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皇权的战争
8889100000036

第36章 元朝(2)

同时,成吉思汗手中有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军种齐全,有骑兵、步兵、炮兵和工兵。军队组织严密,纪律性强,官兵平等,其中有一种真正平等的精神,每人的劳动都和他人一般多,无有差别,而不论财产和势力。所以,蒙古兵具有强大的战斗力。

由此,成吉思汗抱着征服世界的目的,发动了空前规模的对外战争。此时,蒙古北边的林木中百姓尚未统一,西邻之畏吾儿、西夏还未归附,一旦出兵,它们很可能成为后患。成吉思汗为了解除后顾之忧,决定首先向北、西方向进军。

1205年、1207年和1209年成吉思汗三次大举入侵西夏。西夏不得已,纳女请和。1211年,又率领大军南下攻金。1215年,蒙古军占领中都,在辽西消灭金守军,攻占北京(在今内蒙古宁城西)。1218年,灭西辽。

1219年,成吉思汗率20万大军西征,向花剌子模发动了侵略战争。

1220年,成吉思汗攻下不花剌、花剌子模新都城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等城,术赤、窝阔台、察合台率兵攻克花剌子模都城乌龙格赤(今土库曼斯坦乌尔根奇),拖雷一军进入呼罗珊地区。哲别、速不台奉成吉思汗之命穷追花剌子模统治者摩诃末王汗,后者逃至里海孤岛病死。哲别、速不台率军继续西侵,远抵克里木半岛。

1221年,拖雷占领呼罗珊全境。成吉思汗追击新王汗札阑丁至印度河,不获而还。1222年,在占领区置达鲁花赤监治。1223年,还撒马尔罕干驻冬,次年启程还国。

1223年年底,蒙古军向亦的勒河(今伏尔加河)推进,进攻位于亦的勒河中游的保加尔王国。由于当地居民的英勇抗击,蒙古军不得不退却。

1224年,成吉思汗从中亚班师,并召回哲别和速不台。他们从里海北岸东行,哲别在中途病故。速不台率军返回,约于1225年年初,在乃蛮境内与成吉思汗会师。

1226年,成吉思汗第六次出征西夏。次年西夏亡。1227年夏历七月十二日,成吉思汗病逝,临终提出联宋灭金的战略。

3.“战神”是怎样炼成的

成吉思汗所奉行的恐怖主义是一项冷酷而又无情的政策。如果一个城市抵抗了他,他就将该城付之一炬,屠杀全城男女老幼,斩草除根。成吉思汗在进攻不花剌城时遭到了抵抗,结果(突厥)康里人活下来的只有靠运气。男子被杀死了3万多人,妇人和孩子当了奴隶。当成吉思汗攻下花剌子模城后,恼于城内人顽强的抵抗,便将居民一下子全部驱到野外,从他们中间将数十万名左右的工匠分出来,押送到东方去。青年妇女和孩子们也被纳入了俘虏队,剩下的人则分配给军队屠杀。据史料显示,5万多蒙古兵每人分到了24人。

当成吉思汗屯兵巴里黑城下时,当地首领前来请降,献上了各种食品、礼物。接着,成吉思汗的部队就以点人口为借口,将巴里黑居民全部驱逐到野外,照例分配给士兵全部杀死。然后,他们放火烧掉房屋和街区,将巴里黑城完全毁掉。

当部队撤离时,他会让一些士兵和俘虏隐藏在废墟里,然后强迫俘虏到处喊话,说蒙古人已经撤走。等少数幸存下来的居民听到喊话从藏身之处出来时,蒙古人就把他们杀死。他们杀人必将人头砍掉,以防有人装死。

成吉思汗的子孙和他一样残忍。在成吉思汗远征欧洲前,派速不台和哲别担任侦察任务。他们穿过格鲁吉斯坦,打败了乔治亚的精锐团队,随后越过高加索的黑岩绝壁,来到贴尔克盆地。这里已有一支“联合国”军队正等着他们,双方激战一天胜负未决。第二天,他们带着黄金和贵重的布、优良的马来到库曼人的营地,对他们说:“我们是同族,为什么要和外国人联合攻打你们的兄弟,他们给你们的好处,可以从我们这里得到。”库曼人带着蒙古军队送来的厚礼离开他们的同盟者远去。速不台却乘机追击并打败他们,索回了刚赠给他们的全部礼品。

