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世界科学博览3
8951100000034

第34章 地域景观(7)

刘胜墓全长51.7米,最宽处37.5米,最高处6.8米,容积约2700立方米。他的妻子窦绾墓全长49.7米,最宽处65米,最高处7.9米,容积近3000平方米,两墓形制基本相同,均分为墓道、甬道、南耳室、北耳室,中室和后室六个部分。甬道紧接墓道,在其两侧为对称的南北耳室,其后为宽大而近似方形的中室。中室和后室之间设有石门,刘胜墓的后室在中室之后,而窦绾墓的后室则在中室右侧。从出土现象观察,刘胜墓的甬道、南耳室、北耳室和中室以及窦绾墓的中室,原来在洞室内还建有瓦顶的木结构房屋,后因木料朽腐而倒塌。两墓的后室都是在岩洞中用石板建成的石屋,有门道,主室和侧室三部分。环绕刘胜墓的后室还开凿了一道回廊。墓内都有排水设施。两墓各个洞室的顶部作拱形或穹窿顶,室壁都凿成弧形,没有发现直壁和直角相交的结构形式,经历二千余年,墓洞基本上保存完好,可能同其开凿形式符合力学原理有关。

从各墓室随葬器物的出土情况看,南北耳室是库房和车马房,中室是宽大的厅堂,后室是象征卧室的内室。这种模仿主人宫室宅院的洞室墓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它比我国西汉初期常见的长方形木椁墓晚,而早于西汉后期及东汉时期存在的多室砖墓,石室墓,在棺椁制度方面,改变了我国西汉初期“诸侯五重”棺椁的旧礼制,使用一棺一椁和镶玉漆棺。在葬俗方面,属于夫妇并穴合葬,即所谓“同坟异葬”,不同于西汉后期逐渐流行的同穴合葬制度。

精心设计的墓室,工程艰巨,规模宏大。在岩石中开凿如此庞大的墓室,就是用现代化的施工方法,估计也需要上百人费一年左右的时间,可以想象,在2000多年前的技术条件下,使用铁锤和铁钎进行手工开凿,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一定十分惊人。

地下宝藏

满城汉墓不仅墓室庞大,随葬品也十分丰富。尤其是刘胜墓,除墓道外,各墓室都放置大量的随葬器物。甬道和南耳室共放置实用车6辆,马16匹,还有11只狗和1只鹿。北耳室的随葬品主要是陶器,种类和数量都很多,部分陶器内原来还分别装盛着酒、粮食、鱼类等。中室的随葬品也很多,主要是铜器、铁器和陶器;室内还陈设两具帷帐,后室存放棺、椁以及许多贵重器物,死者所穿的金缕玉衣保存完好。两座墓共计出土文物4200多件,许多器物制作的工艺水平很高,有些则是过去从未发现过的,俨然是一座地下博物馆。

墓中发现的铜器种类和数量都很多,其中有些器物不仅造型优美、装饰华丽,而且设计灵巧、铸工精致,是汉代铜器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如窦绾墓出土的长信宫灯,刘胜墓发现的错金博山炉、错金银写篆纹壶、鎏金银蟠龙纹壶、鎏金银嵌乳钉纹壶等,便是最为突出的几件。

长信官灯,作宫女跪坐持灯状,通体鎏金。全灯可分为头部、身躯、右臂、灯座、灯盘和灯罩六个部分,各部分分别铸造,然后组合成整体。灯盘可以转动,灯罩可以开合,因而能够随意调整灯光照射的方向和角度的大小。宫女的右臂和身躯中空,烟灰可以通过右臂到达体内,从而保持室内清洁。铜灯设计灵便合理,宫女造型生动逼真,其艺术水平之高,在汉代铜灯中首屈一指。

除长信宫灯外,满城汉墓还出土了其他式样的大小铜灯共19件,其中如当户灯、朱雀灯、羊尊灯等都是别具一格的不朽之作。当户灯,高12厘米,下为半跪的铜人,右手高举灯盘。中有蜡钎。当户为匈奴官名,汉初汉王朝与匈奴争战十分激烈。这里以匈奴的当户官作为执灯的奴仆形象,当存贬恶之意,以使敌人不攻自破。

朱雀灯,高20厘米。朱雀脚踏蟠龙,展翅欲飞,嘴衔环形灯盘,内分3格,可同时点燃3支蜡烛。朱雀为传说神鸟,与青龙、白虎、玄武并称四神。朱雀为南方火神,以它作灯具,十分恰当。

