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哈佛家训ⅱ:赢在起点的哲理
8763900000019

第19章 在希望的田野上 (4)

当第一辆脚踏车准备竞投,拍卖员问谁愿意带头出价的时候,站在最前面的一个男孩说:“5块钱”。这个男大约只有10-12岁。

“已经有人出5块钱了,谁出10块好吗?好,10块,谁出15块?”叫价持续下去,拍卖员回头看一下前边那个小男孩,他没有还价。

很快第一辆脚踏车卖出去了,稍后,轮到另一辆脚踏车开始竞投。那男孩又出了5块钱,但之后总是不再加价。跟着几辆脚踏车也是这样叫价出售了,那男孩每次总是出价5块钱,从不多加;不过,5块钱的确是太少了。那些脚踏车都卖到35或40块钱,有的甚至100块钱。

拍卖暂停休息的时候,拍卖员问那男孩为什么让那些上好的脚踏车被人家买去,而不出高价竞争。男孩说,他只有5块钱。

不久,拍卖又开始了,还有照相机、收音机和更多脚踏车要卖出。那男孩还是给每辆脚踏车只出5块钱,而每一辆脚踏车总有人以比他高出很多的价钱买走。

现在,聚集的观众开始注意到那个首先出价的男孩,他们开始察觉到会有什么结果发生。

经过漫长的一个半小时之后,拍卖就要结束了。但是还剩下一辆脚踏车,而且是非常棒的一辆,车身光亮如新,有10个排挡,69厘米车轮,双位手刹车,杠式变速器和一套电动灯光装置。

拍卖员问:“有谁出价吗?”

这时,站在最前面,几乎已失去希望的小男孩轻声地再说一遍:“5块钱。”

拍卖员停止喊价,只是停下来站在那里。

观众也静坐着默不出声。没有人举手,也没有人喊出第二个价。

直到拍卖员说:“成交!5块钱卖给那个穿短裤和球鞋的小伙子。”

观众于是纷纷鼓掌。

那个小男孩拿出握在拳头里被汗湿揉皱的5块钱钞票,买了那辆无疑是世界上最漂亮的脚踏车时,他脸上露出了从未有过的美丽光辉。

不屈不挠的米契尔

当一个人镇定地承受着一个又一个重大不幸时,他灵魂的美就闪耀出来。这并不是因为他对此没有感觉,而是因为他是一个具有高尚和英雄性格的人。

——亚里士多德

米契尔曾经是一个十分不幸的人。由于一次意外事故,他身体65%以上的皮肤被烧坏了,为此他动了16次手术。

手术后,他无法拿起叉子,无法拨打电话,也无法一个人上厕所,但以前曾是海军陆战队员的米契尔,从不认为他被打败了。他说:“我完全可以掌握自己的人生之船,我可以选择把目前的状况看成倒退或是一个新起点。”六个月之后,他又能开飞机了。米契尔为自己在科罗拉多买了一幢维多式的房子,另外还购置了房地产,一架飞机及一家酒吧。后来他与两个朋友合资开了一家公司,专门生产以木材为燃料的炉子,这家公司后来变成佛蒙特州第二大私人公司。

在上述意外事故发生后的第四年,米契尔所开的飞机起飞时又滑出跑道,把他胸部的20块脊椎骨全部压得粉碎,腰部以下永远瘫痪。“我不解的是为何这些事老是发生在我的身上,我到底造了什么孽,要遭到这样的报应?”米契尔说。

但米契尔仍不屈不挠,日夜努力使自己达到最高限度的独立自主。他被选为科罗拉多孤峰顶镇的镇长,从此致力于保护小镇的美景及环境,使之不因粗暴的开采而遭受破坏。米契尔后来还竞选国会议员,他用一句“不只是另外一张小白脸”的口号,将自己难看的脸转化成一项有利的资产。