成吉思汗还是第一个专为发动战争而将一个民族组织起来的人。他教育人民说,蒙古族是一个出类拔萃、比别的任何民族都优越的种族。他极力赞扬士兵的职业,使所有老百姓把辛勤操劳、养兵打仗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

据史载,蒙古人从3岁起就手拿弓箭。他们放牧、骑射、围猎,很早就孕育了灵敏的马上战术。氏族之间的争斗,国与国之间的相互掠夺,已模糊了兵与民的界限。成吉思汗又将部队的编制分为十人、百人、千人和万人各种战斗单位。除战斗兵员外,还编有后备部队:包括设计师和操纵石弩及其他攻城设备的特种人员、军需队、战马补充机构、军火管理人员以及收容队。后方国内的人民尽量节衣缩食,生产食品和装备支援前线。

成吉思汗的战术非常高效。他的战斗队形通常分为五列纵队。骑兵营拉开很宽的距离,前边为突击队。他们全身披挂,手持大刀、长矛和狼牙棒。队尾是骑兵弓箭手。弓箭手穿过骑兵营突击队中间的间隔策马疾驰向前,一边全速奔驰,一边开火。等接近了敌人,他们下马摘下重弓,飞蝗似的射出重箭。蒙军进攻时主要靠火力的猛烈和集中。其猛烈和集中程度迄今罕见。

在武器装备方面,蒙古人的盔甲都是用经过硬化处理和上漆的生牛皮制成的。每个士兵配备两张弓,一张供马上用,另一张准确度较高的供马下使用。箭分长、中、短三种。那种分量重,镶有金属头、射程近的箭是专为射穿盔甲而设计的。每个战士带有一份应急的干奶酪。只要半磅即可维持一天的战斗。每人都带有备用弓弦、线蜡和针以供修理装备使用。这些装备都装在一个皮袋子内,渡河时可以往袋子里充气。

成吉思汗发动战争的另一特点是“闪击战”。《蒙古族古代战争史》给我们摆出了很具体的数字:

“(蒙古西征军)从扬子江北岸至保加尔边境,部队集结都是在2至3个月完成的。这样部队每天平均行军速度达到90至95公里。它突击攻占北俄罗斯,只用了2个月零5天时间,每天的平均速度达到85至90公里;攻占南俄罗斯,只用了2个月零10天时间,每天进攻速度达到55到60公里;攻占匈牙利和波兰,只用了3个月的时间,每天进攻速度达到58到62公里。”

成吉思汗利用轻骑兵机动性好的特长,打破了13世纪呆板的攻防战术,从而完全控制了战场主动权。

为了确保部队的轻便快速,蒙古军携带的羊马很少,为充分食用这些牲畜,成吉思汗还专门规定了屠杀的方法。

甚至,成吉思汗的军队在自带食物耗尽时,依然有强大的野战生存能力。当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时,其国王莫汗默德从间谍那里得知:蒙古军队对于好吃的食物和不好吃的食物都满不在乎,什么动物肉都能吃,甚至猪肉、狗肉都吃。他们的马不需要麦子和稻草。他们的马能用蹄子刨开积雪找草吃,甚至还能刨开土找杂草和草根,草叶吃也过得去。莫汗默德被强大的蒙古军所震撼,从此,他便无心交战,而是一心一意千里撤退,只顾逃命了。

成吉思汗的一些战斗,在利用语言作武器方面,也没有一个指挥官能够超过他。商队的商人秘密支持他。他通过客商在那些他图谋进攻的国家雇佣奸细。他注意研究敌对国家的地理、民族与政治,笼络不满分子并使他们互相残杀。

有一次,他在伊斯兰的间谍报告说,苏丹的母亲非常妒忌儿子的权势。于是,由成吉思汗口授给她写了一封假信,诡称是对她的数封来信的回复,感谢她主动提出帮助。然后,他故意安排让信使被苏丹抓住。这样,当成吉思汗开始进军的时候,他的部队发现这个国家已经临近了内战边缘。

