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锦宋
89605700000011

第11章 过眼“云烟”

又过了两日,扎成捆的烟叶经过简单的晾晒发酵,被送进了烤房,赵奕在参照云南农民烤烟方法的基础上,不断调整烤房的湿度和温度,经过两次失败后,终于在第三次成功了,看着黄金色的烟叶从烤房中抬出,赵奕心中充满了喜悦,于是命李大嗓找来一把铡刀,反复将烟叶铡成细条,直至烤烟全部铡成烟丝.......

赵奕迫不及待扯出一张纸,装了一些烟丝,裹成香烟状,对着油灯便点了起来,一股熟悉的味道扑面而来,但是赵奕眼泪和鼻涕却被熏了出来,嘴巴里一片苦涩,“没有过滤嘴嘴的烟真他娘的难抽”,赵奕嘴里反复骂着,却一口又一口接着抽,不过多久,一只纸裹烟便燃到了尽头,毕竟赵奕这具身体没抽过烟,第一次抽这种没有过滤嘴的烟,这种反应太正常了.....“烟,应该不是身体需要,而是精神需要,哥抽的不是烟,哥抽的是寂寞,高手的寂寞。”赵奕心道。

赵昕德、李大嗓等众人看着眼泪鼻涕直流,却抽的得起劲,嘴里还反复嘀咕咒骂的赵奕,哭笑不得,不过他们对这稀罕物件也好奇得紧,正准备学赵奕也来上那么一只,这时孙铁匠和李木匠一前一后走了进来,手里分别拿着一个布袋子,进门后的他们向赵昕德和赵奕躬身一礼开口道:“老爷、少爷,小老儿和李木匠幸不辱命,将少爷要的东西赶制出来了”。

原来孙铁匠和李木匠不用一天便将烟斗和烟锅的样品赶制出来了,赵奕看后十分满意,让孙铁匠为烟锅装上烟杆,简单提出一些修改意见后,让他们赶制了烟袋和烟盒,准备和烟斗、烟锅捆绑销售。

烟斗配烟盒、烟锅配烟袋,因为时间紧,孙铁匠和李木匠每样各打造了三十个,并信誓旦旦说要不是少爷要得急,他们能打造更多。

赵奕摆摆手,拿起一个烟斗,装上烟丝,对着油灯又点了起来,一边抽,一边教众人抽烟,众人分别拿起一个烟斗,跟着赵奕有样学样的点了起来,也许是男人的天性,抽烟这事不难学,李大嗓这货嗓子大,肺活量也好,使出吃奶的劲深深的吸了一大口,被呛得一阵咳嗽 ,眼泪直流。

赵奕拿起旁边的烟杆,往李大嗓的脑袋上一敲,骂道:“你这憨货,慢点吸”,看着李大嗓的吃瘪的样子,众人一阵哄堂大笑,赵奕放下手中的烟斗说道:“诸位感觉如何?”,一时间众人议论纷纷,有说提神醒脑的、有说味道难闻的、又说呛眼刺鼻的......

赵奕将目光投向赵昕德,赵昕德又深吸一口,淡淡说道:“此物开始吸食时,刺眼呛鼻,味道怪异;但后劲十足,如醇香老酒,提神醒脑;吞云吐雾后,又觉全身酥麻,如吃了人参果般全身通透,是难得的妙物!”

赵奕心想,不愧是享受过高档生活老头子啊,一句便道破了抽烟的真谛,他都没法再补充了。

这时李大嗓这二货突然蹦出来说道:“此物入口,俺近日奔波的乏累一扫而空,感觉有使不完的力气,定能和娘子大战三百回合”,赵奕更是哭笑不得,心想古代人民的夜生活真他娘的单调又刺激,众人又是一阵大笑,虽然李大嗓的话糙,但是众人都有同样的感觉,纷纷蠢蠢欲动。

孙铁匠年迈,早已没有那样的冲动了,他对烟草一物也十分喜欢,如同他打铁时喝的苦茶,口感苦涩却余味无穷,便躬身一礼问道:“少爷,不知此物为何名?”

对呀,烟草都搞出来了,还没用取名字呢?紫云、红塔山、中华、软珍......赵奕把后世的烟名都想了一遍,突然想起自己穿越重生,前尘往事如过眼云烟,不如就叫“云烟”,便轻轻回道:“云烟”,赵昕德一拍大腿,高兴道:“此名甚好,诗情画意、生动形象,真是好名字、真是好名字啊.......”

赵奕遣散了工匠,让他们各自回家等消息,并将他们手中的烟盒装满烟丝连同烟斗一起打赏了下去,只留下李大嗓一人,经过一番短暂的收拾,父子二人连同李大嗓坐上孙铁匠家送货的马车,向义山府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