尽管面貌骇人,行动不便,米契尔却坠入爱河,且完成终身大事,也拿到了公共行政学硕士学位,并继续他的飞行活动、环保运动及公共演说。

米契尔说:“我瘫痪之前可以做一万件事,现在只能做九千件,我可以把注意力放在我无法再做的一千件事上,或是把目光放在我还能做的九千件事上,告诉大家我的人生曾遭受过两次重大的挫折。如果我能选择把挫折拿来当成努力的借口,那么,或许你们可以换一个新的角度,去看待一些一直让你们裹足不前的经历。人可以退一步,想开点,然后你就有机会说:或许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全力投入

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

——斯大林·拖达德

几十年前,帕特·奥布瑞恩在纽约参加一出名叫《向上,向上》的话剧演出。其中一场是询问某件事情的场面。一开始,是帕特与两个怒气冲冲的人争执不休的表演,他们一个通过电话和他争吵,一个是在他桌子边和他争吵。

这出话剧受到了各种不同的评论。后来剧团转移到一个小剧院去演出,削减了薪水,希望演出能够进行下去,但是前景暗淡。

很多个晚上,帕特都在为他所扮演的角色发愁。他决定随便应付了事,何必为没有前途的事情出大力气呢?

可是,不知怎么回事,上学时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出现在他的脑海里:“无论干什么事,都要尽力而为。”

于是,在每一次演出时,他都全力投入到那场戏中。每次演出结束时,他都是满身大汗。有时,自己也觉得这样干很愚蠢。几个月后,有一天,帕特突然接到了自称代表霍华德·休斯的人打来的电话说:“休斯先生打算把《扉页》拍成电影,他想邀请您参加。”

后来,这部电影的导演把这件事的原委告诉了帕特:他和他的一群朋友访问纽约时,搞到了几张轰动一时的戏剧的门票,可最后还是缺一张。于是休斯就穿过马路,来看对面剧院里演出的《向上,向上》。

“有一场戏的确打动了我,”休斯说,“就是你在桌子边和别人争吵的那一幕。”结果他推荐帕特在《扉页》里相似的一场戏中扮演了一个角色。这也开启了帕特今后辉煌的电影生涯。

被拒绝的巨星

对于不屈不挠的人来说,没有失败这回事。

——俾斯麦

举世闻名的国际巨星席维斯·史泰龙,在尚未成名之前,曾是一个穷困潦倒的小子。当时他身上的现金只剩100美元,唯一的财产是一部老旧的金龟车,而他就睡在车里。史泰龙穷得连停车的钱也不舍得付,所以他老是将车子停在24小时营业的超市门口,因为那个车位是不用付钱的。

史泰龙心中有一个理想,他想要成为电影明星。于是他挨家挨户地拜访好莱坞的所有电影制片公司,寻求演出的机会。

好莱坞大约有500家电影公司,史泰龙逐一拜访过后,没有一家电影公司愿意录用他。史泰龙面对500次冷酷的拒绝毫不灰心,回过头来又从第一家开始,挨家挨户地自我推荐。第二轮的拜访,好莱坞500家电影公司当中,总共有多少家拒绝他呢?答案是500家,仍然没有人肯录用他。

史泰龙秉持自己的信念,将千次以上的拒绝,当做是绝佳的经验,鼓舞自己又从第一家电影公司开始。这一次他不只自己争取演出的机会,同时他还带着自己苦心撰写的剧本。

第三轮带着剧本努力拜访好莱坞电影公司的史泰龙,有没有成功呢?

答案还是一样,好莱坞的电影公司全都拒绝他。

史泰龙总共经历了1855次严酷的拒绝,无数的冷嘲热讽,总算有一家电影公司愿意采用他的剧本,并聘请他担任自己剧本中的男主角。

这部片子的名称,就叫作《洛基》。从此之后,史泰龙每一部片子,皆十分卖座,奠定了他登上了国际巨星的地位。

从身上仅剩下100美元的穷困小子,到每部影片片酬超过2000万美元的超级巨星,史泰龙着实为全球影迷上了一堂极为精彩的成功课程。

苦难不会持久

大胆挑战,世界总会让步。如果有时候你被它打败了,不断地挑战,它总会屈服的。

——萨克雷

罗伯特的童年是在中西部的一个小农场里度过的。他的父亲本来是一个雇农,后来攒够了钱才买了一个65公顷的农场。经济大萧条时,罗伯特还只有3岁。那年冬天,他们有时连煤也买不起。那时候罗伯特也要工作,他要爬进猪栏,捡拾猪吃剩下的玉米棒子,用来做燃料。那些日子真苦啊!

