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89298100000003

第3章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实

1921年7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次大会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中国产生了中国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20世纪20年代,不是偶然的,这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国人民选择的必然结果。

1917年在中国的邻邦俄罗斯,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新型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也使中国先进分子看到了振兴中华的希望。但当时在中国进步知识界还只有少数人开始感觉到这一点。1919年五四反帝爱国运动之后,中国人对帝国主义幻想的彻底破灭,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在知识分子中益发深刻。对社会主义的强烈向往,特别是在五四运动中充分感受到了工人阶级的力量,中国产生了一批立志走十月革命道路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他们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社会,就必须建立一个像俄国布尔什维克那样的无产阶级政党。

陈独秀和李大钊是最早酝酿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人。1920年2月,为躲避反动军阀政府的迫害,陈独秀从北京秘密转往上海。在护送陈独秀离京途中,李大钊和陈独秀商讨了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组织的问题。来到上海以后,陈独秀很快和《新青年》的编辑和撰稿人李汉俊、陈望道、沈雁冰,《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的编辑邵力子,《星期评论》的主编戴季陶、沈玄庐,《时事新报》的编辑张东荪等主张社会主义的人,取得了联系。他们常相往来,座谈和研讨马克思主义,酝酿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0年春,共产国际派维经斯基等人来华,了解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情况和能否建立共产党组织的问题。维经斯基一行先到北京,会见了李大钊。在李大钊安排下,他们参加了一系列座谈会。然后,经李大钊介绍,维经斯基一行又前往上海会见陈独秀。在北京和上海,维经斯基向中国的先进分子介绍了十月革命的情况及苏俄的对华政策,介绍了共产国际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状况和经验。

在维经斯基的帮助下,陈独秀和李大钊加快了建党的步伐。1920年5月,上海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由陈独秀负责。成员有李汉俊、陈望道、沈玄庐、施存统、杨明斋、俞秀松、沈雁冰、邵力子等。在此基础上,1920年6月,陈独秀和李汉俊、俞秀松、施存统、陈公培等人经过开会商议,决定成立共产党组织。在陈独秀的主持下,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于1920年8月在上海法租界老渔阳里二号《新青年》编辑部(也是陈独秀的寓所,今南昌路100弄2号)正式成立,当时取名为“中国共产党”,陈独秀担任书记。这是中国成立的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同年10月,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也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李大钊办公室正式成立。之后在陈独秀和李大钊等人联络和推动下,武汉、长沙、广州、济南等地的先进分子以及旅日、旅法华人中的先进分子,也相继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随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革命知识分子通过出版报纸、杂志、翻译书籍,积极开展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同时,他们积极推动成立青年团组织、产业工会,工人补习学校,举行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游行等活动,努力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打下了思想、理论和组织基础。这样,组织全国性政党的基础已经具备了。

与此同时,以列宁为首的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也极为关切。1921年6月初,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国际远东书记处代表尼克尔斯基先后抵达上海,并与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李达、李汉俊取得了联系。经过几次交谈,他们了解到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已经在七八个中心地区进行活动,因此建议应尽快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于是李达分别与在广州的陈独秀、在北京的李大钊通过书信商议,确定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之后,李达、李汉俊又分别写信通知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和旅日的党组织,要求他们各派两名代表到上海参加大会。

1921年7月中下旬,来自各地的代表陆续汇聚上海。他们是上海的代表李达、李汉俊,北京的代表张国焘、刘仁静,武汉的代表董必武、陈潭秋,长沙的代表毛泽东、何叔衡,山东的代表王尽美、邓恩铭,广州的代表陈公博,旅日的代表周佛海,以及由陈独秀指定的代表包惠僧,共13人,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旅法支部由于路途遥远没有派代表回国参加,而陈独秀时任广东政府教育委员会委员长,正在筹款办学,李大钊除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教授外,还兼北京国立大专院校教职员代表联席会议主席,两人事务繁忙,也未能出席这次会议。

1921年7月23日晚8时,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代表李汉俊之兄李书城的寓所(望志路106号,现兴业路76号)正式举行。这是一幢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是一座典型的上海石库门建筑。楼房的外墙青红砖交错,其间镶嵌着白色的粉线;门楣是矾红的雕花,乌黑的木门上配着一对沉甸甸的铜环,门框四周由米黄色石条围成,整幢房子看上去朴实典雅。会场的陈设也很简朴,正中是一张长方形大餐桌,四周围着一圈圆凳,桌上放着茶具和一对紫铜烟缸,还有一只茶几和两只椅子,靠北边的红漆板壁边,放置了一张两斗小桌。十几个人坐下来,仅有18平方米的屋子就挤满了。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也出席了大会。

