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书立方4-传奇女人武则天
8948000000025

第25章 坐上龙椅,梦想成真

而在引导社会舆论的同时,武则天也没有放弃一些具体工作的实施。比如说把自己死去双亲的地位又提高了一格,追尊为“忠孝太皇”,母亲杨氏被尊为“忠孝太后”。活着的亲属也提拔了又提拔,武承嗣又一次被提为鸾台纳言,当了宰相。武则天甚至为今后的登基提前做好了新文字的创造,有了新字,不就是换天了吗?武则天给自己造了个字,作为自己的名字,为了避讳,诏书改叫“制”。而武则天的可是寓意深刻啊,“日月当空,恩被天下”,而且是日月齐全、阴阳兼备,算是个完美的字了。当然,武则天仍旧改不了自己的老习惯——改元,将永昌元年十一月改为载初元年正月,十二月改为腊月,次年正月改为一月。从该年起用子正,直到久视元年(700)恢复寅正。

光舆论宣传还不够,古代讲究的是谦让,不管是真谦让还是假谦让,想当皇帝必须有臣民劝进这个过程,不经过这个过程就显得太不顺应民意了。通过一系列策划,一场场疯狂的“上访”大戏开始了。首先,载初元年(690)九月初三,关中耆老九百多人来到洛阳求见武则天,请求“请革命,改帝氏为武”。借此时机,御史傅游艺上表请求改唐国号为“周”,赐李旦姓武。这可是第一次公开提出“革命”的想法,武则天没有应允——当然啰,不能别人一说自己就答应啊,显得太猴急了。不过傅游艺还是连升好几级。

很快,第二次劝进活动紧锣密鼓地开始了。九月初八,神都耆老、四方蛮夷、道士与和尚一万二千余人又来要求武则天正式登基为帝,降李旦为皇嗣。但是和第一次的结果一样,武则天仍然没有答应。

九月初九,百姓、宗教人士、文武百官与李氏宗室五万余人到皇宫请愿,这次活动规模空前,而且态度坚决,非要赖在宫前不走,除非武则天点头同意。为别人的事情都能这样做,说是群众衷心而发的,还真有点儿假。

经过这样三次劝进活动,全国的“革命”风暴一下推到了高潮。而这时候正在深宫无所事事的李旦也意识到自己应该表明态度了——这个态度只能是上表表明自己不想做皇帝了,一块改姓武。皇帝自己都表态了,那其他人还能说什么。

看到时机已经成熟,武则天召集群臣上朝议事。当时有人上奏说,有凤凰从明堂飞入上阳宫,然后飞往东南方,而且还有数万只赤雀从东而来,飞集朝堂,黄雀紧随其后。群臣立即联想到,这是预兆着“赤色”要革“黄色”的命,立即请求武则天称帝,以应吉兆。这时候的武则天不再谦虚推让了,当即批准“革命”。

九月九日,武则天登上宫城正南的则天门,宣布称帝,改元天授,以示符合天意,并改国号为周。67岁的武则天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式称帝的女皇帝,而且是中国历史上登基年龄最大的帝王。九月十二日,武则天改尊号为“圣神皇帝”,降李旦为皇嗣。次日立武氏七庙于神都,追尊周文王为始祖皇帝,同时追赠三代祖为皇帝。武氏子弟成为了宗室皇族,共有13人封王。而其他拥立有功的大臣也都得到了升迁。武则天还宣布将旗帜改为赤色,定都洛阳,大周王朝正式建立了。

武则天从一名才人经过53年的努力,终于得偿所愿,成为亿万人之上的皇帝,其经历可谓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