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书立方4-传奇女人武则天
8948000000020

第20章 四色铜匦与“酷吏政治”

685年武则天又改新年号为“垂拱”。这个年号来自《尚书》中的一句话,即“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武则天一统江山的想法已经昭然若揭。在清洗完军队后,武则天继续她的改革,为日后称帝做好准备。因为有扬州之乱的教训,武则天意识到,现在的政局虽然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但是很难说大家甘心服从于她的统治,这是一块心病。而如何将深藏的谋反之人挖出来,则是武则天的当务之急。武则天很快就在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的著作里找到了办法,就是挖掘人性的恶,再加上高压手段,人们就能服从统治。武则天深感这种论点可行,就立即着手开始。

垂拱二年(686),一个叫鱼保家的人向武则天进献一个铜匦。这是个结构非常复杂、奇特的东西,类似现在的意见箱,只是比意见箱的威力大多了。这个铜匦共有四个面,内部分成四部分,外面有四个小门,分别涂成青、红、白、黑四色。青匦在东,名曰“延恩”,专门收集对农事的建议和自荐的帖子;红匦在南,名曰“招谏”,收集评论当政者得失的建议;白匦在西,名曰“申冤”,收集百姓的冤情;黑匦在北,名曰“通玄”,收集预测天象灾祸和军机密计的帖子。武则天决定采取鼓励告密的方式来获取不利于她的情报,并以此加强对国家的控制。为此,武则天专门设置了“知匦使”,专门负责收集、整理和处置铜匦中的柬帖。

为了显示自己重视此事,武则天下令凡有告密者,官员不得过问,沿途还要为告密者提供驿马,提供五品官员标准的伙食,来京后安排住宿,就连乡下的农夫来告密都有武则天亲自接见的机会。这还不算,武则天还规定,只要是告密之事查证属实,就会按照不同的等级授以官职,而且就算是诬告也不问罪。有这样诱人的政策,人们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全国各地的人蜂拥而至,向铜匦里投检举信、告密书,一时间人潮涌动,争相告密,好不热闹。

而铜匦的创制者鱼保家,没想到自己先成了铜匦告密的牺牲品。原来,鱼保家是个心灵手巧的技术天才,经常能做出做工精良的新鲜东西。可是此人当年竟然给造反的徐敬业制造过优质的刀剑弓弩,给官军造成了重大损失。因为当时没有人告发,没有人追究,鱼保家也就安然无事。有了铜匦以后,鱼保家的这点陈年旧事儿立即就被人捅了出来,被逮捕入狱。经过调查,情况属实,鱼保家最终被判处腰斩。告密铜匦的创制者最终却死于铜匦,真可谓“作茧自缚”、“玩火自焚”。

很快,武则天就尝到了告密的甜头:天下的事情,无论大小,基本上都掌握在她手中。不过她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反应的问题这么多,怎么才能达到自己高压打击的目的呢?而且,她还认为现在的官吏手段太过绵软,无法深挖内幕,所以决定任用一些“有用”的人。索元礼适时地满足了武则天的需要。索元礼是个胡人,为人残忍,对待审讯的案件动辄就是大刑伺候,很多人因为无法忍受酷刑而屈打成招,这正好迎合了武则天当时的意愿,“不求对只求狠”。

索元礼有了武则天撑腰,自然胆大妄为起来,每审一人就要牵连数百人,冤假错案也不在乎。除了索元礼,周兴、来俊臣等人也采取酷刑的方式审案。武则天只要得到了密报,就派他们去审。周兴、来俊臣等人为了让手下制造更大的“战果”,还编写了几千字的《罗织经》,来教他们如何把小案做成大案。当时满朝腥风血雨,大臣们惶惶不可终日,称索元礼、周兴等人为酷吏。利用酷吏的力量,武则天铲除了不少反对自己的人,基本上树立了自己的个人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