羊尊灯,高23厘米。外形铸成跪羊状,羊腹中空,内可盛放灯油。羊背可以掀开而成椭圆形的灯盘,平放在羊头顶上,开合处有铰链相连,灯盘有一流嘴,可以放置灯芯,熄灯时将灯盘放下,残油仍可倒入腹腔内。五行学说中,羊属未,未为南方火库,所以用作灯具。

错金博山炉是刘胜墓出土的一件稀世珍品。该炉通高26厘米,通体用金丝错出流畅华丽的花纹。炉座透雕龙纹,炉身上部和炉盖铸出峰峦起伏的群山,山间点缀以猎人和野兽,刻画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狩猎情景。其造型之优美,铸造技术之高超,在同类器物中非常罕见。博山炉是贵族阶层使用的一种熏炉,香料放在炉中点燃后,香烟能通过炉盖的众多小孔袅袅上升,弥漫房中。除博山炉外,满城汉墓还出土了各种鼎形、小盂形和附加镂空网状提笼式的熏炉,均是富有特色的高级生活用具。

刘胜墓中室内陈设着二具帷帐,其木架等部分均已朽烂,但整套铜质构件完好无损。这些构件铜质鎏金,制作精美华丽,刻有天干、地支及各种数字,这是组装时相互搭接的记号,经过复原,可知古代帷帐的结构与现在的房屋木架相似。像这种完整的汉代帷帐构件,为建国以后第一次发现。它拆卸方便,便于运输,又可根据气候调节帷幕的厚薄,是古代理想的简易房屋。用途十分广泛。

刘胜墓中还出土了一套铁甲,它是迄今考古发掘中所见到的保存最完好的西汉铠甲。该甲属“鱼鳞甲”类,由甲身、短袖和垂缘三部分组成,甲片多达1589枚。铁甲的边缘用皮革和丝织品包裹,里面也有皮革和丝绢衬里,非常舒适实用。此外,刘胜墓中还出土了一些刀、戟、矛、戈等兵器,多数以钢铁制成,说明在西汉早期铜兵器基本已被淘汰。

两墓中还出土五铢钱4200多枚,虽都铸于武帝时期,但钱文“五铢”的字形并不完全相同。通过对这些五铢钱的研究,可对以往汉代五铢的分期加以修正。

悬棺

中国古代南方的某些少数民族中曾经盛行过一种奇特的葬俗——悬棺葬。所谓悬棺葬,就是利用人工的木桩或天然的崖洞,把死者的棺木悬置在万仞绝壁之上。

关于悬棺的产生,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大宁河边有位少年被算定要当皇帝,但他必须从某月某日开始,一百天内不得打开大门。到九十九天,少年家的大门意外地被打开了。与此同时,他家后园竹林里发出噼噼啪啪的震响,竹子一节节绽开了,里面跳出一个个人来,又随即死亡。据说,这本是将来要辅佐少年的文武大臣。家里人用棺木将他们装殓起来,气愤的少年则用脚猛踢这些棺木。说来奇怪,一具具的棺木全部都跳腾而起,挂在大宁河两岸的岩壁上了。这缥缈的传说给悬棺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悬棺由于悬棺的神秘,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探险者纷沓而至,有的想寻根究底,出于好奇;有的则是冒死求财。他们在悬壁上演出了一幕幕悲喜剧……

福建武夷山区的悬棺多是船形,人们称为“船棺”。明朝万历年间,福建崇安县有个叫张富郎的人到武夷山探险。他利用类似井上汲水用的辘轳,进入放置“木船”的山洞,只见几具尸骨横七竖八的躺在那里,最终一无所获。

清末光绪年间,奉节有个大胆的人只身进入三峡口,攀上悬崖,取下一个“风箱”。令他失望的是,里面并没有什么传世的珍宝。

1971年,奉节县两个采药人登上江边悬崖,取下两具“风箱”。棺中保存有巴式铜剑、铜斧,以及汉朝使用的五铢钱等珍贵文物。

1973年,有两个外来人采用荡秋千的办法,经过反复荡动,进入了武夷观音岩洞穴,推下一具棺木,企图盗走,因乡民及时向政府报告,才免于被盗。

这些棺木,经碳14测定,一般都在2000年以上,有的竟达4000年之久,是商周时期的产物。人们感兴趣的是:

当时的生产水平非常低下,为什么要费尽千辛万苦,把死者的棺木悬挂在这高不可攀的悬崖峭壁之上?又是怎样安放上去的呢?

