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年轻医生
88617700000035

第35章 只有穷病4

赵英焕以为这番谈话能让他们看到希望,同意住院手术治疗。可是这次,赵英焕又一次自作多情。

在回到办公室处理了前面堆积的几个就诊患者之后,大爷的儿子进了赵英焕的诊断室,却一直没出声,直到诊室里其他的患者和家属都走了之后,他才开口,“我们不治了……”

看到赵英焕有些错愕又欲言又止的神情,他慢慢蹲了下去,两只宽厚却粗糙的手掌捂住脸,像在做着剧烈的思想斗争,他想起耳朵上还夹着一根烟,取下烟含在嘴里,在看到诊室里醒目的“禁止吸烟”的标志后,又将烟卡回耳廓。

“老头就我一个儿,在我们那里,老人都跟着儿子过,女子不管。”他叹了口气,“老太婆是瘫了的,身边根本离不开人,我的两个儿一个上大学,一个上高中,就靠我一个人在码头的批发市场当棒棒(天城市的挑夫)挣点苦力钱,我婆娘在别个屋头当住家保姆,也是要照顾一个瘫痪了好多年的老头。几个月了,除了买菜都没出过那家人的门。”

“你说的先把病治到,以后再来给医院还钱的事情,那看病还是得花钱不是。就说说今天,这些检查就花了几大百,我挑好大一担东西爬啷个高的坡,爬的脚都打哆嗦,一次也才只挣十块钱……”

听到这里,赵英焕的心里一阵发酸。说到底,一切都是因为钱!都说医院是世界上最黑暗的角落之一,赵英焕也承认这个观点,因为看病是需要花钱的!

都说生命是无价的,但是在医院里,这个观点就只能是“呵呵”了。很多时候,有钱就等于有命,没钱就可以等死。虽然现在国家也出台了很多扶贫政策,允许病人先治疗后缴费,如果患者确实无钱,医院也会维持基本救治,但是注意了,是基本救治,这当中,当然不包括那些动辄数万块起步的心脏病起搏器。

可就这样,最后是否决定治疗的权利也被把在家属手里,老人都做不了自己的主。

看着患者儿子决定放弃治疗时态度坚决的神情,赵英焕还是感到无可遏制的悲哀和愤慨。他可以预料到老人的结局,程度不断加重的剧烈腹痛,感染越来越重的腹腔,纠正不了的感染又会引起多器官功能的衰竭……最后他要受够痛苦才能离去。有这么一瞬间,赵英焕倒是希望这个大爷得的疾病是心梗,一下子就过去了,这样就不用辛苦了一辈子,还要在这个年龄去遭这个罪,最后落下个不得好死的下场。而这些,几万元钱就可以解决。

赵英焕叹了口气,对老人的儿子说,“你父亲也是这样决定的吗。”

他仍然蹲在那里,像鸵鸟一般,把头埋在粗粝长茧的双手中,没有答话,算是默认了。

赵英焕和大爷的儿子一起回到留观室里,因为已经签字不住院手术,赵英焕让护士给老大爷打了镇痛针,在镇痛药物的作用下,老人看起来比刚到医院时好了很多,可是赵英焕心里雪亮,那其实是在饮鸩止渴,除了短暂掩盖疼痛以外,这个药对他的病情毫无帮助。

老大爷的腹痛缓解了一些,但是还是非常虚弱,心电监护提示心率仍然很慢,看到他和儿子在收拾东西,准备回家,赵英焕还是忍不住问了句,“真的不打算治了吗?”

老大爷叹了口气,“到了我这个年纪,人也不中用了,这个病不好医,还浪费钱,一家人都要跟着遭罪……”大爷的眼神异常浑浊,看不到任何一点光彩。他的儿子在一旁默默收拾东西,没有接话。

收毕东西后,儿子搀扶着老父亲,摇摇晃晃的向大门的方向走去。

看到父子俩逐渐远去的背影,赵英焕实在不忍去想象老人接下去是个什么样的结局。可是也许就真的有奇迹呢,或许穿孔的地方不大,没有做手术也愈合了,腹腔污染很重,也许就在当地医院输消炎药,也就把感染控制住了呢,如果真有奇迹呢。

“等一下,”郑良玉叫住了父子俩。他快步走到老人面前,“你今天早晨腹痛加重的时候,是吃了早饭之后加重的,还是没吃饭加重的。”

“没吃饭。我这几天都没吃啥子。”老人不清楚这个年长的医生问这些的用意,但还是如实回答。

“给他安个胃肠减压管。”郑良玉冲赵英焕说,“他应该是空腹状态下的穿孔,胃里可能已经没什么食物残渣了,腹腔污染的情况要比饱餐之后再破损的情况下好很多,他们不手术的话,尝试保守治疗也不是没有机会。”

转过头,郑良玉又对父子俩说,“你们不愿意在这里住院接受手术的话,待会让这个医生给你们安一根胃肠减压管,试着保守治疗,如果你们确实费用紧张,可以到社区卫生院住院,那里的报销比率比这里高很多,现在开始不能吃饭喝水,在医院输液消炎、再补液维持身体需要量,说不定不手术也能闯过去。”

“要得,要得。”老人的儿子连忙应到。

自打赵英焕顺利出师之后,郑良玉已经很少再像他刚入科室时,处处教育他了。可眼下,在父子俩离开科室后,郑良玉语气玩味的对赵英焕说,“急诊科地方不大,但是却像个万花筒,社会上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你都可能会碰到。当医生的说话要谨慎,多考虑下对方的处境,也要根据对方的处境和疾病本身多想到一些方案。所以说看人下菜碟也是急诊科医生的一个重要素质。多想想其他的可能以及方案,不要把话说死了,有些人一听没得选择可能就彻底放弃了。”

赵英焕默不作声的点点头。他刚来这个医院的时候,在郑良玉手底下吃尽了苦头,早先一直觉得郑良玉说话极为阴损刻薄,又有些看不上郑良玉凡事都明哲保身的做法。可他也得承认,郑良玉身上还是时不时也会闪现出那么一点“医者仁心”的光环。

“小赵,我还要提醒你一个事情,”郑良玉继续语重心长的教诲,“生而为人,就都会有自己的难处。你作为一个医生,也不能一味的站在一个道德的制高点去指责别人,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认知和选择。你那样咄咄逼人的态度,你让他儿子怎么办,就像逼着他承认他道德败坏、他低人一等?强迫他承认这种做法就像是让他亲手去掐死自己的老父亲一样。他作为一个人,最后的那点尊严也在你这种居高临下的拷问中尽数抹煞了。你看到他那个老父亲那副在这种状况下都不愿让儿子为难的表情了吗。”

郑良玉叹了口气,继续说,“我们做医生的,治病救人是很重要,但也不要忘记照顾患者和家属的情绪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