成吉思汗还收买敌对国的政客。他的密探发现,中国的兵部尚书一直在贪污军费。消息传开,在中国导致了一场政治危机。而当时正是蒙军举兵进犯的时候。

他还利用宣传作为一种恐怖武器。他打算侵略哪个国家,总要先提醒该国想一想那些曾经抵抗过大可汗的国家所得到的可怕下场。他警告说:要么投降,要么就要被杀死。事实上,即使对手屈服了,他进兵该国时还是要把他们消灭掉。

这就是成吉思汗,以及他赖以征服世界的军事机器。

二、忽必烈:无毒不丈夫,守仁难称王

成吉思汗去世后,他的孙子忽必烈在开平府登上大汗宝座。正在他大宴群臣时,有消息传来他的弟弟阿里布哥也在和林宫宣布登上汗位。忽必烈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不久,阿里布哥派两位大臣把自己在和林宫继承汗位的消息告诉他,忽必烈非常愤怒,立即下令将二人逮捕,并在狱中把他们杀死了。忽必烈与他的弟弟汗位争夺战开始了。

1.兄弟争霸:忽必烈棋高一着

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九月,阿里布哥命令阿兰答儿和浑都海率领所有的和林精兵南下,发誓要打败忽必烈。

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便派大将八春、合丹和汪良臣带兵前去,于是两支军队列阵相对。这时,乌云遮住了太阳,狂风卷起了风沙,天地之间只有灰茫茫一片,什么也看不见。汪良臣带士兵到敌人的左路冲杀,八春的军队与敌人正面搏斗,而合丹则悄悄地率领骑兵切断了阿兰答儿与浑都海的退路。阿兰答儿一看,心中大惊,士兵们无心作战了,于是纷纷溃逃。八春、合丹和汪良臣乘机追杀,直到天黑才止。这一仗阿兰答儿和浑都海都在乱战中死去,阿里布哥大败。

冬天,忽必烈亲自带领军队攻打阿里布哥。

阿里布哥此时士兵粮草全无,阿里布哥一面派人与忽必烈议和,一面让阿鲁忽去征集粮草。忽必烈非常高兴,就让移相哥率领一部分兵力留在边境上,自己带着大军高高兴兴地回燕京了。

到第二年秋天,阿里布哥带领大军偷偷攻打移相哥,这移相哥哪能抵抗得住?便慌忙向忽必烈汇报,阿里布哥乘胜追击,直奔忽必烈的营地而来。忽必烈得到移相哥的报告,慌忙集合起军队迎战。十一月,双方在昔木土脑儿大战,直杀得尸横遍野,天色暗淡。阿里布哥的大将合丹火儿和三千人全部被杀死,另一员大将阿脱投降了,他只好带领几百人马返回和林。

蒙古帝国首都旧址和林宫回来之后,阿里布哥又气又急,无计可施。这时,阿里布哥又想起阿鲁忽,便派人去打听,没想到这人回来说:“阿鲁忽把粮草、财务都占为自己的了。”阿里布哥气得眼睛冒火,立即带领所有的士兵去攻打阿鲁忽。城池很快就被攻下,阿里布哥狂怒之下,让士兵们把所有见到的人都杀死,直杀得城里血流成河。

这以后的一两年里,阿里布哥都是在苦闷中度过,中间几次想自杀,都被部下劝住了。

中统五年(公元1264年),阿里布哥想自己虽然无能,但是为了大蒙古国,到哥哥那里做一名亲王,出一分力气,这一辈子也算没有虚度。于是,他选择一个吉日,穿上破旧的衣服,泪流满面地来到忽必烈的营帐。

忽必烈一看到他这样子,就什么都明白了。他拉着阿里布哥的手说:“过去的事情我们就都不要提了。从今后我好好当我的皇帝,你好好做你的亲王,咱们弟兄两个好好地为蒙古国做点事情吧。”

