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年轻医生
88617700000018

第18章 被选中者2

她后悔的不是因为没选无痛,做胃镜时那种被管子一直往里怼,像要把内脏戳穿煎熬。而是她在完全清醒的状态下,看到屏幕上那个隆起的、像菜花一样的组织,她自己就是个医生,她太清楚这个东西是什么。给她做胃镜的医生也知道她是自己的同行,于是眼睛里也露出怜悯的神情。她记得那个给她做胃镜的医生看到她的反应后,小声安慰她,“先不要着急,可能就是一团息肉呢,我给你做个活检吧,等活检结果出来再说,别有太大心理压力。”

当她刚看到胃镜屏幕上那坨菜花样的组织时,她就感觉自己像在五月的晴天里,毫无预兆的被巨雷劈中。可她很快让自己镇定下来,一定不会是的,一定不会是的,只是外观和癌组织很像而已,她不断的对自己说。

可是那个做胃镜的医生这样安慰她,又让她确定了自己的猜测,她干了这么多年的医生,她太知道医生给患者谈话的套路,这基本上是帮她坐实了那个最坏的结果。

几天之后,她拿到了病检结果,的确是胃癌,而且是恶性度极高的印戒细胞癌。她看过之前大热的一部医疗类纪录片——《人间世》,她记得其中一集的导读是这样一句话:人生就像打扑克,如果不足够幸运,总会抓到几张烂牌,有的烂牌,抓到手上时,就知道,已经输了。

而她的人生,好像已经彻底的输了。

在李贺东拼西凑的讲了几个笑话后,再想不出下文,气氛就这样僵持下来。沈芊芊终于忍不住了,突然开了口,“人得了这个病,和过去的熟人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李贺觉得自己应该珍惜这个机会,是她自己把话题转移到得病这个事情上的。但是此时此刻,他应该说什么好呢。

“会好的,现在医疗技术越来越发达了,会好起来的……”

“现在很多肿瘤患者发现的早,都是被临床治愈的,你也不要太有心里负担……”

“有没有扩散转移?是哪一期了?”

一瞬间,李贺有很多话想说,可是好像哪句话都显得不合时宜。

又是沈芊芊打破了这种沉默,“我就是在想,虽然每天都有那么多人被确诊癌症,但是你说人口基数又那么大,得这个病的始终还是很少一部分人,为什么就要是我。”

李贺听到沈芊芊说“为什么要是我”的时候,他明白了,当一个医生知道自己得了绝症,即使看上去是镇静、最合作的病人,其实也是最否认现实的一个。一种说不出来的沉重和沮丧将他的胸腔填满,让他在这个病房里每呼吸一次都觉得格外费力。

李贺没有在病房里呆太久,想到手术和疾病本身的双重打击,让往日风风火火,神采飞扬的沈芊芊变得格外疲惫和虚弱,他只有起身道别。

为什么一定要是她呢,她从学校出来后就到这家医院急诊科工作了,算起来,她属于科室里中流砥柱的资深急诊人。这个一直以工作为重的女人好不容易才遇到良人,两人正准备要孩子呢,好日子还没有完全开始呢,怎么就忽然就被这种疾病选中了,抓到了这样一张烂到家的牌。

已经入了秋,一天天的转凉了,一阵冷风吹来,灌进他的脖子里,让他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他紧了紧衣领,又看了看沈芊芊所住病房的那幢大楼,一身叹息后,他便离开了这家医院的大门。

李贺刚来急诊不久,虽无论在理论还是操作上,都要比同到科室的赵英焕让上级医生和主任满意,但他毕竟也还在学习成长的阶段。沈芊芊病后,杨振安排他跟着郑良玉,这样一来,他和赵英焕的接触也不可避免的多了起来。

在刚得知沈芊芊患病时,整个科室的医务人员无不感到叹息扼腕,在感慨之余,他们也开始纷纷关注起自己的健康来,医院每年都有例行的体检,但常规的体检并不包括胃镜肠镜等内镜检查。在沈芊芊罹患胃癌后,科室里很多的医生护士都预约了胃镜检查。毕竟医务人员要长期上夜班,饮食作息都极不规律,且常年都生活在高压和应急状态中,可以算的上是恶性肿瘤的高发人群了。

时间久了,科室里的人也不再谈起沈芊芊患病的事情,毕竟时间还在一天天走,日子总要一天天过,少了谁,地球都要照常转不是。渐渐地,科室的医生护士也没人再谈到沈芊芊----那个风风火火的急诊女医生。

在沈芊芊离开急诊科后,能够值夜班的主力人员又少了一个。眼下,杨振也不得不考虑让李赵二人开始值夜班,缓解压力。白天还好,科室医务人员充足,可互相帮衬,遇到疑难杂症或者棘手的突发事件,也可互相商量讨论,应对各类危急重症都不在话下。可是夜间,医务人员数量骤减,且夜间前来就诊的患者可能来的更急,病情更重,也更容易出现纠纷隐患。赵英焕系出神经外科科班,普通的外科清创他从来不在话下,奈何对很多内科疾病的诊治,他多少还是是生疏的。李贺临床经验虽然丰富,业务知识也过硬,但是急诊科是一个瞬息万变的地方,没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和过人的实战经验,很容易出现事故。

可眼下,急诊科其他的医生已经抱怨不能窄忍受这样的工作强度,杨振不得不考虑增加值班人手。面对着这种尴尬局面,杨振忽然想到:不如将李贺和赵英焕两人放到一组,共同值夜班,一个业务扎实,一个机警善变,虽尚年轻,但两个臭皮匠,也能顶的上半个诸葛亮。

于是乎,这二人被编排在一组,晚间一起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