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不倒宰相冯道
8835500000011

第11章 生存之道(3)

韩延徽十分无奈,刘守文因为大部分地盘和朱温的势力范围相接,他如果要进攻幽州,为了解除后顾之忧,必然不遗余力去讨好朱温,这是我们不能比的。但朱温实力很强,刘守光觉得和朱温合作比和李克用合作稳妥多了,你跟他说再多道理都没用,只有让他碰一碰壁,之后他才会知道此路不通。你如果不让他跟朱温接触一下,就算可以成功地和李克用合作,之后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情也会责怪你。

冯道听了韩延徽的话,另有所思。做参军,就是给上司出点子的。有些人参谋无谋,什么点子都没有,像他冯道。有些人出点子的时候只能看到一步,像李小喜。有些人则可以看到今后几步甚至明见万里,韩延徽就是后者。可是他虽然知道别人的法子行不通,却不去制止,令人感慨。想出点子之后,还要善于揣测上司的心理,因人而言,如果上司不听你的,就什么用都没有。邹忌讽齐王纳谏,万世流芳,公明仪对牛弹琴,千古笑柄。这个参军,看来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人,总是要吃一些苦,受一些罪,走一些弯路,才明白有些路子是走不通的。有个精明的地主犯罪了,官府让他从三种处罚方式种选择一种:吃十斤大蒜;打十鞭;罚十两银子。地主首先选择不用任何付出的方式,吃十斤大蒜。可是,他吃到五六斤的时候,就撑不下去了。无奈,他只得选择打十鞭。结果,他被打七八鞭,就鲜血淋淋,感觉再打下去就会被打死。最后没办法,他选择了罚十两银子。这个地主最后三种处罚都体验遍了,才选择了最正确的方式。这个地主看上去很蠢,但是如果在开始就不让他选择其他两种方式,他会跟你急的。

三人把朱温接纳刘守文的消息报告刘守光,刘守光当然暴跳如雷,大骂朱温是养不熟的白眼狼,刚刚吃了肉,又转过头咬人,但是现在刘守文联合了朱温,幽州的压力很大。

韩延徽提出,现在刘守文已经和朱温联手,我们必须联合李克用,才能和他们势均力敌,否则形势不妙。

李小喜却劝刘守光不用担心:“朱温此人,按照他的一贯表现,只是收人钱财,并不替人消灾,现在和刘守文结盟,还是坐山观虎斗。刘守文手下的士兵是精锐,但是刘守文却才学平庸。使相有万夫不当之勇,更兼有元行钦等勇将。一个老虎带领一群绵羊,可以打赢一个绵羊带领的一群老虎。我们歼灭沧州军,只是迟早的问题。”

刘守光听了李小喜的一番高论,十分满意,下令进行嘉奖,不采纳韩延徽的建议。

对于刘守光的决议,韩延徽、冯道、龙敏三人当面不说,背后难免私下讨论。韩延徽认为:“刘守文和朱温联手之后,将会倾巢出动,攻击我们的一点,我们是很难抵挡得住的。”

冯道说:“今天李小喜夸下了海口,看到时他怎么收场?”

龙敏把李小喜这人看得很透彻:“到时候一定打败仗,他一定会赖我们。说我们参军无谋,连累他们吃败仗。”

冯道想到什么,说:“刘氏兄弟大战几场,我们都没有出什么计策,真的算得上参谋无谋。像曹操的郭嘉,刘备的孔明,都顶得上十万雄兵。刘氏兄弟无论谁,军中有这样一个谋士,这仗就赢定了。”

韩延徽对冯道的见解很不以为然,说:“刘氏兄弟相争,就算孔明不死,庞统再生,也起不了很大的作用。谋士在史上起了重大的作用,但是到了现在能想出来的计谋基本上已经想尽、用尽了。看各个乱世,战国时各谋士争奇斗艳,三国时的谋士也是风起云涌。到了南北朝,尽管各种计谋还在使用,那些出尽风头的雄赳赳武夫身边再也没有一个摇纸扇的谋士了。究其原因,计谋的数量有限,而且无论多巧妙的计谋,像什么调虎离山啊,抛砖引玉啊,虽然很难想出来,但是想出来之后,却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只要不是白痴就可以使用,他们虽然放几个谋士在旁边做摆设,但却是再也不用依靠谋士了。当今乱世更加不要说了,现在得势的如朱温、王建、钱璆等,个个都是无赖出身,身边都没有什么著名的谋士,因为谋士再也发挥不了重要作用。像我们联合朱温还是联合李克用这样的计谋,我们想得到,刘守光、李小喜也想得到。”