一种意见认为这是某些民族的风俗习惯。据考证:古代大宁河地区的濮人,武夷山地区的越人,湘西五溪蛮人,以及云南僚人,都有此种葬俗。唐代的《朝野佥载》说:“五溪蛮”的父母死之后,其子女便将尸体放在林外,三年后在临江的高崖上凿一个石龛放置棺木,放的位置越高,越是尽了孝道。宋代朱辅的《溪蛮丝笑》记述南方的某些少数民族,人死后先埋在土中,隔一段时间再取出尸骨,放在大树或岩穴里。生居岩洞,死葬岩洞,为南方民族之特有的习俗。福建、贵州等地的悬棺常常置在傍水的高崖,更是古代南方民族“水行山处”习俗的反映。

一种意见认为是对死者的尊敬。悬棺葬的死者大多在部落中有很高的声誉、地位,往往是部落首领。他们死后,人们还让他们居高临下,俯视山河。而且棺木放于悬崖峭壁之上,敌对部落无法破坏,野兽也无法侵袭。对于有祖先崇拜和英雄崇拜习俗的一些少数民族来说,部落首领的灵柩安全,关系到部落的兴衰命运,因此,不惜代价地将首领的灵柩进行悬棺葬,也是可以理解的了。《马可·波罗游记》中写道:土僚人死后,用小匣装部分尸骨。“携之至高山山腹大洞中悬之,俾人、兽不能侵犯”,从而表达了对死者的保护和尊敬。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是祈福的一种方式。《叙州府志·外纪》说,叙州一些少数民族,对死者的棺材“争挂高岩以趋吉”。元代乌蒙路宣慰副使李京,曾据其亲自经历写了《云南志略》,说土僚人死后,“置于千仞巅岩之上,以先坠者为吉。”放得愈高愈好,坠落则愈快愈好。为了后嗣子孙的吉祥,只好让尸骨越爬越高了。

凡是看过悬棺的人,自然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这重达几百斤的甚至千斤的木棺,是用什么方法悬置于陡峭的岩壁之上的?据实地考察,这些悬棺低者离地十余米,高者达几百米,古人又没有起重机、大吊车等现代化设备,这真是一个令人兴趣盎然却难以索解的谜。

人们对此议论纷纷。

一说是修栈道而运悬棺。据武夷古越族船棺葬仪习俗,部落首领使用不易腐烂的楠木作船棺,且陪葬品甚多,不愿为人所知,便选择在风雨之夜,兼用人力、畜力,顺着事先铺设的栈道,把船棺运入岩洞。据说,现在九曲溪两岸的岩壁缝隙处,还可以看到一些残存的木料,很可能是安置船棺后为了确保它的安全拆除未尽的遗物。但是,一般安装船棺之处乃悬崖绝壁,并无缓坡之处供架设栈道,所以,此说也难以令人信服。

一说为从上往下悬索下棺。早在唐代《朝野佥载》中,就有“自山上悬索下柩”的说法。千百年前,古大宁河地带、武夷山都还是原始森林,那悬崖绝壁上古藤丛生,为悬索下柩提供了攀岩附壁的条件。只要从上缒下几个“葬礼先行官”,在洞口预先架设几根横木,人们在峰顶就地取材,伐楠制棺,然后吊坠而下,先搁在洞口横木上,再由“先行官”推进洞里。此说虽较为可信,但也引起人们的质疑:某些峰顶无法攀登,也不一定有可供制作的楠木。

一说为从下往上吊装。已取出的一个船棺,棺盖头部有一道明显的绳勒痕迹,宽约3厘米,似乎是吊装的佐证。据《武夷山志》载:“成化间有乡人削竹签,插仙船岩壁,攀引而上。”“村民能猿猱音尝登之,棺不施钉,可开视。”但此种推想,理由略嫌不足,因为武夷山诸峰的特点是上丰下敛,峰腰洞穴多是朝内斜嵌,吊棺垂直上升不能解决进洞问题。

还有的说是洪水齐天时的遗物;有的说利用堆土法,即利用地形,堆起土台,棺木进位后,再将土撤去;甚至有的说是架设木架和云梯。不过,对这几种说法,相信的人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