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幸福如筝
88864500000011

第11章 一家团聚

又是一个秋高气爽、分外宜人的日子。

下午放学后,玉晓放下书包,照例背起藤条筐准备出门。

“玉晓。”

玉晓转过身,见是奶奶。

“奶奶,有事吗?”

“从今天起,你不用去拔草了。”

我没听错吧?这话是从奶奶嘴里说出来的?

玉晓愣在原地。

“还愣着干什么?快把筐放下,回屋写作业吧。”

“哎。”

玉晓嘴上答应着,心里却在纳闷:奶奶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晚饭桌上,谜底终于揭晓了。

“奶奶,听我娘说大伯要回来了,他会给我带回好吃的吗?”

“会,肯定会。”

“怎么?我爹要回来?”玉晓问道。

“是。不过,咱丑话说在前头,不要跟你爹说我和你爷爷的坏话。要不等你爹走后,我们轻饶不了你。”

“娘,不要吓唬孩子。玉晓,我们一直对你挺好的,是不是?”

“哎。”

果然,第二天放学后,玉晓看到爷爷坐在八仙桌旁正和一个男人说话。

看到玉晓走进来,这个男人站起身来,露出亲切的笑容,“玉晓,快过来让爹瞅瞅。”

玉晓看到,眼前这个自称父亲的人个子很高,身形偏瘦,人如其名,文质彬彬,和蔼可亲。

她不再犹豫,赶紧向前,叫了声“爹”。

听到女儿的呼唤,父亲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慌忙中从桌上抓起一把糖果,递给玉晓。

“快吃吧。有没有想爹?”

“想,一直想。”

玉晓看到,父亲的眼睛里闪着泪花。

“你不在家,我和她奶奶看在她可怜的份上,都非常疼爱她。专门到辛庄把她接回来,供她念书。”

“那就好。让你们费心了。”

父亲回来后住进了正房最东边的房间。

“娘,你怎么来了?”第二天下午,放学回家的玉晓见到站在院中正在和婶子聊天的母亲,兴高采烈地奔过去。

“还不是你爹去接我的。玉晓,让娘看看。长高了,但怎么好像比在姥姥家痩了?”

“嫂子,你这话说的。我和娘可是一心一意待玉晓的,有点好东西舍不得给林子吃,都要留给玉晓。你不是说玉晓长个了吗?这么大的女孩子就是长个不长肉。”

“也是。玉晓毕竟是刘家的骨肉,不会受委屈的。这点,我放心。”

“娘……”玉晓欲言又止。

作为一个成年人,母亲怎么能如此轻信他人呢?玉晓心里在犯嘀咕。

与母亲不同的是,父亲很善解人意,也很疼爱自己。

只要玉晓在家,父亲都会陪在她身边。看她写作业、画画,陪她唱歌、做游戏。父亲还夸她字写得漂亮,画画得逼真,歌唱得好听。

或许是因为不在姥姥家,母亲也变得很勤快,洗衣、收拾房间,做各种好吃的食物。玉晓没有想到母亲竟然也是个能干的人。

总之,在与父母相处的这段时间,玉晓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这也是玉晓记事以来最快乐的一段时光。她真希望这样的日子能一直持续下去。

让玉晓感到纳闷的是,三个月后,父亲还没有走的意思。不是说,父亲在天津还有另一个家,那里现在已经有自己同父异母的一个妹妹和四个弟弟了吗?

到底出什么事了?

玉晓的疑问很快便有了答案。

这天下午放学后,玉晓背着书包直奔父母的房间,想在那里完成作业。

经过爷爷奶奶卧室的窗前时,听到爷爷的说话声,她不由地停下了脚步。

“既然新婚姻法下来了,只能选一个,那就让春花回娘家不就行了。”爷爷粗声大气地说道。

“爹,话不能这么说,春花毕竟是我明媒正娶的媳妇。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总要先安顿好她,扫地出门这种缺德事我可做不出来。”

“那你想怎么办呢?难道还想把她供起来,让你老子伺候她?”

“你这不是抬杠吗?说服春花离婚,我可是没少费功夫。好不容易她同意了,你就别为难我了。”

“你答应她什么了?”

“就是家里的财产,将来属于我继承的那一份,由她来继承。我跟她说了,她随时可以回这个家。也就是离婚不离家。”

“你小子翅膀真是硬了,替你老子做起主来了。”

“爹,说句公道话,这么多年,这个家还不是主要由我一个人在撑着吗?弟媳妇、侄子我都在养,你难道还容不下春花母女?说句不中听的话,再这么拖下去,外面的药房无人打理,咱们全家都要喝西北风了。”

“哄哄她也好。等她回了娘家,以后的事还不是我说了算!”

“爹,这事可不是打马虎眼能过去的。咱们现在就签份协议,对春花也算是一个交待。”

“你,你还来真的?你胳膊肘怎么能向外拐?”

“咱做事要讲究公平合理。无情无义的事我可做不来。”

“哎,人老了,竟然要向儿子低头了。”

……

玉晓完全明白了。父亲这次回来,是和母亲办离婚手续的。她经常听村里的喇叭里讲关于新婚姻法的宣传。

她忽然想到了妗子曾给她讲过的小白菜的故事。难道自己真成了小白菜?

这天,玉晓把爹悄悄地拉到一旁,“爹,你和娘离了婚,会不会就不疼玉晓了呢?”

“玉晓,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无意中听到了你和爷爷的对话。”

“不会的,大人之间的事和你没有任何关系。玉晓,你永远都是爹最最疼爱的闺女。”父亲把玉晓紧紧揽进怀里。

“爷爷奶奶说你不在家时,他们对我好的话,你信吗?”

父亲摇摇头,说道,“家里这些人的脾气秉性我比谁都清楚,但有些话我不便挑明,你懂吗?”

“我懂。”

“只是委屈你了。”

玉晓也心疼母亲。母亲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呀?

拿到协议,母亲要回姥姥家了。

“我以后还能靠谁?”母亲伤感地说。

“春花,你放心,我以后还会给你寄生活费的。”

“娘,不怕。你还有玉晓呢?我长大后会养你。”玉晓安慰着母亲。

“你一个女孩子,能有什么出息?”

“春花,话不能这么说。现在是新社会了,男女平等,说不定玉晓真会有大出息呢。”

母亲走后,父亲也要回天津了。

离别那天,父亲拉着玉晓的手,“玉晓,爹走了以后,你要好好学习,做个听话、孝顺的好孩子。”

“爹,你放心吧,我会的。”

“爹,娘,玉晓是个很聪明、有志向、肯努力的好孩子,是读书的好材料。我不在家,你们一定要好好培养她,争取让她成为咱家的第一个大学生。”

“哎。”爷爷满口应承。

全家人簇拥着父亲出了门。

父亲把行李放到早已停在门口的马车上,和家人一一告别。

最后,父亲的目光停在了玉晓身上。他蹲下身子,在她稚嫩的脸蛋上亲了一口。

玉晓凄苦的日子又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