冯道觉得不需要这么悲观,说:“做谋士做得好还是很有前途的。前些时间朱温把沧州围得水泄不通,鸟也飞不过,刘守文的军师孙鹤却知道李克用重新和曾经有过节的刘仁恭握手言和,联手攻下了潞州,可谓神机妙算。他就靠这些鼓舞人心的消息坚定军心,为守住沧州立下了汗马功劳。”

韩延徽哈哈大笑,说:“老冯,这算什么神机妙算啊?”他把这事的来龙去脉一一道来,告诉冯道孙鹤是怎样揣测到李克用和刘仁恭再次联手攻陷潞州的。

沧州被围之后,刘仁恭自己没法给沧州解围,第一时间向李克用求救。开始李克用死活不肯帮手,并且态度很坚决:“你刘仁恭被朱温灭了,我会拍手称快,如果没有被他灭掉,我还不高兴呢!”刘仁恭无奈,放出狠话:“既然李克用不肯帮我,沧州迟早被攻下,干脆投降朱温拉倒。把沧州送给朱温,还是能拥有幽州的。”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帮忙父亲分析天下大势:“现在朱温已经三分天下有其二,罗绍威、王处直、王镕等都已经向他低头,和他抗衡的只有我们和刘仁恭,如果刘仁恭被他们打残了,对我们可是大大的不利。心怀大志的人,胸襟广阔,不记小恩小怨。他们曾经伤害过我们,我们以德报怨,援助他们,可以名利双收。这正是重振我们声威的时候,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就这样,李克用才答应出兵。

李克用来帮忙也不是白帮忙的,原来他失去了潞州,现在当然想把潞州夺回来。潞州节度使本来是当年跟朱温一起在黄巢军中混的老兄老弟,后来朱温得势后他一直郁郁不得志,直到前几年才得到潞州一块地盘,传说他跟朱温已经有裂痕。前年唐昭宗去世,大家都知道是朱温下的毒手,他却为唐昭宗披麻戴孝,大操大办几个月丧事,可见传闻不虚。果然,后来李克用攻打潞州,还没怎么开战,他就投降了。

总之,唯一能援助刘仁恭的只有李克用,李克用出兵唯一会攻击朱温的地方就是潞州。孙鹤猜到这些,够不上神机妙算。

刘守光决定暂时不向李克用求助,也不能说完全错。李克用刚刚和刘仁恭结盟,刘守光上台后,就撇开李克用和他的死敌结盟,现在掉转头来求李克用,李克用可能不答应。就算李克用答应结盟,现在他刚刚到手的潞州告急,估计也不可能帮上什么忙。

不过话又说回来,对刘守文联合朱温这一招,现在也不用急着处理。大伙都知道朱温是什么样的货色,浑水摸鱼的事可没少干,什么时候会真心帮人呢。

事情回到了原点,还是刘氏兄弟打架,其他人袖手旁观。现在什么主意都不用出,只要说几句话让刘守光开开心就行了。

无论是刘守光还是他手下的将领,都不认为在刘守光、刘守文兄弟之争中,韩延徽、冯道、龙敏三个参军可以出到什么有效的计谋。韩延徽表面上乐得清闲,暗地里却告诫冯道、龙敏:刘守光、刘守文相争,势均力敌是暂时的。也许,李克用、朱温的争斗出结果之后,刘守文、刘守光之间的平衡也会立刻被打破,因此必须关注朱温、李克用之间的争夺。

