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帝国千纪末
88672100000003

第3章 莽将军坚守血阵地 苏先锋偷渡南丛林

白军早在半个月前便抵达山东和南天山边境,白军总指挥仇戎计划十天内灭亡南天山——这座地处整个蓝恺半岛中心位置的小城邦。可是在北天山国大将——莽余的指挥下,白军进攻屡次受挫。

白军最主要的目标是通往五川的天山峡谷,他们和天山军都驻扎在天山峡谷以东5公里处,只不过天山军驻扎在山上,白军驻扎在山下。

经过连日激战,山上的蓝军早已精疲力竭,他们从最初的5000人减员到如今的2000人。白军也付出了近800人的伤亡,但他们依然有7000多精锐部队。

南北天山军总指挥莽余登上山头观望着山下的白军营地,此时的他已经不敢保证自己能否挡住白军下一波攻势。南天山国人口不足三万,北天山国人口也只有四万,两国军队基本上都在这里了。南天山本来只有不足一个团的正规军,又在南齐边境被歼灭过半。后来南天山征召了大量民兵,北天山出于利益考量于是派遣宿将莽余率领两个团驻守天山峡谷阻击白军。

“将军,好消息!”一个通讯员跑上来告诉他说,“北部各邦的援军来了,有一万多人呢!”

莽余一开始还不相信,说:“他们都是虚张声势的,我们已经被困在这里半个月了,援军连个影子都看不到。”

“不!他们真的来了,已经到边境了,真的有上万人。”

“真的?”

“真的!”

莽余心中顿时燃起了希望之火,可还是有些担忧,问:“他们这次过来是真的想救我们呢?还是想坐山观虎斗呢?”

这时,远处传来的枪炮声给了莽余答案——援军真的打过来了。

朱鹮一马当先,他给军队装备了白军的武器,在白军后方发动袭击。

白军总指挥仇戎发现背后还有一支蓝军时并不惊讶,他早已得知东齐战俘营被劫一事,看来北方各邦已经发现了他们要南下的计划。此前他还担心在茫茫大漠中无法寻找到青溪、朱密、山南三公爵力,这下蓝军主力自己送上门来了。

仇戎让众人不要慌,然后命令苏巴斯率领一个团还击这支蓝军。在苏巴斯的反击下,朱鹮军队被击退。

不久,从西部来的蓝军为天山峡谷的蓝军补充了兵员,青弥骁、月笙也亲自来到这里和莽余并肩作战。

根据国王的电令,青弥骁是整个高盆地邦国军队的总指挥,不过青弥骁自知不了解天山峡谷的情况,于是他让莽余做副指挥领导军队布防。

莽余为青弥骁介绍了他们在峡谷战场的布防情况。莽余称只要他们将山上几座炮台死死守住,白军永远都无法打通峡谷交通线。

青弥骁和月笙参观了这些炮台,发现天山军大部分都是射程较短的迫击炮、山炮,只有一门榴弹炮。莽余说本来他们有三门榴弹炮,但是被白军摧毁了两门。此次青弥骁带来的野战炮有20门,这里面有一半还是前几年缴获白军来的。青弥骁让人把野战炮拆散扛上炮台,然后组装成固定的火炮。

朱密国很多新来的矿工兵还没来得及休整便迅速投入到防御工事的修建中,他们把山下的战壕挖得很深,之前破损的机枪碉堡也被修复。

山的西侧,莽余设置了两条补给线用于供应粮食和医疗物资。两条补给线都是密林中的羊肠小路,只能依靠独轮车或者自行车把补给品运上去。其实山后还有一条小补给线用于供应淡水,考虑到山上没有足够多的淡水,而且用小车把水送到山上也比较麻烦,于是莽余在山后一个悬崖处设置多个取水点。他让一个排(三个班)负责淡水供应,山上的人把空水桶用绳索通过定滑轮吊到山腰上,山腰上的人把水桶取下来再从山腰上的悬崖吊到山脚下,山脚下的人再从泉眼取水,然后一层一层吊上去。这个方法省时省力,而且有时候还能运送一部分食物。

白军曾多次绕到山这边袭击他们的补给线,但是只能发现其中一条密林粮道,因此蓝军的补给线还是很通畅的。

月笙向青弥骁赞叹莽余的心思缜密,青弥骁说:“莽余是一员老将。白历956年五川内战时,他就已经是天山国的兵团长了。南北天山国分裂后,他就一直效忠北天山,并多次击败齐国,使北天山国土向东扩张了30里。后来绿洛人趁火打劫我们蓝恺,他就随着白军出征北岭,他也是首批攻入北格勒的蓝恺军队。”

月笙道:“难怪他能坚守阵地这么久。”

青弥骁说:“他之所以那么会用兵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月笙来了兴趣:“那是什么?”