第二年春天,又遇到严重的春旱。罗伯特的父亲把辛辛苦苦留起来的几斗宝贵的玉米拿了出来。

“种了可能枯死,何必还要冒险去种呢?”罗伯特问。

他父亲却说:“不冒险的人永无前途。”

于是,他父亲把留起来的最后一些玉米粒和燕麦,全都拿出来种了。可是,四个星期过去了,还不见有雨来临,父亲的脸绷得紧紧的。他和其他农民聚在一起祈祷,请求上帝拯救他们的田地和作物。后来,雷声终于响起,下雨了!虽然罗伯特雀跃万分,但是他的父母知道雨下得不够。烈日不久就会再次出现,天气又热起来了。他父亲掐了一把泥土,只有上面1/4是湿的,下面全是粉状的干土。

那年夏天,罗伯特看见弗洛德河逐渐干涸,小水坑变成泥坑,平时扭来扭去的鲶鱼都死了。父亲的收成只有半车玉米,这个收成和他所播的种子数量刚好相等。父亲在晚餐祈祷时说:“仁慈的主,谢谢你,我今年没有损失,你把我的种子都还给我了。”当时并不是所有的农民都像他父亲那么有信心,一家又一家的农场挂起了“出售”的牌子。他父亲当时请求银行给予帮助,银行信任他,而且帮助了他。

罗伯特还记得童年时穿着补缀的大衣跟父亲去爱阿华银行,他记得那银行的日历上有这样一句格言:“伟人就是具有无比决心的普通人。”他觉得父亲就是这种积极态度的榜样。若干年后,在6月里一个寂静的下午,罗伯特一家受到龙卷风的侵袭。他们起初听到一阵可怕的怒吼声;慢慢的,风暴逐渐逼近了。天上有一堆黑云凸了出来,像个灰色长漏斗般伸向地面。它在半空中悬吊了一阵子,像一条蛇似的蓄势待发。父亲对母亲喊道:“是龙卷风,珍妮!我们得赶快离开这里!”转瞬间,他们便已慌慌张张地开车上路。南行3公里之后,他们把车子停好,观看那凶猛的旋风在他们后面肆虐……到他们返回家后,发现一切都没有了,半小时前那里还有九幢刚刷过的房屋,现在一幢也不存在了,只留下地基。父亲坐在那里惊愕得双手紧握驾驶盘。这时,罗伯特注意到父亲满头白发,身体由于艰辛劳作而显得瘦弱不堪。突然间,父亲的双手猛拍在驾驶盘上,他哭了:“一切都完了!珍妮!26年的心血在几分钟内全完了!”

但是,父亲不肯服输。两星期后,他在附近小镇上找到一幢正在拆卸的房子,花了50美元买下其中的一截,然后一块块地把它拆下来。就是用这些零碎东西,他们在旧地基上建起了一幢很小的新房子。以后几年,又建筑了一幢幢房屋。结果,父亲在有生之年,看到了他的农场经营得非常成功。

冬天的枯树

忍耐之草是苦的,但最终会结出甘甜而柔软的果实。

——辛姆洛克

一个孩子与父亲一起来到一个小农场。孩子在玩耍时发现几棵无花果树中有一棵已经死了。它的树皮已经剥落,枝干也不再呈暗青色,完全枯黄了。孩子伸手碰了一下,只听“吧嗒”一声,枝干折断了。

孩子对爸爸说:“爸爸,那棵树早就死了,把它砍了吧!我们再种一棵。”可是爸爸阻止了他。他说:“孩子,也许它的确是不行了。但是,冬天过去之后它可能还会萌芽抽枝的——它正在养精蓄锐呢!记住,孩子,冬天不要砍树。”