朱温确实腾不出手来帮助刘守文,现在梁军正在全力收复潞州。因为城池是有效的防御手段。从战国以降,各地建的城都是城墙越来越高,壕沟越来越深,各种防御手段越来越完备。历史上有过一些攻城的有效方法,但是一旦被前人用一次之后,后来建城的时候就进行了预防。千百年来一次一次地完善,新建的城池基本无懈可击。攻城的方法,归纳下来,大致就是这么几招:火烧、水淹、派奸细混入城内里应外合,或者最直接的一招就是强攻。反正用来用去就是这些方法,一点创意都没有。

梁军采取超常规的方法攻击潞州,围绕潞州,筑起了围墙来。这围墙因地制宜,里一层,防止城里的晋军突围。外一层,用来对付李克用派来的救兵,中间则藏着梁军。晋军当然不能容忍梁军在眼底下搞基建,把他们当透明的。晋国的救兵和城里的守军互相呼应,每次梁军刚刚把墙砌好,还是新墙如豆腐之际,晋军就跑来攻击,趁机推倒刚刚砌好的护墙,填平刚刚挖好的壕沟。他们双方一个砌墙,一个拆墙,忙得不亦乐乎。

朱温陆续把兵抽出去攻打潞州,刘守文也陆续把兵调来攻打幽州。刘守文倾巢出动,攻击幽州一点。刘守文可以动用全副身家和刘守光决战,刘守光却不能把全部兵力都调出来,起码,还要防着契丹。这样一来,刘守光的压力就大了,幽州所属的不少州县都被刘守文攻下。

李小喜对刘守光说:“众多将士在前方流血牺牲,几个参军却在后方吃干饭。现在我们苦心戮力只能和刘守文打个势均力敌,要获胜,就靠众参军出点子了。节度使相公你也听过周瑜、诸葛亮的故事,一条好的计策胜过十万雄兵,比我们这些粗人在这里出蛮力好多了。”

刘守光一听也是,就让韩延徽等出谋划策。在刘守光面前,韩延徽哪里敢说他那番“可以想到的计谋早就已经想出来”的话,这样不是印证李小喜说几个参军在吃干饭的说法吗?他于是建议和李克用联合,共同对抗朱温。刘守光见没有其他办法,只得如此。

在韩延徽等人的策划下,刘守光写信给李克用说:前段时间因为幽州兵变,自己被推举幽州留后。当时皇帝已经让位给朱温,所以他误认为朱温是真命天子,向朱温申请担任卢龙节度使。现在才知道,皇帝当初是被胁迫让位的。朱温的大梁政府是伪政府。现在皇帝被朱温残害,国难当头。李克用先生你是政府任命的最高级官员之一,我应该唯你马首是瞻。我想迷途知返,你老人家代表政府接纳我吧。

此刻李克用的日子也很不好过。刘守光把信送出去后,一直没有回音。刘守光当然又暴跳如雷,责怪韩延徽等人办事不力。冯道、龙敏都有些沮丧,韩延徽却不着急,告诉他们:“我们做的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关注晋阳,静坐观变,等待时机。”

韩延徽、冯道等静坐观变,很快就等到了变故。契丹的首领耶律阿保机率军南下抢劫,进入李克用的地盘代州。李克用下血本贿赂他,两人结拜为兄弟,约定在冬季共同攻击朱温。耶律阿保机拿了李克用的钱,回去之后不但不帮忙教训朱温,还继续骚扰李克用,晋军不支,梁军很快就把夹墙砌好。

在晋阳的李克用悔恨交加,急出病来,很快就不治。临终前,他把儿子李存勖叫到跟前,命令他的弟弟、朔州节度使李克宁在军事上辅导李存勖,监军张承业在政治上辅导李存勖。其他的军政人员也一一嘱咐,还没有安排过来,就与世长辞了。

到此为止,李克用彻底退出舞台,他的儿子李存勖开始唱主角。李存勖的勖字,是个比较生僻的字,意思就是“勉励”,有点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意味。看来还是李克用有先见之明,当初给儿子起名的时候就估计自己会死得很郁闷。所以,起了这么一个名字。

