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世界经典智慧故事全集——明事知情的故事
8912900000141

第141章 李自成诱敌歼敌

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在湖北某地召开军事会议,研究进军计划和路线。根据大多数将领的意见,李自成(公元1606 —1645年)决定先取关中,再攻山西,然后直逼北京。

会后,李自成率领百万大军北上河南,在汜水、荥阳扎营,准备派精兵攻取西安。明王朝为了组织更大规模的军事镇压,任孙传庭为兵部尚书,调兵遣将,欲与农民起义军决一死战。孙传庭军镇守潼关(今属陕西),加紧制造了3万辆“火车”,以对付起义军中的精锐骑兵。

潼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且孙传庭军早已利用地势设防,如果在此决战,对起义军利少弊多,必要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李自成分析了利弊后,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他指挥起义军在交战中有计划地撤退,孙传庭误以为起义军败阵,令部下乘胜追击,就这样,孙传庭军被诱进了包围圈。后来,双方主力在郏县、汝州(今河南临汝)相遇。李自成对郏县敌军围而不战,却派出一支精兵突然断其粮草,使敌军军心涣散。

此时,孙传庭才觉不妙,急忙兵分三路。一路留守汝州,自己亲自率领另两路军马运粮草。留守汝州的敌军见主帅离营,军心更加涣散。李自成乘机发动进攻,敌军溃败。接着,李自成又率军穷追400里,在孟津(今河南孟县附近)追上了孙传庭军。孙传庭慌忙强渡黄河,退守潼关。不久,起义军克潼关,孙传庭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