从这以后,忽必烈在燕京(今北京)的皇位才真正稳固了。

2.御驾亲征:平定诸王之乱

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四月,成吉思汗的同母幼弟铁木哥斡赤金的玄孙乃颜叛乱。成吉思汗分封诸王时,对这位幼弟格外照顾,封地居诸王之冠。其地在蒙古最东境,以哈喇哈河(今哈尔哈河)流域为中心,并不断向哈喇温山(今大兴安岭)以东扩展,据有辽东大部分地区。乃颜祖父塔察儿曾以东道诸王之长的身份拥戴忽必烈称帝,因而倍受尊崇。自斡赤金至乃颜凡五世,前后五六十年,父子祖孙兄弟雄踞辽东,早有轻视朝廷之心。乃颜少年嗣位,尤为狂妄,大有问鼎中原之势。

为了防止诸王叛乱,忽必烈决定削藩,先后罢山北、辽东道、开元路宣慰司,立东京等处行中书省,设省治于成平(今辽宁开原北),又命亲信宗王里铁木儿驻兵上都,节制诸军。乃颜见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打击,便公开反叛。率军自松嫩平原进逼西拉木伦河流域。追随他的有哈撒儿(成吉思汗弟)后裔势都儿、合赤温(成吉思汗弟)后裔胜纳哈儿、哈丹秃鲁干等,海都等西道诸王也遥相呼应。一时人心惶惶,一夕数惊。

72岁的忽必烈处变不惊,半个世纪的戎马生涯养成了他敏捷干练地处理一切事务的本领,因而成为元朝历史上最负盛名的皇帝。当乃颜征兵于东道诸王之际,忽必烈就察觉出了他图谋不轨的蛛丝马迹,下令给里铁木儿,不得出兵响应,同时又派老将伯颜前去侦探虚实。伯颜带了很多衣服进入乃颜境内,一路上都把衣服散给了驿人。原来元代因地域辽阔,通邮不便,到处设立驿站,驿夫多是贫穷的人。乃颜认为伯颜此行可疑,打算把他拘留。伯颜与众人分三路逃出。驿人因为曾经接受过伯颜馈赠的衣服,见他遭难,争献健马,伯颜及其随从得以安然脱险,把所见所闻报告给了忽必烈。

忽必烈不顾年迈体弱,决定御驾亲征。

这年五月,忽必烈命玉昔帖木儿领蒙古军,李庭率领汉军,从上都北进,亲征乃颜。

蒙夏古战场遗物当忽必烈的大军行至撒儿都鲁(今木拉木伦河上游一带,具体地址不详)之地时,乃颜党羽金家奴、塔不歹率十万之众突然而至。忽必烈挥军迎战,乃颜坚壁不出。当时寡不敌众,力量悬殊。为了迷惑对方,忽必烈在众臣簇拥下,上张御盖,下坐胡床,铁哥执爵把盏,频频进酒。塔不歹见忽必烈气度从容,以为是有重兵就在左右,不敢轻举妄动。到了夜间,便同乃颜一起逃遁。忽必烈纵兵追赶,一时人喊马嘶,征鼓震天。忽必烈安坐在由四头大象驮起的木楼之上,大象身擐革甲,上覆锦衣;木楼上四边站着弓弩手,皇帝的日月旗迎风飘扬,各种乐器吹奏出昂扬激越的战歌,元兵如潮水般把叛军围在了中央。

乃颜左冲右突,未能杀出重围,在失烈门林(今地不详)之地被俘,成了元军的阶下囚。忽必烈按照处置帝室诸王谋反的成法,令人用两条毯子严严实实裹住乃颜的身体,然后高高抬起,用力往地上掼摔。乃颜当即死于非命,他的余党也很快便被荡平。

不久,窝阔之孙海都反叛。忽必烈一方面检阅军队,准备出征,一方面又派户部尚书昔班前往晓谕,命他罢兵来朝。昔班来到海都军中,讲明祸福利害,海都俯首听命。不料朝廷丞相安童出师迅速,打败了海都的部下火和大王,夺得了全部辎重。海都惊慌地逃走了。临走前对昔班说:“我本打算把你杀掉,但念我父亲曾跟你读过书,不能下此毒手。请你转告皇上,安童攻我部将,过失在他,并不是我的罪过。”其实海都是惧怕忽必烈势力强大,才不敢贸然动手。但他终究不甘屈居人下,一旦时机成熟,就用兵抢夺江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