青弥骁说:“莽余不是贵族后裔,他年轻的时候在西国岛读过军校,所以他是军中少数几个受过军事教育的军官。”

青弥骁所说的西国岛就在蓝恺半岛西面,与蓝恺半岛之间有一座铁索桥连着。三百年前岛上有个小邦国,但是后来西国岛主绝嗣,这个地处偏僻的西国也就渐渐被人遗忘。百年前为了响应白明帝国兴办学院的号召,一部分维新派教师和军官在西国岛废弃的城堡中办起了西国岛军校。由于地处偏远,以及维新派在朝廷失势,西国岛军校报考人数一直不多,基本上只有绿洛和蓝恺人报考,最近一届学生只有百来人。

此次高盆地各邦联军齐聚天山,这是此前从未有过现象。此时半岛南部的白军已经和五川的蓝恺联军隔梁川对峙,双方围绕着天山南麓的北凉邦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激战。

仇戎打开天山峡谷地图与众人商议下一步的作战方式,如果一味从正面猛攻蓝军阵地那么白军将会付出惨重的代价。苏巴斯建议让他带一支队伍从南部山区翻山越岭,然后找到蓝军后方,使之腹背受敌。苏巴斯说:“我所率领的上甘岭军队擅长山地作战,只要给我一张地图,我可以在一天内抵达天山峡谷,然后从蓝军后方发动进攻。”仇戎一开始没答应,但在苏巴斯的保证下最后还是答应了。于是苏巴斯回到营中让随他而来的上甘岭军队收拾行李准备下一步作战。

苏巴斯的侄子,也是他的养子苏离尔问他下面是什么作战行动,苏巴斯把计划告诉了他。苏离尔说:“叔父,这个计划有些冒险了。”

苏巴斯说:“这个计划可以大大减少我军伤亡,而且我们上甘岭军队本来就擅长打山地伏击战,这次要是拿下天山峡谷,我们必然是首功!”

苏离尔有些不乐意,他说:“叔父,从小到大有一件事我一直不明白,我们为什么给他们卖命?我们是欠了他们白家人的还是怎么的?我们老老实实地待在上甘岭不好吗?”

苏巴斯明白了苏离尔的意思,他说:“你今年才16岁,很多事情你现在不明白,以后你就会明白了。还有,从今以后不许再说这种话!”

苏离尔有些不服气,他把步枪往地上一扔,说道:“我们大老远从上甘岭赶过来,我们的老本都快拼完了,可是这个仗还不知道要打多久。”

苏巴斯也怒了,他指着地上的枪说:“把枪捡起来!”苏离尔背过身去,不理会他。苏巴斯又喝道:“捡起来!”苏离尔还是无动于衷。

苏巴斯上去就是一巴掌,苏离尔直接被呼倒在地。苏巴斯说道:“好,既然你不愿意去,那你留下来。要是我回来后再听到你胡说八道,看我怎么治你!”说罢,苏巴斯丢下苏离尔带上军队出发了。

月笙这边正在山下泉眼处巡查,忽然发现远处丛林中有一支队伍。月笙立马警觉起来,他让蓝军架好枪上前查看。不一会儿,丛林中的队伍出来了,原来是天山地区的一伙散兵游勇。他们本来是天山山脉中青山上的一伙山贼,有百来人,经常劫掠天山一带。战争爆发后他们“弃暗投明”抗击白军,还号称是“青山大队”。“大队”、“支队”、“中队”、“分队”、“小队”本来都是民兵组织的称号,而且蓝恺各地也没有明确规定人数。因为邦国都有正规军,很少依靠民兵,所以各邦对民兵并不重视。

面前这支队伍的队长向月笙说明来意:“我们想加入你们的队伍,为国家出点力。”月笙喜出望外,当即便安排他们留在泉眼这里保护后勤。

回到山上,月笙把这件事告诉莽余,莽余笑道:“他们就是一伙贼寇,你收留他们干什么?”月笙说:“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哪怕他们曾经是山贼。”

莽余说:“这支所谓的青山大队之前就多次想加入过我们,可是我都没有答应,你知道为什么吗?”

月笙问:“因为他们的出身?”

莽余解释说:“不仅如此,现在马上就要入冬了,我很清楚他们的目的,他们就是想获得一个正式编制来混口饭吃。等冬天一过,他们吃饱穿暖了,他们就又会上山做贼,然后时不时地抢劫村子。”

月笙没有再说什么,但他心里还是觉得这些人心中是有民族大义的,否则他们完全可以投靠白军做卖国贼。如果他们选择投靠白军,他们必然会获得更优厚的待遇。

莽余对月笙说:“所以你等会儿还是让他们回去吧,如果你不忍心就这样把他们赶走,收留他们我也没有意见,但是我绝不会给他们提供一粒粮食!”莽余说得很坚决,但月笙还是决定留下他们。

月笙也开始担心粮食问题,他找到青弥骁商议此事,青弥骁说:“这次我们带来够一万人吃十天的粮食,天山军早就断粮了。现在我们总共有约12000人的军队,粮食应该够吃8天。不过西凉和西山答应每天会给我们提供一些粮食,但是他们两国人少,也提供不了多少。”

月笙道:“也就是说,我们要尽量在一周内打退白军进攻,否则我们只能撤走了。”青弥骁点点头。月笙想了想说:“回头我给父亲发电报,让他给我们提供些粮食。”青弥骁制止他说:“算了算了,你们西川国还是给五川战场提供粮食吧,他们那边日子也不好过。”

月笙分析说:“听说这次白军依旧是靠海陆两路运送补给,陆地上从安东、安北两府用铁路把辎重运到玉门关,海路上从英伦三岛向楚邦港口送物资。可惜我们东部被占领了大量土地,根本就没法切断他们的补给线。”

青弥骁说:“眼下还有一个退敌之策,就是让他们五川盆地的邦国打败白军,那么我们这边的白军也会撤走。当然,这基本上是痴人说梦。”

月笙思前想后,决定还是把青山大队留下。

欲知青山民兵对战局影响如何,且看下回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