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年轻医生
88617700000007

第7章 初入急诊2

在医院工作的人都知道一句顺口溜,“金眼科、银外科,铜妇产,累死累活小儿科,死都不去急诊科”。有赖于急诊科一直是个“死都不去”的科室,医院也降低了急诊科招聘医生的准入门槛。可虽然门槛是降低了,可听到对方说出是本科学历后,杨振还是心下为难。

但让杨振欣喜的是,李贺显然也知道自己的劣势在哪里,可他接下来说自己从大五实习到规培的四年里,去过很多临床科室学习,且“一门心思”只铺在临床上。急诊科缺的不就是这种临床经验丰富,且见多识广的人吗。杨振向来有些名校情结,这个叫李贺的年轻人,虽然学历低了些,但是他就读本科的学校同样也相当不错,在这个学历查三代的年头,这样的“第一学历”也绝对拿得出手。

李贺虽没赵英焕这般张扬机灵,但他的朴实稳重和善抓重点让杨振对他有了更多的好感。

赵英焕研究生毕业后并没有在医院工作,而是在一家大型的药企做培训讲师,此时再来天城市中心医院报道,他又走了一遍新人入院的流程。

哪家医院新人报道都差不多是一个流程,为期一周枯燥乏味的岗前培训,但好歹可以在此间,可以和医院各个分管部门的领导混个脸熟,紧接着,就是办理工资卡、饭卡、领工作服,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去自己所在的科室报道。

这所医院一直有规定,每个新入院的医生,不管什么学历,哪怕已经定好了科室,也要通通下临床,在相对重要且与自身专业链接较为紧密的科室去轮转学习个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可眼下急诊科却实太缺人,而赵英焕和李贺两人都有执业医师资格证了,便省略了下临床的程序,直接去了急诊科报道。

赵英焕研究生的方向就是神经外科,上学那会,大脑和脊柱是他重点研究的方向。可他知道,到了急诊科之后这些都将归零,他将像一个新出道的技工一样,需要回炉再造,再次经历上级医师的传帮带,直到他的临床业务能力得到带教医生和主任的认可,他才能独立值班。

周一交班,狭小的办公室内,挤满了医生和护士。在听完值班的医生护士交接后,杨振向全科室的医务人员隆重的介绍了两位新人。杨振话音刚落,赵英焕便主动向全科医生护士打招呼,这天早上,全科室的年轻护士都记住了这个笑容如春光般灿烂的年轻医生。

李贺则中规中矩的做了自我介绍。

交班完毕后,杨振带着赵英焕和李贺来到抢救室。“从你们这里开始,急诊科将不在严格区分急诊内外科,赵英焕是神经外科科班出身,外科方面自然很熟悉,但内科方面肯定会相应欠缺。所以,这段时间,你就先跟着郑良玉老师学习。郑老师是一个内外兼修的医生。”

“良玉?谦谦君子,温良如玉。好名字。希望人如其名。”赵英焕小声嘀咕着。随即,他问主任,“哪位是良玉老师?”

杨振朝端坐在抢救室电脑桌前一个穿着白大褂的男子努了努嘴,“就他。”

那个男子没有回头,赵英焕从背后打量着自己未来一段时间的带教师傅。

这家医院的工作服设计的较为肥大,可这男子居然将最大号的工作服也撑的满满当当,不留余地。头发粗黑浓密,却显然久未打理,像刺猬般根根顶在头上,直到他也注意到身后有人在盯着他看,才猛地回过头来,赵英焕此刻才看清他的正面:面容粗犷,胡茬浓密,从下颌一直蔓延到两鬓。细看之下,鼻孔内还似有鼻毛探出。

“好一条大汉!”赵英焕心里暗叹,“可惜了这样儒雅的名字。”

在听过赵英焕的自我介绍后,郑良玉哼了一声,“呵呵,神经外科的研究生,怎么被发配到急诊科来了。”

赵英焕眉头一皱,没接下句。心里有些不悦,暗想:感情你自己就是急诊科的,还这样埋汰自己的工作,还“发配”来这里,呵呵。

儿科和急诊历来纠纷多、待遇差、活儿多,所以连年招不到人,这两个科的医生辞职的也多,面对这样的困局,卫计委干脆出了“高招”,不就是缺人嘛,这样吧,对这两个科室的从业人员,降低准入门槛,那些执医考试屡考不中的,降低分数线,只要愿意去急诊或者儿科执业,降低个几十分,破格录用。

这种“惠民”政策一出台,不知到底打了多少人的脸,伤了多少急诊和儿科医生的心,看吧,那些执业医师都考不过的医生,就去干急诊,就去干儿科,反正天生低人一等。这个政策出台,到底是埋汰了谁。不过也无所谓,反正能在急诊和儿科长期活下去的人,心理素质也肯定强大。这点略带歧视的政策自然压不垮他们。

“李贺,你就跟着沈芊芊老师”。说完,他便将李贺带到沈芊芊身边。

“沈医生,这个就是我们科室新来的小李,你这阵要多操点心了,早点把他们带出来,可以独立值班了,科室其他医生就不用这样辛苦倒班了。”

“这小伙子看着不错,我满意,身板结实,一看就是经得起我们急诊科这样高强度工作,高频率夜班的大骡子。”说完,这个沈姓的女医生夸张的大笑起来。

李贺垂着两手站在原地,在沈医生略显夸张的笑声中,微微抿了抿嘴。

“芊芊?!”看到身材和笑声一样豪迈的沈姓女医生后,赵英焕不觉有些想笑:这急诊科的医生真有意思,一个粗犷形骸的“良玉”,一个五大三粗的“芊芊”,这名字和人设全部反了过来。

正在杨主任给他俩介绍带教医生时,抢救室里送来一个中老年男性患者。

郑良玉快速的采集完病史:患者一小时之前忽然感觉心慌、胸闷、心前区有被重物压着的感觉,在口服速效救心丸后,症状缓解欠佳,被家人送往急诊室。

“去给他拉个心电图。”郑良玉朝赵英焕努了努嘴,“十八导联的心电图,把右胸和后背导联一起加上。”

赵英焕从护士手里接过心电图机,他还算顺利的给这个病人做完常规的十二导联,可是要做后背和右胸导联时,他开始犯难了,他想不起来这两个地方的导联应该怎么安装。在接连摆弄了好几次之后,郑良玉皱了皱眉,索性自己动手安装后背导联。

待心电图出来后,他将图纸丢给赵英焕,“看看这个心电图,说说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