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爱迪生自学成才的故事
8983300000023

第23章 重新振作生产水泥

爱迪生无论干什么事都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因此,我们也应该用这种精神对待事业,它是促使我们走向成功的保证。爱迪生的铁矿事业虽然失败了,但他并不是一蹶不振的人。他很快又爬了起来,并考虑如何运用既有的经验,重新开创一番事业。最后,他决定兴办水泥事业。

爱迪生的这项选择是对的,以前铁矿事业所需用到的碎石作业、筛石粉、晒干矿石等,这些都可以运用到水泥事业上。而且,这时正是美国工业兴盛时期,水泥的需要量在五年内,就已经增加了两倍。

“木材会腐朽,石材和砖块也会崩坏。可是钢筋水泥的建筑,却永久不坏。看古代罗马的浴场,它不是和建立的时候一样地坚固吗?”爱迪生这样说。

爱迪生开始广泛阅读水泥制造方面的书籍,多方收集生产水泥的有关材料。

水泥最早是由英国石匠阿斯普奇发明的,那是在1824年。水泥的颜色极像波特兰的石灰石,所以人们便将水泥称做“波特兰水泥”。波特兰水泥是先将石灰石与黏土混合,经过烧制,然后碾制成粉末状的自然水泥,其中含沙较多,凝固较慢,凝后较坚。亚斯普丁制造的水泥十分粗糙,水泥的用途也受到局限。

英国宾夕法尼亚科普雷的舍勒等人于1827年开始仿制水泥。在工程师怀特用自然水泥修筑伊利运河后,开始仿制水泥的人日渐增加。法国在1840年,德国在1898年先后建起了水泥厂,到20世纪初,人造水泥大为盛行。

爱迪生看到了水泥业的发展前途,决定发展这一项目。尤其是他在采矿业中获得许多关于碾石的经验,这为他提供了跻身于水泥业的条件。

1898年,爱迪生在西奥兰治以西70公里外的森林里发现了水泥石,他立即购下了800英亩蕴藏着水泥石的土地。当他对水泥制造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后便开始设计工场,经过24小时的紧张工作,工厂的设计图完成了。

爱迪生在思考问题时睡着了爱迪生设计建造的这所工厂,直到今天还保留着。他从附近的矿厂运来石灰石,那些用于开采铁矿、碾碎矿石的机器,马上就派上了用场。

在自己的加工厂内,爱迪生打破常规,设计了一个大型长窑。起初他用了一个木制的模型,进行反复的实验,最后得出了满意的结果。依据新的理论建造出一个石灰窑。

新石灰窑完工后,实验结果表明产量比普通的窑多了一倍。然而,爱迪生还不满足。

爱迪生水泥公司的水泥产量不断上升,从每天750桶增加到850桶。但爱迪生依旧嫌产量太少。然后他提出了几种改进的方法,后来工厂的生产不但超过900桶,又增加到了1000桶。最后在24小时内竟突破1000桶达到1100桶。

在当时,有很多人对长窑的产量表示怀疑,也有人嘲笑这种制造方法。他们预言这方法很快就会失败,他们认为长窑一定会出现弯曲现象。可是事实证明,他们是错误的。不到几年,美国全国出产的波特兰水泥一半以上是用爱迪生式的长窑生产的。而且,烧制水泥所需的煤也减少了一半。他还利用铁矿厂设计过程中获得的技术大大改革了水泥石烧制前的碾磨工序。最后,用五吨大型气铲取代了小车推运水泥石。

有人对爱迪生投资兴建这样大规模的水泥厂有点不理解。爱迪生的回答颇有道理:“马车终将被未来的电车或汽车所代替,土路已经完全不适应新美国的发展建筑。水泥正是建造马路的不可缺少之物。”爱迪生的回答表明他不仅是一位发明家,还是一位优秀的企业家。

爱迪生的水泥工厂完全实现了机械化,全厂日产量为1100桶,220吨。每一窑日产量为200桶,50吨。

爱迪生预期能够用增加窑数的办法来继续扩大生产。他的窑长约五十米,宽约三米。窑的设计原理证明是正确的,所以爱迪生开始生产廉价水泥,这就更大地提高了对水泥的需求量。

当时,即在20世纪初,水泥主要是用于来配制灰浆,供砌石、铺水泥路和生产钢筋混凝土构件。爱迪生认为,水泥应用的前景一定颇为宽广。爱迪生产生了“浇注式房屋”的想法,也就是用专门飞机器把水泥浆浇注到模具里而制成框架式的房屋。

爱迪生曾说:“我总是力求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些什么,以便使我国人民进一步摆脱繁重的劳动,并力求创造出最大的可能性,使人类得到幸福和繁荣。我认为,如果我们建立一个工厂,它能生产出比现在水泥质量更好、价格更低廉的水泥的话,我们厂定为此作出努力。如果我们能实现这一点,那么一座有六个房间的水泥房子,我们可以只花300美元就建立起来。”

在建造水泥房子时,爱迪生采用先造好房屋架构、安装铁筋,然后灌注水泥的方法。按照他的设想,灌注水泥法只要六个小时就可以造好一幢漂亮的房子。他曾估计:“浇铸一幢六个房间的房子只需300美元的代价。塑造的模型可以在全国各地重复使用,这样就可以节省许多费用。”

“爱迪生式建筑法”掀起了一次建筑业的革命,此后各处的大楼、工厂等大建筑,纷纷采用这种省时省力的“爱迪生式建筑法”。

1908年8月,爱迪生提出申请这种建筑方法的专利。

然而,“爱迪生式建筑法”没能大范围地推广,因为这种建筑法虽然方便,但式样却大同小异,千篇一律;而人们对自己的住房,各有各的习惯和爱好。因此,相同式样的房子就不太受人欢迎,这就是“爱迪生式建筑法”的局限性。

很快,爱迪生参与了新泽西州第一座水泥房屋的建造。巨型搅拌机被固定在现场,一条传送带将水泥送上屋顶的储泥池,六个小时便可将模具灌满。六天以后,模板去除,剩下的工作只是安装门窗、管道、照明及其它的辅助设备。

在一些基础工作完成之后,爱迪生写出了一份更为细致的计划,即建造一种费兰西斯一世风格的建筑。这种建筑绮丽豪华,如用石材制造,其造价高得难以支付;如果用水泥建造,内部的装饰可以用彩绘解决,屋顶制成瓦状,也易于漆成主人喜欢的颜色。这种房屋据说能够绝缘,又可以减少四分之三的建筑费用。但是,这种房屋仍没能普遍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