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战争探秘
8900600000025

第25章 “海狮”军事计划为何夭折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使希特勒在胜利在望的时候退却,使亲自下达的“海狮”计划半途夭折呢?

1940年5月10目,纳粹德国发动了对法国的全面入侵。在训练有素的德军机械化部队“闪电战”的打击下,英法联军全线溃败。5月26日,英国海军部下令实行“发电机计划”——从敦刻尔克将英国远征军撤回国内。6月17日,法国贝当元帅向德国求和,德军长驱直入,直抵英吉利海峡。7月16日,希特勒发布了第16号指令,命令部队做好入侵英国的准备,并随即下达了“海狮”计划,部署了从拉姆斯格特到怀特岛以西的广阔战线上横渡英吉利海峡,在英国登陆的陆、海、空三栖军事行动。陆军总司令部决定第一批登陆26万人,一支由6个装甲师和3个摩托化师组成的机械化部队将作为第二批登陆部队。计划总共在英国登陆40个师。在一个月内结束对英战役。

但是,这个大动干戈的军事计划却未曾付诸实施。希特勒最初命令计划要在9月15日执行,但以后一再推迟,到10月12日,希特勒干脆下令将“海狮”计划推迟到1941年春实施,实际上是正式取消了这个计划。德国陆海军奉命调出它用于“海狮”计划的部队和舰只另作部署。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使希特勒在胜利在望的时侯退却,使亲自下达的“海狮”计划半途夭折呢?

英国、法国和许多其他国家的军事史专家和历史学家普遍认为,阻止“海狮”计划付诸实行的是德国海空力量相对不足。要在延伸200多英里的海域上将几十万部队送过海峡,这完全超出了德国海军的运输和护航能力。德国海军在几星期前的挪威战役的海战中已遭到重创,损失了11艘驱逐舰,另有1艘袖珍战列舰、1艘战斗巡洋舰、2艘巡洋舰以及若干艘驱逐舰被击伤。德国海军司令部指出,由于没有足够的运输船只和护航舰只,它无法第一批就运送20万人连同重型装备过海峡,也无法在如此宽广的战线上提供护航,要求减少登陆部队和缩短战线。这与陆军提出的运送尽可能多的首批部队,和在尽可能宽阔的战线上登陆的希望完全相反,陆军指责海军是想把登陆部队“送进绞肉机”。另外,雷德尔海军上将还强调,首先必须取得空中优势,掌握海峡的制空权,不然无法抵御英国海空力量的夹击。当时,德国的空军被认为占有极大的优势,戈林元帅对胜利毫不怀疑,他甚至认为单靠空军就能使英国屈膝求和。然而,在“不列颠之战”中,英国皇家空军凭着英勇顽强的斗志和先进的雷达系统,一次又一次地挫败了德国空军的进攻。英国首相丘吉尔充满感情地宣称:“在人类战争的领域里,从没有那么多的人,在那么大的程度上全靠了那么少的人。”

前苏联的历史学家对此却有另一种看法。苏联官方的多卷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抨击了所谓德国的海空力量不足以实施“海狮”计划的观点。该书指出,1940年7月,德国空军拥有两三倍于英国空军的优势,足以取得对海峡的战略制空权(前苏联认为,对英国实施战略轰炸的失败并不说明德国空军无力在海峡上空掩护渡海部队),英国海军虽然相对强大,但如没有空中支援,海军也不可能充分发挥其优势。当时皇家海军的大型战列舰和巡洋舰为防止遭受空袭,不得不从福思河口和朴茨茅斯以西的港口出击,在英吉利海峡正面只有几百艘包括鱼雷艇在内的小型战舰。英国的陆军更是微不足道,敦刻尔克撤退后,英国连一个完整的师都没有了,且丢弃了大部分重型武嚣装备。英国就是竭尽全力,在短期内也只能整编出一两个有战斗力的师。

另外,战后披露的材料表明,早在1940年7月21日,即在“海狮”计划下达没有几天,“不列颠之战”尚未全面展开之际,希特勒就命令德国陆军首脑冯勃劳·希契为进攻前苏联作好准备。7月29日,德军最高统帅部将进攻前苏联的日期确定在1941年春。8月26日,希特勒开始把步兵师和装甲师调到东线。12月18日最后决定了以“巴巴罗萨”作为突袭前苏联计划的代号。同一天,希特勒发布了第21号指令,确定在1941年5月5日进攻前苏联,后由于巴尔干战役,使“巴巴罗萨”计划的实施推迟到6月1日。几乎在同一时期,希特勒一面扬言要入侵英国,一面却又积极准备“巴巴罗萨”计划,前苏联据此认为,所谓“海狮”计划只是德国掩盖“巴巴罗萨”计划的烟幕,希特勒的意图是利用“海狮”转移前苏联的视线,使之不去注意德军在东线的集结。

对于“海狮”计划,德国人又是另一种说法。在战后纽伦堡审讯中,许多德军高级将领都供称,“海狮”从来就不是一个认真的计划。冯伦斯德陆军元帅是希特勒指定的“海狮”计划登陆部队总指挥,他在1945年对盟国提审人员说,德军将领都把入侵英国的计划看做是开玩笑,元首从来没有真的打算入侵英国,他没有足够的勇气,他希望英国会在恫吓面前求和。伦斯德的作战处长勃鲁·门特里特在战后也曾向英国二战史专家利德尔·哈特表示了同样的看法,他说,他们在谈论“海狮”计划时都把它当做是一种虚张声势。

关于“海狮”计划夭折的原因,上述几种说法孰是孰非,还有待于历史学家进一步的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