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颈肩腰腿痛千家妙方
8837000000014

第14章 下肢病证(3)

[加减]疼痛、麻木、伸屈不利者加三七粉(冲服)、鸡血藤;湿胜加木通、薏苡仁;寒胜加制草乌、细辛;风胜加羌活、乌梢蛇(研末冲服);气血两虚者加党参、熟地黄。[陈其程.广西中医药,1984(1):11]

药酒内服治梨状肌综合征

红毛五加皮100克,远志25克,续断25克,木通、广木香、香橼、羌活、独活、巴戟天、云苓、苍术、狗脊、肉桂、天麻各15克,木瓜、茵陈、威灵仙根、牛膝各25克。将以上药物浸入2000毫升白酒中,每日1~3次,每次最多服30毫升。

敷药疗法治梨状肌综合征

川乌、草乌各20克,透骨草5克,延胡索15克,红花、威灵仙各10克,肉桂、吴茱萸各5克,松香200克,樟脑50克。将松香、樟脑用水溶化,余药压极细末,加入松香、樟脑水溶液中,搅拌均匀,成膏状,摊于细帆布上贴于患处。每日1次。

肉桂6份,制乳香、没药、土鳖虫、生大黄、姜黄各5份,血竭、生川乌,生草乌各2份,冰片1份。按上方组成比例,共研细末,按损伤部位大小取药粉适量,加蜂蜜调成糊状,摊于纱布上,厚约0.3厘米,敷于患处,然后绷带包扎,每隔24小时换药1次。

熏洗疗法治梨状肌综合征

干姜10克,干辣椒30克,乌头20克,木瓜25克。以上药加水2000毫升,煮30分钟,趁热熏,水温下降后用毛巾蘸液热敷患部。每日2次,每次10分钟左右。

伸筋草15克,透骨草15克,苏木12克,红花12克,五加皮15克,三棱12克,莪术12克,秦艽12克,海桐皮12克,怀牛膝15克。以上药加铝的径直厘米60~50个1用选①):成位组部个4由(床蒸熏用。克15黄大水2000毫升煎煮,去渣,加入少量白酒乘热熏洗患处。每日1次,每次10分钟。

熏蒸疗法治梨状肌综合征

海桐皮30克,络石藤30克,鸡血藤30克,威灵仙25克,秦艽20克,透骨草20克,川牛膝30克,桂枝30克,天南星15克,防己15克,青风藤25克,大茴香20克,木瓜15克,独活15克,炒香附15克,丹参30克,大黄15克。用熏蒸床(由4个部位组成):①选用1个50~60厘米直径的铝盆。②用诊断床在其中下部开1个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椭圆形孔。③用白布或塑料布制成上小下大的圆形蒸熏罩,下面将铝盆包严。④选1个1500W左右的电炉。将准备好的药加水放于铝盆,用电炉加热,嘱患者将患处充分暴露于诊断床的孔洞处进行熏蒸。每日1次,7日为1个疗程。适用于风寒引起的梨状肌综合征。

盐水浴法治梨状肌综合征

浴池内放入一撮盐,浸湿全身。再用一撮盐在臀部仔细按摩约3分钟;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在整个患病的下肢抹上盐,进行按摩3分钟;最后在腰臀部用盐仔细按摩3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热熨疗法治梨状肌综合征

根据部位用棉布制成口袋2个,少垫一点棉花,将大盐粒炒热后放入袋中,放于臀部和大腿后侧各1个,凉后取出再炒。每于睡前热敷,约10分钟。

温馨提示适当休息,避免剧烈活动。改善劳动条件和方式,注意劳动体位和姿势,尽量避免弯腰搬运或蹲位扛抬重物,以免造成梨状肌“闪”“扭”伤。经常变换工作体位,消除梨状肌的紧张,减轻其疲劳。注意腰臀部保暖,避免风湿邪侵袭。

膝关节疼痛

膝关节疼痛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病因复杂,症状轻重也因人而异。常见的病因有膝关节软组织损伤、退行性变、骨质增生、骨性关节、急慢性滑膜炎以及膝关节结核等。

随着年龄增长,膝关节诸骨由于长年磨损,周围韧带松弛,致使关节不稳定,造成病变引起相应部位骨质增生。此种增生是人体衰老的现象。40多岁以后,大多数人都有骨质增生,只是发生部位和增生程度不同,有的有症状,有的无症状。本病属中医“痹证”范畴,多由于风寒湿侵袭和慢性劳损所致。

膝关节创伤性滑囊炎是以膝关节积水、积液为主的疾患,是由于膝关节损伤后引起的滑膜非感染性炎症反应,出现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创伤性炎症和慢性劳损性炎症两种,后者以肥胖女性多见。属中医的“痹证夹湿”或“湿气下注”。本病多采取非手术治疗,预后较好,但病程往往较长。

