于拥有了自己的“航空母舰”:一个下辖十几家子公司的大型集团公司。为了进一步把事业做大、做强,后来公司又招聘了一批新员工,并打算把他们全部充实到各个子公司去。

消息传来,新员工们不满意了。他们都是本科及以上的学历,不理解公司为什么把自己发配到那些子公司去。

信息反馈到他那里,他思索了一下,把新员工召集到了一起,问道:“我记得你们当中有一位是专修园林专业的,能不能出来回答我一个问题?”我就是那个学过园林专业的新员工,等我站起来后,他微笑着说:“请您给大家介绍一下,天牛幼虫在树木里取食时,它的行走方向有什么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