李存勖再次结交契丹,并任命了亲信军法官,对晋军进行大力整顿。晋军的军纪之差,是出了名的。究其原因有二:一是晋军精锐以沙陀骑兵为主,和其他所有游牧民族一样,进入中原看见花花世界的金钱美女,怎能不动心?二是和李克用的纵容姑息有关。

当初就因为晋军的军纪太差,有人提出如果放纵军队胡作非为,失去民心,长此以往,恐怕是弊大于利。李克用当时就把话顶回去了,说:“谁不知道阿妈是女人啊?你说的道理我也懂,但是现在天下四分五裂,割据一方带兵打仗的又不只是我一个。将士们就像一群临时工一样,一会儿跟这个老板干一会儿跟那个老板干,不高兴就跳槽。我如果对他们进行约束,他们觉得在我这里缚手缚脚,难保不会跑到别人那里去。现在还不是收拾民心的时候。”李克用的话传出来,大家都觉得李克用这人不错,但晋军的军纪也就更差了。

晋军新军法官走马上任之后,就大刀阔斧进行执法。抓到违法军人,不管是汉人还是沙陀人,不管是小兵还是大官,一律杀无赦,斩立决。这些士兵,一个个都骄横惯了,现在突然间要他们讲纪律,谁受得了?有个别将士不甘心受约束的,跃跃欲试,结果一违纪就都被抓起来,全部诛杀。其他士兵看不对劲,就不敢以身试法了,纷纷去找他们的老上司,在晋阳的第二把手李克宁诉苦。在老部下的唆使下,李克宁和李存勖作对,结果被李存勖所杀。

幽州的探子把这消息带回来的时候,刘守光正被刘守文打得夹起尾巴来,当然冯道、韩延徽等人也被刘守光骂得抬不起头来。

韩延徽听说李克宁已经被诛杀,李存勖牢牢控制了晋阳政权,松了一口气,对冯道、龙敏说:“现在游说李存勖和我们合作,他应该不会拒绝了。”

冯道大为惊讶,问:“何以见得李存勖现在就不会拒绝我们?”

韩延徽对纵横捭阖很有一套,告诉冯道:“晋阳新旧交替,当然会导致人心不稳,幸亏晋阳没有大乱,否则幽州也跟着完了。现在李存勖虽然杀了李克宁,平息了内斗,但大家对他一定还不服气。他必须在内政外交上都采取一番措施,树立权威。首当其冲的当然是给潞州解围,其次可能就是和刘守光联盟。上次和刘仁恭联合攻下晋阳,就是李存勖力促成的。他这次也应该力排众议,和幽州联盟,否则,就显得他上次的决议错了。况且,李存勖为了让位子更稳固,也需要外面势力的支持,哪怕是口头支持都好。”

经刘守光允许,韩延徽、冯道、龙敏以刘守光的名义给李存勖写了一封声情并茂的信,大致意思是热烈祝贺李存勖镇压了李克宁等内奸、特务,巩固了政权,并对当初李存勖力促父亲出兵潞州,给幽州解围衷心感谢。现在,受到朱温唆使的刘守文竭力攻打幽州,请李存勖再次伸出援助之手,因为现在幽州已经支持不住了。潜台词则是如果刘守光顶不住,投降刘守文,变成亲朱温势力,对你李存勖也没有好处。

果然,李存勖收到信后,回信答应重新联手,旧账一笔勾销,过去的事,就不要再提了。只是,李存勖口头说帮忙,因为潞州没有解围,迟迟不肯出兵。

梁军损兵折将,建造夹墙把潞州紧紧围住,耗时近一年。潞州军民冻死、饿死无数,却死活不肯投降。李存勖掌权之后,带兵去给潞州解围。梁军竟然没有充分利用辛辛苦苦修的夹墙,外墙无兵把守。结果,被李存勖乘着大雾掩杀上来,填平壕沟,一举给潞州解了围。梁军在此役中死伤无数。通过这一战,李存勖在晋军中建立了绝对权威。

看到事情的发展完全如韩延徽所料,冯道对他的佩服又多一些,也积极参与收集情报,密切注意刘守文、李存勖的动向,关心天下大势,看是否能捕捉到瞬间即逝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