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楚中纪
89505300000035

第35章 故事

十月十七,天京近郊。

这是一座藏匿在山林里的庄园,靠山近水,景色极佳。这处庄园原先的主人是天京城里的一个富商,后来被相府的大少爷楚乾看中了,托人强买强卖的买了下来。那时的楚乾也不过十七八岁,天天在这庄园门口挂上一顶大红灯笼,聚集了一伙狐朋狗友夜夜笙歌。不过这两年或许是因为年纪长了几岁,又或者是因为有了别的寻欢作乐的地方,总之楚乾来这里的次数倒是少了很多。而今日,不知为何,那顶大红灯笼又被庄园里的仆人给挂在了门口。

满头花白的老人端坐在庄园门口的藤椅上,他看着的方向是上山的唯一一条山道。在他旁边的是自己的学生,如今的太医院院判袁莲。

”应该快了吧,信上说的就是今日。“袁莲站在老师身边,低声说道。他也在看着那条山道,翘首以盼的模样像是个等待着母亲归家的稚童。已经是十月深秋了,再等下去就要到入夜了,到了夜里气温下来了,老师的身子骨还扛得住吗?想到这里,袁莲不禁低头看了眼坐在藤椅上的老师,摇了摇头。

楚白象似是察觉到了袁莲的想法,微微笑道:”不要急嘛,做事得要沉得住气,才能把事情做好。“

”天起凉了,老师还是进屋子里等吧。“袁莲弯下腰,毕恭毕敬地说着。

楚白象摆了摆手:”不用,我就在这等。楚括传回来的信上说,这次是关山海本人带着几位头领亲自过来了,我在这等,也好让对方看看我的诚意。“

”呵,一个海匪头子,老师用得着把诚意拿出来吗?“袁莲嗤笑一声。

”哎,不能这么说。三教九流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艰辛,自己的不容易。不论成就的高低,事情的低贱。设身处地的想,把你袁莲放在他关山海的位置上,你就能保证你自己能做的比他关山海还要更好?“楚白象咂咂舌,挑了挑眉头,微微一笑,”这关山海,老夫还真是对他充满了期待,做事魄力不凡呐。“

袁莲撇撇嘴,没有说话。山道上这时也传来了几声打马的声音,袁莲伸长了脖子,首先看见的便是周密和楚括二人,再往后就是一辆马车,在那马车周围,跟着四五个神色不一的汉子。楚白象不知什么时候站起身,眯着眼睛打量着那辆马车。袁莲也敛了敛气息,等的人终于来了!

很快,马车便驶到了庄园门前,周密和楚括二人直接步上台阶,站在了楚白象身后。马车的帘子被人从里面掀起,出来的是一个年轻的后生,穿着华贵的衣衫,带着顶小毡帽,打扮穿着和流州出来的富商没什么区别。那后生站在马车上,看着楚白象微微一笑,而后立马弯腰行礼:”关氏,山海,见过楚爷爷。“

看着那年轻人的模样,楚白象倒是有几分恍惚,好在他立马反应了过来,一招手开口道:“外边风大,进来说话吧。”

很快一行人便在庄园内的客厅里入了座,原本给关山海带来的几位头领都安排了座位,但他们没有坐,全都站在了关山海的身后,而袁莲和楚括也是站在了楚白象的身后,周密站在门口,像是一尊门神。

关山海伸手端起桌上的茶杯,揭过盖后轻饮了一口,啧啧赞道:”这是哪座山今年新出的茶,喝起来口感极佳啊,比我船上的那些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

