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幸福如筝
88864500000025

第25章 父女交心

爷爷中风后,火爆的脾气有增无减,稍不顺心就大喊大叫,尽管谁都听不懂他在嚷什么。

他时不时还会用那只能动弹的右手打人、右脚踢人。

来年开春,爷爷第二次中风了。

尽管有两房儿媳妇的照顾,大儿子源源不断的药物支持,爷爷还是日渐衰弱。

捱到这年秋天,爷爷终归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父亲和姑姑回来处理爷爷的丧事。

在整个丧事的处理过程中,玉晓没机会跟父亲说上几句话。

直到风风光光地为爷爷办理完后事,父女俩才有了单独交谈的时间。

“玉晓,听说你辍学了,为什么呀?”

“爹,你没收到我的信吗?”

“什么信?啥时候写的?”

“快中午了,我娘和婶子一时半会还忙不完,你先到家里坐会,我跟你做手擀面,咱们边走边聊。”

“好啊,没想到我能吃上闺女做的饭了。”

听完玉晓的讲述,父亲眼睛里饱含热泪。

“玉晓,爹对不起你,让你受苦了。”

“爹,都已经过去了,我现在不是挺好的吗?咱们父女难得见面,不提那些伤心事了。”

“好好。”

说话之间,来到了家门口。玉晓推开栅栏门,请父亲进来。

父亲愣愣地站在院子中,眼前的景象是他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到的。

“你们娘仨就一直挤在这间土坯房?”

“是啊,都习惯了。”玉晓轻描淡写道。

“你爷爷信中说你们住回姥姥家了,叫我别挂念。没想到他们竟能心狠到如此地步!”父亲愤怒地嚷道。

玉晓从屋子里拿出一个马扎,又把擀面条需要的家当搬到院中。

“屋里太窄了,就坐外面吧。”

“外面好,空气新鲜。这满院子的东西,都是你种的?”

“我们娘仨一起弄的。”

“你娘原先可不喜欢做这些!”

“谁说不是呀,我是连哄带蒙才说服娘的。”

“能想象得出。”父亲在院子里东瞧瞧西逛逛,信步来到墙根放土坯的地方。

“怎么这么多土坯?”

“是我去年制的。今年忙于照顾爷爷,暂时停了下来。”

“你一个女孩子怎么能做这么重的活?”

“嗨,家里没男人,我不上谁上?铁人王进喜说,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爹,等你下次回来,说不定就能住上大瓦房了。”

“玉晓,真是难为你了,是你帮爹撑起了这个家。”

“什么难为不难为的,你在外面也不容易。”

“玉晓,你心善,知道体谅人。如果你在天津的那些弟弟妹妹们有你一半好我就知足了。

“爹也给你交个实底。公私合营后,我进了一家工厂做会计,拿着屈指可数的工资。两女四男六个孩子都在读书。老伴没有上过学,只能干点临时工。一家八口的开销几乎全靠我一个人的工资。另外,多年来你爷爷奶奶只知一味索取,高额赡养费也一直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为此,你阿姨没少跟我怄气。

“我寻思着给了他们这么多的钱,他们总该善待你们母女了吧。看来,他们的心是捂不热的!”

“爹,这满院子的东西,你回天津的时候,能带多少带多少。自家种的,值不了几个钱,省得花大价钱买了。”

“你娘还不得跟我急了?”

“爹,有件事我想让你劝劝娘。”

“说吧。”

“家里给我定了门亲事,我始终不同意。”

“是有什么问题吗?”

“那家家风不好,小伙子叫树旺,离过婚,离婚的原因还稀里糊涂的。”

“那你娘为什么不同意退婚呢?”

“还不是相中了人家在铁路部门工作。”

“我明白了。我尽力说服你娘吧。”

玉容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回来了。

“玉容,放学了?快叫爹。这是咱爹。”

“我没爹。”

父亲尴尬地坐在马扎上。

“玉容,怎么说话的?”

“我就要这么说。我吃不饱的时候,我被小伙伴欺负的时候,爷爷奶奶打我的时候,爹在哪?我只有娘和姐姐。”玉容进了土坯房,“砰”地一声关上了门。

“爹,你别生玉容的气,她可是苦水里泡大的,家里的猪草、鸡吃的野菜,都归她一个人。”

“我哪有资格生她的气呀。她长这么大,我还是第一次见她,我这个爹不称职啊!”

“你不用内疚,我知道你也有苦衷。”

“哎呀,累死我了,总算折腾完了。”母亲进门了。

“娘,你先歇一下,面条马上下锅。”

“玉晓这孩子里里外外都是把好手,这也是咱们的福气。”父亲由衷地夸赞道。

“再能干也是女孩子,哪抵得上男孩子?”

“话不能这样说。自古至今出了不少女中豪杰呢。”

“那是因为她们都有个靠不上的爹。”母亲话里有话地说。

“面煮好了,就在外面吃吧。”玉晓打破了尴尬。

这顿饭吃得有些沉闷,除了玉晓有一搭没一搭地调节气氛外,其余时间大家都默不作声。

午饭后,玉容起身准备上学。

“玉容,我送你。”

“姐,我不用你送。”

“走吧。”玉晓拉着玉容的手出了门。

“玉容,姐知道你心里委屈,但不管怎么说,爹是客人,咱应该有待客之道。”

“他这么多年都不管咱们,凭什么给他好脸色?”

“他也有他的难处,你长大后就明白了。咱做人还是要大气点,好不好?”

玉容点了点头。

院子中,父亲在帮母亲收拾碗筷。

“春花,听说你给玉晓订了门亲事?”

“哎!”

“对方家庭怎么样?人品如何?玉晓同不同意?”

“我看中的哪有不好的?玉晓她一个孩子懂什么?”

“现在是新社会了,讲究的是婚姻自主。这件事还是要征得玉晓同意才行啊!”

“你这么多年都没管过这个家,现在也别管了,这事我说了算。”

父亲被噎得哑口无言、尴尬至极。

罢了罢了,这个家早就不属于自己了。好在假期就要结束了,自己也该回天津上班了。

临行前,玉晓给父亲准备了一大袋家乡特产。

“爹,家里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你带上这些吧。”

“处理完你爷爷的丧事,我身上的钱也不多了。这二十块,你拿着当零花钱吧。”

“不要不要。”

“干嘛不要?”母亲一把抢了过去。

“玉晓,你跟我来一下。”

父女俩来到门外。

“玉晓,退婚的事,我说服不了你娘。要不然,就跟爹回天津吧。”

“爹,还是不了,这个家需要我。你放心吧,我没事。我会撑起这个家,照顾好娘和玉容的。爹,你压力大,也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嗯!”

听到多年不见的女儿竟能说出如此暖心的话语,刘文彬心中一阵酸楚。心想,全家这么多人中,也只有这个女儿理解我,体谅我的难处。

父亲从衣兜里掏出一张纸条,“这是我单位的地址,以后有事就给爹写信。”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