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年轻医生
88617700000009

第9章 初入急诊 4

杨振没再说话,可他已经心下了然,眼下这两个病人所患疾病均为急诊科最为简单常见的病种,却也是小试牛刀,学历更低的李贺是合格的,他有相当不错的临床经验,处理这个慢阻肺呼吸衰竭的病人时,思路清晰,用药精确,操作麻利。

而赵英焕,这个顶着西华光环的研究生,着实让他有点失望,不过好歹这小子人还算机灵,脑子也转的快。反应敏捷,能言善辩,这两点技能也是一个优秀的急诊科医生最基本的素质。只要他用心去学习,假以时日,或许也能独当一面。

这天早上,赵英焕和李贺第一次参与了急诊科的交班。不同于其他专科病房,有赖于现在的大型医院,专科分的越来越细致,所以专科病房相对来说病种较为单一,而在急诊科,各类病人都被混杂在一起。每一个病人,都可以是一类疾病的代表。所以查房时,杨振也会有意的考两人一些问题,大体上都是这个病人所患疾病是什么。患者到急诊的时间短,病情急,要如何快速诊断。在初步诊断这类疾病后,接下来要如何诊治,需要与哪些疾病相鉴别等。

正常来说,医学类院校会在大五时安排学生在所在的附属医院实习,会安排他们去很多科室轮转,学习各类不同疾病的诊治,可是赵英焕那会忙着考研,便三天两头的给科室请假。好不容易通过了笔试之后,又要准备复试面试那些。好在赵英焕在神经外科实习的时候,便得到导师的喜欢,所以通过笔试之后,后面的复试面试也只是走了个过程。

在面试结束后,又临近毕业忙着各种聚会、毕业旅行,医院也知道这些学生在忙活着什么,再加上教学医院有的是研究生、进修生、规培生干活,所以对这些大五的实习生也就睁只眼闭只眼。

研究生学习阶段,就没了这样广撒网的下临床去各科学习的机会,变成了专科学习。因为没了本科时的实习经历,导致赵英焕对除外神经系统的疾病以外,对大多数病种的诊治都是生疏的。而且他毕业之后并没有直接在医院工作,脱离临床将近两年的时间,因为长时间用不到,他原先储备的那点知识也快尽数还给了导师。导致今天的查房中,杨振问到的这些问题,他压根答不上两个。

赵英焕在研究生阶段,每天清晨都会参与这样的交班,各类上级医生、各类教授会在查房时冷不丁问到很多问题,但好在那会问的问题大多还和他专业相关,不至于像现在一样一问三不知。与他相反的是,不管杨振问什么问题,哪怕是有些生僻的知识点,李贺总是可以顺利答出,而且其临床思维之敏捷,各类知识点储备之完善,连赵英焕也不得不暗自称赞。

这天早上查完房,杨振拍了拍郑良玉的肩膀,意味深长的说,“赵英焕这小子,你就多担待点了,看他这样子,基本上是要全部回炉再造一遍了。活儿先别急着交给他干,现在就让他从最基本的东西开始学,啥时候像点样了,再考虑让他独立接诊患者,处方权的事情就更不要着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