”说正事之前,老夫想问你一个问题。“楚白象笑了笑,看向关山海。

”楚爷爷问就是了,做晚辈的不敢隐瞒。“

”为什么敢亲自来天京,你就不怕我杀了你?“楚白象盯着关山海,一字一句地问道。

面对这道杀意腾腾的问题,关山海反而笑了笑:”楚爷爷有事要交给晚辈,做晚辈的哪里敢托大?“

”我要听真话。“

”那就说真话了。“关山海靠向楚白象,一双眼睛也看向楚白象,”我赌了,楚爷爷不敢杀了我。“

”那你若是要知道了我叫你来是为了什么事之后,恐怕会后悔的。“楚白象得意的笑了起来,老脸上充满了高深莫测。

关山海脸上的笑容凝滞了几分,而后迅速恢复了正常:”什么事?“

”流州需要一些乱子,让圣上派出的钦差大臣能够名正言顺的入驻流州,掣肘林家。“

”只是为了这个?“关山海问。

楚白象点点头:”只是为了这个。“

”那我有什么好处呢?“关山海又问。

”林家会垮台的。“

”不够。“关山海摆了摆手,而后他站起了身,看向楚白象,”楚爷爷,如果我不答应的话,你敢杀了我吗?我要听真话!“

关山海敢于带着几位头领来到天京这等龙潭虎穴,冲的就是楚白象不敢杀了他,不但不敢杀了他,反而还要把他层层保护起来,为何?就是因为他关山海和他带来的几位头领如果真的死在了天京,那流州、宁州乃至蒲州的水匪势必都会为了争雄而火并,甚至失去了红旗会压制的倭人也会把眼光重新盯向大周这一块肥肉。水匪们打架,遭殃的可就是平民百姓,而楚白象要的乱子只是乱了林家一家,而不是乱了整个大周的南部。关山海问楚白象真的敢杀了他吗,楚白象不敢,是真的不敢。

”我们走。“见着楚白象迟迟没有给出回应,关山海一摆衣衫,招呼着几人便准备离开客厅。只是在他刚刚走到门口的时候,身后传来了一道声音,这道声音让他停住了脚步,他没有回头,只是安静的听着。

“我给你说个故事吧。”楚白象的视线越过关山海,看向了门外,眼神逐渐地涣散了起来,似乎是缅怀起了过往,“福和三年,我跟随着先帝爷的大军路过孟州诏安郡,在我们快要到祁川的时候,一个小伙子骑着马追了上来,他说为了投军,他都要和家里的那些长辈断绝了关系。当时我们才刚出楚地,虽然打了几场胜仗,但各地的那些门阀们都不看好我们,这个小伙子也不知道是谁给了他那么大的勇气啊。后来先帝爷看我挺喜欢这个小伙子,就把他调到了我的帐下,他就成了我的部下。这个年轻人跟着我在战场上建功立业,九死一生,说起来我能活到今天,没了他是不行的啊......”。

“祥和十九年,我的那个老兄弟喜得长孙,也是那一年,先帝下令把我那个部下调入流州担任知州一职。我到现在都还记得那老家伙抱着小孙子跑到我府上向我炫耀他孙子如何如何的,还请我给他孙子想个名字,说他起的不大气。我那时候,就看着怀里的小娃娃,心想,这孩子就叫山海算了,关山海,多大气呀。那老家伙后来就高高兴兴的带着一家人去了流州赴任,哪料到,这一去就再也没能见到了。五年后,也就是庆历元年,定海侯上奏朝廷,说流州知州关齐悦趁皇帝北征草原之际,图谋不轨,意图谋反,已被定波府察觉,将关氏一门就地正法了。我那时候托人四处打听,才知道整个关氏门阀只有一个五岁的孩子躲在粪坑里逃过了一劫,当年的那些事,你是当事人,你比我熟悉......我不相信,我那部下,忠肝义胆之人,我心里比谁都清楚,他怎么会造反呢?这里面一定是有鬼的,可是再有鬼又能怎么样呢?那时候陛下刚刚在草原上打了败仗回来,在朝中根本是站不住脚的,更别说彻查此事了,我儿那时也是刚刚战死,我就是想管......也无能为力啊.....”

楚白象收回了视线,紧紧地盯住了关山海的背影。

“山海啊,这么多年了,你可还记得你姓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