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世界经典智慧故事全集——明事知情的故事
8912900000074

第74章 屡试不中弃文从军巧借名字石破天惊

宋朝时,宋仁宗景晹年间,华州人张元、吴昊自恃才华超群,欲意在科场上一显身手,不料屡试不中,遂弃文从军,投奔边境营寨,却又遭到将士的嘲笑和冷遇。二人感到在宋朝前途无望,于是下决心到西夏去施展才能。

二人晓行夜宿,来到西夏的兴庆府,在一家酒楼饮酒。他们商量,到此人地生疏,如何才能面见西夏国主元昊,并为其所用呢?想来想去,琢磨出一个好办法来。他们在酒楼的墙壁上挥笔题写了一行大字:“张元、吴昊来饮此楼。”

这一下引起轰动,原来他们两个人的姓名各有一字与西夏国主的姓名相同。按照通常的惯例,是要避讳的。可他们却大胆地写在闹市酒楼的壁上,这可不是一件小事。马上就来了一些巡逻的士兵,将二人抓了起来,并报告了元昊。

元昊见二人行动奇特,又是宋人打扮,便亲自审讯,问二人为何来到夏国,竟敢以名讯相犯,难道不怕治罪么?二人却说:“‘姓’尚不理会,还在乎什么‘名’?”这一下说中了元昊的心事。原来元昊一直想割据西北,因实力不够,仍受宋朝管辖,他本姓李,却接受宋朝赐予的赵姓。这事他深以为耻,一时也无可奈何。元昊见二人出言不凡,内隐玄机。连忙恭敬地请教他们有何妙策。这时,张元、吴昊才将他们的来意讲明。

元昊正求贤若渴,立即封赐官爵,用为谋主。

可以说,在中国的历朝历代都有诸如此类刻意求异,制造新闻以求显扬的事件,它同颂扬吹捧以达目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在现代公共关系学理论中称为建设性公关活动,至今仍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