散寒祛湿治增生性膝关节炎

山茱萸、淮山药、熟地黄、泽泻、茯苓各30克,制附片15克(先煎30分钟),补骨脂14克,牡丹皮12克,骨碎补10克,三七粉6克(冲)。每日1剂,水煎服。功效:散寒祛湿,活血化瘀。适用于增生性膝关节炎引起的膝关节疼痛。(《中医专病专效方》)

祛风胜湿汤治膝关节滑膜炎

紫苏叶、法半夏、槟榔、吴茱萸、防己、升麻各12克,桔梗10克,薏苡仁、车前子各30克,白术20克,黄芪24克。每日1剂,加水500毫升,水煎取汁300毫升,分2次服,每个疗程服药9~12剂。

[加减]舌苔黄腻者加黄柏12克,牛膝9克;胸腹胀满者加枳壳、厚朴各15克。膝关节滑膜炎本病急性期有瘀血积滞,治宜散瘀生新,消肿止痛,内服基本方加黄柏、牛膝、郁金等;慢性滑膜炎有水湿稽留,肌筋弛弱,治宜祛风燥湿,强壮肌筋,内服基本方加羌活、独活、防风、蔓荆子等。服药同时并将小夹板或铁丝附木将膝关节固定于伸直位。

活血止痛治膝关节疼痛

祛瘀止痛汤:当归12克,赤芍12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乳香6克,生地黄12克,川牛膝12克,甘草6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膝部软组织损伤初期,表现为局部肿胀,关节活动时疼痛。(侯振民.古今特效单验方)

舒筋活络汤:当归12克,赤芍12克,川续断12克,威灵仙12克,生薏苡仁30克,桑寄生15克,怀牛膝12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膝部软组织损伤后期,表现为膝关节屈伸不利。(侯振民.古今特效单验方)

方1:归尾、生地黄、赤芍、桃仁、红花、牛膝、泽兰、黄柏、牡丹皮、姜黄各9克,土茯苓、槟榔各18克,薏苡仁30克。

[加减]热甚加大黄、黄芩;痛剧加延胡索、乳香;气虚者去槟榔,加黄芪、陈皮;脾虚者加白术,土茯苓易茯苓。

方2:紫荆皮、大黄、栀子、黄柏、姜黄、红花、白芷、归尾、陈皮、刘寄奴、萆薢、马钱子、半夏各等份。

【使用方法】方1: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2~3次;方2:研末,蜂蜜或凡士林调敷外用。适用于急性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本方功擅行气活血通络,兼利湿消肿止痛,治疗此病正为合适,临床可试用之。[李建萍.江苏中医杂志,1989(10):18]

二藤汤:鸡血藤12克,雷公藤(同煎)10克,当归10克,丹参10克,地龙10克,白术10克,制天南星10克,羌活10克,牛膝10克,生薏苡仁15克,茯苓12克,生甘草10克组成。上药加水500毫升,煎至300毫升,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适用于膝关节骨质增生性关节炎。(许建安验方)

增生消痛汤:穿山甲、土鳖虫各10克,皂角刺、红花、熟地黄各12克,蒲公英、金银花各24克,赤芍、独活、王不留行、鹿衔草各15克,川牛膝18克,薏苡仁20克,三七粉2克(冲)。水煎,分2~3次服,每日1剂。

[加减]如关节肿胀明显伴关节腔积液,去熟地黄、鹿衔草,加黄柏12克,车前草20克,防己、炒水蛭各9克。适用于增生性膝关节病。[杜秀兰.山东中医杂志,1994,13(1):14]

利水消肿治膝关节疼痛

生黄芪15克,防己12克,羌活12克,姜黄12克,当归12克,茯苓12克,赤芍12克,红花12克,薏苡仁15克,老鹳草12克,制天南星9克,牛膝12克,炙甘草9克。水煎服。功效:活血通络,利水胜湿,散结止痛。适用于膝关节骨质增生形成骨关节炎,滑膜渗出增加者。对单纯性膝关节骨关节炎膝部肿胀疗效可靠。(《中国中医骨伤科百家方技精华》)

白花蛇舌草、土茯苓、泽泻各30克,黄柏、赤芍、夏枯草各15克,车前草20克,透骨草18克,刘寄奴、王不留行各12克,全蝎9克(研末冲服)。水煎500毫升,每日1剂,分2~3次服。连服6剂,停1日,共服药30剂。