会议原定由陈独秀主持,由于他未出席会议,遂临时推选张国焘为大会主席,毛泽东、周佛海担任记录。7月23日晚的第一次会议,首先由张国焘向大会报告了会议的筹备经过,说明了这次代表大会的意义,提出大会必须制定纲领和实际工作计划,还宣读了陈独秀委托陈公博带来的信。接着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在会议上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词。马林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世界上有很重大的意义,第三国际添了一个东方支部,苏俄(布)党添了一个东方的朋友,他希望中国同志工作接受共产国际的指导,为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作出自己的贡献。同时他介绍了有关共产国际的工作状况和使命以及列宁对中国革命的关心。马林讲话后,尼克尔斯基致辞,他在向中共一大表示祝贺之后,介绍了俄国十月革命和共产国际远东局的情况,并建议给设在伊尔库茨克的共产国际远东局发电报,报告大会的进程。

7月24日,第二次会议,各地代表报告工作情况,交流工作经验。7月25日和26日,休会两天,由张国焘、李达、董必武起草供会议讨论的党纲和今后实际工作计划。7月27日、28日和29日,连续三天举行三次会议,对党的纲领和决议作了较为详尽的讨论。

7月30日晚,举行第六次会议。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出席了会议,原定议题是由共产国际代表对讨论的各项问题发表意见,然后讨论通过党纲和决议。可是会议开始不久,一个穿灰色竹布长衫的中年男子(后据有关人士回忆,此人是法租界巡捕房探长程子卿)突然闯入会场,朝室内东张西望,代表们问他干什么,他含糊其辞地回答:“找各界联合会王会长”,又说:“对不起,我找错了地方。”之后便匆忙离去。马林问代表们是否认识此人?各地代表都说不认识。富有秘密工作经验的马林当机立断地说,此人一定是包打听,他建议会议马上停止,让大家赶紧离开。于是代表们迅速收拾了桌上的文件,从前门分散走了。屋子里只留下李汉俊和陈公博两人留守。

当代表们离开不到一刻钟,法租界巡捕房开来了两辆警车,派了一个法国总巡、两个法国侦探、两个中国侦探、一个法国兵、三个翻译,共九个人,迅速包围了李汉俊寓所。那个法国兵全副武装,几个侦探也是气势汹汹。他们翻箱倒柜,严密搜查一个多小时,但除了查到一些介绍和宣传社会主义的书籍,并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的东西。当时室内抽屉里还放着一份党纲草案,幸好因为涂改很乱,字迹模糊,他们以为是一张无关紧要的废纸,连看也没看。搜查之后,法国巡捕盘问李汉俊,李汉俊沉着应答。“我是这屋子的主人。”“为什么开会?”“不是开会,只是寻常叙谈。”“为什么家里藏那么多书?”“我是学校教员,藏书是用来供参考和研究之用。”“为什么有许多社会主义书籍?”“我兼任商务印书馆的编译,什么书都要看看。”“那两个外国人是什么人?”“是英国人,是北大的教授,这次暑假来沪常常来谈。”法国警官又问陈公博是不是日本人?还问了陈公博的籍贯、职业、来沪事由等问题。法国巡捕问不出什么来,也没有搜查到什么东西,只好悻悻而去。由于代表们的活动已经受到监视,会议无法继续在上海举行。后来在李达夫人王会悟的建议下,代表们分批转移至浙江嘉兴南湖,在一艘游船上召开了最后一天的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规定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联合共产国际。纲领明确提出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并确定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主义。会议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主要内容是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和开展宣传工作。

会议还选举产生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由于当时党员的数量少,各地组织也不健全,会议决定暂时不成立中央委员会,只设立中央局作为中央的临时领导机构。大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央局,陈独秀担任书记,张国焘负责组织工作,李达负责宣传工作。大会最后在“共产党万岁、第三国际万岁、共产主义——人类的解放者万岁!”等口号声中胜利闭幕。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完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使命——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只有几个小组,几十个党员。表面看,党的成立大会过后,中国似乎没有发生什么事情一样。它没有引起社会上的注意,报纸上也没有刊载任何一条有关的消息,但在实质上,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件重大事件,是近代中国革命历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件大事,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大会通过的纲领和决议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是以马列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无产阶级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