[加减]阴雨寒冷天气关节肿痛加重者加独活15克;经药物治疗肿渐消而疼痛不减者加川牛膝、红花各20克,土鳖虫10克。功效:清热解毒,祛瘀蠲水。适用于膝关节退行性变合并滑膜炎。[山东中医杂志,1991(3):21]

利湿消肿汤:萆薢10克,薏苡仁30克,生黄芪30克,益母草30克,土牛膝30克,土茯苓30克,茯苓皮30克,车前子30克。上药为1日量,水煎分2次服。急性损伤性滑膜炎加生地黄、牡丹皮、黄柏;慢性滑膜炎、滑囊炎、色素绒毛型滑膜炎加三棱、莪术;炎消肿退,积液减少,压痛减轻后加山茱萸;继发感染见局部红、热、痛或伴有身热者加金银花、连翘、大黄、牡丹皮。适用于膝关节滑膜炎导致的膝关节积液症。(丁锷验方)

滑膜炎V方:白花蛇舌草30克,土茯苓30克,泽泻30克,黄柏15克,赤芍15克,夏枯草20克,透骨草18克,刘寄奴12克,王不留行子12克,全蝎9克(研末冲服)。水煎500毫升,每日1剂,分2~3次服。连服6剂,停1日,共服30剂。功效:清热解毒,祛瘀蠲水。适用于膝关节退变合并滑膜炎。

[加减]阴雨寒冷天气关节肿痛加重者加独活15克;经药物治疗肿渐消而疼痛不减者加川牛膝、红花各20克。[周翠英,等.山东中医杂志,1991(3):21]

宣痹汤:丹参15克,川芎12克,牛膝18克,茯苓12克,泽泻20克,木瓜20克,木通10克,威灵仙30克,伸筋草30克,川续断12克,细辛3克,甘草6克。上方加水500毫升,煎至300毫升,每日1剂,分早、中、晚3次温服;另外将其药渣加水1000毫升左右,煎10~15分钟,先熏患肢膝关节部约10分钟,至水温降至50℃左右时,用毛巾沾药液洗患处,每日熏洗2~3洗次。15剂为1个疗程。一般用1~3个疗程。适用于膝关节慢性滑膜炎。(王永刚验方)

养血散寒治膝关节疼痛

养血祛风除湿汤:党参15克,鸡血藤15克,天麻12克,阿胶12克,当归10克,乌蛇18克,鹿衔草25克,新鲜鸡爪3只。上方加清水3碗,煎至1碗;药渣再加清水4碗,煎至1碗,2碗混匀,早、晚各服1次,每日1剂。再将药渣翻动后,加5碗清水,煎至3碗,虚寒者加米酒100克,虚热者加白醋100克,趁热外洗膝关节至水凉为止,每日洗1次。内服外用每5日1个疗程。适用于增生性膝关节炎。(邓伟验方)

地黄桂枝汤:熟地黄20克,续断20克,桂枝8克,细辛3克,川牛膝15克,鸡血藤15克,独活10克,五加皮10克,红花10克,白芷10克,防风10克,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功效:养血活血,祛风胜湿,消肿止痛。适用于膝关节慢性滑膜炎积水。

同时可配合局部热敷(方药:炙川乌、炙草乌、五加皮、蒲黄、白芷、小茴香、威灵仙、花椒、桂枝、制乳香、制没药各10克)疗法。热敷方药共装1布袋,水煎30分钟左右,取出热敷于膝关节上,至不热为止,每日2~3次,每日1剂。[方茞芷.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8,7(3):30]

补气逐瘀汤:生黄芪50克,伸筋草12克,苍术12克,白术15克,橘络12克,法半夏12克,胆南星9克,牛膝30克,木通12克,泽泻12克,白芷15克,五加皮20克,甘草10克。上方加水500毫升,煎至300毫升,分早、晚2次温服,隔日1次,有其他并发症者,可酌情加减。适用于膝关节反复发作性滑膜炎。(穆天尧验方)

熏洗法治膝关节疼痛

透骨通络饮:川芎15克,乳香12克,威灵仙30克,丹参10克,透骨草15克,防风10克,穿山甲10克,草乌3克,细辛3克,陈醋30克,白酒30克。上述药物加水2000毫升,煮沸30分钟后,先以蒸汽熏蒸患膝至皮肤微红,稍汗,待药液稍凉后用毛巾蘸药液反复擦洗,热敷与浸浴,若水温低30℃时,可加热后再洗,每次洗60分钟,每日2次,每剂可连续使用4~5次,3剂为1个疗程。功效:活血化瘀,通络散寒,软坚散结适用于膝关节骨质增生。注意:洗时要避风,烫洗完毕擦洗干保温,免受风寒。[吴敏,等.全国首届专科专病学术会论文集,199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